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述华夏学院工商管理1141学习目标1.掌握物流的概念与内涵2.掌握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3.了解物流的起源和发展4.了解物流相关的观点和学说5.了解物流管理的使命第一节认识物流一、生活中的物流现象二、物流的概念三、物流的分类四、物流的主要观点与学说
一、生活中的物流现象
我们周围普遍存在着物的流动现象工厂......商店......城市......农村......
二、物流的概念1、物流概念的演变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当初被称为“PhysicalDistribution”(简称PD),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当时的物流被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了桥梁作用”。二、物流的概念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已经不是过去PD的概念了。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改名为美国物流协会(CLM),并正式将物流的名称从“Physical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并将此定义为“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二、物流的概念Logistics与PD的不同在于:
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动过程。1、物流概念的演变1992年美国物流协会将物流定义更新为:为迎合顾客需要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过程。1998年,美国物流协会又对物流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
更科学地反映了物流的基本含义。二、物流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二、物流的概念
(1)物流是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任何一种物品都有二重性:①自然属性,即它有一个物质实体;②社会属性,即它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包括它的稀缺性、所有权性质等。(2)物流是由物品供应地流向接受地的流动。(3)物流包括运输、搬运、存储、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4)物流包括空间位置的移动、时间位置的移动以及形状性质的变动。(可以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状性质的效用。)理解物流概念,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物流的作用与属性分类
(1)采购物流(2)生产物流(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流
三、物流的分类企业物流的关系原材料供应仓库工厂仓库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某一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的内部物流
1.区域物流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的物流活动2.国内物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物流活动3.国际物流2、按空间范围分类三、物流的分类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区域物流
国内物流区域物流地区的划分按行政区域划分,我国可以划分为八大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中等;按省区来划分,可划分为北京、天津等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等;按经济圈划分,如苏锡常经济区等;按地理位置划分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河套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等。地区的划分3、按系统性质分类(1)社会物流社会物流也称为宏观物流或大物流,是对全社会物流的总称,一般指流通领域所发生的物流(2)行业物流同一行业中所有企业的物流称为行业物流。(3)企业物流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范围内进行相关物流活动的总称。三、物流的分类物流分类总结物流社会物流(宏观物流)企业物流(微观物流)国内物流地区物流国际物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三、物流的分类4.按照物流的执行主体分类
(1)自营物流
(2)第三方物流(3PL,ThirdPartyLogistics)。指经营者作为外部组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用户企业或最终消费者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包括物料后勤保障系统、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服务的总和。
(3)第四方物流(4PL,FourthPartyLogistics)。实质上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通过调集、管理本组织内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多个综合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四、物流的主要观点与学说1.商物分离说2.黑大陆学说德鲁克: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3.物流冰山说4.第三利润说能够提供大量利润的领域主要有两个:一是资源领域,二是人力领域。5.效益背反说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6.成本中心说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7.利润中心说8.服务中心说9.战略说
物流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四、物流的主要观点与学说第二节物流管理的演进与发展一、物流管理的萌芽阶段
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初期的近半个世纪二、物流管理体系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三、物流管理一体化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体化物流管理发展的时期四、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物流管理的萌芽阶段1901年,JohnF.C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论述了对农产品流通产生影响的因素和费用,成为这方面最早的论述。1915年,一些学者首次提出市场营销具有产生需求和实物供应两大功能,可称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物流概念的早期萌芽。1916年,L.D.H.Weld提出营销渠道的概念,并且认为市场营销能产生3种效用:占有效用、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1929年,FredE.Clark则在《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物流纳入市场营销活动的范畴。在同一时期,具备一定现代意义的物流活动也开始出现。一、物流管理的萌芽阶段一战期间,英国尤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以“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为宗旨的“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被物流学界称为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现代物流活动。
总体而言,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初期的近半个世纪,现代物流管理都处于一种萌芽阶段。
二、物流管理体系形成阶段二战中,Logistics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边缘科学。二战以后,众多在战时发展起来的技术渐渐走向民用化。物流管理逐渐引起学术界、企业界以致整个社会的重视。
1954年,鲍尔.D.康波斯在波士顿流通会议上发表“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指出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管理、发展物流。为物流管理学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物流管理体系形成阶段1956年,HorwardT.Lewis、JamesW.Culliton和JackD.Steele在《物流中航空货运的作用》中导入了总成本分析方法,提示人们以整体观点看待产成品分拨中的运输、仓储、包装等相关物流成本问题,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科学手段。1961年,EdwardW.Smykay,RonaldJ.Bowersox,FrankH.Mossman撰写了《物流管理》一书,这是第一本系统介绍物流管理的教科书.
总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是物流管理发展成型的阶段。三、物流管理一体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将物流战略视为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对物流全过程实施统一管理也变得越来越有必要。1984年,GrahamScharman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物流再认识》一文就明确指出现代物流对市场营销、生产和财务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应该从战略高度对物流管理的重要性重新认识。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名称NationalCouncilofPhysicalDistributionManagement改为National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充分体现了物流管理业内的发展变化。三、物流管理一体化发展阶段同期,世界各地的其他许多与物流行业相关的专业性组织也纷纷更名,从而标志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以及对物流战略管理的统一化。首先是进入一体化物流管理的初级阶段,即企业内部各环节的一体化管理阶段。在该阶段内,管理者试图将企业内部物料流动所涉及的所有环节(包括信息管理)联系起来,从原料采购到成品的交付,物流管理贯穿始终,消除了企业内部物料流动各环节之间的障碍,普遍减少库存量,使企业整体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从战略高度促成物流管理与企业的营销、生产等各部门的协调,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强化企业赢利能力。物流管理的战略地位得到更多的认可。四、供应链管理阶段进入90年代,物流管理的内涵越来越广阔,几乎渗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角落。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市场竞争已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到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2005年1月1日,具有40多年历史的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简称CLM)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简称CSCMP),标志着全球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第三节物流管理的使命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物流研究与实践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人们对物流在企业管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物流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一、物流与企业管理第三节物流管理的使命二、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物流对产品价值的贡献(二)物流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第三节物流管理的使命(一)物流对产品价值的贡献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如果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的价值被市场所认可,那么它必然会给消费者提供四种效用:1.形态效用(FormUtility)
指产品以其特有外在形态或属性为消费者服务而产生的效用。2.占有效用(PossessionUtility)
指通过使消费者占有产品而实现的效用。(一)物流对产品价值的贡献3.时间效用(TimeUtility)
指产品通过在特定时间服务于消费者,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4.空间效用(PlaceUtility)
指产品通过在特定地点服务于消费者,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
波特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得:成本领先标新立异目标集聚物流管理更强调有效客户反应、快速反应,突出7R的目标。(二)物流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三、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促进投资增长(二)促进需求增长(三)促进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节物流管理的使命四、中国物流的巨大潜力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物流成本占当年GDP的比例约为18%,日本物流成本约为当年GDP的11%,美国物流成本约为当年GDP的8%,欧盟更低,只有7%,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落后明显。另外,中国的“物流冰山”效应更为明显。在中国,物流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平均高达40%,成为交易成本的主体,而欧美国家仅为10%左右。
四、中国物流的巨大潜力
1万个亿人民币“聚宝盆”
以现在中国的GDP作为基础,我们只要在若干年内,达到美国10%的水平,我们就能每年减少物流费用的支出1万个亿人民币。1万个亿是什么概念呢?是一个油矿100年取得的财富的总量!开发物流和开发一个大油田是有所不同的,油田的财富总量不变,迟开发、早开发对所获的总量影响不大,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迟开发所获也许会更多,把一个油田封存做为战略储备的例子也不是没有。物流则不如此,它是永续的一种资源,早开发就等于多开发,晚一年开发就多一年的损失、多一年资源的浪费。物流领域的1万亿不开发,不仅是这1万亿的损失,还有由于物流水平对国际竞争支撑力度不够所造成的产业和产品的损失,这个损失的一笔帐现在还很难算清。五、中国物流的艰难使命①把物流成本降下来;②把中国物流的聚宝盆开发出来;③把物流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变成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④把物流从消耗的因素变成增值的因素;⑤把物流从粗放的因素变成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水平和运行质量的因素。
第四节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传统物流包括流通业、仓储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新经济赋予物流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管理方法等,使传统物流迅速发展为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的特征可以理解为物流的现代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于传统的科学技术特征、经济管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各种特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交叉、相互包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科学特征1.科学化
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物流的发展经历了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3PL.(第三方物流)、4PL(第四方物流)等阶段,正逐步走向科学化。2.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二、技术特征1.电子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物流中的电子网络是物理网络实现和运行的有效手段。物流信息化相应的具有以下两方面含义:信息成为物流业务中商流、物流、资金流的载体;信息成为信息资源、竞争情报、甚至是财富,物流管理全面信息化。2.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化是自动化的继续和提升三、经济特征1.最优化2.准时化3.精益化
四、管理特征1.柔性化、敏捷化2.多样化、个性化3.集约化、集成化4.协同化
五、社会特征1.社会化2.全球化3.综合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 小小运动会:7、6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加减法的简算 ︳西师大版
- 劳动合同管理台账(2025年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西师大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14,15减几 ︳西师大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租船3 北师大版
- 模拟试卷一(原卷版+解析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全真模拟卷(部编版五四制)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
- 2025届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学期五调地理试题及答案
- 【基于PLC的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设计11000字(论文)】
- GB/T 43977-2024电子气体八氟环丁烷
- GB/T 43947-2024低速线控底盘通用技术要求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作业专项施工方案24
- 卒中后足内翻康复治疗
- 诊所申请医保定点资料模板(一套)
- 2023年英语专业四级时态测试题及答案
- 《社区康复》课件-第十一章 其他疾病的社区康复实践
- 2023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项目团队的激励和激励理论
- 广东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申请材料清单说明(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