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好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_第1页
例谈“好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_第2页
例谈“好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谈“好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题导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如I问何提出影响“教”与“学”的关键问题或者说是“好问题”,让问题真正有价值,这是问题导学的核心。思考并提出好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是好问题?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好?其判断标准应该是此问题能否产生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而效果的好坏要依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其综合素养的发展状况来判定。好问题具有开放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课堂有亮度;好问题能以简驭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课堂有密度;好问题能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让课堂有深度。总之,能让师生的课堂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实现学生收益的最大化,这就是好问题,同时,这也是好问题存在的价值。―、提升教学的“亮度”所谓“亮度”,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眼前一亮,产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坐井观天》一文,教师先带领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然后提问:你觉得青蛙和小鸟谁可笑?课文中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都在笑对方傻。教师的这个问题充分激活了二年级孩子的思考,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大家议论纷纷。生:我觉得青蛙可笑,天天坐在井里,虽然看得见天,但只看见了一片天,并没有看见大大的天,就认为小鸟说大话!生:我觉得小鸟更可笑,地球就这么大,也不是无边无际啊!生:小鸟可笑!就算小鸟看过了广阔的世界,也不能这么不谦虚啊!生:我觉得小鸟可笑。为了喝水,跟青蛙吵起来了,反而忘了自己从天上飞下来的目的。青蛙一生气,它肯定喝不到水了。接着,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小鸟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大家猜一猜,青蛙跳出来没有?这一问,学生的劲头又来了,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教师抓住了文本的关键之处,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所有学生的热情。而小学生想象力之奇妙可谓大大出人预料。这些童言童语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真实的内心,更加理解了儿童的世界。这样的好问题可以让学生眼睛闪闪发光,让学生自由思考、积极发言,师生以自己积极的思考点亮对方的眼睛,最终点亮课堂。那么,这样有“亮度”的好问题是如何提炼出来的?它要求教师解读文本时要具备敏锐性,能找到体现文本内涵的关键语句,再结合儿童的兴趣,从培养儿童想象力、表达能力的角度巧妙地进行提炼。二、增大教学的“密度”“密度”指课堂内容的丰厚,以多篇文本或大容量的学习内容为主要特征。好的问题可以简驭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充实的课堂、高效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两小儿辩日》《北人食菱》《〈论语〉两则》《最大的“书”》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完成这么多内容的教学呢?教学伊始,教师请学生带着“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阅读《两小儿辩日》和《北人食菱》。在《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为“日初出还是日中时离人近”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论,在争执不下、辩解不清时向孔子请教。孔子在时人心中是聪明人,可是连他也“不能决”,于是遭到嘲笑。孔子作为拥有大学问的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儿童,不介意嘲笑,不怕丢面子。而《北人食菱》中的北人明明不知菱角为何物,不知道菱角怎么吃,却不懂装懂,接连出丑,吃时“并壳入口”,之后在别人问“北土亦有此物否”时,说“前山后山,何地不有”。一个是谦虚、实事求是,一个是强不知以为知,学生在对比中对“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了更深的体悟和思考。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再阅读《〈论语〉两则》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会对其含义有更直观、清晰的理解。最后,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最大的“书”》。结合之前的阅读所得,学生知道了大自然是一本书,每个人都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读懂这本“最大的书”。这堂课上,教师以问题“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贯穿所有文本。在四十分钟内,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通过对比、拓展、延伸阅读,在轻松的故事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生学习没有难度,教师教学高效,这就是好问题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密度”。这样有“密度”的好问题如何提炼出来?它要求教师要对文本解读透彻,找到几篇文章之间暗含的逻辑关系,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逻辑合理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贯穿几篇文本的问题。三、推动教学的“深度”“深度”指的是教师借助文本,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透过表象深刻理解文本的深意,从思想、情感上化育心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文化人”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除要关注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外,还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某教师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可以看到好问题如何有效地推动教学的深度。问题一: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学生根据课文说了自己对美丽的圆明园的热爱,也说了自己对圆明园被烧之后的气愤和惋惜。教师引用鲁迅的话总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课文一开始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恰恰是为了对比并突出圆明园被毁灭的悲剧是中华民族的伤痛。问题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一开头便写道“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请大家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说。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朗诵了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有的结合时事谈道,巴黎圣母院因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而闻名于世,去年4月15日的一场大火将其毁于一旦。人们现在只能看到被大火烧后的巴黎圣母院,多么遗憾啊!巴黎圣母院和圆明园的遭遇,都令人感到惋惜……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步懂得:无论是圆明园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我们都要珍惜。接下来,老师展示现藏于各国博物馆里的本属于圆明园的文物图片,请学生思考:看着流失在外的国宝,长大以后我要干什么?学生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学会了理性思考,知道了要明辨是非,要有规则与法治意识,在爱国的同时要有责任担当。这节课,教师通过三个问题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既培养其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情感,又让他们懂得要珍惜全人类的共同文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对人类文明更深层次的认识,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有“深度”的问题如何提炼?这需要教师立足于文本本身所包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