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性腹泻_第1页
病毒感染性腹泻_第2页
病毒感染性腹泻_第3页
病毒感染性腹泻_第4页
病毒感染性腹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感染性腹泻概述

病毒感染性腹泻(viralinfectiondiarrhea)又称病毒性胃肠炎,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腹泻、呕吐伴发热为主要特征。常见病原体有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和肠腺病毒。免疫力正常者呈自限性。2021/4/272病原学-轮状病毒轮状病毒(rotavirus,RV)能引起哺乳类和禽类动物的感染。引起人类感染的RV称人RV,RV属呼肠病毒科(Reoviridae)。病毒呈球形,直径60~80nm,病毒核心含双股RNA,基因组由11个RNA节段组成。病毒核心被20面壳体包裹,形成双层核衣壳,内层核衣壳的壳粒呈放射状排列,有如车轮状条幅,RV因此得名。2021/4/273病原学-轮状病毒

根据病毒基因结构和抗原性将RV分为A~G7个组。引起人感染致病的主要属A组和B组,少数报告C组也可致人感染。A组人RV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B组人RV也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ultdiarrhearotavirus;ADRV),由我国学者于1984年首先发现,主要引起成人腹泻。2021/4/274病原学-轮状病毒

两种主要的人轮状病毒在形态上基本一致,差别主要表现在:①两者无抗原间的交叉反应;②两组RV的核酸图谱排列不同;③A组人RV能经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和传代,ADRV则不能;④A组人RV的理化性质相当稳定,耐酸、碱,56℃lh才能灭活病毒;ADRV在外界环境中很不稳定,极易降解。2021/4/275病原学-轮状病毒

A组RV的内层核衣壳蛋白(VP6)具有群特异性抗原,将A组RV分为两个血清群。外层核衣壳含两种抗原成份VP7和VP4,具有型特异性,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按VP7抗原性可将A组RV分为14个(G)血清型。由VP4抗原决定的称P血清型。已肯定的有8种,根据G和P的排列组合,A组人RV的血清型可有80种之多,但目前流行的主要有4种血清型,即P8G1、P8G3、P8G4和P4G2。2021/4/276病原学-诺沃克病毒

诺沃克病毒属嵌杯病毒科(Caliciviridae),1968年首先在美国诺沃克地区发现而得名,是第一个被证实能引起人类胃肠炎的病毒。诺沃克病毒含单股RNA,呈球型,直径25~35nm,无包膜。外界抵抗力较强,耐酸、碱,60℃30分钟仍不能灭活。煮沸2分钟或含氯30mg/L30分钟失活。2021/4/277病原学-肠腺病毒

肠腺病毒因其能够侵入小肠引起腹泻而得名,是继轮状病毒之后第2个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原体。内含双股DNA,呈20面体对称,直径70~80nm,难以组织培养。对外界抵抗力较强,56℃5分钟、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灭活。对甲醛敏感。2021/4/2782021/4/279流行病学-轮状病毒感染

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A组人RV感染发病第1天粪便即可中发现病毒,第3~4天粪便排病毒达高峰,第8天后多已停止排病毒,偶有18~42天仍排病毒者。2021/4/2710流行病学-轮状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的方式感染。水源污染可造成ADRV感染的爆发流行。由于A组人RV在空气中存活时间长,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可测到特异性抗体,提示A组人RV有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其他传播途径,如接触传播和动物在ADRV感染传播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2021/4/2711流行病学-轮状病毒感染

易感人群

95%左右的A组人RV感染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年龄越小隐性感染越多,显性感染的高发年龄为4~36月龄的婴幼儿。感染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成年人也可感染发病。特别是护理A组人RV感染患儿的成年人、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人群对ADRV普遍易感,但显性感染以21~40岁的成年人多见。2021/4/2712流行病学-轮状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特征A组人RV感染:见于世界各地。温带地区以秋冬季多见。热带地区A组人RV感染无明显的季节性。ADRV感染:显性感染仅见于我国大陆,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流行和爆发多发生于4~7月。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我国香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人群中可检出ADRV特异性抗体,提示这些地区和国家有ADRV感染。但至今尚未发现现症病人。2021/4/2713流行病学-诺沃克病毒感染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毒排至腹泻停止后2天,少数持续2周。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源污染可致暴发流行。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成人与大龄儿童多见。感染后抗体无保护性。流行特征:地区广泛,全年发病,病例占急性非细菌性腹泻1/3。2021/4/2714流行病学-肠腺病毒感染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粪便排毒10~14天,一般自腹泻开始至停止后5天。传播途径:粪-口途径和人与人接触传播,偶见呼吸道传播。易感人群:2岁以下小儿多见,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流行特征:世界性分布,全年发病,夏秋季为主,居我国病毒性腹泻第二位。2021/4/2715发病机制与病理-轮状病毒感染

RV感染后主要侵犯空肠的微绒毛上皮细胞,使其凋亡。取而代之的是原位于隐窝底部的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导致小肠功能丧失,水与电解质分泌增加,吸收减少,引起腹泻。另外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功能障碍,双糖酶分泌减少,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肠腔内聚积引起渗透性腹泻。2021/4/2716发病机制与病理-诺沃克病毒感染病毒主要侵袭空肠上段,绒毛上皮细胞变性,使空肠对脂肪和双糖的吸收障碍,引起渗透性腹泻。肠粘膜上皮细胞内酶活性异常使胃排空时间延长,加重恶心、呕吐症状。2021/4/2717发病机制与病理-肠腺病毒感染

侵犯空肠和回肠,使粘膜绒毛变短、变小,小肠吸收功能障碍,导致渗透性腹泻。2021/4/2718临床表现-A组人RV感染

A组人RV感染的潜伏期为24~72h,大多数在48h内。ADRV感染的潜伏期38~66h,平均52h。2021/4/2719临床表现

-A组人RV感染

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急起发病,80%患儿先呕吐,随即频繁的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和脓血。大便每日10~20次,腹泻严重时伴明显的脱水。约1/3患儿伴有39℃左右的发热。病程较短,一般2~6日。2021/4/2720临床表现

-A组人RV感染

慢性RV性肠炎: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和成人。腹泻症状可持续长达数月。腹泻期间粪便长期排病毒,成为本病的传染源。2021/4/2721临床表现

-A组人RV感染

婴幼儿RV感染的其他表现:A组人RV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婴儿肠套叠、婴儿肺炎、脑炎、脑膜炎。此外,婴幼儿RV感染还可伴有突发性婴儿死亡综合征(suddeninfantdeathsyndrome)、瑞氏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川崎病和克隆病等。2021/4/2722临床表现

-ADRV感染

起病急,主要症状有腹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和脓血。大便一般每日5~9次或10余次不等,重者每日超过20次。严重腹泻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可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5日,呈自限性,个别病程可长达2周。2021/4/2723临床表现-诺沃克病毒感染潜伏期1~2天,急起发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腹泻每日可达10余次,为稀水便或水样便。多数患者1~3天可自愈,年老体弱者病情较重。2021/4/2724临床表现-肠腺病毒感染潜伏期3~10天,平均7天。5岁以下儿童多见,临床表现与前述轮状病毒腹泻相似,但病程较长,部分患者可有呼吸道症状,个别患儿转为慢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2021/4/2725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可稍增多,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数增加。粪便常规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便,镜检多无异常,个别婴幼儿感染者的粪便镜检中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2021/4/2726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查粪便中病毒颗粒:取粪便浸出液通过免疫电镜观察病毒颗粒,感染者粪便中排病毒量较多,阳性率高。电镜下见到特殊的车轮状病毒颗粒即可确诊,但不能区别A组人RV和ADRV。2021/4/2727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查粪便中病毒抗原:应用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应的病毒抗原。常用方法有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免疫斑点试验。上述方法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A组人RV和ADRV的抗原无交叉反应,检测粪便中病毒抗原能区别不同的RV感染。2021/4/2728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查病毒核酸:可应用特异性核酸探针杂交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粪便中病毒核酸。也可应用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琼脂糖电泳图谱鉴定RV核酸的类型,进行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2021/4/2729实验室检查

血清抗体的检查可用免疫学方法,如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A抗体。以IgA抗体的诊断价值较大,当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高时有诊断意义。2021/4/2730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同期有腹泻患者,起病急,大便黄色水样,尤其对秋冬季的婴幼儿腹泻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确诊有赖于免疫电镜发现病毒,病毒抗原或核酸阳性。各种病毒所致的腹泻临床上不易鉴别,鉴别诊断主要取决于病原学检查。2021/4/2731预后

病毒感染性腹泻大多数为隐性感染或仅有轻微的临床表现,预后良好,但少数严重病例可因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其他并发症死亡。ADRV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2021/4/2732治疗

治疗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轻度脱水给予口服补液,推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服补液盐(ORS)。中、重度脱水伴电解质紊乱者宜静脉补液。近年来用RV抗体治疗A组人RV感染,对伴有免疫缺陷的病人有一定的疗效,能减轻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