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声光热知识资料_第1页
专题声光热知识资料_第2页
专题声光热知识资料_第3页
专题声光热知识资料_第4页
专题声光热知识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声光热知识资料规律总结与预测:分析陕西近几年的中考真题,可以看出声现象是陕西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分值一般为2~7分,并且常常结合生活现象进行考查,虽然综合性很强,但难度并不高,同学们只要细心,很容易拿到此分.预计2015年中考声现象的命题方式将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并以声学知识的综合进行考查,但同学们在复习时还要注意总结与声有关的演示实验.1.[2014陕西2题,2分]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解析:“悦耳动听”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指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正确;“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故C错误;大雪过后,满地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因为积雪疏松多孔,能够吸收声音,所以发现周围特别宁静,但不能使声音完全消失,故D错误,故选B.B真题再现2.[2013陕西32题,7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它们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第2题图不变(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写出一条即可).(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写出一条即可).(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有关海绵吸音效果最好(或其他条件相同时,大理石反射效果好)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大小光发生反大理石射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是否相等其他条件相同时,解析:(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是为了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2)由实验表格知,材料不同,反射效果不同,所以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有关.由实验表格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海绵的吸音效果好,大理石反射效果好.(3)人的听觉不能准确测量声音的大小,可以采用比较灵敏的仪器测量反射声音的大小.(4)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是否相等.(5)因为相同条件下,大理石的反射效果好,可以利用大理石作为反射面,所以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大理石.3.[2012陕西3题,2分]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解析:声波具有能量,故A正确;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B正确;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故D错误,故选D.D针对考情特练1.[2014资阳,8]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C.振幅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解析: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调不变,故频率也不变,故B错误;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小,振幅也变小,故C正确;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速度不变,音调不变,频率也就不变,响度变小,振幅也就变小,故D错误,故选C.2.[2014呼和浩特,3]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C.钢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CC解析:调节音量旋钮会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音调高,故B错误;钢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102,故D错误,故选C.3.[2014眉山,1]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C.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解析: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响度大,故A正确;闪烁其辞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B错误;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的传播,故C错误;耳熟能详是指从音色的角度区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不同,故D错误,故选A.A4.[2014西工大附中六模]西安钟鼓楼的“晨鼓”、“暮鼓”遥相呼应,是古城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当有人在暮色中“擂鼓”时,如图所示,深沉的鼓声会在钟鼓楼广场上空回荡,此现象所描述的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A.超声和次声B.音色和响度C.次声和响度D.乐音和噪声第4题图B5.[2014沈阳,2]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A.第5题图A解析: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正确;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就是靠音色来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故B正确;听到声音的条件必须满足:一要有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二要有介质传播声音;三要有良好的听觉器官,除此以外,声音的频率还必须在20~20000之间,声音要有一定的响度,只有具备这几个条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所以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故C错误;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C.6.[2014娄底,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突破二光现象辨识及探究[针对陕西2014年24题、针对陕西2013年1题]陕西三年中考考情分析规律总结与预测:分析陕西近几年的中考真题,可以看出光现象是陕西中考的必考点,一般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命题方式基本以选择和填空为主,分值一般为0.5~2分.考查的内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及光现象作图,且大多数会结合图片考查.预计2015年对该部分的考查将集中在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影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但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全面复习,还应掌握与光现象相关的实验.1.[2014陕西24题,2分]如图所示,水中的“倒影”是岸上景物所成的(选填“实像”或“虚像”),这是光的现象形成的.解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其所成像为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虚像反射真题再现第1题图2.[2013陕西29题(2),2分]在图中,画出光线经水池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和该反射光线射出水面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答图所示第2题图第2题答图解析:入射光线碰到水池壁时发生反射,先画出法线,再画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反射光线,光线经水到空气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会偏大,首先也要先画出法线,再画一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折射光线.3.[2012陕西1题,2分]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C解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日食就是月亮挡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是光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水杯望远镜”观看远处的景物,光从空气中进入玻璃中,是光的折射,故C正确;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C.针对考情特练1.[2014黔东南州,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解析: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该车后面的其他车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钢勺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房子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点燃的蜡烛通过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B.2.[2014泰州改编]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光;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说明它是;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选填“上”或“下”)方,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反射虚像上解析: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反射光,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如果竖直安装,光线经反射后所成的像会在正前方,干扰司机观察路况,倾斜安装可以成像在斜上方,不干扰司机观察路况.3.[2014昆明改编]小明带着弟弟去翠湖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像(选填“虚”或“实”),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折射不变解析:水面上出现的海鸥的倒影就是海鸥在水面上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始终不改变,与海鸥大小相等.4.[2014常德,20]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反射虚解析: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看到变浅的鱼的虚像.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的虚像.5.[2014河南,16]如图,一束光从玻璃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如答图所示第5题图第5题答图解析: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作出法线,然后画出折射光线.突破三透镜成像及其应用[针对陕西2014年3题、针对陕西2013年26题、针对陕西2012年24题]陕西三年中考考情分析规律总结与预测:分析陕西近几年的中考真题,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是陕西中考的必考点,一般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2012、2013年均以填空与作图题的考查方式出现,2014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难看出,中考对此部分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且所占分值比例有所下降,不过同学们在复习时,还要注意遇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预计2015年这部分内容主要还是以选择题或填空与作图题的形式命题,考查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认识和结合生活实例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真题再现1.[2014陕西3题,2分]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解析: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故C正确;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故选D.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2.[2013陕西26题,4分]如图为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像.生活中与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写出一种即可).解析: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珠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影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第5题图凸透缩小实照相机(或摄影像机等)3.[2012陕西24题,4分]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佩戴对光线有作用的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解析: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前方发散凹缩小针对考情特练1.[2014泰安,20]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C解析: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人与镜头的距离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又因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所以0.5m应大于2倍焦距,即0.5m>2f,所以焦距f<0.25m,符合题意的是C选项,故选C.2.[2014雅安,7]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第2题图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解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故选B.B3.[2014南充,2]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A解析: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5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5.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14处,此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4.[2014绥化,13]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两倍焦距靠近5.[2014十堰,15]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20的透镜甲放在距发光体50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接下来她改用焦距为10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该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小芳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她将光屏远离透镜,又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作用.解析:由“先用焦距为20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10的透镜乙继续实验,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即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芳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模糊了,她将光屏远离透镜,又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缩小靠近发散突破四物态变化[针对陕西2014年1题、针对陕西2013年1题、针对陕西2012年4题]陕西三年中考考情分析真题再现规律总结与预测:分析陕西近几年的中考真题,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是正确理解自然界的物态变化及其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多数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考查.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填空与作图题中,分值为2~3分.预计2015年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还会以正确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为主,进一步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结合.在复习时要注意液化的两种方式,另外,有关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也应引起同学们的重视.1.[2014陕西1题,2分]初夏的早晨,院子里的花儿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清香,花朵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图示的情景中,应用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BA.花儿能散发出淡淡清香表明花儿在动B.阳光下,露珠的蒸发会加快C.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D.露珠的形成过程要吸热第1题图解析:花儿能散发出淡淡清香,是香味分子运动的结果,故A错误;阳光下温度比较高,因此露珠的蒸发会加快,故B正确;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液化是个放热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B.2.[2013陕西1题,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水结冰C.河面上冰雪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解析:山林中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错误;路面上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错误;河面上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正确;窗户上冰花的形成,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C3.[2012陕西4题,2分]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解析: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块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变小,一般液态物质的体积小于气态,故C错误;水沸腾时吸热,内能变大,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A针对考情特练1.[2014巴中,4]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B.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C.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D.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解析: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A正确;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利用酒精蒸发吸热,故B正确;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C正确;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D.D2.[2014呼和浩特,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熔化现象B.晒在太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