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导论(上课)_第1页
第一讲导论(上课)_第2页
第一讲导论(上课)_第3页
第一讲导论(上课)_第4页
第一讲导论(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西方经济学

储丽琴先修课程要求经济应用数学初级经济学基础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欧洲经济史基本要求

能按时到课,认真听讲,做一些必要的课堂笔记,并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最后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教授为主,付诸于必要的文献阅读和课堂讨论,每个教学单元提供有相关的复习思考练习题,通过系统地训练完成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材与参考

鉴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和分散,课时相对少,我们不便于指定一本统一的教科书,整个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每一个教学单元指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为了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程度,同学们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参看一些相关的文献。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讲:导论第二讲:偏好、效用与消费者的基本问题第三讲:不确定性与跨期选择第四讲:市场理论第五讲:博弈论第六讲: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信号博弈第七讲: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第八讲:制度经济学第九讲:IS-LM模型的应用分析主要教学参考书

[美]詹姆斯·M·亨德森、理查德·E·匡特,苏通译,《中级微观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等译,《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美]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美]瓦尔特·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理论与扩展》中国经济出版,1999[美]杰弗里·A.杰里,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美]罗伯特.巴罗《宏观经济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3[美]Sachs,J.Larrain,F.《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美]高山晟《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英]罗杰·E·巴克豪斯《西方经济学史》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7[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美]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吴易风、刘凤良、吴汉洪《研究生用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第一讲导论内容提要一、什么是经济学二、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三、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演进四、经济学研究方法未来的发展前景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在西方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7版]一、什么是经济学?现代经济学不是专门研究“挣钱”的科学,而是研究(个人、家庭、企业、国家/政府、社会等)行为选择或行为决策有效性的一门社会科学----G.Becker、林毅夫、钱颖一、田国强。(1)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在一定的偏好与环境约束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2)人们必须选择----时机或机会有限;(3)人们可以选择----同时有多种方案。一、什么是经济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和框架。这一理论框架包括三个主要部分:1、视角(perspective):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的看问题的角度或曰视角。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个基本假设:经济人偏好、生产技术与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着眼点:分析各种间接机制(比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从而达到某种均衡状态或是否提高效率一、什么是经济学?2、参照系或基准点(reference):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重要性不在于他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经济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尺度。如一般均衡的理论中的阿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breuTheorem)、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CoaseTheorem)、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Theorem)等。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如供需曲线图象模型、重叠代模型、所有权-控制权模型、非对称信息模型、银行挤兑模型等。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能提供别具一格的分析框架,“一旦进入这块新奇的思想园地,你就会发现世界同从前相比已大不相同。”张维迎教授也曾写到:“你没有必要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但知道经济学是如何思考问题是有益的,至少你不大容易被蒙蔽。”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是一套思维方法,它训练的是独特的逻辑思维,能让人以全新的视角去认识运转中的世界,能给人以出乎意料的启迪。二、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某些其他国家与地区,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经济学说。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延续、演变和发展。西方经济学说发展的几个阶段前古典经济学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新古典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前古典经济学阶段(-1776)古代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古典经济学的先驱

古代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古代的经济思想(1)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约公元前430-约公元前355):《经济论》完成于公元前410年,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经济学著作;《雅典的收入》,西方历史上最早的财政学著作。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古代的经济思想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这一思想被亚当.斯密发展成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古代的经济思想(3)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理想国》、《法律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重商主义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思想。其基本假设是:出口为国家带来财富,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贸易赤字会导致国库空虚,反之则国库殷实,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融思想理论与政策主张于一体,它是欧洲15~17世纪反映凌驾于工业资本之上的商业资本追求金银货币的经济思想和重在国家干预的政策体系的大综合。十六、十七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而重商主义兴旺起来,当时西欧多数国家准备采纳重商主义,其程度有所不同.二、启蒙阶段英国人把政府中央集权化与独立的商业企业最有效的结合起来,奉行重商主义。英国早期的合营公司都是为商业贸易所建立,并有不少是特许公司,政府允许他们在某一地区进行贸易垄断,成为重商主义者与资本家利益吻合的实例。英属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末之前一直是印度次大陆地区剥削开拓的实际统治者。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到16世纪中期。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代表人物伽斯巴罗·斯卡卢非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德安图安·德·孟克列钦(1575-1622)马里亚纳代表著作《货币讨论》(1582)《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1581)《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改铸币的批判》(1609)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英国代表人物安东尼·塞拉菲力普·威廉·洪尼克让·巴蒂斯特·柯尔柏尔(1619-1683)爱德华·米散尔顿;托马斯·孟代表著作《略论无贵金属矿藏国家使金属充足的原因》(1613)《奥地利高于一切,只要她愿意》(1648)《商业的循环》(1623);《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162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重农主义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初的以魁奈和杜尔戈为主要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他们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业来概括资本主义,用生产经营活动来分析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将国民分为生产、土地所有者和不生产阶级,最早运用社会阶级体系来说明社会经济结构。魁奈(1694-1774)《经济表》(1758)政策建议

(1)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市场。只有农业才生产剩余产品,聚敛财富的途径是发展农业,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农业剩余产品,小农经营不可取,而需要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农场。

(2)扩大农业自由贸易。要求政府除了保证最低、绝对必须的基本保障如保护生命和产权、维持合同的自由平等之外,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任何干预。因此,重农学派几乎反对一切封建主义、重商主义和各种政府管制,倾向于农业自由贸易。(3)整顿税制,对土地所有者单一课税。重农学派认为应该只对土地所有者课税,并且土地所有者以地租的形式获得了这些剩余。课征于其他人的税收最终将被通过某种形式转嫁给土地所有者,间接税将随着他们被转嫁而有所提高。因此,土地所有者的直接税优于各种间接税。古典经济学的先驱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日益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面临的任务是对封建势力作斗争,这种斗争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怎样使财富迅速增长,探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由此,产生了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先驱是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古典经济学的先驱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赋税论》(1662)、《爱尔兰的政治解剖》(1672)、《政治算术》(1676)和《货币略论》(1682)。古典经济学的先驱(1)配第创立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创始人。马克思评价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和"最有天才和最有创造的经济研究家"。配第还留下了许多关于医学、数学、物理和统计方面的著作。作为十七世纪杰出的经济思想家,他的许多观点和研究方法开经济领域之先河,深深影响了后期形成的重商主义者和重农主义者。古典经济学的先驱1662年,出版代表作《赋税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政府怎样征收和使用赋税,才能促进财富生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第一个重要经济观点:"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第二个经济观点: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第三个经济观点:地租是从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工资加种子)以后的余额。古典经济学的先驱配第奠定了基本的经济学研究方法:1672年出版另一名著《政治算术》被马克思视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在著作中,他广泛运用经验归纳和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实践,使经济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三、古典经济学英国工业革命(詹姆斯.瓦特于1763年发明蒸汽机)、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和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都发生在十八世纪。在经济学领域,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诞生,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已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的奠定者有三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古典经济学阶段(1776-1873年)亚当·斯密(1723-1790):体系的创建者,经济学之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道德情操论》(1759)。

1776年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古典经济学阶段(1776-1873年)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所著《国富论》一书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他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以及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把它看作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

亚当·斯密(AdamSmith)古典经济学奠基者,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1776年贡献:第一次对经济运行规律进行总体研究,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亚当·斯密(AdamSmith)学说内容——其1(劳动和分工):国民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而劳动生产力的增进又取决于分工。分工的程度取决于交换的能力或市场范围,货币只是一种流通工具。亚当·斯密(AdamSmith)学说内容——其2(价值和价格):斯密区分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认为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然而他又认为商品的真实价格由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构成,由此他第一次将社会分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另外,资本积累是发展生产的另一必备条件。亚当·斯密(AdamSmith)学说内容——其3(“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斯密从"经济人"观念出发,系统论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他认为,人们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却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利益。在"自然秩序"下,能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国家的职能是保护国家和个人的安全,建设并维护私人无力办或不愿办的公共事业,起"守夜人"的作用。亚当·斯密(AdamSmith)学说主要内容——其4(国际自由贸易):在《国富论》里,斯密还论述了分工、交换和货币的学说,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学说,关于社会再生产学说以及基于“国际分工”的自由贸易学说,都有深远的影响。总的说来,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他所鼓吹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亚当·斯密的影响亚当.斯密将科学抽象法和经验归纳法系统运用于其著作中,这种二重研究方法是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第一个系统形式,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和发扬了亚当.斯密的科学抽象法,使劳动价值论逐步完善,最终成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剥削本质的工具。马尔萨斯和萨伊则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经验归纳法,直到今天还影响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古典经济学阶段(1776-1870年代)大卫·李嘉图(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贡献: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建构其全部理论体系,提出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劳动价值论: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但并不是个别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而是必要劳动。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决于他们的绝对价值。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他是表现其它商品价值的媒介。分配理论:大卫认为,在既定的收入格局下,地租是主动的,首要的,最有保证的;工资有其固定不变的法则和水准,是发展生产不得不支出的代价;利润则是支付了地租和工资之后的余额。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对外贸易学说:对外贸易的扩张虽然大大有助于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从而使享用品总量增加,但却不会直接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量,因为价值总量由本国商品所包含的劳动决定。但是,如果存在比较成本差别,则国际分工可以带来劳动节省和效率提高,因此,他主张贸易完全自由。国家应该出口相对价值较低的产品而进口相对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古典经济学阶段(1776-1870年代)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综合(1806-1873):《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贡献:不在于他理论观点的独创性,而在于将亚当·斯密以来古典经济学彼此不同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对各种理论进行了中肯的批评。其他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6):第一个剑桥经济学家,《人口原理》(1830)其他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英国人马尔萨斯从两个前提出发:一、食物(or事务?)为人类生存必需;二、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在这两个前提下,人口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比率增加,人口的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因此,人口的增加会受到生产资料的限制。马尔萨斯试图证明劳动人民贫困和失业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无关,因此,他被马克思称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代表。庸俗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大卫·李嘉图把古典经济学发展到最高阶段后,随着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日趋反动,经济学进入了以为资产阶级辩护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先是:19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一种自由主义思潮,以巴师夏、凯里为首的经济学家认为,世界是让每个自然人独立施展才能的大舞台,而资本主义是最符合人性的舞台设计,故能以最快的速度去聚敛财富。庸俗经济学其后:西尼尔、穆勒、萨伊等为代表,不愿意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考察资本形成的原因,更不愿意看到资本主义是建筑在绝大多数人陷入相对贫困的基础上的事实,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好的资本积累的制度,资本主义的繁荣并非建立在贫富分化、血腥的原始积累基础之上。马克思称之为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其他萨伊《政治经济学》法国人萨伊是亚当斯密学说的系统化者。提出效用价值论,指出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物品效用由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物品价值也是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于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地主相应地得到各自的报酬:工资、利息和地租。萨伊认为,供给创造需求,从全社会来看,总供给一定等于总需求,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出现。其他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德国的马克思发展了剩余价值学说,分析了资本家剥削的本质。在穆勒的基础上,解释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周期性。客观上,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自身矛盾所带来的危机,加强了经济调控。而经济学也进入了效用理论时代—新古典时代。四、新古典经济学1820s,李嘉图的劳动价值体系矛盾导致劳动价值理论的破产

——新旧葡萄酒问题:葡萄酒越放价格越贵,而且价值也越高,但是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储藏劳动几乎为零,这和“劳动决定价值”相悖,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出现危机。解释这一现象,导致了边际主义革命:边际主义革命: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实现了这种重点转移,从那时起,它就以无上的权威统治着经济学思想,后人称为“边际主义革命”。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边际主义革命1.杰文斯1871年发表《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2.门格尔在同年出版《国民经济学原理》,认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各种欲望满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对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义。3.瓦尔拉斯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1884年,维塞尔在其《经济价值的起源及主要规律》一书中把这个效用称为“边际效用”。此后,边际效用概念即被沿用。边际主义革命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873年-1936年)边际效用论的理论基础:戈森定律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戈森(1810-1858)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即“欲望强度或享乐递减定律”,亦称“戈森第一定律”。

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这就是“享乐均等定律”。

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870年代-1936年)边际革命:

(英)杰文斯(W.S.Jevons)《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奥)门格尔(C.Menger)《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瑞士)瓦尔拉斯(L.Walras)《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870年代-1936年)理论创新之处:1、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截然对立的主观价值论。2、边际主义者强调产品和生产要是在市场上的定价与资源的稀缺性相关,稀缺性与主观评价成正比,从而决定产品或要素的价值。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870年代-1936年)3、将高等数学引入了经济分析,开创了经济研究方法论的革命。4、均衡分析是经济研究的基本思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1870年代-1936年)马歇尔的综合(AlfredMarshall,1842-1924):《经济学原理》(1890)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贡献:建立了一种包括需求和供给的、以局部均衡分析为主要方法的、综合分析的理论体系。《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马歇尔的经济学理论利用连续原理、边际方法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讨论了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以及二者作用下的均衡价格理论,力求说明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作用如何作用、如何达到均衡,从而决定商品价格。在均衡基础上,讨论了分配理论,指出存在四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对生产有贡献,并说明了这四种要素的价格决定。马歇尔重视数学方法,大量使用几何图示表述经济学原理,注重时间因素对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充分运用局部均衡的原理,这些研究方法至今仍然被经济学沿用。

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理论继承和批判,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资本积累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然后滑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和灭亡规律;列宁发展了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最后建立了完全计划的公有制经济,然后在中国和东欧推广;完全计划并不成功,于是再次引入市场经济,苏联和东欧采取激进私有化方法,中国采取温和改革: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完全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学阶段(1936年-)1.凯恩斯革命:1929年爆发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

,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彻底破产,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垄断资本统治的新理论和政策措施。正是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贡献:提出有效需求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以求减少失业,这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经济学凯恩斯经济理论主要贡献1:以宏观总量分析代替微观个量分析,建立了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2:提出有效需求原理,以有效需求不足论替代了自动充分就业均衡论。3:以国家干预代替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宏观政策管理体系。4:结束传统经济学在货币理论与价值论的“二分法”,开辟了货币理论分析的新时代。现代经济学阶段(1936-)新古典综合派又被称为当代凯恩斯主义正统派或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保罗·萨缪尔逊、托宾、索洛等。“新古典”是指他们接受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主义对于市场和一般均衡的分析,但同时应当“综合”凯恩斯主义。现代经济学阶段(1936-)综合体现在:一、将凯恩斯理论本身综合成宏观一般均衡理论,但理论本身却和新古典理论有相似之处;二、凯恩斯的宏观理论体系和新古典的微观理论体系相结合,注重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三、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凯恩斯主义的衰落与新古典学派

(Newclassicaleconomics)

(1)60年代末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到70年代初发展成了“滞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与实际经济现象发生了冲突,他们的理论不能解释“滞涨”。

70年代中后期,新古典综合派用“成本推起的通货膨胀”和“菲力普斯曲线右上移”来解释“滞涨”,没有说服力。其政策措施是“收入政策”,即控制收入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尼克松的“冻结工资和物价90天”的政策。面对滞涨,新古典综合派束手无策。在与凯恩斯主义的激烈冲突和争论中除了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在修改自己的理论上做了许多努力外,还产生了几个其他学派,如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等。以上各学派在理论观点相同之处是:①强调了市场的有效性,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是能够更好地运行的;②强调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另一方面,从50-60年代就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学派,在70年代十分活跃,他们批评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是错误的,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货币学派的理论引发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到70年代末,形成了新古典学派即(NewClassicalEconomics)。其主要代表包括有货币学派,从货币学派中衍生出来的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现代经济学阶段(1936-2006)货币主义又称为现代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基本观点是坚持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货币,即货币量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在政策上基本主张坚持市场调节的完善,反对国家直接干预。79供给学派(拉弗)

70年代国家干预→税赋太重、条文多→劳动积极性下降→AS下降政策主张:反对国家干预现代经济学阶段(1936-)

理性预期学派代表人物是卢卡斯和萨金特。它认为,经济主体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除了考虑到有关经济变量的情况外,还要考虑这些变量的未来变化,这种有根据的、合理的预期被称为“理性预期”。它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依靠价格的调节作用,市场在正常情况下总是处于供求相等的出清状态。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无论在短期长期都无效,且会破坏市场机制。观点:政府干预→人们对政府政策的预期→抵消政府政策作用→总需求管理在长期或短期内都无效现代经济学阶段(1936-)新剑桥学派又称为凯恩斯左派代表人物有罗宾逊、卡尔多。认为核心问题应是收入分配问题。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合理,分配应以价值理论作为基础;经济增长是以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现代经济学阶段(1936-)“张伯伦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的张伯伦和英国剑桥的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正式宣告“斯密传统”的彻底结束。主要贡献在于:他们摈弃了长期以来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把“完全竞争”作为普遍的而把垄断看作个别例外情况的传统假定,认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提出了一套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沿用至今的用以说明处在两种极端之间的“垄断竞争”的市场模式,并在其成因比较、均衡条件、福利效应等方面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完成了微观经济的革命,将市场结构分成了更加符合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实际情况的4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现代经济学阶段(1936-)新制度经济最早是由威廉姆森提出的,它是以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问题的经济学流派。该流派吸取了传统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制度的起源、创新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有别与加尔布雷思为首的制度经济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科斯、威廉姆森、诺思、阿尔奇安、张五常等人,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确定为制度;重视经济伦理问题的和价值判断;并且用演进的整体的方法研究制度的变迁。三、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演进(一)现代经济学的思维视角及其调整变化(二)现代经济学的思维视野及其扩展(三)现代经济学的思维模型(四)现代经济学的思维形式:数学问题(五)现代经济学思维的方法论意义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经济学对学习者真正有用的,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理论背后,所反映出的一套观察个人行为及社会现象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以对活生生的、日常发生的现象解析来阐述此点,并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维,有助于初学者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精髓。

——林毅夫,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及首席经济学家

(一)现代经济学的思维视角及其调整变化1、客观基础

2、思维视角

3、思维视角的调整变化1、客观基础像天文学、力学、物理学等学科一样,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的稀缺性或有限性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矛盾,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现实,是经济学产生的实践基础。经济活动:稀缺资源配置与人类选择行为分析经济活动的视角:机会成本基础上的理性选择2、思维视角机会成本如果相对于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而言,资源仅仅是有限的、稀缺的,还不足以需要经济学。关键在于,稀缺的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在资源稀缺的世界中,每一种选择都是以放弃其他选择机会为前提、为代价的。只有那些机会成本大于零的资源才可能进入经济学的理论视野。越来越多的稀缺资源进入经济学视野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学研究对象越来越广泛、经济学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的过程:生产劳动→土地和资本→海洋、大气→技术、知识2、思维视角理性选择理性选择的基本要素:主观愿望/目标与客观约束人是以可预期的结果作为行动的基础。理性选择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的利益。经济学是人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站在人自身的立场上去审视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自利”并不等于“自私”。客观约束:自然约束、制度约束、经济约束理性选择是在给定约束条件的限度之内权衡各种机会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在排队购买减价商品的人群中,哪类人居多?)社会观察与思考:机会成本与人生选择生活充满了选择,人生无时不刻地面临着各种具体约束下的选择。虽然选择总是为了获取,但它首先意味着放弃。如果无所谓放弃,就没有选择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选择。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扩张人的选择自由的过程。没有选择自由固然痛苦,但太多的选择机会未必就意味着幸福。人的理性选择总是根据机会成本来做权衡。一般而言,机会越多、机会成本越大,选择也就越艰难。如果迄今为止你的人生不算成功,那么,面临新的选择就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因为,在你做出新的选择时,失去的只是无奈,而得到的可能就是辉煌。许多人之所以一生碌碌无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理想的翅膀不能承受机会成本之重。“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往往只有那么几步”。一旦选择了某一条人生道路,就会形成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惯性(自我强化与路径依赖)。如果中途转向,往往要经历痛苦的“换羽”过程,要付出比当初更高的代价,有时甚至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进入一种“锁定”(lockin)状态。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如果还有干更大事业的潜力与抱负,能否做出新的选择,就要看他是否不为现有机会成本所拖累,有没有从主观上降低机会成本,甚至破釜沉舟(主观地或人为地将机会成本降至零)的胆识和勇气。当然,最终能否实现新的梦想,还要取决于他在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战胜困难的智慧和力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重大的人生选择要经历长期的犹豫和痛苦的彷徨,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做出。可见,尽管机会成本可能并未真正发生,但它却是一面镜子,总是把各种可能的机会映射到我们的头脑中,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每根神经,影响着我们的选择。3、思维视角的调整变化1、从既定偏好到内生偏好

▲经济学以“偏好”来描述消费者的主观愿望

▲先在既定偏好--显示(既定)偏好(萨缪尔逊)▲外生既定偏好——内生变化偏好(诱致性偏好变化、演化经济学)2、从完备理性到有限理性。

▲偏好的两个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及其问题

▲有限理性选择

▲理性选择的实质,在于经济行为主体能否根据自身所意识到的约束条件和所拥有的信息结构,去寻求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3、从纯理性选择到一般行为选择

行为经济学(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二)现代经济学思维视野及其扩展1、基本理论视野

2、理论视野的扩展1、基本理论视野主流经济学主要是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背景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或经济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价格引导、分散决策、自愿交换。尽管完备的市场经济机制并不现实,但并不意味着以它为“论域”毫无意义。完备市场的经济学理论就像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理论一样,它是进一步分析现实问题的参照系。现代经济学首先是在完备市场经济的假定下,去寻求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去揭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然后,再逐步放宽假定而逼近现实,提出与现实基本相符的理论。2、理论视野的扩展(1)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2)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实的市场(3)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4)制度等外生变量的内生化

(1)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始于边际革命的新古典经济学,脱离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总体经济分析传统,把理论分析的视野聚焦于微观市场。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促使经济学家们认识到,微观经济分析并不能代替对宏观经济活动的研究。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经济学的理论视野又一次从微观市场经济扩展到宏观经济层面。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中,政府不再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守夜人”,政府也有自己的目标,也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化。在财政状况、国内外经济环境等约束条件下,实现高就业、低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等目标(1)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在研究方法上,宏观分析多采用归纳法,而微观分析则以演绎为主。前者的思维取向是透过“森林”看“树木”;后者的思维取向是观“森林”而知“树木”。两者的联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例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微观经济学往往能够从宏观经济学那里吸取思想营养。例如,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2)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实的市场不完全竞争问题20世纪30年代中期,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使经济学的理论视野真正从完全竞争市场扩展到不完全竞争市场。人们之间的选择是非独立的。例如囚徒困境的合作。博弈论已经成为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信息问题市场信息的不完善,交易者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是现实市场经济活动的常态。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号显示(2)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实的市场外部性问题当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时,经济行为主体做出的经济决策不可能带来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环境污染、夜半歌声、见义勇为)交易成本问题像生产活动需要成本一样,交易活动也要花费成本,即消耗稀缺的资源。交易成本是交易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等等,它是经济世界的摩擦力。1937年,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存在的条件、性质及规模等问题,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3)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经典经济学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确定的世界。但是,不确定性却是现实世界的常态。在经济学中,不确定性表现为某种经济变量的可能取值不止一种。外生/内生不确定性;认知/统计不确定性;可度量/不可度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与风险奈特(1921)、凯恩斯(1936)。在凯恩斯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不确定性分析逐渐向经济学各分支渗透。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的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把不确定性归结为信息成本约束下的最优决策问题,进一步深化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及契约理论等理论研究;另一种思路则着重揭示不确定性对制度、经济组织的发展和演化的重要意义。(4)制度等外生变量的内生化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建立理论模型时,假设界定明晰的产权、完备的市场,以及服从边际递减规律的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就有可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视野中,制度、文化,甚至生产技术等都是外生变量。直到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家们才逐渐把它们纳入研究视野,使它们由外生变量转化成理论模型分析研究的内生变量。(4)制度等外生变量的内生化以制度的内生化为例:市场分工、合作与冲突。个人理性并不必然意味着集体理性。制度能够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法律、规章制度等等)交易费用是社会竞争性制度安排选择中的核心。既能产生收益又必须付出成本的制度安排的选择、配置及其变迁问题,也被纳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视野之中了。新制度经济学放弃了制度外生假设,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包括政治、法律和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在内的制度的构成、起源、变迁和创新进行研究,拓展了经济学研究领域。(三)经济学思维模型

规范的经济学模型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演绎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或步骤组成:

(1)界定经济环境(2)刻画经济现象(3)设定假设前提(4)逻辑推演与理论假说(5)逻辑结论及其检验阐释(1)界定经济环境界定经济环境就是确定“问题域”。经济环境通常由经济人、经济人的特征、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信息结构等组成。在现代经济学大多数问题的研究中,经济环境都假定为外生给定的,否则就无法讨论问题。许多经济理论间的结论差异往往是经济学家对经济环境界定的差异所造成的。(2)刻画经济现象科学抽象:分离与提纯分离: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的各种联系或只注重某种联系提纯:在思维中排除模糊过程和干扰因素,突出研究对象主要性质或变化方式定义:以概念这种思维形式去揭示某类经济现象的特性或关系。在经济学的数学模型中,所定义的概念有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常量和参数三种形式。(3)设定假设前提根据研究的特定目的,借助假设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作必要的、合理的简化,使经济学模型能突出地反映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以及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主要的联系。经济学中每一个理论或一个模型,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的基础之,因此,在运用某些经济学理论讨论问题时,要注意这些理论背后的前提假设,不能泛用,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中国的储蓄与利率问题。(4)逻辑推演与理论假说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描述一组经济变量的内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运行机制)并做出尝试性的解释,就构成理论假说。在现代经济学中,许多理论假说或命题可以用经济变量(或经济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表达。比如,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其产量;消费者根据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的原则确定对商品的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由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5)逻辑结论及其检验阐释

据理论假说揭示某种特定的经济现象在具体的条件下所必然呈现出来的特质或运行规律,就是经济学模型的逻辑结论。解释和预测在经济学中,一般有两种检验理论的途径:一种是直接检验,即检验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描述是否有合理的现实依据;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检验理论所揭示的规律和逻辑结论是否与实际经验相符。(四)经济学的思维形式:数学问题经济学分析模型可以用语言文字、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等不同形式来表达。(凯恩斯的理论与希克斯等人IS-LM模型)数学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概念精确、表达简炼、逻辑缜密。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数学定理以提高思维的效率。可以处理一般的思维难以想象和把握的多变量的复杂情况。利用已有的数学定理可以推导出仅凭直觉和理性思辩无法或不易得出的结论。在实证分析中,借助精致复杂的统计方法和计量方法可以从已有的数据中最大程度地汲取有用的信息,减少经验性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四、经济学的思维形式:数学问题并非所有的经济问题都适合用数学语言来思考和解决。即使对于适合运用数学语言的经济问题,非数学语言的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研究一个经济问题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非数学语言阶段(问题及其概念化)数学语言阶段(假设—逻辑推理—结论)非数学语言阶段(还原与规范)除了掌握数学工具之外,还要深刻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对现实经济环境、经济问题有很好的直觉和洞察力。五、经济学思维的方法论意义1、理论参照系问题

2、“经济学帝国主义”问题1、理论参照系问题参照系或基准点指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经济学模型,它导致了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等。真理、理想的意义。建立经济学中的参照系就像生活中树立榜样一样的重要,它们是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常用的参照系:阿罗-德布罗定理、科斯定理和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2、“经济学帝国主义”问题经济学已经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规范的、甚至是定量的分析人的选择行为的方法。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以决策者的理性选择为思维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其核心是最优化分析和均衡分析。--加理•贝克尔社会学等学科注重多元性,没有一个主导性的范式,缺乏一致的分析框架。

和经济选择一样,人在政治、文化等领域中的选择,都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目标,即选择是因为有所欲求。其二是约束条件。选择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最理想的目标。2、“经济学帝国主义”问题20世纪50年代,从加里·贝克尔开始,经济学家们运用经济学思维方式更广泛地分析人类行为,使经济学思维方式越过自己的领域,向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学(新政治经济学)、社会生物学(演化与生物经济学)、法律(法与经济学)等学科扩展。有人将这种扩张现象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只要牵涉到人,都会牵涉到人的选择,经济学家能够使用比较系统的、比较深入的、发展比较完善的思维方式来解释这些现象,而且也确实能够比较好的提出可以证伪的理论假说。四、经济学研究方法未来的发展前景(1)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2)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3)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4)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5)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趣事;(6)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1)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布劳格在其《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的演变历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发生于19世纪的证伪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较量,同样贯穿于20世纪经济学发展的始终。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西方经济学界出版了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实证主义在被现实世界“证实”之后,证伪主义出来用事实和理论推导提出质疑,以此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2)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或“市场神话”与“国家神话”,或各种理想国与乌托邦,来自经济学内部和外部(其他学科)大量形形色色的或极端或模糊难懂的理念、概念等,对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与支流都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为了重建和发展他们自己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

(2)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例如,“经济人”的假定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主流位置。可是,在20世纪百年中,“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也被不断地修改和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2)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例如:1、西蒙认为经济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理性”的,行为者无法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做出最终选择。2、贝克尔拓展了“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3、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3)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4、莱本斯坦1966年至1981年发表的4篇论文中一反“利润极大化、效用极大化、成本极小化”的经济人传统假定,认为上述假定在完全竞争下是适用的,而在垄断型企业里利益最大化原则是个“例外”。人的本性是“惰性”,受到庇护的垄断者和兼并者的经济行为已经丧失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能力,从而导致了“X非效率”。为此,莱本斯坦提出了“微观的微观理论(micromicrotheory)”,即“意味着对标准理论简单地假设的东西进行详细的研究”。(2)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5、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6、新制度主义对“经济人”假定的修改则更为宽泛,认为这个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7、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3)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本来不是始于20世纪,但是战后以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如此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却实实在在发生在20世纪,从而使经济学这个大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

(3)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计量经济学的崛起。“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拉格·弗里希于20世纪20年代创造的,后来,库普曼、克莱因、迪鲁布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50年代开始提出最早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而在“微观”经济研究方面进行的开创性探索是从贝克尔开始的,他将经济计量原则首次引入原来无法以数学来计量的领域,如爱情、利他主义、慈善和宗教虔诚等,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3)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微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横截面数据的微观数据即指同一时点的条件、或是纵向数据在连续年份中的同一观察单位。微观计量经济学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许多新的问题进行经验性研究,例如是什么因素决定人们去工作,什么因素决定工作时间的长短,经济激励效应如何影响人们对教育、职业和居住地进行选择,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计划对个人收入和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等等。

(3)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第二,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计量经济学之所以在20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

例如,弗里德曼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就是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他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了货币实际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了弗氏的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学其他相关分支的诞生和发展,例如,库兹涅茨对季节性的波动、国民收入的长期变化和经济增长的经典性研究既建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又为统计分析建立了一个牢固的阵地,与此同时还大大推动了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3)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第三是博弈论的引进。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博弈论的应用范围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进入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或可以说已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还有人试图以博弈论语言重建整个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代理”、“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

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数学的基本作用理论(theoretical)研究中数学方法的作用前提假定逻辑推理应用已有定理实证(empirical)研究中数学和统计方法的作用计量模型证据数量化统计方法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澄清两点初步想法和猜想的文章:“前期产品”后继者用数学模型表述,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取得明确的、有预测性的结果后,才会影响深远例1:张五常(StevenCheung)和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例2:法玛(EugeneFama)和霍姆斯特朗(BengtHolmstrom)综述、介绍、政策性文章:“后期产品”但视角、逻辑推理和对经济现象和政策含义的解释,都与数学模型的训练分不开在需要时,可将这样的论文“还原”成数学模型例1:《经济文献期刊》(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例2:《经济展望期刊》(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为什么经济学不是数学经济想法最重要,数学是工具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经济学家的水平不能以运用数学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来评判经济学论文质量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理论必须接受现实检验经济学理论最终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新的理论的创立和旧的理论的发展要受现实的启发经济学同物理学相类比更为恰当但做可控实验的机会极少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假定和数学推理来推断经济学作为整体必须瞄准事实,与经济现实相关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两个极端例子科斯(RonaldCoase):科斯定理是一个被称作定理但是并没有数学模型的原理纳什(JohnNash)“纳什均衡存在性”和“纳什谈判解”是数学定理,后成为博弈论的基础(3)分析工具的数理化趋势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对滥用数学的现象也进行了激烈的抨击。60年代被称之为“奇怪的60年代”,因为数学模型的“图腾”崇拜现象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没有理论的经济计量”和“与理论相矛盾的经济计量”趋势,“其中竟有按照特定的意识和愿望来编造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对此,里昂惕夫很不以为然,在分析了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给美国《科学》杂志写了一封信,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4)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与肯定并非完全建立在对前一种方法或另一种方法的否定之上,而更多的是随着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随着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而愈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独特性。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演变中出现的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其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范畴,经济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几乎所有人类行为,小至生育、婚姻、离婚、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对于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这种帝国式的“侵略”与扩张,有人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4)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第一,家庭作为一个生产的基本单位被纳入微观经济分析之中。在人力资本理论中,舒尔茨和贝克尔认为,家庭就像一个企业,既生产用于增加未来收益的“产品”———繁衍后代、教育子女等,也生产“消费”———衣食住行、休闲保健等,因此,家庭须根据其货币收入与时间这两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做出合理决策。在边际收入等于投资的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上,所有投资活动的收益率都相等。从上述命题出发,人力资本理论对许多以往被认为诸如年龄与收益关系曲线、男女教育不平等等非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活动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甚至提出了孩子需求的价格和收入弹性的概念,对诸如收入分配模型、失业的持续时间等很多经济活动现象给出了崭新的解释。

(4)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第二,他们对国家与民主的主要有如下4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和最佳经济状态之间的关系。该理论所要研究的是公共产品的生产与分配的决策过程、运转机制,即为什么一部分人通过其政治制度(直接的或代议的)的途径可以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预算结构、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税率,即对民主社会中决定公益事业的生产与分配的过程进行微观经济分析。二是研究官僚主义经济理论。在这里,国家被视为一部公共生产机器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探讨公共经济部门这部机器诸如奖罚制度和个人行为等等各种机械结构,分析官僚机器对社会财富分配结构及对社会财富的使用效率。三是深入研究代议制政治制度的运转逻辑。即对民主制度下的投票、集体偏好等进一步展开讨论。四是对国家与市场的本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义。

(4)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通过对上述领域的研究,公共选择理论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制度和政治挑战,原因是现行的代议制民主政体即公共选择机制没有新意,阿罗定理显示没有一种投票制度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沟通个人和集体,应设计一种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