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培训材料20119_第1页
全国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培训材料20119_第2页
全国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培训材料20119_第3页
全国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培训材料20119_第4页
全国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培训材料201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培训材料20119纲目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编制纲目与图件编绘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监督管理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九、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十、尾矿治理十一、典型经验简介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一)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直接组织领导下,自2002年启动以来,历经5年完成了《全国矿山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成果集成》,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做出了评价,提出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这次调查涉及各类非油气矿山113149个,开采矿种193种,估算年采掘矿石总量82.05亿吨。据调查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矿山开采共引发地质灾害12379起,造成425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1.6亿元。其中,因矿山开采引发地面塌陷4500多处,地裂缝3000多处,崩塌1000多处。全国因采矿活动形成采空区面积约80.96万公顷,引发地面塌陷面积35.22万公顷,占压和破坏土地面积143.9万公顷。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采矿活动平均每年产生废水、废液约60.89亿吨,排放量约47.9亿吨;采矿活动每年产生尾矿或固体废弃物量约16.73亿吨,排放量14.54亿吨。到2005年底,全国尾矿或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约为219.62亿吨。严重影响的矿山多达8457个,影响区域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在划分出的86个矿产资源主要开发区域中,严重影响的区域就有14个,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造成一定影响的矿业城市有231个,其中严重影响的有30个。全国需要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212个,治理矿山总数15678个。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据数据统计:煤炭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最为严重,采煤塌陷占塌陷面积的97.43%;金属矿山固体废弃物年产出和累计积存量最大,分别占总量的48%和52%;非金属矿山的数量最多,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相对严重。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二)我国近十年来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进程1.开展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清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2.编制了矿山保护与治理规划,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矿山环境保护工作;3.探索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补偿机制,拓宽渠道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4.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制度化建设,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行为;5.推进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保护和弘扬中国的矿业文化;6.制定并颁布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走上法制化的道路。一、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三)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1.转化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成果,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数据库和信息系统;2.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编制和审批工作,从源头上抑制采矿产生新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3.完善矿山恢复保证金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4.加强中央财政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项目管理,逐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5.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筹资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范围;(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以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为主;(三)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内容;(四)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精度;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确定;(二)评估任务与内容;(三)评估方法;(四)评估精度要求;(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报告主要内容有:

1.前言2.矿山(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3.矿山概况、开发利用方案及评估级别与范围的确定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5.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6.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

附表共8个,即:……。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是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报告的一个重要附件。凡评估为适宜类的矿山均需附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矿山环境保护方案需在实地根据具体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针对性的作出。《方案》应具实用性、可操作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单独成编。《方案》与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报告一同送审与认定。《方案》一经认定,即为矿业权人应执行的依据。《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矿山概况及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向及目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其它建议。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一)根据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依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结果,编制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结果,编制本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经国土资源部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市、县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重点工程;5.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应当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相协调。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文要求,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一)“治理方案”的编制1.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治理方案”,并不再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治理方案”。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2.“治理方案”由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委托符合《规定》要求的资质单位进行编制。3.“治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11)的规定。其中,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的,还应符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要求。油气、水气及砂石粘土类矿产,“治理方案”的编制内容可适当简化,可按规范要求编制方案表。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二)“治理方案”的审查⊙1.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人按要求编制完成的“治理方案”应按采矿权审批权限,报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开展评审和审查工作。⊙2.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治理方案”评审专家库。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名单要向社会公告。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二)“治理方案”的审查⊙3.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在报送“治理方案”审查时,应提交下列资料:—“治理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见附件);—“治理方案”报告书(或表)及附图;—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及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缴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4.承担评审工作的单位要根据矿山的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地质环境条件等特点,在专家库中选定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治理方案”进行评审,形成专家评审结论。填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表”(附件)。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二)“治理方案”的审查⊙5.专家组应对“治理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单位是否符合资质要求;—“治理方案”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否清楚,评估是否正确,预测是否科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任务是否合理、工程部署及措施是否可行;—经费估算是否合理等。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二)“治理方案”的审查⊙6.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专家评审结论进行审查,并在“评审表”上签署意见。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评审程序是否合理;—评审专家组成是否合适;—评审结论是否获得通过;—对评审提出的意见是否已按要求进行了修改;—缴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是否符合要求等。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二)“治理方案”的审查⊙7.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采矿权申请人将“治理方案“报告文本等有关资料,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有关规定,随采矿登记资料一并报送有审批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评审组织工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审查意见,并通知申请人。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恢复治理方案文本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文本由报告书(报告表)和附图两部份组成。(一)报告书编制报告编写提纲详见《规范》附录G。报告书编写要点如下: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依据的适用年限;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任务;3.矿山基本情况及地质环境背景;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7.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经费估算;9.保障措施;10.效益分析。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恢复治理方案文本编制(二)报告表的编制详见《规范》附录I(三)附图编制要求:详见《规范》附录H的图件编制要求,主要包括四部份:——图件的一般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的编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的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发展治理工程部署图的编制。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监督管理为规范中央财政支持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保证实施效果,国土资源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97号(2009.12.31)文,通知有关事项主要有:(一)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1.明确项目任务,抓好项目设计;⊙2.规范招投标管理,接受公众监督;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监督管理⊙

3

.严格项目验收,确保工程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以下资料:共12种。——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及任务书;——经批准的项目设计;——项目中标通知书及合同;——工程参加单位相应的资质复印件;——开工报告、施工日志、工程竣工图,施工总结;——工程监理报告;——施工质量评审及验收评定表;——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资料;——项目成果数据库(包括工程有关的影像图片资料);——工程进度付款凭证复印件及其汇总表、工程费用调整文件及其批准意见,工程决算及其审计报告;——承担单位对工程验收的意见;——其它必须提供的有关文件。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监督管理(二)加强监督,注重成效1.做好巡查抽查,掌握项目进度;2.定期报告进展,及时总结经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于每年12月底前,将本辖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情况报部。主要内容有:——历年来中央批准立项的项目及进展情况;——历年来地方批准立项的项目及进展情况;——本年度项目检查总结;——制度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三)总结成果,加强宣传(四)对于省级及以下地方财政支持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各省(区、市)应参照本通知要求,建立制度,加强监督,规范管理,保证实施效果。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一)按照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采矿权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缴存标准和缴存办法,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缴存数额,不得低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所需费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遵循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二)违反《规定》中第十八条的规定,未按期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缴存;逾期不缴存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通过其采矿活动年度报告,不受理其采矿权延续变更申请。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

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三)采矿权人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要求履行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经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的,按义务履行情况返还相应额度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及利息。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

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四)因矿区范围、矿种或者开采方式发生变更的,采矿权人应当按照变更后的标准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五)矿山关闭前,采矿权人应当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采矿权人在申请办理闭坑手续时,应当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提交验收合格文件,经审定后,返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逾期不履行治理恢复义务或者治理恢复仍达不到要求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使用该采矿权人缴存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组织治理,治理资金不足部份由采矿权人承担。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

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六)《规定》实施前已建和在建矿山,采矿权人应当依照本《规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原采矿许可证审批机关批准,并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七)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支持力度,奋力开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新局面。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

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已联合发文,决定从2010年起,用三年时间,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自2001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50亿元。自2001年以来,全国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地方财政资金累计达62亿元,企业自筹资金累计达47亿元,截至2008年,全国累计缴存保证金70多亿元。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

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全国31个省(区、市)已完成了省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全国已有30个省份已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2009年9月,国土资源部在唐山召开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经验交流会上,汪民副部长从两个方面对今后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全面建立开发补偿保护的经济机制,确保不再出现矿山地质环境新问题;二是积极探索,多管齐下,抓紧解决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老账。九、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一)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是我国矿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代表矿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国家改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方向。2009年10月20日在天津开幕的2009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李克强副总理在贺信中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绿色矿业”这一主题,在2007年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确定后,绿色矿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文化和发展方式,迅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和实践,绿色矿业作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矿业界发展关注的焦点。建设绿色矿山是绿色矿业发展的基础。九、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二)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文),提出了发展绿色矿业的明确要求,确定了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战略目标。《指导意见》主要包括:★1.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是落实企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保证矿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2.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思路、原则与目标——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九、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3.统筹规划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认真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部署要求;——指导矿山企业制定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规划。★4.开展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示范——试点工作坚持政府指导支持、协会支撑、矿山主体的原则;——中国矿业联合会要切实做好组织和有关业务支撑工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做好绿色矿山建设试点示范的指导工作;——试点矿山要按照规划积极开展建设工作。★5.稳步推进全国绿色矿山建设——加强试点经验总结和推广;——依据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和条件严格矿山准入管理;——加强对生产矿山监督管理。九、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6.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绿色矿山建设的资源配置制度;——逐步完善税费等经济政策;——加强技术政策引导。

★7.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中国矿业联合会要全面推进行业自律;——矿山企业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九、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三)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九方面。(四)推选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由中国矿业联合会、国土资源部规划司主办,浙江省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协办的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评选工作会在浙江湖州市召开,对已申报并经专家组筛选的37家绿色矿山的单位,按照《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的要求,做了汇报和演示,与会企业及专家现场进行互评互选,最后,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公认”的原则,通过矿山企业和专家的共同评议,推选出了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其中,煤炭矿山11家,黑色金属矿山5家,有色金属矿山5家,黄金矿山6家,化工矿山7家,建材矿山3家。十、尾矿治理(一)我国尾矿堆积现状我国现有尾矿库12718座,其中在建尾矿库1526座,占总数的12%,已经闭库的尾矿库1024座,占总数的8%,截至2007年,全国尾矿堆积量为80.46亿吨。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办公室最新批露的数据是:目前,我国尾矿库总数已超过2万座,堆积量已达200亿吨,并且每年还在以4亿吨的速度增加。这些尾矿库已侵占耕地5万多亩,并且每年新增占地2000亩。十、尾矿治理(一)我国尾矿堆积现状引发多重自然破坏和安全隐患。据对我国具有较大规模的2700多座较大尾矿库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共发生泥石流和溃坝200余起,特别是1986年4月30日黄梅山铁矿尾矿库溃坝死亡19人;2000年广西南丹大厂选矿厂尾砂溃坝,死亡28人;2008年山西襄汾尾矿溃坝,造成267人遇难;2010年9月21日紫金矿业公司银岩锡矿高旗岭尾矿库溃坝,伤亡22人。2011年6月12日在云南曲靖发生的非法倾倒巨毒铬渣140余车5222.38吨,所幸尚未造成人员伤亡。十、尾矿治理(二)尾矿资源化利用潜在价值惊人以当前铁矿尾矿总堆存量45亿吨计算,尾矿中相当于存有铁5亿吨左右;以黄金尾矿堆存量5亿吨计算,尚有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