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根源
1.艾滋病的概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英语: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音译为艾滋病[1]),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2],而这种综合症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3][4],因此各种性行为、输血、共用针头、毒品的静脉注射都是已知的传染途径。另外所有带有创伤性(比如洗牙和补牙)的和需要进入人体内部的医疗检查(比如肠镜和胃镜),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则都有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2.艾滋病的历史
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最初是在西非传播的,是一位非洲男子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性交后传染开的,当时该男子在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性交后,再与其他同性者性交,才开始有艾滋病。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见曾毅:爱滋病的流行趋势、研究进展及遏制策略)。[1]3.现状到2002年为止,艾滋病这种全球性的传染病没有显示出感染减慢的趋势。据估计,全球有四千万的艾滋病带原者,大约有一千三百万已经死于与艾滋病有关的疾病,主要是肺结核。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估计全球艾滋病的死亡数字将达到像黑死病或西班牙流感的死亡数字。在西方国家,由于对安全性行为的教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开始有减慢的迹象。但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感染率有再次升高的迹象。例如,在英国,诊断为艾滋病的人数从2000年到2001年上升了26%。主要涉及到公众健康工作者,伴随着非法的性工作者和毒品注射者,艾滋病将仍然是一个问题。艾滋病的死亡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为有了被证明能有效的压制艾滋病毒的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目前公认最佳的疗法为“鸡尾酒疗法”)。4.国内现状:在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次发现艾滋病是在1985年6月,从一名阿根廷游客身上发现,最后这位病人在北京协和医院因并发症死亡。截止到1989年底,中国大陆已经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72名,其中大部分是吸毒人士。当年在云南吸毒人群中发现艾滋病标志着中国艾滋病开始流行。中国政府近年来也积极对公众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包括向性工作者和同性恋者间进行安全性行为的教育,但收效甚微,至2006年1月25日,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公布,至2005年底中国艾滋病感染者65万人,其中发病患者约7.5万人2007年11月29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联合举行《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2007艾滋病最新资料,截至截至2007年底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因艾滋病死亡2万人,在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同性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母婴传播占1.1%。。然而世界著名的爱滋病防治工作者高耀洁和很多体制外人士认为,爱滋病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采血(献血)、输血等医疗途径。虽然艾滋病教育在中国已逐步展开,但社会上仍然普遍对艾滋病及其感染者认识不足且带有歧视。在中国艾滋病的高发区云南省的疾控中心(CDC)自愿艾滋病检测点(VCT)每年约有2500人次的求询者,按照该疾控中心2010年的检测数据表明:异性性行为导致感染的比例已经达到30%,同性性行为的导致感染比例已经达到45%[62]。5.艾滋病在全球的分布地图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地区 HIV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总数(万) 新增感染者(万) 2003年死亡人数(万)非洲(撒哈拉以南) 2,500-2,820 300—340 220—240北非和中东 47-73 4.3—6.7 3.5—5亚洲(南亚和东南亚) 460-820 61—110 33—59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70-130 15—27 3.2—5.8拉丁美洲 130-190 12—18 4.9—7加勒比 35-59 4.5—8 3—5东欧和中亚 120-180 18—28 2.3—3.7西欧 52-68 3—4 0.26—0.34北美 79-120 3.6—5.4 1.2—1.8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2-1.8 0.07—0.1 <0.01合计 3,400-4,600 420—580 250—350艾滋病在中国的分布图预防背景在八十年代北美和西欧工业发达国家,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男性之间的不安全性行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贫困国家或地区,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主要是通过异性之间的不安全性行为。而通过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针具造成艾滋病的传播泛滥则主要是在东南亚和中亚独联体各国。根据去年四月我国卫生部门公布的报告,我国百分之六十八的HIV感染者是由于静脉注射吸毒与同伴共用针具感染上的。百分之七点二是由于不安全性行为传染上的。百分之九点七是由于没有按照国家卫生规范要求的采血、供血造成的。7.如何预防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没有全程正确使用保险套的阴道交和肛交是一种高危行为。少数人透过和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口交而通过伤口被感染,但这种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低风险的。但是,无论如何,如果希望绝对的安全,在口交中也应当使用安全套。唾液的艾滋病毒浓度很低,接吻是不会感染艾滋病,除非对方口腔有伤口。不要共用针头。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通过针刺感染艾滋病的比率少于1比200。在针刺后使用抗艾滋病药物进行消毒可以进一步减轻被感染的风险。6.传播途径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1)性接触: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2)血液: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3)母体: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预防疫苗:尽管目前来说对于艾滋病的防治没有有效的疫苗,2009年发布的RV144单次试验疫苗被发现能够减小接近30%的患病几率。这也促使科研人员鉴定对研究出真正能够防治艾滋病疫苗的信心。目前对于RV144疫苗的试验还在进行。降低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的方法:[32]应每次性行为均做足安全措施(如全程使用安全套、避免接触对方体液等)关于性方面,青少年群体应该自尊自爱,洁身自好。保持好健康的心态。8.如何看待艾滋病的社会歧视主持人:怎么样消除社会歧视呢?曾晓东:我觉得需要做的工作特别多,比如说,刚才谈到的宣传、倡导,使社会文化能够得到一个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发挥这些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本身的作用,我们也注意到这两年在媒体上公开露面的艾滋病病人也非常多了,这一方面说明他们自身的勇气,另外也说明了社会的宽容度是在不断的打开的。另外,在中国这样一个体制之下,政治领导的作用,政治领导在这个问题说的认识是非常中国的,我们已经非常高兴的看到,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我们的国家主席、总理都在特殊的时刻去看望艾滋病人,发出这样的信号,我希望这个信号能够传达下去,能够让我们这些政治机构中的要员很好的领会这样的意图,这点如果做好的话,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机构,在遏制艾滋病,在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方面会发挥很有效的作用。还有就是,我们应该赋予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一些他们自己的权利,比如说在就业、在就医方面,使他们能够找到比较快捷的、维护自身权利的这种法律的或行政的救济的渠道,一旦遇到不公正的待遇能够找到帮助,还有一个是社区,改善社区的环境,在社区的居民当中形成这种平等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我觉得这个就是对他们一个最大的帮助。
对艾滋病问题带来的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说艾滋病孤儿,比如说艾滋病孤寡老人,政府、社区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这个时候就应该体现出我们的关爱来了,体现出我们的人道主义精神来了,有时候这种关爱不仅仅是政府的力量能够做到,也需要民间团体,需要居民社区大家共同的努力。当然了,像自愿的咨询检测,特别是一个比较廉价的咨询检测的服务也是必须的。还有,从艾滋病本身的传播的一些知识方面,就是我们讲的知晓率还有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艾滋病患者去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一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时,曾明确强调: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全社会都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
中国社会目前对于艾滋病人的歧视现象还非常普遍,对于艾滋病所持有的错误、扭曲观念还非常深厚。在一些陈旧的夹杂着道德评判的认知体系中,艾滋病如同洪水猛兽,与艾滋病人接触充满了风险。他们并不明白,艾滋病只有血液、母婴和性三种传播途径,日常的教学工作不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在一个现代社会的建立进程中,历来不乏破除各种歧视观念的重任。如何滤清对艾滋病人的种种误解,几乎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是否迈进文明门槛的风向标来看待。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根本上还是需要在制度上确立一个公平的原则。这一公平性的原则既体现在法条中,也体现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制度的生产和推进,科学的观念得到传播,丑陋的偏见和歧视将得到稀释和化解。9.AIDS传播的社会根源通过案例的总结可以得出艾滋病的传播根源如下。1.经济的滞后性与人们需求之间的矛盾。(血液交易,卖淫)2.制度的缺失和监管上的纰漏。(贩毒,医源性传染)3.法律和道德的盲区,以及市场经济下的固有弊端。(同性恋,外国的糟粕文化)4.人口的密度和人口的流动性。(人口基数,人口国际间的流动,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和信仰)5.广泛存在的贫困、不平等和暴力的生存条件不消除(非洲)6.对于我国重治疗轻预防,没有相应完善的救助和检测机构。7.社会文化变迁对环境和人口生存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污染,核泄漏,战争)8.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总结
综上所述,不论是艾滋病传播地区的不平衡性,或是在不同地区主要传播方式的差异,以及对不同社会群体危害程度的不同均表明,艾滋病的传播是与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和人类历史上曾经遭受过的各种传染病的危害一样,艾滋病传播的发生即有其生物原因,也有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原因。在交通运输、信息传播技术急速高度发展,全球时空的急剧压缩的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世界各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问卷调查
- 2025至2030年中国阿胶软胶囊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锰-锌功率铁氧体材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滑坡处置施工方案
- 商业运营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红外线采暖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立式拌面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1
- 2Youmustbecarefuloffallingstones-英语九年级下册
-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意见
- 化工安全教育警示
- 危险品运输汛期应急预案
- 国际木材电子交易市场商业计划书
-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 前程无忧测评题库及答案
- 【MOOC】计算机组成与CPU设计实验-江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瓶装液化石油气送气工应知应会手册
- 2024年广西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系统招聘笔试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伦理要点
- 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