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普通X线摄影技术_第1页
第7章 普通X线摄影技术_第2页
第7章 普通X线摄影技术_第3页
第7章 普通X线摄影技术_第4页
第7章 普通X线摄影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普通X线成像技术普通摄影与X线摄影第7章普通X线摄影技术1、普通X线设备

2、X线摄影条件

3、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

4、高千伏摄影

5、乳腺X线摄影

6、口腔X线摄影

7、普通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X线设备的基本结构。2、掌握滤线器的结构、技术参数、种类、使用滤线器的注意事项。3、熟悉各部位X线摄影的体位及体表定位标志。4、了解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一、普通X线设备定义:普通X线设备是指普通X线透视、摄影及常规造影检查的各种X线设备。构造:医用诊断X线机部件包括医用诊断X线机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用途分为8种类型。控制器高压发生器辅助装置用途特点摄影专用配有滤线器摄影床和专用X线管支架胃肠专用配有多功能诊视床心血管专用配有C形臂支架泌尿专用配有适时摄影装置床边摄影配流动台车,便于移动手术X线机功率小(3-5kw),配有小型C臂,用于术中透视定位、骨折复位乳腺专用功率小(3-5kw),有乳腺压迫支架口腔专用功率小(3-5kw),分牙片机和口腔全景二、普通X线设备的基本结构(一)X线管X线管是产生X线的终端元件,其作用是将电能转换为X线能,由阳极、阴极、玻璃壳组成,通常分为固定阳极X线管和旋转阳极X线管。(1)阳极:作用是吸引和加速电子,使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阳极靶面受急剧阻止而产生X线,同时把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阳极靶面工作温度高,一般选择钨(熔点高、蒸发率低、原子序数大、强度高)制成钨靶,但由于钨的导热率低,通常把钨焊接在铜体上面提高散热效率。(2)阴极:作用是发射电子并使电子束聚集,使轰击在靶面上的电子束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主要由灯丝、阴极头、阴极套和玻璃芯柱组成。灯丝一般由钨绕制成螺管状,灯丝通电后,温度逐渐上升,到一定温度即可发射电子。(3)玻璃壳:用来支撑阴、阳极和保持X线管内真空度。(4)旋转阳极X线管的结构:由靶面、转轴、轴承、转子组成。固定阳极(5)X线管的焦点▲实际焦点:高速电子经过聚焦后在阳极靶面上的实际轰击面积。其大小取决于聚焦罩的形状、宽度、深度。▲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摄影方向上的投影。(6)特殊X线管金属陶瓷旋转阳极X线管三极X线管软X线管:阳极靶材料由钼或铑制成,焦点小,主要用于乳腺等软组织X线摄影。(二)高压发生装置高压发生装置由高压变压器、X线管灯丝变压器、高压整流器、高压交换闸等高压元件构成。(三)控制装置=曝光条件控制+台次控制+技术控制曝光条件控制台次控制技术控制三钮控制kV、mA、secX线发生器可带有二个不同用途的X线管,选择那种X线管称台次选择。X线可进行透视、普通摄影、滤线器摄影、立位摄影等多种方式,选择那种功能称为技术控制。二钮控制kV、mAs一钮控制kV零钮控制选择解剖部位、体型,自动曝光二、普通X线设备的基本结构三、主要附属装置(一)X线管头支持装置:分为立柱式、悬吊式、C形臂式支持装置。三、主要附属装置(二)▲滤线器:(1)目的:为了消除散射线的影响,减轻X线图像的灰雾度,提高影像质量而设计的。有平行式、交叉式、聚焦式(最常用)三种。(2)结构:聚焦式滤线栅是由许多薄铅条和纸条交替排列而成的平板,两面用薄铝板封闭固定。聚焦式铅条排列成聚焦状,即中心两侧铅条向中心倾斜一定的角度,将这些铅条延长后会汇聚成一条直线,该线与滤线栅中点垂直线的交点称作“聚焦式滤线栅的焦点”。三、主要附属装置(二)▲滤线器:(3)技术参数:焦距、栅比、栅密度焦距:指聚焦式滤线栅的焦点与滤线栅中心的垂直距离。栅比:滤线栅铅条高度和铅条间距离之比。栅比越大,吸收散射线效果越好。(常用的是10:1、12:1、14:1)栅密度:每1cm距离中所含铅条数目。(4)滤线器的种类:分为固定滤线器和活动滤线器。固定滤线器是指在摄影时固定不动的滤线器。活动滤线器是指滤线栅在摄影前瞬间开始运动,直至摄影结束为止。(5)使用滤线栅的注意事项:①基本原则:被照体厚度超过15cm,组织密度主要为骨密度,管电压﹥60kv。②使用时避免反置,X线中心线应对准滤线栅中线,左右偏移不超过3cm。③需要倾斜X线球馆摄影时,倾斜方向应该与铅条排列方向一致。④使用聚焦式滤线栅,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应在允许范围内。(三)检查台:主要有滤线栅摄影床、立位胸片架、多功能检查床三种。三、主要附属装置

1、普通X线设备

2、X线摄影条件

3、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

4、高千伏摄影

5、乳腺X线摄影

6、口腔X线摄影

7、普通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一)影响X线摄影条件的因素:包括固定因素和变换因素。固定因素指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动的因素,如X线设备、滤线器状况、探测器种类等因素。变换因素指在具体选择摄影条件时,主要对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及焦片距的调节。

一、影响X线摄影条件的因素感光效应(E)=常数K×管电压2×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2(1)管电压-kV:表示X线的穿透力,电压越高,X线能量越大,康普顿效应越强,散射线含有率增加,图像对比度下降。(2)管电流-mA:管电压与管电流之间换算为管电压增加一成,mAs减少一半。(3)摄影时间-S:摄影时间的选择,一般由被检者的动度决定,身体运动幅度越大,尽量采用短的曝光时间,使影像的模糊减小到最小程度。(4)焦-片距:在摄影的有效范围内,探测器上得到的X线量与焦-片距的平方成反比。(5)被照体厚度一、影响X线摄影条件的因素(二)X线摄影条件制定方法(1)变动管电压法:管电压随着被检体厚度而变化

管电压=2×被检体厚度+常数C从公式我们可以得知,被检体厚度每变化1cm,管电压变化2kV。(2)固定管电压法:管电压值固定,mAs随着被检体厚度和密度而变化。二、X线自动曝光控制技术自动曝光技术包括2种:(1)光电管自动曝光系统(2)电离使自动曝光系统

1、普通X线设备

2、X线摄影条件

3、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

4、高千伏摄影

5、乳腺X线摄影

6、口腔X线摄影

7、普通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一、解剖学基准线(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下肢并拢,足尖及掌心向前,两上肢下垂置于躯干的两侧。

在摄影工作中,无论被检者处于何种体位或动作,均应以解剖学姿势作为定位依据。(二)解剖学方位1)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2)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3)近心脏侧为近端,远离心脏侧为远端;4)近身体腹面为腹侧(前面),近身体背面为背侧(后面)。(三)解剖学关节运动1、屈伸运动

关节沿腹背轴运动,组成关节的上下骨骼相互靠近或远离,角度减小时为“屈”,相反为“伸”。2、内收、外展运动

关节沿冠状面活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近者为“内收”。反之者为“外展”。3、旋转运动

骨环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时称“旋转运动”。骨的前面向内旋转时为旋“内”相反为“旋外”。

(四)解剖学基准线(面)1、矢状面:将人体纵断为左右部分的面。2、正中矢状面:将人体纵断为左右等分的面。3、水平面:与地平面平行且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的断面。4、冠状面:将躯体纵断为前后部分的断面。冠状面与矢状面垂直。5、水平线:人体直立时,与地面平行的线。6、正中线: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7、矢状线: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8、冠状线:与矢状面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开的线。9、垂直线: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二、X线摄影学基准线(一)头颅体表定位线1、听眶线:(人类学基准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此线为解剖学上的颅骨基底线,亦称为解剖学上的颅骨基线,或水平线。2、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此线为X线摄影学上的颅骨基底线,亦称为X线摄影学基线。(听眦线与听眶线约成12°~15°角)

3、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此线约与上齿咬颌面平行。(与听眦线约成25°角)4、瞳间线:两侧瞳孔间的连线,与水平面平行。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左、右外眦连线,亦称眼间线。

5、听眉线: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与听眦线约成10°)

6、眶下线:两眼眶下缘的连线。(二)摄影用线及距离1、中心线:X线束中居中心的那一条线。2、斜射线:X线束中中心线以外的线。3、焦-片距:X线管焦点到胶片(探测器)的距离。4、焦-物距:X线管焦点到被照体的距离。5、物-片距:被照体到胶片(探测器)的距离。三、X线摄影体位与方向(一)命名原则1.根据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命名,如胸部后前正位2.根据被照体与探测器的位置关系命名,如左前斜位3.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命名,如左侧卧位4.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及中心线入射被检体时与探测器的关系命名,如仰卧水平侧位5.根据被照体姿势命名,如小儿双髋蛙式位6.根据某部位的功能命名,如颈椎张口位7.根据摄影体位创始人的名字命名,如头颅汤氏位(二)摄影体位1.立位:被检者身体呈站立位姿势,矢状面与地面垂直。2.坐位:被检者身体呈坐位姿势。3.半坐位:在坐位姿势下,背部向后倾斜的位置。4.仰卧位:被检者背侧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5.俯卧位:腹部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6.侧卧位:人体右侧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称为右侧卧位;人体左侧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称为左侧卧位。7.斜位:身体长轴与摄影装置平面旋转一定角度的摄影体位。(三)摄影方向

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称为摄影方向。1.矢状方向:为中心线与身体矢状面平行的入射方向,如前后(腹背)方向为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前方

(腹侧)射人,从后方(背侧)射出。2.冠状方向:为中心线与身体冠状面平行的人射方向,如左右方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侧射向右侧;右左方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侧射向左侧。

3.斜射方向:为中心线从被检体的矢状面与冠状面之间入射并从另一斜方向射出。如左前斜方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后方射向左前方;右后斜方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前方射向右后方。4.上下方向(轴):为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头侧射向足侧。5.切线方向:为中心线入射被照部位时与病灶边缘相切。6.内外方向:为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内侧射向外侧。

7.外内方向为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外侧射向内侧。8.背底方向为中心线经被照体的足背射向足底。9.掌背方向为中心线经被照体的手掌射向手背。10.前后方向为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前方射向被照体的后方。11.后前方向为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后方射向被照体的前方。(四)摄影方位1.正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的长轴平面平行,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前方或后方入射,从后方或前方射出。2.侧位被照体矢状面与探测器长轴平面平行,中心线经被照体的一侧入射,从另一侧射出。

3.斜位:被照体与探测器成一定的摄影角度,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右后方或左、右前方入射,从左、右前方或左、右后方射出。(1)右前斜位(RAO)——第1斜位:是指身体右前部贴近探测器。(2)左前斜位(LAO)——第2斜位:是指身体左前部贴近探测器。(3)左后斜位(LPO)——第3斜位:是指身体左后部贴近探测器。(4)右后斜位(RPO)——第4斜位:是指身体右后部贴近探测器。4.轴位:中心线与被照体长轴平行的摄影方位,如髌骨轴位、跟骨轴位等。5.水平位:是x线水平摄影,与地面平行。6.其他方位:枕顶位、鼻颏位、额鼻位、前凸位、切线位等。四、体表解剖标志

体表解剖标志:是指在人体的表面上看到或扪到的固定标志点,这些标志点与体内的某一解剖部位或脏器有对应的关系。摄影时根据人体体表的固定标志点,可以确定人体内部的解剖部位。(一)颈部

颈部的边界:颈部上方以下颌下缘、乳突至枕外粗隆连线与头面部分界。下方自胸骨上窝、锁骨、肩峰向后到第7颈椎棘突为界。

第一颈椎

上腭同一平面

第二颈椎

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第三颈椎

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四颈椎

舌骨同一平面

第五颈椎

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六颈椎

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二)胸部1.边界:

1)胸部的上界:胸骨颈静脉切迹、锁骨、肩锁关节、向后到第7颈椎棘突围成。

2)胸部下界:相当胸廓的下口。2.体表标志:1)胸骨角:相当于第4、5胸椎水平;两侧连接着第2肋骨,为计数肋骨的标志;后方对着气管分叉处;2)胸骨柄中分处:相当于主动脉弓的最高点。3)剑胸关节:相当于第9胸椎水平;可表示胸膜正中线的分界;可作为心下缘膈肌和肝上面的前分界线。4)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5)男性乳头对第4前肋,相当于第7、8胸椎水平。6)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约2cm处,可见心尖搏动点。当左侧卧位时,心尖位置移往左侧,仰卧位心尖搏动点可升高1肋7)肩胛骨下角对第7胸椎。3.有关胸部的径线(1)前正中线:通过胸骨两外侧缘中点的垂线。(2)肋骨线:通过胸骨两侧最宽处的两条垂线。(3)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4)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5)腋中线: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6)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7)肩胛线:当两臂下垂,通过肩胛下角的垂线。(8)脊柱旁线:相当于各椎体横突尖端的连线。(9)后正中线:相当于各棘突的连线。(三)腹部1.边界:1)上界从前向后为胸骨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与第12胸椎。2)下界从前向后为耻骨联合缘、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髂嵴与第5腰椎下缘。腹壁在后方为脊柱的腰部,前外侧壁均为扁平肌构成。(四)脊柱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

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

第一腰椎

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

下肋缘同一平面(脐上3cm)

第三腰椎间隙

脐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

髂骨嵴同一平面

第二骶椎

髂前上棘同一平面

尾骨

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五、X线摄影的技术操作原则和步骤(一)摄影技术操作原则(1)焦点的选择;摄影时,在不影响X线管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以提高X线照片的清晰度。a.小焦点一般用于四肢、头颅的局部摄影;b.大焦点一般用于胸部、腹部、脊椎等较厚部位的摄影。(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

焦点至胶片的距离称为焦-片距(FFD)或称焦点-影像距离(FID)。肢体至胶片的距离称为肢-片距。

摄影时应尽量使被检侧贴近探测器,并且与探测器平行(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

中心线是X线束的中心部分,它代表X线摄影的方向。斜射线是中心线以外的部分。中心线应垂直于探测器摄影,并对准摄影部位的中心。

当摄影部位不与探测器平行而成角时,中心线应垂直于肢体和探测器夹角的分角面,利用斜射线进行摄影。(4)滤线设备的应用

体厚超过15cm或应用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加用滤线器。(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

X线管对准摄影部位后,固定各个旋钮,防止X线管移动。患者姿势要舒适。探测器放置要稳妥。(6)千伏与毫安秒的选择

根据密度和厚度选择。婴、幼儿及不合作患者应尽可能缩短曝光时间。(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a.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心脏、上臂、肩、颈部及头颅等部位摄影时;b.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c.深呼气后屏气:常用于腹部或膈下肋骨位置的摄影;d.缓慢连续呼吸:用于胸骨斜位摄影;e.平静呼吸不屏气:用于下肢、手、前臂及躯干等部位。(8)照射野的校准

摄影时,尽量缩小照射野,照射面积不应超过探测器面积。在不影响获得诊断信息的前提下,一般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可减少X线辐射量。(9)注意对病人的X线防护利用铅胶皮对患者遮蔽眼及生殖器官。

孕妇严禁做X线检查。(二)摄影步骤1.阅读会诊单2.摄影位置的确定3.摄影前的准备诊断4.胶片尺寸的选择与放置根5.照片标记的安放6.衣着的处理7.肢体厚度的测量8.训练呼吸动作9.摆位置、对中心线10.辐射防护11.选择焦-片距如胸部为180cm,心脏为200cm,其他部位为90~100cm。12.选定曝光条件,曝光

1、普通X线设备

2、X线摄影条件

3、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

4、高千伏摄影

5、乳腺X线摄影

6、口腔X线摄影

7、普通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定义:是指用120kV以上的管电压进行X线摄影,目的是为了产生较大的X线能量,从而获得成像范围内影像层次丰富的图像,主要应用在胸部的摄影。高千伏摄影要求在中、高频大容量的X线机,管电压120kv,因此X线管窗口需附加高栅比的滤线栅。优点:(1)获得层次丰富的图像(2)降低了mAs,减少辐射剂量,有利于病人防护(3)缩短了曝光时间,防止患者运动造成的影像模糊(4)降低了管电流,减轻X线管负荷,延长使用寿命(5)曝光容度提高,有利于摄影条件的选择缺点:散射线增多,降低了图像的对比度。

1、普通X线设备

2、X线摄影条件

3、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

4、高千伏摄影

5、乳腺X线摄影

6、口腔X线摄影

7、普通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

乳腺X线摄影

40kV以下管电压产生的X线,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穿透物质的能力较弱故称为“软X线”,用这种X线摄影称为软X线摄影。软X线摄影适用于组织器官较薄、不与骨骼重叠且有效原子序数较低的软组织,如乳腺、侧位喉部等,故也称为软组织摄影。乳腺肿瘤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肿瘤,对乳腺的检查是软X线摄影的主要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乳腺摄影。

二、软X线摄影设备及操作(一)软X线摄影用X线机软X线摄影用X线机为钼靶X线机,又称乳腺X线摄影机。(二)软X线摄影屏-片系统1.暗盒

软X线摄影一般不用铝质或胶木暗盒,采用吸收系数较小的纸板做成胶片夹。2.增感屏软X线摄影时,增感屏的基层能吸收较多有用的软X线。欲观察软组织的细微结构,应选用高清晰型增感屏。3.X线胶片为了增加影像的对比,应选用γ值大的X线胶片,并注意屏-胶光谱匹配。(三)乳腺摄影操作1.准备好装有胶片的暗盒。2.贴好照片标记。3.让被检者脱去内衣,充分暴露被检乳腺。4.摆体位,调节压迫器及摄影距离,对好中心线。5.调整摄影条件,准确无误后曝光。三、乳腺摄影注意事项(一)焦-片距40~50cm。(二)均采取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三)铅字标记侧位,日期放于乳腺上方,片号及侧别置于乳腺下方;轴位,日期放于乳腺内侧,片号及侧别置于乳腺外侧。(四)适当加压,但恶性肿瘤较大时不宜加压过度,以防扩散。四、乳腺摄影曝光条件的选择1.青春期乳腺各组织对比度较低,一般用32~34kV、50~60mAs。2.哺乳期乳腺发育完全,有乳汁积存,密度较高,摄影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选用较大的曝光条件。3.有哺乳史,乳腺处于静止状态者,用28~32kV,40~50mAs。4.老年妇女选用25~30kV,30~40mAs。上述曝光条件仅作参考,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发现有乳腺肿块或结节者;排除了垂体病变的乳头溢液者;乳腺癌高危人群和40岁以上女性的普查,一般40岁以上每两年检查1次,50岁以上每1年检查1次;一侧乳腺癌手术后随访对侧乳腺;曾作隆胸手术,疑植入的假体有异常者。2.禁忌证:怀孕为相对禁忌证3.乳腺X线检查体位多用内外斜位(ML0)和头尾位(CC),有时也用侧位。为了对照,一般双侧乳腺同时摄影。(1)内外斜位1)体位:患者立于x线机前,被检侧上臂充分展开且抬高,使腋窝充分暴露,胶片应包括乳腺、胸大肌及腋窝前部,在压迫器到位之前,检查者托起患者乳房且向前牵拉直到压迫器充分将乳房压平。探测器置于乳腺外侧,注意标明左、右和上、下2)中心线:经乳腺内侧垂直人射探测器中心。

用途:了解乳腺外上象限有优势,可显示部分胸大肌、腋窝淋巴结。3)曝光条件:依乳腺各发育期的特点而定。①青春期乳腺组织间对比度低,一般用35~40kV、80~90mAs。②发育期(包括妊娠期)乳腺变化较大,一般用35kV、120~150mAs。③哺乳期乳腺发育完全,有乳汁积存,密度增高,摄影时尽量将乳汁排空,选用较大曝光条件。④有哺乳史,乳腺处于静止稳定状态,一般用28~32kV、40~50mAs。⑤老年妇女一般适用25~30kV、30~40mAs。(2)头尾位1)体位:患者立于x线机前,被检侧臂下垂,检查者托起患者乳房置于摄影台上,且向远离胸壁处牵拉、展平。为减少皮肤皱褶,嘱患者胸大肌放松,压迫器压紧乳腺,标明左、右和上、下。应摄取两侧乳腺以作对比2)中心线:自上而下,经乳腺上方垂直入射探测器中心。

3)曝光条件:同内外侧斜位。4.压迫技术乳腺摄影的一个特有技术,正确的压迫技术是保证乳腺摄影质量的重要因素。意义:压迫乳腺可以规则地减少乳腺厚度,使x线束更容易穿透。要求:在乳腺摄影中并不是压迫乳腺的压力越大越好,而是要施加能使乳腺组织伸展的适当压力。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使乳腺受压至最大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