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09-17 颁布
  • 2019-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2182-2018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_第1页
GB/T 12182-2018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_第2页
GB/T 12182-2018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_第3页
GB/T 12182-2018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_第4页
GB/T 12182-2018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03220

V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182—2018

代替

GB/T12182—1990

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

Generalspecificationforsecondarysurveillanceradarofair

trafficcontrol

2018-09-17发布2019-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

GB/T12182—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号

2(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号

16(100045)

网址

:

服务热线

:400-168-0010

年月第一版

20189

*

书号

:155066·1-61369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GB/T12182—2018

目次

前言

…………………………Ⅴ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要求

4………………………2

组成

4.1…………………2

使用性能

4.2……………2

作用距离

4.2.1………………………2

精度

4.2.2……………3

分辨力

4.2.3…………………………3

工作模式

4.2.4………………………3

目标处理能力

4.2.5…………………13

可靠性

4.2.6…………………………13

维修性

4.2.7…………………………13

接口

4.2.8……………13

环境适应性

4.2.9……………………13

电源适应性

4.2.10…………………14

电磁兼容性

4.2.11…………………15

安全性

4.2.12………………………15

连续工作能力

4.2.13………………15

尺寸重量

4.2.14、……………………15

天线分系统

4.3…………………………15

天线

4.3.1……………15

天线转台

4.3.2………………………16

发射分系统

4.4…………………………16

发射频率

4.4.1………………………16

脉冲峰值功率

4.4.2…………………16

发射脉冲重复频率

4.4.3……………16

询问脉冲特性

4.4.4…………………16

接收分系统

4.5…………………………16

接收频率

4.5.1………………………16

正切灵敏度

4.5.2……………………16

带宽

4.5.33dB………………………16

译码灵敏度

4.5.4……………………16

镜频抑制

4.5.5………………………16

动态范围

4.5.6………………………17

录取器及航迹处理器

4.6………………17

GB/T12182—2018

监控器与维护显示器

4.7………………17

测试方法

5…………………17

测试条件

5.1……………17

测试环境

5.1.1………………………17

测试仪器仪表

5.1.2、………………17

组成

5.2…………………17

使用性能

5.3……………17

作用距离

5.3.1………………………17

精度

5.3.2……………17

分辨力

5.3.3…………………………18

工作模式

5.3.4………………………18

目标处理能力

5.3.5…………………18

可靠性

5.3.6…………………………18

维修性

5.3.7…………………………18

接口

5.3.8……………19

环境适应性

5.3.9……………………19

电源适应性

5.3.10…………………19

电磁兼容性

5.3.11…………………19

安全性

5.3.12………………………19

连续工作能力

5.3.13………………19

尺寸重量

5.3.14、……………………19

天线分系统

5.4…………………………20

工作频率范围

5.4.1…………………20

天线波束

5.4.2………………………20

极化方式

5.4.3………………………20

驻波比

5.4.4…………………………20

增益

5.4.5……………20

波束宽度副瓣及尾瓣电平

5.4.6、…………………20

天线转台

5.4.7………………………20

发射分系统

5.5…………………………20

测试框图

5.5.1………………………20

测试方法

5.5.2………………………21

接收分系统

5.6…………………………21

测试框图

5.6.1………………………21

测试方法

5.6.2………………………22

录取器及航迹处理器

5.7………………22

测试框图

5.7.1………………………22

测试方法

5.7.2………………………23

监控器与维护显示器

5.8………………23

测试框图

5.8.1………………………23

测试方法

5.8.2………………………23

质量评定程序

6……………23

GB/T12182—2018

检验分类

6.1……………23

检验项目

6.2……………23

鉴定检验

6.3……………25

质量一致性检验

6.4……………………2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25

标志

7.1…………………25

产品标志

7.1.1………………………25

包装箱面标志

7.1.2…………………25

包装

7.2…………………25

运输

7.3…………………26

贮存

7.4…………………26

GB/T1218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代替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

GB/T12182—1990《》。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T12182—1990,:

修改了范围描述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1,19901);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2,19902);

增加了个术语删除询问波瓣控制波瓣控制脉冲术语见第章年版的第

———13,“”“”“”(3,1990

3);

删除了产品分类见年版的第章

———“”(19904);

增加了组成要求见

———“”(4.1);

修改了作用距离要求见年版的

———“”(4.2.1,19905.1.1);

删除了发现概率见年版的

———“”(19905.1.2);

增加了精度工作模式目标处理能力要求见和

———“”“”“”(4.2.2,4.2.44.2.5);

修改了分辨力要求见年版的

———“”(4.2.3,19905.1.3);

修改了询问模式见年版的将内容移至工作模式见

———“”(,19905.3.6),“”(4.2.4);

增加了交互模式和模式内容见和

———“”“S”(.2,.3);

增加了应答信号和模式询问和应答信息字段要求见和

———“”“S”();

修改了可靠性及可维修性要求见和年版的

———“”(4.2.64.2.7,19905.1.4);

修改了接口要求见年版的

———“”(4.2.8,19905.1.5);

修改了高温低温恒定湿热低气压等要求见年版的

———“”“”“”“”(~,19905.1.6);

修改了抗风和淋雨要求见和年版的和将内容移至

———“”“”(,19905.2.95.2.10),

环境适应性见

“”(4.2.9);

修改了电源适应性要求见年版的

———“”(4.2.10,19905.1.7);

修改了电磁兼容性要求见年版的

———“”(4.2.11,19905.1.8);

修改了安全性要求见年版的

———“”(4.2.12,19905.1.9);

修改了连续工作能力要求见年版的

———“”(4.2.13,19905.1.10);

增加了尺寸重量要求见

———“、”(4.2.14);

修改了天线波束要求见年版的

———“”(,19905.2.2);

修改了副瓣及尾瓣电平要求见年版的

———“”(,19905.2.7);

增加了天线转台要求见

———“”(4.3.2);

修改了天线转速要求见年版的

———“”(4.3.2,19905.2.8);

修改了发射频率要求见年版的和

———“”(4.4.1,19905.3.15.3.2);

修改了脉冲峰值功率要求见年版的

———“”(4.4.2,19905.3.3);

修改了发射脉冲重复频率要求见年版的

———“”(4.4.3,19905.3.4);

修改了询问脉冲特性要求见年版的

———“”(4.4.4,19905.3.7~5.3.11);

修改了带宽要求见年版的

———“3dB”(4.5.3,19905.4.4);

增加了译码灵敏度和镜频抑制见和

———“”“”(4.5.44.5.5);

删除了外同步脉冲重复频率年版的

———“”(19905.3.5);

修改了动态范围要求见年版的

———“”(4.5.6,19905.4.5);

GB/T12182—2018

删除了本振频率见年版的

———“”(19905.4.1);

增加了录取器及航迹处理器监控器与维护显示器要求见和

———“”“”(4.64.7);

增加了测试条件见

———“”(5.1);

增加了组成方法见

———“”(5.2);

增加了精度工作模式目标处理能力方法见和

———“”“”“”(5.3.2,5.3.45.3.5);

修改了分辨力方法见年版的

———“”(5.3.3,19906.1.2);

修改了可靠性和维修性方法见年版的

———“”“”(5.3.6,5.3.7,19906.1.3);

修改了接口方法见年版的

———“”(5.3.8,19906.1.4);

修改了环境适应性方法见年版的

———“”(5.3.9,19906.1.5);

修改了抗风防雨方法见和年版的和

———“”“”(,19906.2.86.2.9);

修改了电源适应性方法见年版的

———“”(5.3.10,19906.1.6);

修改了电磁兼容性方法见年版的

———“”(5.3.11,19906.1.7);

修改了安全性方法见年版的

———“”(5.3.12,19906.1.8);

修改了连续工作能力方法见年版的

———“”(5.3.13,19906.1.9);

修改了工作频率范围方法见年版的

———“”(5.4.1,19906.2.1);

修改了极化方式方法见年版的

———“”(5.4.3,19906.2.3);

修改了驻波比方法见年版的

———“”(5.4.4,19906.2.4);

修改了增益方法见年版的

———“”(5.4.5,19906.2.5);

修改了波束宽度副瓣及尾瓣电平方法见年版的

———“、”(5.4.6,19906.2.6);

增加了天线转台方法见

———“”(5.4.7);

增加了天线转速的自动测试方法见

———“”“”();

修改了发射分系统的测试框图见年版的

———“”“”(5.5.1,19906.3.1);

修改了发射频率方法见年版的和

———“”(,1990);

修改了脉冲峰值功率方法见年版的

———“”(,1990);

修改了发射脉冲重复频率方法见年版的

———“”(,1990);

删除了外同步脉冲重复频率方法年版的

———“”(1990);

修改了询问脉冲特性方法见年版的和

———“”(,1990);

修改了接收分系统中测试框图见年版的

———“”“”(5.6.1,19906.4.1);

删除了本振频率方法见年版的

———“”(1990);

增加了接收频率译码灵敏度和镜频抑制方法见和

———“”“”“”(,);

修改了工作频率范围方法见年版的

———“”(,1990);

修改了正切灵敏度方法见年版的

———“”(,1990);

修改了带宽方法见年版的

———“3dB”(,1990);

修改了动态范围方法见年版的

———“”(,1990);

增加了录取器及航迹处理器方法见

———“”(5.7);

增加了监控器与维护显示器方法见

———“”(5.8);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6,19907);

修改了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见和年版的和

———“”“”(6.16.2,19907.17.2);

删除了表见年版的

———4(19907.2);

增加了表见

———14(6.2);

删除了定型检验见年版的

———“”(19907.3);

增加了鉴定检验见

———“”(6.3);

删除了交收检验例行检验和检验后样机的处理见年版的和

———“”“”“”(19907.4、7.57.6);

GB/T12182—2018

增加了质量一致性检验见

———“”(6.4);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方法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7,1990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归口

()(339-1)。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刚谭源泉李海军苗东李正勇张庆军何思亮莫斌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12182—1990。

GB/T12182—2018

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以下简称二次监视雷达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质量评

()、、

定程序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或单脉冲体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