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六章_第1页
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六章_第2页
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六章_第3页
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六章_第4页
人文地理学课件第六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第1节工业的出现与初期发展第2节产业类型及其分布第3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工业工业是人们利用农产品以及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矿产、水资源、空气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制造获得工业品的过程,工业为一、二、三产业提供能源、原材料和生产资料和几乎全部的生活资料。第1节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一、工业的出现与初期发展二、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一)工业革命的前提与基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1、科学基础与前提(1)文艺复兴运动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2)经院学者与工匠的结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3)专门的技术领域出现了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匠成为工业革命的前提;(4)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过程(1)条件时间:1760~1840年左右

A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资本:海外贸易、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C劳动力:圈地运动;D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知识;E市场:打败西、荷和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2)特点A重要的新机器,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B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C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D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E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影响A生产手段由手工生产转向机器大生产;B生产组织由手工工场转为工厂;C改变了城乡结构,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纺织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采煤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交通运输业二、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一)工业生产的扩散★(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一、二、三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二战后开始标志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微电子技术工业部门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化学、石油开采、汽车和飞机制造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核工业、航天工业工业分布由分散走向集中,由河流峡谷走向煤炭产地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工业摆脱能源的地域限制,向新区扩散,形成新工业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1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2交通运输业:富尔顿—轮船(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和飞机的发明;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1原子能的应用2航天技术的发展3电子计算机的应用4人工合成材料5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被一个英国男子“一脚踢出来”!!!蒸气机的发明对工业革命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1)摆脱了受地理条件的严格限制;(2)提供的动力易于控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节产业类型及其分布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三、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1.伐木业2.捕捞业3.采矿业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1.伐木业集中在寒温带(俄罗斯北部及远东地区、加拿大的北部、北欧)与热带(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赤道两边、东南亚)区域生态问题§6.3产业类型和工业区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2.捕捞业世界主要渔场图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3.采矿业分布受地质条件的制约: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冶炼与加工工业多建在采矿地及其附近沿海地区建厂消费地★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北美工业带欧洲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日本工业带其他国家的工业区北美工业带1、发展的有利条件(1)与欧洲的市场和技术有密切的联系;(2)原料与能源丰富;(3)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裕;(4)具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输条件优越。2、包括的工业区1.新英格兰区(最古老)2.中大西洋工业区(纽约)3.摩霍克河谷区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煤铁结合)5.

大湖西岸工业区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7.东南工业区8.海湾工业区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10.西海岸工业区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主要包括:1.英国工业区2.莱茵-鲁尔工业区3.莱茵中部工业区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英国地图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1.中央工业区2.伏尔加工业区3.乌克兰工业区4.乌拉尔工业区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日本工业区

二战后,日本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业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消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1.京滨工业区2.阪神工业区3.中京工业区4.北九州工业区其他国家的工业区1.拉美工业区2.亚洲工业区3.非洲工业区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三、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布局影响工业的空间格局;地理条件差异对交通系统特点与交通方式的影响问题:中国铁路交通六次大提速的背景条件分析?电讯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光纤通讯技术发明等),使生产运输、销售日益全球化1.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2.第四产业(商业、保险、法律服务、批发、零售、房地产)工业企业——跨国公司——生产部门与管理中心的分离——第四产业第四产业布局的差异(区域差异、功能差异)3.第五产业(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第3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及其新变化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二、工业区位论三、工业分布的新变化四、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和水文)2资源条件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1自然条件地形——厂址的选择(坡度、面积、自然灾害)气候——人工创造合适的环境(费用)水文——供水与排水2.资源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原料指向型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而又不便运输的原料——市场指向型消耗能量多的企业——能源指向型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原料交通指向型产品需要保鲜的企业——市场指向型3能源条件工业化初期,动力以水力为主,工业企业布局在河流附近;蒸汽机的出现使工厂区位由河流附近转向靠近煤炭产地;电力的广泛使用使工厂摆脱能源限制,选择自由区位.4市场条件大中城市人口多而集中,消费能力巨大,吸引许多企业在此布局;产品关联性强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考虑靠近市场;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建厂目的是为了获得海外市场;许多港口城市受市场的影响更加明显。5劳动力条件劳动力的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和劳动力的技术状况。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工业三废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日益实体化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工地噪声光污染二、工业区位论(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二)其他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假定地形、气候、种族、技术、政治制度和政策等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生产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原料、燃料费用,劳动成本、运费以及集聚等,理想的工业区位应当选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构建其他的工业区位理论1、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区位论;2、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开创了市场学派;3、美国经济学家伊萨德从宏观、综合的角度提出成本-市场学派;三、工业分布的新变化(一)钢铁工业的变化(二)纺织业和成衣业的变化(三)汽车制造业的变化(四)电子信息工业钢铁工业的变化

1.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美国、西欧等传统工业大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和钢产量都呈下降趋势;2.日本处于停滞状态;3.俄罗斯、东欧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钢铁生产能力持续增长。4.同时钢铁企业的运营模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合并和重组,建立大型钢铁集团公司。中国50091万吨日本11874万吨美国9149万吨俄罗斯6851万吨印度5505万吨韩国5349万吨德国4583万吨乌克兰3711万吨巴西3371万吨意大利3048万吨土耳其2641万吨中国台湾2021万吨西班牙1905万吨法国1787万吨墨西哥1762万吨加拿大1513万吨英国1354万吨比利时1086万吨2008年钢铁产量前18位国家纺织业和成衣业的变化纺织业从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向东南亚和东欧地区转移;时装业主要分布在一些大都市;标准化成衣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北非、中美、东欧的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纺织生产的中心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纺织生产的中心是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世界纺织生产的中心转移到了中国内地、印度、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世界纺织业中心转移的轨迹中国纺织工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河北等6省纺织业进行摸底调研之后得出的结论:纺织行业2/3的企业利润率只有0.62%,如果这些企业陷入绝境,将危及大约1500万人的就业。调研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最快将于本周上陈国务院。协会希望适时回调出口退税、取消进口棉花滑准税等政策,给纺织业留出缓冲阶段。汽车制造业的变化北美、西欧与日本三大传统市场相互渗透,需求层次升级;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地区、南美地区和东欧地区等新兴汽车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国际汽车市场竞争表现出多极化格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提供的汽车产量数据编辑整理统计,2007年,世界汽车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共生产7310.17万辆,同比增长5.4%,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生产5304.20万辆,同比增长6.1%;商用车生产2005.97万辆,同比增长3.7%。整体来看,2007年世界汽车生产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1、全球汽车生产形势呈现较大差异,亚太和欧洲地区增幅居前,美洲总体持平,非洲有所下降;

2、乘用车产量继续保持小幅增长,商用车低迷走势有所缓解;

3、前十国产量超过75%,日本、美国和中国依旧位居前三强。

1、通用汽车(美国)

旗下有别克、凯迪拉克、雪弗兰、悍马等品牌

2、戴姆勒-克莱斯勒(美国/德国)

该公司由德国的奔驰和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而成。现在奔驰除以高质量、高性能豪华汽车闻名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3、丰田(日本)

旗下最著名的就是丰田和凌志两个品牌。

4、福特(美国)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八大汽车品牌,包括阿斯顿·马丁、福特、捷豹、路虎、林肯、马自达、水星和Volvo。

世界10大汽车公司5、大众(德国)

旗下有大众、奥迪、宾利、兰博基尼、斯柯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