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_第1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_第2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_第3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_第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行政法总论第一节.行政.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第二节.行政法动态视角的过程链接第三节.行政法的法源第四节.行政法的原则第一节.行政.行政法与行政法学一.行政与行政法1.行政的基本定义和分类.此部分见行政管理学相关章节.重点把握公私行政之分以及古德诺的二分法以美浓部达吉的除外说、行政的基本法律特征.2.行政法的界定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以下引伸出三种如何关于和两种行政法理论:(1)中性的关于亦即是不偏于行政管理关系中任何一方的关于.行政管理关系即行政管理中所结成的政府管理者与民众被管理者的关系。此种关于关系中,行政法扮演的是与立场无关纯粹服务于行政管理关系规范化制度化的角色。(2)管制论立场下的关于传统行政管理的管制模式法的阶级属性法的从属地位和工具特性(3)控权论立场下的关于现代公共行政的服务导向.参与互动模式现代公共行政的困境:法理意义上的官民对等和现实意义上的双方信息力量失衡。典型概念:行政国以及RULESBYREGULATION失衡关系带来的脆弱特性及其公权力的滥用。以此延伸出现代行政法学的主流学派——控权行政法理论。相关人物及其流派:戴雪、施瓦茨、戴维斯。一并了解控权理论在国内的变种——平衡说。相关人物及其流派:罗豪才第二节.行政法动态视角的过程链接把行政管理的法律关系从初始化到结束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环节有机链接环环相扣的一个动态过程。一.行政法律关系的初始化在此环节解决的是主体资格问题,亦即此法律关系由谁来主动发起—行政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的双主体: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律关系发起的单主体特性,亦即除个别根据行政相对人申请而发起的外,绝大多数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主体单方面决定发起。此部分重点:主体资格的合法性。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权能行政主体凭借行政职权而具备发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权能和资格—行政职权此部分重点:行政职权的来源合法性认证及其是否越权。三.行政法律关系的载体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职权的结果表现为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具体承载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内容,实现行政管理目的,达成行政法的目的。此部分重点:行政行为中最能体现权力权力本质特色的那部分行为:赋权行为和限权行为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展开过程亦即行政行为的过程—行政程序行政法律关系官民信息权力的不对等带来平衡需求,此种需求主要通过过程控制得以实现。通过行政程序塑造一个倾斜于弱者的环境以达成对强势政府的约束。此部分重点:相应的程序法和程序制度五.行政法律关系的终端亦即对已经实现完成的行政行为的反馈.评价和矫正—行政救济。行政救济制度包括由谁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合理性认证、进行何等形式的认定定、合法性缺损后的矫正及补救、对受害人权益的救济与赔偿。此部分重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诉讼制度、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赔偿制度。第三节.行政法的法源行政法的一般法源的法形式大致有:

1.制定法;

2.判例法;

3.习惯或惯例;

4.法的原则与目的;

5.条约、协定6.法律解释一、制定法1.宪法。国家根本大法。众多法律原则立法目的存在其中。制定和修改的审慎特性。约略笼统概括的文本特性。宪法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区别。当前宪法法律效力的不确定性2.法律。全国人大所制定。是当前我国行政法体系中名义上的最主要构成部分。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所制定的法律规范,行政立法产物的最高端形式,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具有很强指导规范作用。在公开公平性、应急针对性、实用约束性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平衡。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所制定的地方性法律规范。与之高度相似的是自治区人大所制定的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前者由国务院下辖职能部门所制定,而地方政府规章则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所制定。以上综述为有权制定规章的行政机关至少是副省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5.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定命令和办法此类法源对其认定存在争议。主要是有权制定此类形式规范的行政机关数量极为庞大,涉及到众多基层行政单位。其法律依据效力较低。同时也是合法性缺陷极为突出的一种法源形式。二、判例法指的是可做为先例用以决案的法院判决。此种判决同时对司法和行政机关具有约束力。在英美法系国家是重要的法源,在英美大陆法系混同趋同的今天,也是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的重要法源。三、习惯或惯例惯例指的是行政机关惯常处理某种某类问题的模式,习惯则和风俗传统等连用,指的是某个时期存在于某个或多个地区的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行为模式。习惯更多应用于私法法源,偶尔也现于公法领域。四、法的原则和目的(或称法理)通过重要法学流派及权威著作所表达出的公认的法学理论;通过重要的司法判例对相关法理的运用及阐释而形成的法理的经典解读,构成了此类法源形式。此部分重点:法的原则及立法目的广泛涵盖的特性,有效弥补立法的滞后缺陷及空白。五、条约和协定对外签署生效的国际间的条约宪章公约协定,也会涉及到行政权的国内运作部分,由此构成国内行政法的法源。六、法律解释包括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尤以前两者为主。第四节.行政法的原则一、行政法原则的特性1.效力不确定并非天然有效,需要相关权力单位对其进行明确。2.抽象性笼统概括,一般不特指或针对某种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3.基础性和普遍性诸多法律规范的具体条款往往建立在法原则的基础之上,其文本订立普遍受法的原则约束二、各国行政法原则的现状构成1.英国的越权无效和自然公正2.美国的法治主义和正当程序3.德国的法律至上、信赖保护和比例原则4.日本的法律保留、法律优先和司法救济原则5.大而化之泛泛而谈的行政合法和行政合理原则重点:越权无效自然公正正当程序比例原则信赖保护法律保留原则第二章、行政法治现状综述此章视时政以定讲或不讲从四个不同角度对行政法治现状进行综述讲解一、有法可依1.法律盲区空白、漏洞缺陷原因分析:人为制造空白、立法进程滞后、立法技术滞后、立法体制缺陷2.法律规范的不公正恶法定义不公正原因分析:强权者单方面意志的表达,缺少制度涉及当事人的全方位参与;立法程序的不完备;法律规范合宪性审查的缺失;抽象公益诉讼的空白。二、有法必依官方行为最高准则的多元化带来法律权威的贬损。司法受控加剧法律权威的进一步贬损。三、执法必严1.在事实和法律依据间一一对应式的执法前提:严密明确前瞻的法律文本表述2.行政国背景下1之不可行与不可能3.羁束裁量与自由裁量的对比四、违法必究责任制度的几种形式:1.政治责任;2.行政责任;3.法律责任违法必究的前置条件分析:行政公开、言论自由、行政监督、公务员制度。违法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第三章、行政主体第一节、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第二节、行政主体概述第三节、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见行政管理学)第四节、公务员制度(见公务员制度)第一节、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一、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主体1.行政法律关系指的是行政法调整和规范的行政管理关系2.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中所包括和影响到的承担权利义务关系的各方当事人,也称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主要包括1.行政主体;2.行政相对人。(协助参与批评建议监督保护受益申请救济权以及配合行政方管理的义务)他们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分处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位置上。所有的行政法课程内容都围绕两者关系展开。3.行政法律关系特征(1)主体特征(2)内容特征(3)双方当事人地位特征(4)解决争议特征第二节、行政主体概述一、主体概念1.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一属于法学概念,另一属于法学概念。行政主体:依法拥有独立行政职权,代表国家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参加行政诉讼,独立承受行为法律效果及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重点:主体是组织非个人;自己的名义

二、与相关概念区别1.与行政机关2.与行政组织3.与行为主体4.与行政法人公法人公务法人三、行政主体分类1.外部与内部2.职权与授权在此讲解授权委托的异同。从授权委托关系启动前和结束后,关系双方地位的变动、双方职权的变动、授权委托形式的异同入手分析3.单独与共同4.本主体与派出主体四、行政主体间关系1.纵向关系领导关系与指导关系。前者构成行政复议制度的复议审查权配置前提2.横向关系委托与协助关系五、特殊情况下主体资格的确认1.授权;2.委托;3;联合行为;4.派出机构;5.临时机构;6.越权状态;7.党组织行为六、行政主体法定代表人略提七、行政人(参照公务员制度)1.概念:依法代表国家以行政主体名义实施行政行为,不对所实施行为承担法律后果及诉讼后果。2.特征:个人而非组织;行为主体而非行政主体;身份的动态把握3.组成:公务员和非公务员(自愿、征用、合同)4.相关联系与行政主体;与公务员;与法定代表人第四章、行政职权第一节、行政职权概述第二节、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第三节、行政权限第一节、行政职权概述一、概念及其涵义1.概念:行政机关依法享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动能与资格2.涵义:使得行政主体由静态潜能型态一变而为动态的动能主体型态;行政主体承担责任的范围条件3.特征:单方;强制;不可处分;优益;专属。重点:单方强制性的变化优益权的构成二、行政职权的分类1.固有与授予基于权力来源的分类2.一般与专有基于权力内容性质的分类,越权判定的标准之一3.明示与隐含基于权力表态形态方式的分类重点:隐含权力解释中的潜在越权危险;与之相对应的隐含职责解释中的潜在不作为风险4.羁束裁量与自由裁量

基于行政权对行政主体约束程度的分类重点:两种职权的存在型态以及分别对合法性合理性的贡献三、行政职权内容亦即贴近管理角度的分类1.规范权最核心重要的权力,行政国的重要起因包括行政立法也包括较低层级行政主体制定命令规定办法的权力相关重点:立法腐败2.行政检查权一般职权强制检查与一般检查对外检查与对内检查:行政内部监督3.行政征收权包括征费与征税以及征用行政征费的法律空白乱收费的起因及其表现4.行政许可权行政主体通过证照形式赋予许可申请人以某种行为资格和能力资格重点:许可管制与设租寻租5.行政处罚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加以制裁的权力。行政职权中的核心权力之一法律基础:《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6.行政强制权行政职权单方强制性的现实表现所有行政职权中最具有杀伤力的权力分为: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7.行政确认权中间行政行为的基础之一以中间人身份对已经存在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进行确认的权力。使本来存在的法律关系明确化,使自然事实成为法律事实。证明、公证和确权8.行政裁决权中间行政行为的基础之一以中间人身份调处裁决部分民事纠纷。行政权染指司法权的具体表现9.行政救助权行政机关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相对人实施的救助抚恤10.行政命令权通用一般行政职权要求相对人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权力第二节、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一、行政职责涵义及特征行政职责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依法必须承担的责任特性:1.不可推卸2.法定3.强制4.职权伴生重点了解:责为权前置二、行政职责内容1.不失职2.不越权3.不滥用职权4.谨守程序约束5.合乎自然常理的行为6.客观中立选择调查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重点:权责相依责在权前程序观念的建立与植入第三节、行政权限一、行政权限的概念与特征行政权限就是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范围和界限有特征:1.法定性2.义务性3.强制性4.对职权的依附性二、行政权限的类型(一)纵向权限与横向权限根据主体间有无上下隶属关系而划分,纵向权限分清上下级之间职权范围,主要表现为层级上的划分,权限同质,递减或递增。横向权限没有上下隶属关系的主体而做的划分,主要表现为1.事务权限;2.地域权限;3.对象权限(二)、层级权限与地域权限1.层级权限的划分标准相对人的地位与级别;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程度;对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影响程度;标的物价值;涉外因素2.地域权限以地域为标准在主体间划分权限不动产有关的地域权限划定相对人所在地的地域权限划定相对人行为所在地的地域权限划定(三)、事务权限与对象权限根据事务所划分的权限和根据管理对象的性质不同所划分的权限属于纵向权限(四)、平常权限与紧急权限《紧急状态权力法》《战争权力法》《戒严法》与越权无效规则的特殊关系三、权限争议及其处理1.积极争议与消极争议2.纵向争议与横向争议解决办法:议会渠道;司法渠道;行政渠道第五章、行政行为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第二节、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变更与消灭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一、行政行为的定义(一)定义标准演变历程1.行政机关所采用的行为2.行政机关所采用的适用普遍规则于具体事件的行为3.行政机关所采用的用以达成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其他行政行为理论流派见行为主体说;行政权说;公法行为说。(二)定义我国:行政主体为实现管理目标行使行政权对外部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和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德国:行政机关在公法领域调整具体事务的且对外产生直接法律效果的命令规定和其他行政处分美国:行政行为包括规章、裁决、决定、许可、制裁、救济行为的全部或一部分,其他类似行为及其否定行为和不作为的全部或一部分(三)各定义标准和各流派的争议焦点1.主体范围(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2.行为方向(对内和指外)3.行为范围(具体和抽象)4.中间行政行为的定性(是否包含中间行为,是否以单方行为为限)二、行政行为的特征1.从属法律性2.单方性3.强制性4.无偿性5.裁量性6.效力先定性重要:效力先定;无偿。三、行政行为的形式1.口头2.动作3.书面4.默示重点:书面形式的独特价值四、行政行为的分类1.抽象行为与具体行为重要:两者的定义区别与联系各自的作用对象与作用时效2.单方行为与合意行为合意行为是否能做为标准行政行为的争议3.羁束裁量行为与自由裁量行为它们各自与对应的行政职权的关系4.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两种行为分别对应的行为程序区别5.依职权行为与依声请行为6.附款行为与无附款行为7.增益行为与损益行为参照限权行为与赋权行为、有利行为与不利行为,结合法律保留说8.作为行为与不作为行为监督救济机制的差别9.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争议:内部行为是否归属行政行为,如果归属,内部行为的依据及程序特性10.标准行为与准行为中间行为及合意行为如何归类11.终局行为和非终局行为12.单独行为与共同行为13.中间行为与最终行为与成熟原则有关14.可诉行为与不可诉行为第二节、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一、行政行为的要素分析1.主体2.对象3.内容4.形式5.依据二、要素分析之上的生效要件1.主体合格(同时包括主体和职权)2.对象合格3.内容合法(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4.依据合格(包括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5.行为意思真实一致三、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1.拘束力2.确定力3.执行力4.不可争力5.不可变更力四、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1.即时生效2.告知生效3.受领生效4.附条件生效重点:广义告知生效与受领生效的关系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变更与消灭一、行政行为的变更行为作出后消灭前,行为内容、依据和形式上的变化重点:行为主体、对象不得变更二、变更权的配置及其约束1.有权变更已生效行为的主体包括:原行为作出机关、原行为作出机关的上级机关、复议发生后的行政复议机关、行政诉讼发生后的受理人民法院2.相关变更必须遵照:审慎原则;程序同一原则三、行政行为的消灭包括行政行为作出后的撤回、废止、撤销、和失效。行政行为按照行为类别的讲述略过,采取对照现实法律,选择对民众权益影响较大的几类行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加以讲解。教学时间允许的话,补充讲述行政立法(行政抽象行为)和行政裁决(或行政确认)第六章、行政程序第一节、程序的一般界定第二节、程序正义的价值第三节、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本章属于超级重点第一节、程序的一般界定一般意义上的程序:事情进行的先后次序按时间先后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事件展开的过程法学中的程序:按照一定的方式、步骤、顺序在既定的时间限内做出法律决定的过程程序的特质:对法律决定的制作程序一般都有专门的规定。被规定的程序由此又被称为法律程序。一般认为,现代法律程序包括立法程序、诉讼程序、选举程序、行政程序以及私法程序。对法律程序的重视源起于诉讼程序,而其中又以刑事诉讼程序为重点。对行政程序的重视与行政国这一特定现象的出现有关1·行政程序是行政权力的运行程序行政程序有着不同于立法程序和诉讼程序的特质。行政程序是行政权运作的程序,但并不意味着这一程序由行政机关独立操作完成,外部程序中,相对人方可以通过提出申请、陈述意见等方式参与行政程序,与行政机关一起推进程序最终形成行政决定。2·行政程序的构成要素包括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3·行政程序的运行结果产生行政法规、规章或针对具体事项所做出的行政决定。4·行政程序是法定程序它一旦为法律所规范,即成为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在法律上的程序权利义务。5·行政程序的多样化与分散性特征行政行为性质上的差异性导致所遵守的行政程序表现出多种程序并存的格局,行政程序且分散存在于不同效力层级的法律文件之中。行政程序的分类:行政程序按照它们各自与行为过程、结果效力的关系可以分为1·主要程序和次要程序。主要程序指能够实质性影响相对人权益的程序,如行政处罚中的告知程序等。次要程序指不会对相对人权益产生实质影响的程序,如一些期限规定等。2·强制性与任意性程序前者指的是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没有选择余地必须遵从的程序,后者指的是行政机关可以斟酌选择适用的程序3·内部程序与外部程序前者指行政机关对内部事务实施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后者指行政机关实施外部行政行为时所遵从的程序,也是整个行政程序的核心部分。第二节、程序正义的价值程序的价值可以概括为通过程序实现正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程序正义。公正的法治秩序是正义的基本要求,而法治取决于一定形式的正当过程,正当过程又通过程序实现。一、行政程序在现代社会的双层含义1·技术层面上的行政程序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设计,行政机关得以有效实现既定的行政目标,此一层面上的程序是实现行政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体现了程序技术性工具性的特点2·权力制约层面上的行政程序行政程序不仅是行政机关认定事实作出决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价值选择过程:公民在行政权力运行中是作为行政的客体被动接受行政机关作出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决定,还是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参与行政决定的制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行政程序可以吸纳尽可能多的公众参与,也因此成为保证行政过程公正、制约行政权滥用的重要保障。二、行政程序的核心价值随着行政权在现代社会的扩张,行政程序在规范权力正当行使,保护公民权利,提高行政效率,体现行政公正等方面体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1·保障实体正义的实现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必要条件。合理的程序设计能够保障行政机关正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并作出行政决定。程序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程序权力以及相对人的程序权利,以权利制约权力,提升了行政的公正度,行政程序还可以保证自由裁量权公正行使,弥补实体法规定的不足。2·保证行政过程的公正肯定相对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相对人人格的尊重;使行政决定获得正当性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也易于为当事人心理上所接受,虽然行政程序很多时候无助于提升行为结果的准确性,但却有助于从心理层面和行动层面上解决争执。行政程序还可以吸收资源分配中的不满,保证社会转型顺利实现。3·提高行政效率明确合理标准化的行为程序规则,有助于提升行政效率。行政程序有关的参与机制,一方面有助于行政机关认清事实,减少错误成本,另一方面程序公正本身又加强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信任,减少了行政过程中的障碍及事后的行政争议。程序的繁简分流,也使得资源可以按照事情的轻重得到合理的分配利用,从而提升行政效率。第三节、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承认存在一个使法律程序获得正当性的最低要求,是对程序正义及程序制度建设进行探讨的基本前提。虽然不同文化传统、法治背景会对这种要求的具体内容产生影响,但由于正义观念的普适性,存在着一些有关程序正义的最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程序中立、程序公正、程序理性。一、程序中立程序中立对程序正义起到的保障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核心价值在于:承认所有的程序参与者是具有同样价值和值得尊重的平等的道德主体,因此必须给与他们同样的对待。影响程序中立的因素有:1·程序作为规则之规则的中立性。程序规则本身不能倾向于任何一方程序参与者的利益规则的中立性来自于规则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到规则涉及到的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来自于各方利益的均衡与制度内博弈。在现有的各种规则制定模式中,由于它们较高的法律效力层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公众对此的广泛关注,法律、法规的制定尚能体现出较多的利益权衡与利益代表的制度博弈,从此角度出发,程序法典化的程度越高,则程序规则的中立性也就越强。从当前我国程序规则的制定模式来看,法典化程度远远不够,现行行政程序多由行政机关主导制定,而行政机关本身作为程序一方当事人,由其主导制定的程序,更多的体现了行政机关自身的利益,重在行政权行使的便利性,技术性、操作性以及至关重要的中立性都得不到保障。2·不偏不倚的程序主持者程序主持者的中立性要求为现代法治社会所普遍认同。联合国的《公民权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美洲人权公约》、《欧洲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及许多国家的宪法中都有相应的条款——合格的、独立的、不偏不倚的程序操作者。我国82年宪法以及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也有对程序操作者中立性的基本要求,程序操作者中立性的要求如下:(1)他对于裁判结果不得有某种利益(2)在程序进行过程中不得有偏私(3)不能既是控诉者又是决定者(4)操作者独立1)中立性与利益假如通过某个程序活动而产生的某个结果比产生的其他结果更有利于程序的操作者,则意味着程序操作者与其操作的程序之间存在着某种利益关联。这种关联使得人们很难相信他们能够不偏不倚地主持程序的进行和作出决定,即便他们事实上作出了正义的裁决。由于确证个人利益是否对程序活动产生影响非常困难,只要操作者与程序活动有某种利害关系就很难指望人们相信这种利益对结果没有影响。(2)中立性与偏私偏私与具体利益无关,体现为在程序活动中试图满足某种预设的观点和偏好,从而影响到程序活动的公正性。美国学美国学者K·C·戴维斯将偏私细分为三种:对法律和政策理解上的偏好、对特定情况下事认定的偏好、对特定当事人的偏爱。作为理性有限的个体,程序操作者的偏私无可避免,程序的能力所及就是通过制度设计过滤掉一些明显的可能对程序活动结果公正性产生重要影响的偏私。(3)中立性与职能混合中立性要求操作者不带成见地作出决定。程序结构上的职能混合会对各环节中不可避免存在的偏私及由此形成的成见加以放大,使得程序结果严重背离事实本身。(4)中立性与控制程序操作者不受来自当事人和其他个人团体控制,是程序中立的必要前提。所有程序操作者都有可能受到控制,行政程序尤为如此。控制几乎必然存在,但并非所有控制都影响过程和结果公正性,控制并非必然导致程序中立性丧失,理想的程序所能做的是尽可能排除指向特定当事人及利益团体利益的控制,排除那种直接而具体的强力干预,使得控制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理性程序设计可以减少避免程序中立性的流失,当前通行的能够提升程序中立性的制度如下:(1)回避。在程序操作者与程序结果存在利益关联或者有足够迹象表明其与程序活动有关的事实及某方当事人存在偏私的情形下,通过程序操作者主动或者通过程序操作者主动或者被动的回避,免除其操作者资格,从而达成提升程序结果公正性及增强公众对程序活动的公正认知度。这方面我国的回避制度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主要体现为回避范围过窄以及回避条件太过笼统模糊,缺乏可操作性。(2)禁止单方面接触程序操作者与程序当事人的单方面接触容易使人们认定他们之间存在特殊关系,接受来自一方当事人的信息,不在场的对方当事人实际上还被剥夺提供信息及为自己利益辩护的机会,许多国家法律中规定在重要利益涉及的程序中禁止操作者与当事人的单方面接触,有效起到杜绝私下利益交易及形成偏见的效果。(3)职能分离这包括规则的设定权、实施权及相应的裁决权分离;调查取证权与决定制作权分离。避免程序结果的决定者在作出决定之前就形成成见。也避免决定者“成为自己法官”这种极端情形的出现。这一制度为许多国家法律所体现,也体现在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中。调查者、追诉者动议者不得主持听证或者协助主持。(4)裁判者独立制度为尽可能减少权力、利益对裁判者的控制,重大利益关联的程序主持人必须保持尽可能的独立。通过制度设计使其不受来自体制内的直接干扰和控制,这一般体现为重大行政程序的操作者不可受到程序所及行政机关的直接控制。二、程序公正在某个决定将要影响到特定当事人利益的时候,这些当事人应当享有了解作出该决定的相关信息、反驳对自己不利的观点、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是使一个程序或过程体现出公正性的最基本要求。通行的“自然公正原则”也把“被听取意见”权利作为程序公正的最基本要求。法国行政法中的防卫权理论也缘起于此。这项权利在制度上的最重要体就是听证。虽然对于听证活动的内容要求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的看法,但满足程序公正的最低标准的听证至少应该包括如下特征:(1)公开进行(2)及时而有效的通知(3)及时进行(4)当事人有权通过自己或者律师反驳对自己不利的主张,发表意见(5)听证应当制作笔录(6)通过听证而制作的决定应当以听证记录为依据(7)当事人对听证决定不服有权申诉。以下对这些特征作简要说明(1)公开。听证除非涉及到个别例外的情形,如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应该公开进行。听证所涉及到的各种事实及法律依据也应当公开公布。当事人对这些事实及依据的了解把握与运用构成了防卫权行使的重要前提。公开的意义并非仅限于有利于当事人行使防卫权,从大的层面来讲,也在于为提升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性提供了前提。(2)及时有效的通知。如果作出决定之前必须举行听证,听证活动应该是及时的。如果听证持续的时间很长,那就等于事实上剥夺了当事人听证的机会。时间的流逝本身会增大程序当事人的各项投入,减少其预期收益,听证从效率的角度上失去意义。听证前当事人应当得到包含足够信息的通知,并且有足够的并且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听证活动,而听证活动本身也应该在合理的时间段内结束。有效的通知不但体现为在听证举行之前让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加以准备,也体现为它通知包含的信息能够使当事人充分准备相关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些必要信息至少包括:听证时间地点、听政主持机关及权限、有关的事实和法律、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和决定。(3)防卫权。利益受到影响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触时证据支持自己主张反驳对自己不利主张,从而使自己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不是由一方垄断发言权,而是一个理性对话的过程,所有程序参与人都必须通过事实与理由的阐发来沟通与说服,最后的结论必须依据这一过程已经被证明和接受的事实与理由作出。(4)听证记录。听证制作记录,通过听证制作的决定以听证记录中的材料为依据是听证活动真实有效的必然要求。正式的听证决定只能根据听证记录来制作,这是听证记录排他性原则。听证记录之外的事实、法律依据、证据不构成行政决定制作的理由(5)申诉。对程序公正的要求来讲,当事人应当享有通过申诉而请求悠关的主体对听证决定进行审查的权利。申诉的目的是为了使行政决定更加准确合理,经过申诉的决定对当事人来讲具有更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三、程序理性程序正义与程序理性密切关联。它不仅指的是通过程序而产生的结果从实体角度上看是合理的符合正义的,更主要的是指一个程序产生该结果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事实、证据及程序参与者之间平等对话与理性说服的过程。程序理性的中心问题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设计限制自由裁量权,尽可能提升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理性化。程序理性包含两个基本的要求:说明理由、形式理性、遵守先例。一、说明理由。通过一系列的理由从逻辑上证明决定的合理性并对程序操作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一种理性控制,使程序当事人建立起对程序公正性的信心。说明理由可以增强人们对决定合理性的信心,因为因为至少在形式上它表明相关决定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非恣意妄行的产物。对那些对决定不满而准备提起申诉的当事人来讲,说明理由可以使他们认真考虑是否要申诉,以何种理由申诉。而让受到决定影响的当事人了解该决定据以作出的理由,也体现了程序公开这一价值,体现了程序对当事人人格的尊重。对决定者来说,为自己作出的决定说明理由,意味着它在行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中,必须排除恣意、专断、偏私等因素,只有客观公正的理由才能经得起公开的推敲。英国学者韦德强调:无论如何,如果某个行政决定没有说明理由,行政机关很难使这样的决定正当化。说明理由乃是良好行政的基本要素之一。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APA规定:所有行政决定都必须附有关于事实、理由、结论以及相应的依据,除非某些理由是不言自明的。我国行政处罚法及行政许可法中也有这方面的相应要求。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不予许可决定时说明理由。二、形式理性形式理性侧重于从形式上对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要求通过程序作出的决定至少在形式上和逻辑上符合理性的基本要求。这包括:程序的步骤在分解上符合效率的基本要求;程序步骤在顺序上符合基本的常识判断;程序应当保证在给定相同初始条件下产生同样的结果。从程序非理性的角度来看,非理性的程序包括:与程序目的无关的步骤被添加;与程序目的紧密关联的步骤被省略;步骤顺序发生不合理的颠倒。三、遵守先例良好的先例对行政机关的权力滥用构成约束,同时也能保证结果的公正。第六章、行政瑕疵第一节、行政违法第二节、行政不当第三节、行政责任第一节、行政违法一、概念特征1.概念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从司法审查(行政诉讼)的角度来看,行政违法重合于“越权之诉的撤销理由”,或者约略重合于英国“越权”的范围。2.特征行政违法主体是行政主体,性质是官侵民权。通过行政人的职务行为引发,属于违法尚未犯罪的范畴,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二、构成要件构成要件是确认违法、追究责任、引发赔偿的根据,主要包括:1.行为人负有法定义务2.有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3.出于行为人过错故意与过失三、行政违法的分类1、行政失职可理解为后果重大、责任明确的不作为2.行政越权此处的越权严格专指狭义的超越法定职权范围的行为。重点:广义式的英国行政法中的越权和狭义式的普通理解的越权对比3.行政滥用职权英美德日等国对滥用职权都有着相对明确的界定:1.不正当的目的;2.不相关的考虑;3.不合理的决定;4.程序滥用或错误;5.不正当的延迟或不作为;6.错误的法律或事实依据;7.背离既定判例或习惯;8.其他可能导致不公平的行为;9.违反合理性原则;10.违反客观性要求等等。参照学习:滥用职权与显失公正的比较联系4.事实依据错误无中生有、事实误会、证据不足5.适用法律规范错误无法行政、适用性质错误、适用条款错误、适用尚未生效或者已经失效错误。6.程序瑕疵既包括程序违法也包括程序不当两者间对比及瑕疵效果异同7.行政侵权行政机关违法行为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行政侵权与行政违法的关系行为本身侵权与行为过程侵权的对比四、行政违法的后期处理1.撤销行为2.追究行政责任处理机关:本机关、上级机关或复议机关、监察机关、权力机关、人民法院撤消后法律后果:宣告无效、依法赔偿第二节、行政不当一、概念与特征行政不当指行政主体做出的合法但不合理的行为。特征:1.合法为前提2.行为具备不合理的形式或内容二、内容与分类1.根据自由裁量范围所做分类主体不当、时间不当、地点不当2.根据自由裁量内容所做分类权力赋予对象或赋予量不当、义务科以对象或科以量不当三、行政不当的确立标准公认的不合理的标准以确认行政不当天理法理情理如此荒谬错误无逻辑或者道德水准底下,以至于理智的普通人难以对此想象容忍和赞同。四、行政不当的后果重点:行政不当审查机关的局限;极少引发赔偿责任的特性第三节、行政责任一、行政责任概念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违法所引发的法律后果与广义行政责任概念的对比二、行政责任特征1.是主体所担责任2.是外部责任而非内部责任3.是违法所引起责任三、行政责任构成要件1.行为人构成行政违法2.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3.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有争议)4.行政违法的情节与后果四、责任形式1.认错道歉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3.履行职务4.撤销违法行为5.纠正不当6.返还权益7.恢复原状8.行政赔偿极少引发赔偿责任的特性第七章、行政复议此章参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讲解第一节、行政复议的基本范畴第二节、行政复议范围和行政复议主体第三节、行政复议程序和决定第一节、行政复议的基本范畴一、行政复议的界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1.当事人主观认为即可2.受伤害的为合法权益,亦即提起申请前当事人主观认定为合法权益即可二、行政复议的目的及原则目的: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便民原则的重要性:廉价易得及时的救济三·行政复议的特征1·申请及受理方式均为书面(口头亦可少2·非终局救济(复议后的行政诉讼)法律单独规定的终局例外3·合法性合理性伤害的兼容救济4.抽象行为的附加审查只对规章以下的普遍性规定有效(国务院规定排除)5·复议期不停止执行(行政行为推定有效几种例外: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第二节、行政复议范围和行政复议主体一·排除范围1·行政机关对公务员实施的内部管理2·民事纠纷的行政调解(居间行为的代表以仲裁或者行政诉讼解决)二·肯定范围1·全部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所列)2·影响较大的行政强制措施3·行政许可的中止变更撤销以及不受理不许可4·行政机关所做的确权裁决(其他裁决不在复议之列的理由)5.违法集资征收摊派6.拒绝发放当发的抚恤救助社保低保7·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中的不作为和失职8·侵犯企业自主经营权9·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三·行政复议主体分为复议的申请人、被申请人和行政复议机关。横向管理行政机关做为被申请人时,本机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是复议机关;垂直管理行政机关做为被申请人时,上级主管部门是复议机关。一级人民政府做为被申请人,上级人民政府是复议机关;行政专员公署下辖的县级人民政府为被申请人时,专员公署是复议机关;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派出关系、授权关系、委托关系、联合关系中的行政复议机关。被撤销行政机关行为的复议机关。第三节、行政复议程序和决定一·行政复议程序提交申请—审查申请—受理申请—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答复举证—做出决定—申请人选择起诉申请人自了解被申请行为60天内提交复议申请;复议机关收到申请后5天内审查;需要转达其它该当复议机关的7日内转达;被申请人收到副本后10天内答复且举证;收到申请后60天内做出正式复议决定;涉及到行为依据审查的,复议机关直接处理的期限30天,转达其他有权处理机关的为60天,申请人复议期满15天起诉二·行政复议决定1.维持;2·责令履行;3·撤销、变更或责令重新作出。被申请人不答复直接撤销三、特别条款行政机关侵害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侵权行为必须先行复议根据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级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举证责任补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明材料:(一)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提供曾经要求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而被申请人未履行的证明材料;(二)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提供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证明材料;第八章、行政诉讼第一节、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二节、行政诉讼的管辖第三节、行政诉讼的参加人第四节、行政诉讼证据和举证责任第五节、国外行政诉讼制度行政权的本质是促成国家善政的推行,但行政权总是存在滥用的可能,行政诉讼作为救济制度的核心组成,其作用就是对行政权的滥用形成事后制约,对滥用行政权的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对不合法行政行为导致的相对人权益损失进行补救。使权力受到约束,使权利成为可救济的真正的权利第一节、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标志着法院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范围,也标志着诉讼发起人的诉权范围。行政诉讼范围有若干变量和参数,这包括:1·行政行为的种类2·行政行为的性质3·受行政行为损害权益的性质及损害度4·原告资格的范围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是立法者的偶然选择,在他的确定上存在一些制约因素:1·行政权行使的良性程度及自我约束状况2·司法机关解决行政争议的能力3·权利意识和自主意识发展程度4·行政法治背景当前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由三部分组成:1·原则性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据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肯定式列举: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的行政处罚不服;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经营自主权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3·否定式排除: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法律法规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为。特殊条件下的行为可诉性分析:1·抽象行政行为2·不作为3·行政裁决行为4·行政合同行为5·行政确认行为6·行政证明行为7·公益诉讼8·特别权力关系行为第二节、行政诉讼的管辖它指的是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职权分工。管辖的确定以便于提起诉讼、便于法院行使审判权、便于判决执行、便于公正审理为原则。我国行政诉讼现有的管辖可以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两大类。法定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裁定管辖又可分为指定管辖、转送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1·级别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确认发明专利权和海关处理的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内的重大复杂案件:包括经过复议而复议机关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涉外或涉港澳台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被告为县级或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市)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2·地域管辖也称土地管辖和区域管辖,在同级法院之间横向划分各自辖区内受理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相结合才能最终确认一审行政案件的管辖。(1)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被诉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标准确定管辖。(2)特殊地域管辖包括:专属管辖和共同管辖专属管辖:以诉讼标的所在地为标准。如因不动产而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共同管辖: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对同一案件都有管辖权而由原告选择具体管辖法院的管辖。3·移送管辖。人民法院对已受理案件审查发现不属于本院管辖范围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的制度。4·指定管辖。上级人民法院用裁定的方式将某一案件交由下级某个人民法院进行管辖的制度。发生条件为特殊原因和管辖权争议。5·管辖权的转移。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把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移交给上级人民法院。第三节、行政诉讼的参加人它指的是依法参加诉讼活动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并且与诉讼争议或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理人。(一)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个人或者组织。在原告的确定上有原告资格确定的几种特殊情况:1·原告死亡2·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3·行为利害关系人4·被撤换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法定代表人5·联营合资企业各方6·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7·行政机关的原告资格8·检查机关的原告资格(二)被告因实施具体行为而被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被告在确定上包括五种情形:1·原告直接提起诉讼的作出被诉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2·案件经复议机关审议维持原具体行为效力的,原行为实施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被诉行为的组织是被告。4·接受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为,委托机关是被告。5·行政机关撤销后,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确定被告资格的几种特殊情形:1·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经上级机关批准实施的行为,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2·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组建并赋予相应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为不服,以组建该机构的人民政府为被告。3·复议机关逾期不复议时以原具体行为作出机关为被告。4·行政机关被撤销,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以作出撤销决定的行政机关为被告第四节、行政诉讼证据和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的证据指用来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或手段。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发行的特点。行政诉讼的证据可以划分为七大类:1·书证。主要表现形式有行政决定书、公证书、证明书、许可证、执照、通知书。2·物证。以物品的自然形态来证明案件真实,本身不带有任何主观内容,既可以被观察到,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比较。3·视听资料。利用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等手段所反映出的音响、音像或其他信息证明案件事实的资料。4·证人证言。了解案件的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法院所作的与案件有关事实的陈述。5·当事人陈述。当事人就其所经历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包括承认、反驳和支持陈述三方面内容。6·鉴定结论。鉴定部门指派具有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的分析、鉴别和判断,从而得出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结论。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指对物品现场进行查勘、检验后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记录。现场笔录专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对某些事项当场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记录。所有证据需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举证责任指的是法律预先规定,在案件真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在其提供不出证据证明相应实施的情况下,则承担败诉风险极不利后果的制度。当前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采取的是行政机关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种举证责任的分配有如下特征:1·有利于维护原告一方诉权2·有利于发挥行政机关的举证优势3·有利于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当前通行的举证责任分配忽略了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过程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含义。举证责任事实上包括推进责任和说服责任。所谓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主要说的是说服责任,也就是它必须要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这种责任与诉讼后果之间有必然因果联系,自始至终都由行政机关承担,不能转移给被告。但原告并非就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为使案件得到法院受理,必须提供一定的满足法定条件。在诉讼开始后,原告为了胜诉还必须进一步提出证据以动摇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使审判人员对被告的举证产生怀疑或者认为有进一步调查审理的必要性。在反驳和质辩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针对被诉行为合法性都有义务对自己的主张提供初步证据,以使法庭调查继续进行。原告所承担的这种举证责任称之为推进责任,也就是提供证据证明其诉讼主张构成法律争端从而应当由法院审判的举证责任。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于原告举证义务的规定大致有:1·对于自己的行为已经获得行政机关批准或许可,应当提供证据证明。2·对有利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应当提供自己符合法定条件的证据。3·合法权益受到被告实施的具体行为侵犯以及人身财产权受到损害的事实。4·被告滥用职权的事实。5·被告作为或不作为行为使其权利受到损害大小的事实。几种不同的证明标准:1·优势证据标准2·明确而具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3·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我国行政案件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第五节、国外行政诉讼制度以下选择美、英、德、法作为国外行政诉讼制度代表做简要介绍。考虑到我国行政法理论框架与行政诉讼制度设计更多参照了法国的经验与做法,在后面的介绍中将对法国的行政诉讼制度有所偏重。一、英国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和一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一样,都由普通法院管辖,没有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英国公法与私法不分,一般的诉讼程序和原则也适用于行政诉讼。这个制度的产生与17世纪时英国的政治斗争有关。在当时国王和议会的权力斗争中,议会和普通法院法官结成联盟,斗争的结果议会取得胜利,国王的行政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国王从前为巩固专制权力而设立的特别法院被取消,于是全国只剩下了单一的普通法院系统。英国法学家戴西称赞这种制度是英国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英国的法治制度,并指责法国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保护官吏的特权。戴西学说的影响也是阻挠英国成立独立行政法院系统的一个因素英国普通法院对于行政诉讼的管辖主要有下列几种令状:(1)提审令,法院命令行政机关将案卷移送法院审查,如行政机关超越权限或违背自然的公正规则,或依其记录看出有明显的法律错误时,法院可以撤销或命令变更该决定;(2)执行令,行政机关有作为义务而不行为时,法院得命令其执行但法院对中央行政机关和纯粹机关内部事务一般不发执行令;(3)禁止令,法院得禁止行政机关从事其权限以外的行为;(4)确认令,法院宣告申诉人某项权利的存在,或行政机关的决定是否超越其权限范围,宣告本身没有执行力,但行政机关很难忽视法院的判决;(5)人身保护状,法院命令行政机关将被捕的人交出,审查其逮捕是否合法。当事人在其权利或利益受到不法侵犯时,可以根据其申诉的目的,经法院决定是否允许,利用上述程序的一种或数种。以上令状是普通法院根据国王特权和衡平法所具有的司法审查权,不需要成文法的授权,但成文法可在某些事项上限制司法审查权的行使。此外,英国普通法院还可根据成文法的授权对行政机关的决定行使上诉权,具体条件随授权法的规定而不同。最后,普通法院在受理其他诉讼的过程中,对主张行政机关的决定为无效的抗辩,在许多情况下,也必须附带地审查该行政决定的效力。二、美国行政诉讼制度美国和英国一样没有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对于违法的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主要由普通法院颁发命令状来实行,而且美国由于实行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则,认为普通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符合制衡原则。随着经济情况的发展,美国也设立了一些行政法庭,美国行政法庭的特点,主要是采取独立管制委员会的形式,这些机构独立于各部之外,既有行政管理权,也有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还有行政审判权,它们的活动受行政程序法的规定。最初出现的独立管制委员会是1887年根据州际商业法而成立的州际商业委员会,以后为其他部门所模仿,成立了许多独立的管制委员会。不服独立管制委员会的裁决时,法律问题

向普通法院上诉,因此,仍然维护普通法院的管辖权。除了这些独立管制委员会行使行政审判权外,美国某些一般的行政部门,例如联邦政府的各部,有时也有裁决行政争议的权力。此外,联邦还有一些专门法院,例如权利申诉法院、关税法院、征税法院、关税和专利权上诉法院等,对某些特定事项行使行政审判权。三、德国行政诉讼制度联邦德国和法国一样,有独立的普通行政法院系统,对行政诉讼具有一般的管辖权,此外还有专门的行政法院具有特殊的管辖权。公法上的诉讼,如果法律没有赋予其他法院管辖时,都由普通行政法院受理。普通行政法院分为3级:(1)州行政法院,为初审行政法院,全国约30个左右,对行政诉讼具有一般管辖权;(2)高等行政法院原则上每州1个,受理州低级行政法院上诉的案件及法律所规定的其他案件;(3)联邦行政法院,为联邦最高行政法院,依1952年9月23日法律而设立,受理各州行政法院在违反联邦法律时的上诉案件以及不属于州行政法院管辖的初审案件,这时也是终审案件。州行政法院的组织由各州规定,但不得违反联邦关于行政诉讼法的一般原则行政法院对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措施)可以撤销,也可命令行政机关履行其应当执行的职务,但对于抽象的行政行为(行政法规)的合法性,半数以上的州行政法院不能审查,即使规定有权受理这种行政诉讼的州,也无权审查联邦政府所颁布的行政法规。当事人只在主观权利受到不法的行政行为侵犯时才能提起行政诉讼,若仅仅因为利益受到侵害,无权提起行政诉讼。其次,在提起行政诉讼之前,申诉人必须先就争议事项向上级行政机关请求救济(诉愿),不服上级机关的决定或上级机关不为决定时,才能向行政法院申诉。四、法国行政诉讼制度一、法国行政法院的设置情况法国行政法院是独立于普通法院的专门审判机构,共分为三级:最高行政法院、上诉行政法院、基层行政法院。专门设立行政法院是法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最高行政法院有两个职能:一是充当政府法律顾问,是中央政府中最重要的咨询机关;二是从事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因此,最高行政法院具有双重性质: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其行使的是行政职能,相当于我国的政府法制机构;作为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机构,其行使的是司法职能,相当于我国法院的行政审判职能。上诉行政法院成立于1989年。之所以在最高行政法院成立100年之后成立该法院,是因为上诉到最高行政法院的案件太多,不堪重负,且办案周期太长,有的长达三四年甚至八年。全国共有8个上诉行政法院,分布在马赛、巴黎、凡尔赛等地,主要职能是审理基层法院的上诉案件,上诉案件约占全部案件的95%。行政基层法院,成立于1953年,全国共有37个。受理大量行政诉讼案件的一审。二、法国行政诉讼的办案程序总体而言,法官办案采取报告法官接受、研究之后提交合议庭集体决定模式,即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决策阶段。在准备阶段,报告法官(查案官)负责原被告证据的接纳和交换,以及证据的调查与收集工作,在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后向15个或者12个法官作介绍,讨论研究报告法官提出的裁决意见。之后,进入审判阶段,开庭时,审判庭由几类法官组成,3个来自上述的15个或12个法官,加上报告法官,再加上从未参与过该案讨论的其他小组的法官。开庭之后,由审判法官组成的合议庭正式表决作出裁判。三、审查内容(1)一般行政行为的审查。行政行为作出之后推定是合法的,法官有权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审查主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是否符合法律精神和立法目的。行政机关应当站在中立立场上作出行政行为,不能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具体来讲,审查行政行为主要是审查是否超越职权。超越职权被认为行政行为从未发生法律效力。原则上讲,只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单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后经过1996年判例可以对行政合同进行审查。(2)对规范依据的审查。原告也可以不针对行政行为违法提起行政诉讼,而是针对作为行政行为依据的行政法规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法规也包括地方性的行政法规。行政法院对行政法规的审查,可以从形式到实体均予以审查。形式上如行政法规是否侵入了立法者领域,行政机构是否有权颁布等,实体上如是否符合上级规范的国际条约、宪法、法律等。无权发布、形式上非法的,判决撤销整个法规;法规的一部分可以适用的,只判决撤销非法部分;法规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不适用于起诉人的法规不予撤销,但可以判决该法规不适用于原告。四、判决方式对于行政案件,一般可作两种判决,一是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二是撤销行政决定或对相对人作出赔偿。判决一般不会超出请求的范围,但判决的理由可以不受原告所说理由的限制,也就是说,原告攻击的理由不当,法院发现的理由可以直接作为判决撤销行政决定的理由。五、特殊情况下的判决即涉及公共利益的裁判问题。根据法国宪法的规定,总统可以作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政行为,根据判例,行政机构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作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政行为,但这种情况只是一种特例不能随便使用,适用的前提是:(1)确实情况非常特殊;(2)撤销行政行为会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害;(3)行政机关无法做到合法性。六、法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特点总结1.受案范围十分宽泛。一般说来,对行政行为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受案没有过多的限制。只有三类案件不能受理:一是总统作出的政治性决定;二是总统、总理与议会的关系方面的事项;三是法国的国际关系方面。公立学校和医院的行为、行政机构撤销职员的职务以及纪律处分、监狱对罪犯予以禁闭的行为,也可以直接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2.三审终审制。法国行政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所以不少案件一直打到最高行政法院才能终结诉讼。3.实行判例制度。行政法领域判例作用很大,特别是要求行政机关赔偿方面更是判例在起主导作用。最高行政法院判例有先例作用,基层法院、上诉法院的判决也可以作为判例,在最高法院未作相反判例时暂时作为判例使用,原则上只能以最高法院的判决作为判例。4.举证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说,法国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没有区别,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一个判例表明:在相对人提出由行政机关提供证据的要求合理时,由行政机关承担举证。5.不太注重和解,但也不禁止。1986年某基层法院判例认为,可以让当事人进行和解。但实践中,和解的案件非常罕见。两年前,最高法院认为,可以由双方进行和解,但要对和解协议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批准。在起诉之前,可以由共和国调解员进行调解,但在起诉之后就不能再由他们介入。共和国调解员的调解没有强制力。6.法庭审理实行“职权主义”。法国行政案件的审理实行纠问式,经过交换证据、送达等准备程序后,确定一个开庭时间。开庭时按照相对人——行政机构——独立顾问的顺序发言,不能再次发言。在开庭前证据、理由已经明确,新的证据、理由在开庭时不能再提交。7.法国不受“先取证,后裁决”原则的限制。行政机构作出决定之后,仍然可以调查取证,不受“先取证,后裁决”的限制。他们的观点是,法院判决撤销之后,行政机构可以重新作出决定,理由很容易找到。所以,允许他们在作出决定之后仍然可以取证,注重实体审查。第九章、行政赔偿第一节、行政赔偿的界定第二节、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第三节、行政赔偿的范围第四节、对行政赔偿范围的反思第五节、赔偿的方式、标准和费用第一节、行政赔偿的界定行政赔偿是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的职务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依法进行的赔偿。这一界定的核心要素在于:1·行政性2·职务侵权性3·违法性4·损害性5·国家性行政赔偿作为一项核心的权利救济制度,有着如下功能:1·排除非法侵害,恢复受损利益2·监督制约行政权3·调整公私利益、实现社会公正第二节、行政赔偿归责原则归责原则是所有国家行政赔偿制度的核心要素,也是行政赔偿立法的出发点。各国所处历史条件不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赔偿制度中所体现出的原则各有千秋。它指的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依据的标准,且只对符合此种标准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当前各国通行行政赔偿制度中所确立的归责原则主要有:1·过错归责原则2·无过错归责原则3·违法责任原则1.过错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过错是确立赔偿责任的根本依据。有两个基本分类:(1)主观过错。致害行为人所具有的与致害结果具有直接重大因果关系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2)公务过错。致害结果与公务人员的公务活动没有达到中等平均水准有直接重大因果关系。采纳这一赔偿原则的国家多为民事侵权理论较为发达的国家,如德日美英法等。为弥补这一原则中的主观过错认定困难、中等平均公务水平弹性较大等问题,出现了以初步证明理论和过错推定技术弥补这一原则的情形。2.无过错规则原则。这一归责原则以危险责任理论与公共负担平等学说为基础,它不评判侵权行为的起因、性质与内容,不评判是否违法及存在过错,只以致害结果是否存在来确定国家赔偿责任。根据这一原则确定行政赔偿责任时,行政机关承受的压力极大,辅之以损失程度原则及特定条件赔偿豁免原则作为补充3.违法责任原则。它是我国国家赔偿法所采用的原则。它以职务违法行为为规则标准,而不问侵权公务人员的过错有无。国家赔偿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一原则避免了主观过错原则主观性认定方面存在的困难,也与我国通行的法治原则和行政诉讼中合法性审查原则相一致。我国适用这一原则存在诸多问题,集中源起于对“违法”缺乏法律规定和立法解释。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对违法的界定则只限于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一过于严格的违法界定直接导致在法律调整范围之外的行政事实行为所引发的损害得不到相应救济。当前学术界的主流看法是要适当扩大“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