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承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了解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两岸交往概况;“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学习目标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本课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学习重难点自学指导1、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确立了争取用
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
”的对台基本方针。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
”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3、1992年,两会(即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属
原则”达成共识。第二年,海协会会长
和海基会董事长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4、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
,其中坚持
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5、20多年来,在“
”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在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
、互补互利的局面。和平和平统一祖国辜振甫一个中国38三不八项主张一个中国汪道涵相互促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结合近代史用史实说明台湾问题的由来。3、简述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政策(方针)的变化。4、两岸关系变化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5、目前阻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哪些?合作探究
三国时期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隋炀帝派人到达琉球(台湾)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隶属于划归中国版图清朝前期(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探究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卫温赴夷洲,隋通流求岛,元设巡检司,成功收台湾,清置台湾府。本是同根源,自古皆中华。-------《同根源》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被迫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台湾回归祖国怀抱1949年4月,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1950年,美军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探究2:台湾问题的由来时间政策新中国成立初5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武装解放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毛泽东探究3: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的变化1979年1月邓小平谈到与台湾关系时指出:“我们尊重台湾的现实,台湾当局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拥有它自己的权力,就是它可以有自己一定的军队,同外国的贸易、商业关系可以继续,民间交往可以继续,现行的政策、现在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变,但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八项主张,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的新建议。江泽民讲话的核心思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江泽民对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胡锦涛的四点意见: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三月十四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会上审议并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探究4: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和发展3、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4、1993年,两会在新加坡进行“汪辜会谈”5、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行——破冰之旅1、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2、1990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九二共识”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向海协会表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向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1990年,台湾“海基会”成立,会长辜振甫1991年,台湾成立“海协会”,会长汪道涵2005年连战大陆行——破冰之旅连战1936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2001年3月,当选为国民党主席。两岸姐弟50年后的团聚台湾群众支持北京奥运两岸宗教交流赠台熊猫“团团”“圆圆”两岸经济合作1992年至1995年达560多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4957亿台湾品牌
台湾知名学者、作家李敖来中国大陆的“神州文化之旅。9月23日李敖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两岸影视合作《还珠格格》胡锦涛会见萧万长就两岸经贸交流交换意见2005年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世界瞩目的发展台湾亲民党宋楚瑜访问大陆
(2005、5)胡锦涛会见新党主席郁慕明一行
(2005、7)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曾经指出,台湾问题归根到底是美国问题。没有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就不会有台湾问题。半个世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表明,台湾问题中的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变化,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具有爆炸性的核心问题。美国的对台政策直接影响到台湾局势的发展。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一是以美国为首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二是岛内分裂,台独势力的阻碍。目前阻挠统一的因素:
北京时间2010年1月30日凌晨,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向台湾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反导系统等总额近64亿美元武器装备。我外交部连夜提出严正交涉。台湾必然回归祖国的原因:1、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都是炎黄子孙3、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4、从法律角度讲,《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5、从可行性角度讲,香港澳门的和平回归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促进两岸交往
推进对台政策同根文化台湾同胞综合国力两岸人民认同支持奠定渴望祖国统一1、在两岸关系上,提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的我国家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2、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澳门回归后
C、改革开放后
D、香港回归后
3、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指导思想的对台八项主张的提出者是(
)
A、邓小平
B、朱镕基
C、江泽民
D、温家宝检测反馈4、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幼儿园师资派遣与幼儿膳食服务综合合同3篇
- 2024房地产项目投资合同书
- 2025年度学校安保人员治安巡逻及防范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型房屋更名买卖合同3篇
- 2024版新能源电动车生产与销售合同
- 2024年重点项目合作方知识产权保护合同6篇
- 上课睡眠保证书
- 2025年度烤鸭品牌加盟店选址评估与市场调研合同3篇
- 2024煤炭企业风险管理及价格锁定协议3篇
- 2024年设备安装项目协议标准模板
- 班级管理方法及措施
- DB11-T 693-2024 施工现场临建房屋应用技术标准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情景试卷(含答案)
- 股权原值证明-文书模板
-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练习题复习资料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四年级英语期末培优卷3
- 2024年01月11344金融风险管理期末试题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八县区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操作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初中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