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_第1页
【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_第2页
【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_第3页
【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_第4页
【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基础如何夯实?能力如何提高?知识如何拓展?方向如何把握?

三个清:概念清、结构清、特征清(一)澄清历史概念澄清概念:

历史学习的基础——形成历史认识。

历史考试的目标——提升历史思维。基础如何夯实?

(09全国卷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10年全国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0年全国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1年全国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握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014年·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2013年·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仁”的思想出发,把“仁”扩充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纲领。“仁政”的基本精神是对人民要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仁”和“仁政”历史必修一:

宗法制与分封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罗马法、资本主义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历史必修二: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租佃关系;重农抑商、资本原始积累、工厂制、大企业制度、人民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历史必修三:

为政以德、仁政、天人感应、理学、经世致用、人文主义、因信称义、先定论、理性主义、三权分立、中体西用、民主和科学、三民主义……项目马克思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所有制公有制工业国有化(土地农民所有)多种所有制并存(工业)(土地农民所有)资源配置计划经济军事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流通领域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商品贸易自由贸易

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15、16世纪,反对天主教会14、15世纪,反对神学思想17、18世纪,反对专制主义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肯定人,否定神。民主、平等、自由。因信称义,信仰自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实质:追求现世幸福。实质:建立政治民主。实质:追求信仰自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斗争形式:古典文化。斗争形式:直接斗争。斗争形式:宗教异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如何澄清概念澄清概念:

挖掘概念的表面含义和本质属性。

例:罗马法;重农抑商;人文主义。澄清概念:

澄清概念的时代特性和历史地位。

例:罗马法;重农抑商;人文主义。如何澄清概念

中国古代农业以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方式;以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为辅的农业经济结构;三个清:概念清、结构清、特征清

(二)理清知识结构1.理清课时知识结构2.理清单元知识结构3.理清教材知识结构1.理清课时知识结构例:渐进的制度创新《大宪章》《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基础形成发展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王权逐渐衰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清孔子创立儒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体系儒学创立蔚然大宗确立正统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批判继承演变规律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扶植2.理清单元知识结构2.理清单元知识结构例: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四个国家、两种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法国议会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代议制的特征各国制度特点必修Ⅰ: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四个演进历程欧美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构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3.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必修Ⅱ:农业到工业,分散到整体四条脉络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社会两种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3.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必修Ⅲ:思想文化的进步、交融四个板块儒学的形成、发展历程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方思想撞击下的中国近代思想科学技术的发展3.理清教材知识结构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三个清:概念清、结构清、特征清(三)理清阶段特征先秦时期:

中华文明的兴起。春秋战国:

中华文明的转型。

秦汉宋元:

中华文明的繁荣。明清时期:

中华文明的危机。一轮复习要有通史意识中国近现代史(三)理清阶段特征19世纪中期——

近代化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近代化深化从“五四”到新中国——

近代化新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

现代化新模式世界近现代史(三)理清阶段特征(一)14-16世纪的世界——“发现”的时代近代社会的准备(二)17-18世纪的世界——“理性”的时代近代社会的到来(三)19世纪的世界——“工业”的时代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四)20世纪上半期——“探索”的时代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五)20世纪40-80年代的世界——“对抗”的时代两极到多级、发展与探索(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剧变”的时代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课例:渐进的制度创新制度成因:历史原因:限制王权的传统(《大宪章》)思想基础:洛克的思想。经验教训:革命的反复。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旧阶级力量对比。制度特点:君主、议会、内阁三者的关系。

内阁权力的扩大趋势(立法创议权)制度发展: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知识如何拓展?讲清为什么?讲清怎么样?讲清是什么?课例: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变化的表现:国家干预、企业经营、福利制度等变化的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理论支撑等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现实问题等知识如何拓展?与教材知识有紧密的关系:补充和发展;与时代话题有密切的联系:相似或教训。知识如何拓展?

以“辛亥革命”为例1.背景:清末“立宪”运动2.过程:

“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3.结果和影响

纵向比较中国近代政治运动横向联系西方近代政治发展展现历史复杂性,深刻思考历史。例6: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德意志帝国宪法、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两党政治例2: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例1: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例3: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例5:宗教改革与社会进步例7:十月革命与苏联工业化例8:资本主义福利制度例4:梭伦改革、《十二铜表法》

通过有效拓展、提升历史认识,形成宽广视野。知识如何拓展?方向如何把握?

找准中外历史的结合点找准历史现实的聚焦点2010年40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

东、西方政治

集权制度与民主制度东、西方思想

东西方思想活跃的原因百家争鸣与希腊哲学思想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

中外历史的结合点

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异同相似之处:都关注人、人类社会,以人为本,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都强调“道德”的价值,重视教育的功能。不同之处:

1.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主张“爱人”和“克已复礼”,用礼仪规范人的行为,压制了人的个性;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作用,有利于个性发展。

2.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

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具有哲学理性。15-18世纪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闭关政策与殖民扩张政策东西方科技发展差异东西方历史发展的“相似”与“相反”(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像西方的启蒙思想那样实现社会的逐渐转型?(都主要处在17世纪中期)

(2)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明清民主启蒙思想家和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明清民主启蒙思想西方启蒙思想条件①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源)③思想: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士,限制了思想自由。①资本主义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根源)②近代科学兴起,使教会许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自信。③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深入发展。内容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②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③经世致用。①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②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③集中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明清民主启蒙思想西方启蒙思想本质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资产阶级思想影响①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②未动摇传统文化根基。③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②为法国大革命爆发作了充分思想准备。③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④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恒热点:长期以来,或者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社会热点话题。如社会发展、改革、民生、传统文化继承等等。

短热点:近一段时间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具有时效性。如反腐、农村问题等。找准历史现实的聚焦点方向如何把握?

找准中外历史的结合点找准历史现实的聚焦点历史教学需要史观引领历史教学需要史观引领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文明史观”构建的几点认识

(一)“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划分标准是生产力。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

(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讲代价,从而忽略了人类坚韧不拨的追求文明的诚恳的步伐。

(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

(五)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的含义:亦称近代化。指的是从农业文明专制社会向工业文明的民主社会演进变化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A.政治上民主化、法治化专制、独裁B.经济上自然经济工业化、市场化C.思想文化愚昧、专制理性化、科学化D.国际关系隔绝、孤立全球一体化E.社会生活传统型城市化、现代化、世俗化

全球史观

以整体史观整合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工业文明横向从西欧早发内生型国家向世界其他后发外生型国家扩展,是世界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其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2010海南·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B.文明史观C.整体史观D.现代化史观

社会生活史观

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从社会多层次演进与变迁认识历史的演变。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发明家瓦特、史蒂芬孙等大人物,社会史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身上。

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危机,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

(2014年)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1.从文明史观角度看工业革命的影响政治: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确立。经济: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思想文化:促使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思潮产生。2.从全球史观角度看: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从现代化史观角度看A.促进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4.从社会生活史观看A.促进了城市化的兴起发展。

B.列强的扩张传播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冲击了落后地区的旧思想旧制度。

B.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1.从文明史观角度看鸦片战争的影响2.从全球史观角度看: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3.从现代化史观角度看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经济逐渐产生。

4.从社会生活史观看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西餐、服饰等)

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政治、经济、思想)1.革命史观: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现代化史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为民族资本重要发展开辟了道路;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3.文明史观:现代文明的起点。4.整体史观:开创亚洲第一共和国,推动亚洲觉醒。5.社会生活史观:断发易服改称呼、礼节现代化。

辛亥革命的影响

整体史观:迎来了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多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

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了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社会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有效解决了危机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实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方向如何把握?

找准中外历史的结合点找准历史现实的聚焦点历史教学需要史观引领历史教学需要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之上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既包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性反思,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在全面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历史认识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认识在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中形成历史认识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历史教学需要历史意识能力如何提高?七类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做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善于发现和运用材料中的一切有效信息要注意立足材料,联系课本带着问题读材料,准确答好第一问在提问中读出有效解题信息注意材料题中各问分值分配的关系

分析提问,明确方向;阅读材料,寻找答案;紧扣提问,落实答案;学会转化,化难为易;题型一

根据材料,概括(归纳、指出)……现象(或特点、趋势等)。

方法:注意材料的分层及层意,分层概括要点。2010年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题型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概括、归纳)……原因、意义。

方法:关注材料中的关键词,如时间、人物、事件、专有名词以及材料的意向等,据此联系所学知识。(2011·山东文综·29)(35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题型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析)……的认识。

方法:答题两步走,先述后评(析)。述变化述内容,评背景评影响2011年40题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

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

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题型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方法:明确评价主题,评价坚持两点论:积极意义(进步)和消极意义(局限)。(2)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进步性、局限性(2013·浙江文综·38)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题型五:评材料中关于……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方法:提炼材料观点,表明个人态度,结合史实论证。2011年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

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题型六:

“比较X和X,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方法:先提取信息(现象),再说明信息(原因、特点和影响等)。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题型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XX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方法:观察材料,提出修改意见;联系所学,说明修改理由。(2014·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2014·新课标全国卷II·4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选择题解题三个步骤1.看题干:时间、中心词、问题类型和语气。(1)时间呈现方式显性呈现隐性呈现:特殊人名、地名、特定名称、专有名词、历史事件等。(2)中心词(或称主语)(3)问题类型:考背景、考本质、考影响、考对应史实。2.辩选项:表象、背景、本质、影响、干扰项。3.想基础:联系基础知识,精确点击。(4)题干语气如有转折递进,考查重心一定在转折递进部分。(2012安徽·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D例: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2009浙江卷·14)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专有名词(2010江苏卷·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2010全国新课标卷·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特殊地名、特定名称(2010北京卷·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B.秦朝

C.汉朝D.唐朝特殊名称(天津卷·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图1图2特殊图片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2012·山东高考)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一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C.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D.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主要反映了梁启超A.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B.对当时国民革命产生的忧惧C.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D.对革命统一战线的否定中心词、关键词厘金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是清廷镇压革命的需要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中心词、关键词(2010·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能力如何培养?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能力建立错题本,分析研究错题训练要有针对性,摸索解题方法尝试让学生讲题,提升做题的悟性讲题要细致,不可粗枝大叶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

例1: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己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例2:清代《韵鹤轩杂著》一书描述当时的苏州“士之事贤友仁者必于苏,商贾之籴贱贩贵者必于苏,百工杂技之流其售奇鬻异者必于苏。”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的苏州

A.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社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

D.经济文化十分繁荣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例3:高晋在其《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中说到:乾隆十四年时江苏松江、太仓为中心的江南滨海地区,“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因棉多稻少,每年口食全赖客商贩运,以致粮价常贵,无所底止。”这不能反映

A.清前期这一带棉花种植进一步发展

B.清朝前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清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进一步发展

D.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

例4:下面为“夏朝世系示意图”,从这幅“示意图”中,可以获得的最准确信息是

A.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王B.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国家C.王权世袭制度、宗法观念已经确立D.夏桀因为统治残暴,最终被商所灭两个含义一样、程度一样的选项一般可以排除

对于程度型选择题题,关注程度型的词语,缩小选择范围。一般情况下,带有说法绝对词语的备选项都是表示错误的,带有一般程度性的备选项都是表述正确的。程度性差异例1: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

例2: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下面对两人这一思想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A.都抱有新思想,反对旧观念

B.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

C.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

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

例3:宋仁宗景佑三年诏曰:“天下士庶家,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毋得为四铺作及斗八;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绘栋宇,及朱墨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材料反映了①统治者倡导节俭之风②建筑有鲜明的等级性③商业场所受严格限制④街市合一被制度认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

例4:史载:明孝宗弘治年间“家居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为“一时之三代”。至武宗正德末、世宗嘉靖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赀交捷,起落不常”。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明代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C.政府对商业态度变化

D.政府加强对商业的控制以材料为依据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例1:

(2011陕西高考文综历史)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排除表面现象干扰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例2:明朝成化年间有人说“松(松江)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这说明()A.徽商聚集在松江一带B.徽商控制了江南的丝织业C.优质棉布是徽商经营的重要商品D.徽商造就了“织造尚松江”这一局面排除表面现象干扰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做题的目的不在得出答案,而在把握规律;做题的窍门不在数量多少,而在做出心得;做题得分不靠感觉,而是要讲明道理;习题的功效不在习题本身,而在它是知识的载体。分析例题,归纳解题方法

高考决胜第一卷

做选择题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1.非绝对原则:

题干中某个选项非常绝对,一般来说是错误项。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表2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2010全国新课标卷·27)表2为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2.最近原则:

与平常所知道的相关原理最近接的选项为正确项。

(1)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2013年全国卷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最近原则:

与平常所知道的相关原理最近接的选项为正确项。(2)以时间为突破口:①由题干所给特殊时间联系对应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知识。②题干中所给时间往往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此时可考虑与所给时间最近的我们熟悉的时间及所对应的事件。(2010全国新课标卷·29)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西方国家纷纷仿效美国提高关税,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外国廉价商品占领本国市场,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充分占领本国市场的利益,西方国家纷纷调高进口关税,设置关税壁垒,企图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故选B。

(3)考查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2009四川卷·22)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3.全面原则:

指的是选项中能全面反映题干意思就是正确选项。(2010安徽卷·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A、B只体现了题干中某一部分(点表象),故立刻予以排除。题干没有体现出D项意思,即D项与题意不符。3.全面原则:

指的是选项中能全面反映题干意思就是正确选项。(2011海南单科·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A.捍卫平民的权利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A、C片面的体现了材料某一部分内容,B全面反映了材料的两层意思。D体现了都“抑制”的意思,不符合题干之意。

4.相似原则:

四个选项如果有两个或三个意思相近选项,一般来说这些选项是应予以排除的。(2010全国新课标)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B、C、D三个选项都属于唯物主义主张,与A项相异。故B、C、D三个选项应予以立刻派出。(2007宁夏卷)明代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军政事务

通过观察可知:A选项中的“统领”“处理”、B选项中的“负责”和D选项中的“负责”,都说明了明代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中央正式的大权在握的机构,实际上这两个机构都属于顾问性机构,与C项相异,故予以立刻排除。况且A、D选项中的“各种”“各地”符合绝对性原则,也应立刻排除。5.对称原则:

又称映射原则,指的是选项内容必须与题干内容或核心对应,即点对点,面对面,重心对重心。

题干中“另一场战争”指的是美苏冷战,题干的主角是美苏,而A——欧洲,B——亚非拉,C——新经济体系(以为美国中心),故A、B、C立刻予以排除。

(2010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C.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2010·广东)唐代与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举荐,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6.比较原则:

题干中有比较项目,可考虑选项中的比较选项,否则不考虑。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结果影响意义评价新高考选择题的结构(1)通过表象考查历史表象的本质或实质(2)通过表象考引发表象原因、背景、条件和目的(3)通过表象考表象产生结果、影响、意义和评价本质表象(具象、抽象)新材料、新情景历史史实(4)通过表象考查历史表象对应的史实难度最大难度最小(2014·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014·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