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义:“半殖民地”——
政治: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经济: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
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文化: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半封建”——
政治:封建势力维持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思想、制度在形成中;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存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产生、发展;文化:封建思想观念延续,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传入。主权部分丧失但没有完全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理解: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整体把握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B.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各占一半C.有主权但不完整,有封建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D.既是殖民地又是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CB巩固练习
4、两个时期1919五四运动18401949约80年约3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2、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3、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反帝: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封: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晚清政府(1840—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5.三个政府的统治6.四条线索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必修Ⅰ)B、中国人民为维护主权奋起抗争,反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必修Ⅰ)C、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必修Ⅲ)D、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必修Ⅱ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物质生活的变迁)列强侵华中国人的反应
高考展望:中国近代史,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从题型看,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考查列强侵略史,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战争的影响与几个不平等条约内容上的比较;考查抗争和探索史,多以材料题出现。本单元内容繁多,但线索清晰分明,复习时,注意以线索拉知识点、特别要对比,把握中国“双半”社会性质的演变特点及各社会阶级的救国特点,从中获得的启示。学习方法(1)从近代化史观角度,以民主化为主线整合知识;(2)从文明史观角度,中外史结合认识中国近代史;(3)从纵、横向两个角度理清阶段特征;184018421856186018831885189418951900193119371945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反割台义和团反帝运动救亡抗日本专题的两条线索:屈辱史斗争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屈辱史考纲解读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2、知道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4、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了解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6、认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及其影响。考纲: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第一讲:侵略史第一讲:侵略史共4个考点:考点1、第一次鸦片战争;
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考点3、甲午战争;考点4、八国联军侵华;
1、战争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虎门销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开拓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清政府闭关锁国,愚昧落后考点1、第一次鸦片战争近代列强在中国的三大吸血管:资金上的敲诈勒索;贩毒;协定关税。
——袁伟时
输入鸦片根本目的:直接目的:销烟的重大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获得利润扭转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2、战争结果:(1)1842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1843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思考《南京条约》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五口通商章程》规定了“领事裁判权”《虎门条约》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居住及租地权”(2)中美《望厦条约》规定了军舰“巡查贸易”权(3)中法《黄埔条约》规定了外国传教士的传教权破坏司法主权破坏领海主权中国战败,被迫签约破坏贸易主权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解析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疯狂地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费正清的观点没有点明鸦片战争的实质。答案B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D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意图的条款是A.割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领事裁判权D.协定关税D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B《南京条约》的危害内容危害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口(广、厦、福、宁、上)协定关税破坏中国领土主权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1860《北京条约》割占1898年强租内容危害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
开口岸(广、厦、福、宁、上)协定关税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加重人民负担破坏中国贸易主权,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便利外国倾销商品,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双半社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战争的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百年国耻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外交上由闭关被迫走向开放鸦片战争的影响(近代史开端的依据)社会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最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影响思想变化: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首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长期闭关状况被打破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A.列强大批入侵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封建自然经济解体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D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B(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8题)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D(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5题)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A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法权C(2012年大纲卷)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A(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3题)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C(2013届高三文综38)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都市群之一。“大珠三角”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1846年,广州进口货物价值(不含鸦片)12390213,比1837年减少33.2%,出口降至23198493元,比1837年减少35.7%。(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在鸦片战争前后对外贸易额下降的原因。(4分)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广州是清唯一外贸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大;②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五个通商口岸,导致广州对外贸易地位下降,进出口量下跌;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原因根本: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修约遭拒;2、经过①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②1858年,攻占天津,签订《天津条约》;③1860年,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3、结果:
4、性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5、影响:战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侵占150多万。半殖民地半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B(2009海南单科)2009年2月,佳士得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19题)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B(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4题)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圆明园大水法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建于清朝初期②毁于西方列强侵略③反映了清朝由盛转衰的趋势④体现西学东渐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C(2005广东历史)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年B、1843年
C、1858年D、1860年B知识拓展: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1)革命史观: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人面前表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格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的影响是
A.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B.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日益半封建化
C.思想界出现“西学东渐”态势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B
(2009·全国Ⅰ,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B
【示范2】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曾说,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导致“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的根本原因是(
)。
A.老百姓对清政府的腐败不满
B.长期的专制统治使老百姓缺乏主人翁意识
C.老百姓没有爱国精神
D.老百姓对列强的本质认识不清
B
(2007广东文科基础)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西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C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各地城乡。时人指出:“中国丝、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却在下跌。”在某些地区,洋纱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空间。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场,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加快。
——张岂之《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2)据材料二,概括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变化:①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近代化;
日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考点3、1894年甲午战争1、背景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改革不彻底;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斗争频繁。根本: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大陆政策,以解决资义发展矛盾;材料二: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尽管与日本在朝鲜中国问题上有尖锐矛盾,但并没有准备与日作战,而是采取不干涉政策。国际:西方列强对日本侵华默许、纵容;材料三: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寄希望于列强“调停”,不做充分的战争准备。--助长夷焰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1894.112、经过:①爆发:丰岛海战(1894,朝鲜)②平壤战役③黄海海战(1894):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P33)A英雄人物: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B结果:双方互有胜负,北洋水师主力尚存④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全城仅剩36人)④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VS慈禧:哪管国家兴亡,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中国为何败?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未能充分动员民众;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4、影响:①对中国:
政治: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经济:赔款加重人民负担;设工厂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促使中华民族觉醒,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运动;外交:中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宣告洋务运动破产;②对日本:促进了资义的发展,国际地位迅速提高,跻身帝国主义行列;③对远东格局: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北亚格局的中心,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三国干涉还辽)A.维新派:维新变法B.革命派:辛亥革命C.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1)从列强侵华来看:侵华方式发生变化:战前武装侵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狂潮。
(2)从中华民族危机程度来看:战前列强侵略中国边疆和邻国;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来看:战前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战后初步发展。
①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改良与革命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③民族觉醒,社会各阶层开始投身于爱国救亡。知识拓展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4)从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来看:《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恩格斯曾在甲午战争进行时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D.列强加强资本输出,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D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扩大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D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D.国人的心态盲目自信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B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D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庾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资本输出基本为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C(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4题)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6题)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A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形象。观察下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A.甲午中日战争B.巴黎和会C.抗日战争D.明治维新A(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2题)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晕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C(2012年大纲卷)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B
2012年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表示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拉开了一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最早源于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钓鱼岛澎湖列岛B(2007年南汇)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1)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哪里?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过程中的遭遇?(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方面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和灾难;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逐步觉醒。同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落后就要挨打,不能闭关锁国,要学习外国先进事物,自强不息等。考点4、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
根本: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完全的殖民地。
直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义和团运动);
2、时间、参加国: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3、结果:战败,1901年《辛丑条约》:“赔、划、禁、拆”3、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以往战争的不同:以往是以清政府为对手,这次以义和团为主要目标探究: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项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程度
列强侵华五大趋向《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这是因为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AC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C(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D瓜分狂潮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要求瓜分世界(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的刺激(直接原因)开端:三国干涉还辽主要方式(形式)经济:资本输出为主政治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国人民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自主学习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于政治手段的侵略)(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22题)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C.租占旅顺、大连D.修建满洲铁路B(2011·四川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A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总体角度思考)
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破坏性与建设性
⑴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①政治上: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②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③文化上:毁坏中华文明遗产。④基本生存权:肆意屠杀⑵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认识:列强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政治:打破闭关锁国,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思想:促进觉醒,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重点归纳:侵华史1、侵华史实:
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2、侵华方式:
军事:侵华战争;政治:签订不平等条约;
经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文化:文化侵略;3、侵华特点:
军事:由各自为战变为联合行动;
政治:由战争侵略到政治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经济: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读史感悟〖问题1〗当时列强为什么未能将中国变成殖民地而仅是半殖民地?中国军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问题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造成中华民族民族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想法?〖问题3〗启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列强多种方式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危机始终存在的根本原因。落后就要挨打!自强(发展生产力)1894.11.22日军进入旅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时四天。我国同胞遇害者达2万多人,全城幸存者仅36人。他们的脸上被刺有免杀记号,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体的。西方的报刊谴责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据说当时很多刚刚从欧洲到中国来的八国联军士兵都对清朝女人的小脚产生了兴趣,于是很多中国女人的脚就被这些士兵砍下来,当成战利品带回欧洲去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的烧、杀、抢的情况,导致人民“丧失基本生存权,国家财富被掠夺”▼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史观解读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整体)史观革命史观C、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D、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A、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B、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认识新史观——史观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E、“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社会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史观运用:从历史结论逆推史观用多元史观解读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丁说:“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运用多元史观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重难点探究—深化知识
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传入,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鸦片战争后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动地融入世界。鸦片战争是两种文明的激烈交锋。农业文明落后于世界潮流,无力抵御工业文明的侵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大众传媒与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厦门模拟)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署170周年,百年荣辱起于此,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不同史观解读《南京条约》,下列研究性成果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的冲突——文明史观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全球史观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革命史观D.晚清人们生活习俗出现西化——社会史观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史观的理解与运用。A、B、D三项对《南京条约》的解读正确,C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不属于革命史观,应属于唯物史观。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答案C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重人民负担,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便利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内容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日本侵略中国进入了新阶段?第四条最能体现。探究: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的阶段。新阶段表现在哪里?政治上: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的区别
19世纪中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甲午战争以前西方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
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输出日益增大,殖民掠夺更加剧烈,因此以资本输出、分割世界为主要特征。经济侵略方式的改变源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可见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多获得一层剥削当地工人剩余价值的利润,用等式表示,即:资本输出利润=劳动剩余价值+商品输出利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便于镇压反帝运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三条最能体现。①赔款4.5亿②划使馆界③严禁反帝④拆炮驻兵便利了列强长期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国中之国”,列强侵华大本营;帝国主义的工具,“洋人的朝廷”。影响内容★注意:《辛丑条约》同以往的条约有所不同:一方面是没有规定割地和开口通商的条款,另一方面是进一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这说明:列强不再满足于获得某些具体的侵华权益,也不再以瓜分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以华治华”积极扶植清政府,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为主要目的,进一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就是为了加强对清政府的监视和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帝国主义掠夺的本质不变,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瓜分—以华治华。)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幻灯片66▲
2、《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是什么?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2)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开埠)(4)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协定)《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第四条最能体现。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近代前期(1840—1919)四条线索侵略史:列强侵华,中外勾结;抗争史: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探索史:仁人志士不懈寻找救国救民真理道路;发展史: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谋求国家富强;侵略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争史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探索史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发展史民资:产生民资:初步发展民资:黄金时期主要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不满既得利益,要进一步打开市场对外扩张,为资义发展开辟道路瓜分世界;镇压革命,维护利益主要影响开始沦为程度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国际背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侵华方式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维护主权斗争列强侵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开始沦为双半社会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双半社会加深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西南门户被打开中日甲午战争双半社会大大加深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双半社会义和团运动日本侵华战争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抗日战争中华民族没有被列强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第二讲:抗争史共4个考点:考点1、三元里人民抗英;考点2、黄海海战;
考点3、反割台斗争;
考点4、义和团运动1.原因:考点1、三元里人民抗英;2.时间、地点?3.特点:4.意义?1841年广州英军入侵;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侵略的斗争,体现爱国精神。根本原因:其它原因:清府腐败;人民的爱国精神.自发性下列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B.斗争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C.斗争最终没能阻止英国的侵略活动D.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抗侵略的斗争(2008全国文综Ⅰ卷)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A1)爆发: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2)经过:自己阅读,了解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3)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考点2、黄海海战;(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A
《全球通史》载:“□□□□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材料空白处应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B背景:概况:结果:意义:甲午战败,签订《马》,割地…(1)时间:1895年(2)领导人:重创日军后失败(力量的悬殊,政府的腐败)考点3、反割台斗争;①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②体现了捍卫领土完整的精神。义军(邱逢甲,徐骧),黑旗军(刘永福)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余人日军主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山根信成被杀爱国诗人丘逢甲兵败内渡后仍念念不忘恢复故土,作诗倾诉对台湾沦陷的无比愤慨,如《春愁》、《往事》等,真切而感人肺腑。《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6)法国学者马扎里海说,“汉人于1662年从那里驱逐了荷兰人,1885年驱逐了法国人,1874年和1945年驱逐了日本人“。”那里“是指我国的A.山东B.辽宁
C.台湾D.广西C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A.左宝贵的部队B.义和团C.丁汝昌的部队D.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D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2、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概况如何?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台湾人民进行的反割台的斗争反映什么精神?甲午战败,签定《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
台湾各族人民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日军。
表现了台湾人民的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1896年,台湾人民进行了反割台的斗争。行动:概况:感情: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精神:考点4、义和团运动(1)兴起原因:(2)参加者:农民、手工业者根本原因: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4)口号:“扶清灭洋”认识?(6)失败原因及意义:(3)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
山东—直隶—京津.(5)清政府的态度:转移的原因?镇压-招抚-剿灭
(7)经验教训: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义和团运动形势图平原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朱红灯
起义地区【示范5】
英国史学家以赛亚·伯林认为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他把民族主义分为进攻性和非进攻性两种,所谓进攻性民族主义,是在狂热捍卫自身文化的同时,对其它文化及其承担者轻则拒斥、压制,重则必欲毁灭而后快。下列事件符合上述进攻性民族主义观点的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公车上书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C(2009海南历史18)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B、洋务派
C、太平军D、义和团D(2008北京文综19)右图是一张义和团运动出现前,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流传的反对西方基督教的宣传画(《射猪斩羊图》)。画中对联是:“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头问畜牧还想来么。”造成中国人民对洋人与洋教的这种态度的最主要原因是A、清朝政府官员的支持B、敌视外洋事务是中国农民阶级的特性C、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D、传教士肆意欺压百姓D(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7题)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B(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2题)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2012年海南卷)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B★上述斗争的共同特点:①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②都表现了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③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结论: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人民大众的反抗运动:政府官兵的英勇反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归纳提升(抗争史)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编》材料二19世纪末,洋教遍布山东。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山东,教会活动更加猖獗。……每因教民肆虐太甚,乡民积怨不平,因而酿成巨案。该国主教只听教民一面之词,并不问开恤之由,小则勒索赔偿,大则多端要挟,必使我委由迁就而后已。……民教争讼中,清政府“袒教抑民”导致民冤不伸。
——《义和团档案史料》从材料中概括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灭洋”爱国性盲目排外“扶清”减少来自官府的阻力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反清复明扶清灭洋扫清灭洋反映了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本质认识不断深入口号调整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评价:A、进步性:爱国性质;反映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局限性:对清政府放松警惕;盲目排外;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化私忿而为公义,缓急可恃,似亦因势利导之一法。
——军机大臣赵舒翘等人的奏报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是什么?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②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农民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斗争;性质: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马克思:“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以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29-1933经济危机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日法西斯侵华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完全开放独霸中国转嫁危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文明的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人面前表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格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的侨民享有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他们在中国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只受本国驻中国领事法庭的审判,中国政府不能过问。租界: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的据点。上海英租界——近代列强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英国中国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农业工业西方社会的转型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1765年珍妮机问世,工业革命开始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1776年《国富论》发表,英国制定自由资本主义政策世界工厂中国英国武器苦难来自落后和封闭中国英国政治经济自然经济(农业国)军事外交综合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完成工业革命(工业国)装备陈旧船坚炮利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1.1839年9月,林则徐在奏折中声称:“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
2.1840年8月7日,林则徐……曾献策激励军民英勇杀敌,竟说其一仆不能复起。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3.他想英国人必须有茶叶,大黄以助消化,他禁止茶叶大黄出口,就可以致外人的死命。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大纲》——林则徐官方文件苦难来自落后和封闭保守闭塞整体意识落后于西方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1860《北京条约》割占广州澳门(萄占)九龙司香港(英占)琼州淡水台湾厦门福州定海上海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烟台北京营口黄海东海黄河运河长江汕头天津宁波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1856年英法侵略者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沙俄趁火打劫,战争前后占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圆明园又称万园之园,始建于明代,历经清六代皇帝,150年营造,占地350公顷,拥有中外建筑师精心设计建造200多座各式建筑,汇聚中西文化珠宝。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联手抢掠、焚毁。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2000年4月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猴首铜像叫价25次,以818.5万港元成交,牛首铜像叫价21次,以774.5万港元成交。同年5月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虎首铜像叫价21次,以1544.5万港元成交。猪首铜像则由澳门特别行政区企业家何鸿燊以600多万港元从美国藏家手中购得后,于2003年9月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而此次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马首铜像,仅估价就已经超过6000万港元,是前面四个生肖铜头像总价的近一倍。福建台湾和澎湖列岛日本长江流域“新界”和威海卫英国两广和云南广州湾法国长城北和新疆旅顺和大连俄国山东胶州湾德国势力范围租借地或割占地国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①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③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④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山东问题由来与解决知识链接概念阐释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管理的地区,租借国在租借地具有行政、立法、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成为被租借国的“国中之国”。租借期最长不得超过100年。势力范围是指列强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都享有绝对的行政、司法、立法权,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俄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北京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1)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围;(2)虎,代表英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3)德国,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4)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5)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6)图的东南部还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战争回顾:满纸心酸泪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此日漫挥天下雨,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所题挽联
被日本掳去的镇远305mm主炮炮弹,至今仍陈列在日本,用以羞辱中国人。战争回顾:满纸心酸泪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据<旅大史话>记载:尸体抬了一个月才抬完。两万多尸体,堆成尸山,日本人用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日本血洗旅顺知耻而后勇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8401842鸦片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证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分析
- 物业续签合同申请流程
- 顶级咨询服务合同指南
- 创意日用品销售合同
- 新鲜鸡蛋购销合同示例
- 计件工合同的制定要点
- 五金配件采购合同示范
- 农业草料购买合同
- 借款合同纠纷处理律师函的作用
- 短期利息借款合同模板
- 戏剧与美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长江人民艺术剧院
- 老旧排水管网改造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 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2023年秋季《法律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 2024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赛项备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含答案(案例分析题 论述题)
- 期末(试题)-2023-2024学年剑桥少儿英语一级上册
- 2024届新高考英语练习: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 推进新型工业化思考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II卷) 英语 Word版无答案
- 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