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
实践观察发现,任何一起火灾的发生都是由于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引起的。我们要懂得防止和扑灭火灾的道理,也就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物质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机理。火灾燃烧学就是专门研究失去控制的燃烧的一门学科。2一、火灾
3(一)火灾的概念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4(二)火灾的特征
1.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发生的燃烧;
2.该燃烧是失去控制而造成的;
3.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失。5
1.只要有可燃物以及火灾危险能量存在都有可能发生
火灾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多重灾害的组合,火灾的发生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人种、不分贫富、不分国家,只要有可燃物以及火灾危险能量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三)火灾的特点62.是不可挽回的终极灾害
与其他灾害和事故相比,火灾一旦发生其后果一般都会特别严重,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而且还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并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后果,是一种不可挽回的终极灾害。7(四)火灾的分类81.根据失火物质的特性分:
A类火灾--固体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9
E类火灾--指带电物体和精密仪器物质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10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和公安部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公消[2007]234号)要求,自2007年6月1日起,火灾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2.按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分:11(1)特别重大火灾
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12(2)重大火灾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13(3)较大火灾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14(4)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15(五)火灾的危害1.危害人的生命2.造成经济损失;3.破坏文明成果;4.破坏生态环境;5.影响社会安定。16(六)导致火灾的常见原因1.电气使用不当;2.违章吸烟;3.生活用火不慎;4.生产作业违章;5.设备故障;6.小孩玩火;7.人为放火;8.雷击。17
二、燃烧概述18(一)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19(二)燃烧的特征燃烧通常有以下三个特征:1.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2.放热;3.发光和(或)发烟。20(三)燃烧的分类
1.按引燃方式分
(1)点燃(亦称引燃)指物质由外界着火源的作用而引发的燃烧。由物质外界着火源的作用而引发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燃温度。简称着火点,用“℃”表示。2122(2)自燃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着火源作用的条件下,靠物质本身内部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发生的自动燃烧现象。
物质发生自动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用“℃”表示。23一辆载有26.4吨黄磷的云南籍大货车
242.按燃烧时可燃物的状态分
(1)气相燃烧
指燃烧进行时可燃物与氧化剂均为气相的燃烧(亦称均相燃烧)。如各种可燃气体、液体和石蜡、樟脑、萘等少量可熔化固体的燃烧均为气相燃烧。2526(2)固相燃烧
指燃烧进行时可燃物为固相的燃烧(亦称非均相燃烧)。木炭的燃烧27金属镁固相燃烧(1)28金属镁固相燃烧(2)293.按燃烧时的现象分
(1)着火
简称火,是指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亦称扩散燃烧)。30(2)阴燃指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伴有温度升高的现象。31
可燃液体表面产生的可燃蒸气遇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用“℃”表示。(3)闪燃32闪点的意义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特点: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饱和蒸气压越高则,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温度超过其引燃温度时,在空气中就会自行着火。但在没有氧化性物质时,仍然不会燃烧;当温度低于其闪点时,液体不会发生闪燃。33(4)微燃
微燃是指燃烧物在空气中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时能够发生燃烧,但将火源移走后燃烧即行停止的燃烧。
只能发生微燃的物质称为难燃物。34(5)轰燃
轰燃是指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的燃烧。
轰燃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积累与对外散热共同作用、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3536(6)爆炸
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升高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对气相燃烧来说,亦称预混燃烧)。37
爆炸按其燃烧速度的快慢分为爆燃和爆轰两类。
1)爆燃指燃速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指在空气中穿过未燃烧介质反应前端的速度≤340m/s);
2)爆轰指燃速以超音速传播,并以冲击波为特征的爆炸.38爆炸与爆裂的区别
※爆裂是指在物体的内部和外部由于超压力和(或)应力变化使物体急剧破裂的现象。39(7)核爆炸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称为核爆炸。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都属于核爆炸。40(五)燃烧的要素和条件
燃烧的要素是指制约燃烧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从丙烷的燃烧看:如下式所示:C3H8+5O2=3CO2+4H2O
可燃物氧化剂41
1.燃烧的要素
(1)可燃物指在标准状态下的空气中能够燃烧的物质。
(2)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够导致燃烧的物质。422.燃烧的条件
指制约燃烧存在和发生发展变化的外部因素。43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并达到一定的数量比例,且未收化学抑制;(2)足够能量和温度的引燃源与之作用。引燃源是指能够引发燃烧的能源。它是燃烧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并非要素。44氧化剂..可燃物4546燃烧三要素说47着火四面体说48(六)影响燃烧的因素491.可燃物与氧化剂的配比浓度
(1)燃烧范围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
(2)爆炸极限指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引燃源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3)最低氧含量物质能够发生燃烧的最低含氧浓度。50部分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物质名称氧含量(%)物质名称氧含量(%)汽油14.4丙酮 13.0
煤油15.0氢气 5.9
乙醇15.0 橡胶屑 13.0
乙醚12.0 多量棉花8.0
乙炔3.7蜡烛 16.051(4)氧指数
所谓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气所占的体积百分比的值来表示。52氧指数表达式
式中:
OI—维持平稳燃烧的最低氧浓度即氧指数:
(O2)—氧气流量(L/min);
(N2)—氮气流量(L/min)。53
通常认为:氧指数(OI)>50%的材料为不燃材料;OI在27~50%之间的材料为难燃材料;OI在20~27%的材料为准燃材料;OI<20%的材料为易燃材料。
542.系统温度
温度升高会使可燃物与氧化剂分子的活性增强,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度变快,燃烧范围变宽。553.系统压力
压力增高会使燃烧反应变快,爆炸上限升高,燃烧范围变宽,引燃温度和闪点降低。反之,压力降低会使燃烧范围变窄,至一定值时火焰便不能传播。56
惰性介质增加会使燃烧范围变小,且至一定值时燃烧便不能发生。其特点是,对爆炸上限的影响较为显著。也就是说,燃烧物未被化学抑制。常见的化学抑制剂有:七氟丙烷、干粉等。4.惰性介质575.容器的尺寸和材质
(1)直径变小,则燃烧范围变窄,至一定程度时火焰即不能通过(临界直径)。
(2)容器的材质。容器的催化作用越强,导热性越差、透光性越好,则引燃温度越低,燃烧范围越宽。586.引燃源的强度
引燃源的温度、能量越高,与可燃物的接触面越大,时间越长,则引燃源释放给可燃物的能量也就越多,则可燃物的燃烧范围就越宽,也就越容易被引燃。不同引燃强度的电火花对几种烷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59电火花强度对几种烷烃的影响
烷烃电压(V)燃烧浓度范围(%)
名称电流(A)1A2A 3A
甲烷100不爆 5.9-13.65.85-14.4
乙烷100不爆3.5-10.13.4-10.6
丙烷1003.6-4.52.8-7.62.8-7.7
丁烷100不爆 2.0-5.72.0-5.85
戊烷100不爆 1.3-4.41.3-4.660几种引燃源的温度(℃)引燃源名称引燃源温度引燃源名称引燃源温度火柴焰 500-650气灯火焰 1600-2100
烟头中心700-800 酒精灯焰 1180
烟头表面250 煤油灯焰 780-1030
机械火星1200 植物油灯焰500-700
煤炉火星1000 蜡烛焰 640-940
烟囱火星600 焊割焰2000-300石灰与水反应600-700汽车废气火星600-80061一些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
最小引燃能量(mJ)物质名称最小引燃能量物质名称最小引燃能量甲烷(8.5%)0.28 汽油0.2丙烷(5-5.5%)0.26甲醇(12.24%)0.215乙炔(7.73%)0.019乙醚(51%)0.19氢气(29.5%)0.019苯(2.7%) 0.5562(七)掌握燃烧条件的意义
1.防火:不使燃烧条件形成。
(1)控制可燃和氧化性物质,不使其相互接触;
(2)控制引火源,不使其与可燃和氧化性物质接触。632.灭火: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1)冷却: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以下;(2)窒熄:隔绝空气,不使与氧化剂接触;(3)隔离:不使燃烧物有继续燃烧的可燃物;(4)抑制:释放抑制剂使燃烧反应终止。64常见的灭火剂水(细水雾)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泡沫干粉65二、不同状态物体的燃烧可燃物质受热后,会因其聚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有焰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有的物质则不能变为气态,其燃烧发生在固相中,如焦炭燃烧时,呈灼热状态。所以,可燃物质的性质、状态不同,其燃烧特点也不同。66(一)气体的燃烧可燃气体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的空气中遇引燃源的作用可发生燃烧的气体。可燃气体按其分子结构分为简单气体和复杂气体两种。分子结构比较简单的气体视为简单气体,如H2、CO等;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气体视为复杂气体,如C2H6、C4H10等。67简单气体:受热→氧化过程;复杂气体:受热→分解→氧化;
1.气体的燃烧历程682.气体的燃烧特点(1)简单气体比复杂难于燃烧
这是由于复杂气体增加了分解的过程,而简单气体没有。(2)可燃气体比可燃液体易燃,且燃烧速度快气体燃烧不需像固体、液体那样经熔化、蒸发过程,其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693.气体的燃烧方式
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两类。70(1)扩散燃烧
指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边扩散的燃烧。如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燃气做饭、点气照明、烧气焊等均属这种形式的燃烧。其特点是:71
1)燃烧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气体(蒸气)扩散多少,就烧掉多少。72
2)燃烧形态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
3)只要控制得好,一般不至于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较易扑救。73(2)预混燃烧
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实际上就是爆炸。它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74预混燃烧一般发生在封闭体系中或在混合气体向周围扩散的速度远小于燃烧速度的敞开体系中。燃烧释放的热量造成产物体积迅速膨胀,压力升高,压力可达709.1~810.4kPa。气体或蒸气的爆炸即属此种。75预混燃烧的特点
1)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的混合气体不扩散,在可燃混合气中引入一火源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粒子集中源。76如果预混气体从管口喷出发生动力燃烧,若流速大于燃烧速度,则在管中形成稳定的燃烧火焰。这种燃烧,反应充分,燃烧速度快,燃烧区呈高温白炽状,如汽灯的燃烧即是如此。77若可燃混合气在管口流速小于燃烧速度,则会发生“回火”(亦称回燃),如制气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燃气系统于开车前不进行吹扫就点火,用气系统产生负压会出现“回火”现象;或漏气未被发现而用火时,往往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而发生爆炸,从而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78(二)液体的燃烧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与空气里的氧气混合而燃烧,即蒸发式燃烧。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应关。闪燃现象只有可燃液体才会产生。79可燃的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产生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醇类燃烧时,通常产生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某些醚类燃烧时,液体表面伴有明显的沸腾状,此火灾较难扑灭。原油、重油、沥青油等含有水分、黏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发生燃烧时,还有可能产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80(1)沸溢性燃烧的概念以原油为例,其黏度比较大,并且都含有一定的水分,以乳化水和水垫两种形式存在。所渭乳化水是原油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原油中的水由于强力搅拌成细小的水珠悬浮于油中而成的。放置久后,油水分离,水因密度大而沉降在底部形成水垫。81燃烧过程中,这些沸程较宽的重质油品会产生热波,当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时,由于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因而热波会使油品中的乳化水汽化,大量的蒸汽就要穿过油层向液面上浮,在向上浮动过程中就会形成油包气的气泡(即含有大量蒸汽气泡的泡沫)。82这样,就会使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会被下面的蒸汽膨胀力抛出,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就像“跑锅”一样,这种现象就是沸溢。这样的燃烧就是沸溢性燃烧。从沸溢的过程看,沸溢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83(2)沸溢形成的条件
1)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
2)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汽。
3)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84(3)喷溅式燃烧重质油品在燃烧过程中,会随着热波温度的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加大,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汽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溅,这种现象称为喷溅。此类燃烧称为喷溅式燃烧。85
一般情况下,沸溢要比喷溅发生的时间早得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含量有关。根据实验,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及油的线燃烧速度有关。86(三)固体的燃烧历程
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5种。871.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其蒸气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樟脑、萘等易升华物质,在燃烧时不经过熔融过程,但其燃烧现象也可看作一种蒸发燃烧。882.表面燃烧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893.分解燃烧木材、煤、合成塑料,以及钙塑材料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空气里的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904.熏烟燃烧(阴燃)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这就是熏烟燃烧,又称阴燃。91三、燃烧产物燃烧产生的物质,其成分取决于可燃物的组成和燃烧条件。大部分可燃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92(一)燃烧产物的概念与分类
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
按燃烧的完全程度分为:
1.完全燃烧产物
2.不完全燃烧产物93
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都是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温度、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同。94
燃烧产物中的烟主要是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于大气中能被人们看到的直径一般在10-7~10-4cm的极小的炭黑粒子,大直径的粒子容易在烟中落下称为烟尘或炭黑。炭粒子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95
例如,碳氢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因受热裂解产生一系列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还会进一步裂解成更小的碎片,这些小碎片会发生脱氢、聚合、环化等反应,最后形成石墨化碳粒子,构成了烟。96(二)几种典型的燃烧产物按照构成状态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由一种物质构成的称为纯净物(即只能写出一个化学分子式的),由不同物质构成的称为混合物。971.高聚物的燃烧产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聚物),主要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得的,如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其中,塑料、橡胶和纤维是人们熟知的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应用广泛而且容易燃烧。98
高聚物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CO、NO。(氮氧化物)、HCl、HF、S02及COCl2(光气)等有害气体,对火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99光气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分子式COCl2,又名氧氯化碳、碳酰氯、氯代甲酰氯等。是无色或略带黄色气体(工业品通常为已液化的淡黄色液体),当浓缩时,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或窒息性气味。微溶于水并逐渐水解,溶于芳烃、四氯化碳、氯仿等有机溶剂。1002.木材的燃烧产物
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氧、氢和氮。各主要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分解并释放挥发分,一般为半纤维素200~2600C分解;纤维素240~350℃分解;木质素280~500℃分解。101
当木材接触火源时,加热到约110℃时就被干燥并蒸发出极少量的树脂;加热到130℃时开始分解,产物主要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加热到220~250℃时开始变色并炭化,分解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碳氢化合物;102
加热到300℃以上,有形结构开始断裂,在木材表面垂直于纹理方向上木炭层出现小裂纹,这就使挥发物容易通过炭化层表面逸出。随着炭化深度的增加,裂缝逐渐加宽,结果产生“龟裂”现象。此时木材发生剧烈的热分解。表1-1-4列出了一般木材在不同温度下分解产生的气体组成。1031043.煤的燃烧产物
煤主要由C、H、O、N和S等元素组成。一般情况下,煤受热时,低于105℃,主要析出其中的吸留气体和水分;200~300℃时开始析出气态产物如CO、CO2等,燥粒变软成为塑性状态;300~550C时开始析出焦油和CH4及其同系物、不饱和烃及CO、CO2等气体;105
在500~7500C时,半焦开始热解,并析出大量含氢较多的气体;760~1000℃时,半焦继续热解,析出少量以氢为主的气体,半焦变成高温焦炭。煤热分解产生挥发分的组分及其含量主要取决于煤的炭化程度和温度。炭化程度加深,挥发分析出量减少,但其中可燃组分含量却增多。加热温度越高,挥发分逸出量就越多。1064.金属的燃烧产物金属的燃烧能力取决于金属本身及其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熔点和沸点不同,通常将金属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107
挥发金属(如“Li、Na、K等)在空气中容易着火燃烧,熔融成金属液体,它们的沸点一般低于其氧化物的熔点(K除外),因此在其表面能够生成固体氧化物。由于金属氧化物的多孔性,金属继续被氧化和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金属被熔化并开始蒸发,蒸发出的蒸气通过多孔的固体氧化物扩散进入空气。108不挥发金属因其氧化物的熔点低于金属的沸点,则在燃烧时熔融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这层氧化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金属和空气中氧的接触,从而减缓了金属被氧化。但这类金属在粉末状、气熔胶状、刨花状时在空气中然烧进行得很激烈,并且不生成烟。109(三)燃烧产物危害性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死亡人员中的大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N、SO2、NO2等。1101.爆炸性火灾中大量的CO、HCN等不完全燃烧产物,不仅有毒,而且可燃,当它们与空气混合常常会发生爆燃事故,在火场上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1112.毒害性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的CO、HCN等不完全燃烧产物,这些气体不仅还可以继续燃烧,且均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常见的有害气体的来源、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见表1-1-5。112113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一氧化碳对人的影响见表1-1-6。1141153.窒息性在火场上大量的完全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燃烧产物,虽然本身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1164.减光性除毒性之外,燃烧产生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减光性。通常可见光波长为0.4~0.7微米,一般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粒径(d)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由于d>2微米,所以,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117烟气在火场中弥漫,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使人们难以辨别火势发展方向和寻找安全疏散路线。同时,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眼睛有极大的刺激性,降低能见度。118四、几个这样的概念及其参数(一)爆炸极限1191.概念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的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最低浓度为称为爆炸浓度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浓度上限。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体积百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比来表示。爆炸上限和下限差称为燃烧范围或爆炸浓度范围。1202.特点(1)爆炸极限的特点是,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部分可燃气体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见表1-3-1所示。121122(2)爆炸性混合物在不同浓度时发生爆炸所产生的压力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而具有的危险性也不同。在爆炸下限时,爆炸压力一般不会超过4×105Pa.放出的热量不多,爆炸温度不高。123随着爆炸性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或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4年中考模拟数学试题附答案
-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全册教案
- 科学育种技术提升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高一化学二专题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练习
- 2024届北京海淀外国语高三(最后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届江苏盐城市时杨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第2课时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5力的分解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语文第7单元韩非子蚜第1课郑人有且买履者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5年度爱读书学长策划的读书讲座系列合同2篇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
- 《设备房管理标准》课件
-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指南 第2部分:道路运输》
- 初二生物期末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 苏州工业园区ESG发展白皮书
- 《边缘计算单元与交通信号控制机的数据通信标准编制说明》
- 《安防摄像机智能化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高低压配电柜-福建宁德核电站投标书
- 干燥综合症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