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第一章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1.gif)
![经济社会学第一章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2.gif)
![经济社会学第一章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3.gif)
![经济社会学第一章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4.gif)
![经济社会学第一章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c4475adc5b3afdfdf0f18e54c28b857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
经济社会学
(第二版)主编长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渊源第一节
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第二节
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内容提示】目前,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经济社会学已经成为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Zafirovski,1999)。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在一定程度上,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互动的结果。本章将回顾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非经济因素分析以及社会学家对社会现象的经济因素分析,以说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同等重要的贡献;并且,将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互动的角度考察经济社会学发展的历史阶段。网络资源中国社会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社会学视野网:/人大社会学视野论坛/bbs/榕树社会学在线:/bbs/index.asp?action=frameon美国社会学杂志http://www.journals./AJS/home.html美国社会学协会:
http://www.asanet.org/第一节
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二、约瑟夫·熊彼特三、卡尔·波兰尼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有学者认为“经济社会学”术语最早始于1879年,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Jevons)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理论》(TheTheoryofPoliticalEconomy)中第一次使用(斯威德伯格,2005)。最早把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记录在册的是涂尔干(EmileDurkheim)于1896年创办的法国《社会学年鉴》(朱国宏,2005)。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1868年,为了研究康德哲学去了德国,同年回国,任剑桥大学道德学讲师。1875年因研究保护政策而远渡美国。在剑桥大学期间,由于和哲学、经济学界人士的往来,他的兴趣由物理学转向哲学和经济学。1877—1882年,马歇尔任布里斯托尔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兼任学院主任。1883年马歇尔担任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1885年回剑桥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08年退休后,继续在剑桥从事研究和写作。其主要代表作是《经济学原理》(1890)。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马歇尔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1)偏好是如何产生的;(2)行为理论;(3)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Aspers,1999)。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一)偏好的产生根据马歇尔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需求水平将越来越高。活动产生偏好。当然,这里的活动是广义的活动,包括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活动。实际上,若限定在经济活动方面,马歇尔所说的活动是生产(production)或者供给(supply)的另一种说法,需求则只是消费(consumption)和需要(demand)的代名词而已。这样,马歇尔就将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在其著名的供需曲线上,也体现在活动产生需求的一般思维方法上。根据他的观点,生产和消费是极其相关的,这种观点是对李嘉图强调生产重要性的批判。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二)行为理论首先,他认为货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然后,他讨论了产生这一行为动机的理由,或者说动机的动机。传统经济学理论假定人是功利主义的和原子化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动不受其他行动者行动的干扰。马歇尔的观点与此相反,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多数情形下是基于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动的认识。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三)作为生产第四要素的组织马歇尔指出,保证工业组织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是,使每个受雇者担任最合适的工作,并供以最好的机械和其他工具。在对手工技能有很大需要的低级工作中,劳动的专业化能大大提高效率,但在高级工作上则不尽然。马歇尔在研究企业管理时,考察了“私人合伙企业”、“股份公司组织”、“国有企业”和“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形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二、约瑟夫·熊彼特
熊彼特约瑟夫·A·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1950),原籍奥地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出生于奥地利一个织布厂主家庭。1901—1906年就读于维也纳大学,随后两年游学伦敦。1909—1918年在奥匈帝国的捷尔诺维茨和塔拉兹大学任教。1921年任维也纳私营皮达曼银行总经理。1925—1932年间曾应邀任日本客座教授,并在德国的波恩大学担任教授。1932年迁居美国。他不仅是著名的经济理论家,而且还是经济计量学家。他是国际经济计量学会的创立人之一、第五任会长(1937—1941),1948年“美国经济协会”会长。二、约瑟夫·熊彼特
在《经济分析史》(HistoryofEconomicAnalysis)一书中对经济社会学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经济社会学”,即对与经济相关的制度如政府机构、财产继承、私营企业、习惯性行为或“理性”行为的描述和解释——或称解释性的描述;所谓“经济学”,即对经济组织的解释性描述,这种经济组织存在于任何给定的制度之中,如市场组织(熊彼特,2001)。二、约瑟夫·熊彼特
熊彼特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经济学与社会学关系的论述以及对企业家及其创新的研究上。(一)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熊彼特强调经济学和社会学是相互联系的。在20世纪20年代,经济学是极力排斥社会学的,但此时熊彼特则主张经济学家应该欢迎社会学的发展,其理由是,在经济理论中“一些主要的问题”用纯经济学的方法是不足以解决的。那种认为经济学处理经济现象,而社会学处理除经济现象以外的其他人类活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二、约瑟夫·熊彼特
(二)企业家与创新企业家的功能是熊彼特的发展理论中的关键要素。他将其界定为革新——促成生产(和劳动)诸因素的新结合,当这种结合与信贷联系在一起时,它便打破了经济生活循环流动的静态均衡,把经济生活提高到新的水平。企业家改变了供应条件,以新的方式把现存资源结合在一起,因而建立了新的生产特色。二、约瑟夫·熊彼特
关于企业家身份与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熊彼特实际上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社会分层观点。对于他来说,阶级结构就是诸家庭的等级秩序的一种表现,个人属于独立于其意志之外的阶级。解释家庭在阶级中流动的基本因素类似于解释从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流动的因素:适应特定历史时代社会环境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展示那些为领导角色所必需的技能的能力。像旅店一样,社会阶级随时间推移而缓慢变迁,也就是为不同的人所占据。二、约瑟夫·熊彼特
(三)作为生产第四要素的组织马歇尔指出,保证工业组织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是,使每个受雇者担任最合适的工作,并供以最好的机械和其他工具。在对手工技能有很大需要的低级工作中,劳动的专业化能大大提高效率,但在高级工作上则不尽然。马歇尔在研究企业管理时,考察了“私人合伙企业”、“股份公司组织”、“国有企业”和“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形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三、卡尔·波兰尼
波兰尼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1886—1964),经济历史学家。1886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生长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送进了俄罗斯前线监狱,从监狱释放后,他又回到了维也纳。1933年波兰尼移民到英国,并成为一名家庭教师。1940年到美国演讲,并在伯林顿学院接受教席。1944年,他完成了著名的《伟大的转变》一书。1957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第二部著作《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波兰尼一生不能定居,总是处在边缘的流放状态,即使在学术上,也一直未被列入主流。三、卡尔·波兰尼
他的中心论点是经济“嵌入”于更大的社会之中(因而他建立了同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凡勃伦、康芒斯、米切尔所持观点的部分亲和性)。波兰尼认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固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一般而言,社会有优先权并控制着经济。在历史和比较视野中,经济总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经济行为者的活动并非旨在最大限度地扩大其物质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其社会地位、身份和社会优势。三、卡尔·波兰尼
波兰尼在其著作中专注于三个核心问题:市场经济及其矛盾;作为基本制度的自我调节的市场;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范式普遍效力的要求的限制。对这些命题的讨论可见诸他的第一部且最知名的著作——《伟大的转变》。三、卡尔·波兰尼
波兰尼基于自己的人类学研究,详细阐述了三种经济整合原则的类型学:互惠、再分配和交换。每一种类型在空间上都需要不同的分配形式:互惠指对称群体之间的相互关联的交易(如礼品交换);再分配指到“中心”和从“中心”的适当交易(如从行政上组织食品的分配,即慈善事业);交换涉及市场系统中“诸手”之间的交易(买与卖)。这种分类的必然结果是,在具有这些结构群体种类(如对称地组织起来的亲缘关系)的社会中,将依此形成不同的经济转让方式。第二节
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一、埃米尔·涂尔干二、马克斯·韦伯三、乔治·齐美尔一、埃米尔·涂尔干
埃米尔·涂尔干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法国第一位学院式社会学家,也是欧美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涂尔干于1858年4月15日出生在法国埃皮纳勒一个犹太教士家庭。1879年,涂尔干在两次落榜后,终于通过了享有盛誉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入学考试,从而进入这一培养法国知识精英的摇篮。他29岁时受聘于波尔多大学,在该校文学院教授教育学和社会科学。1896年涂尔干晋升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两年后,他创办了《社会学年鉴》,成为法国社会学学派的创始人和组织者。1899年,他应聘到巴黎大学,1906年被聘为教育学教授。1917年,由于儿子安德烈的战死,涂尔干身心疲惫,离开了人世,时年59岁。一、埃米尔·涂尔干
(一)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涂尔干认为文化应整合于经济分析之中,有关这种关系的分析主要体现在涂尔干对社会秩序的讨论,也就是“社会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程度有限,机械团结十分重要。在氏族社会里,机械团结是建立在社会个体和文化活动的高度同质性的基础之上的,体现在宗教和法律等文化习俗之中,对涉足社区团结之外的人也有约束(涂尔干,2000)。一、埃米尔·涂尔干
(二)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在超越“契约的非契约性基础”对这一论点深化分析时,涂尔干将注意力放在作为有机团结基础的劳动分工上。他接受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即经济生活比政治生活更能控制人口。政府的政治事务过于远离日常生活,不能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因此他将注意力转向日常经济生活。二、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出生于德意志爱尔芙特一名门望族,青年时代就学于海德堡大学法律系。1889年以《论中世纪的商业企业史》一文获法学博士学位,1891年获得柏林大学法学教授职务,1894年转入弗莱堡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1896年在海德堡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1910年与滕尼斯、齐美尔等一起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1920年6月14日逝世。二、马克斯·韦伯
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主义的兴起;(2)对经济行为概念的界定;(3)经济与政治之关系分析;(4)经济与法律之关系分析;(5)经济与宗教之关系的探讨(Swedberg,1998)。而这些经济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韦伯的三本著作中,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ProtestantEthicandtheSpiritofCapitalism,1904—1905)、《经济与社会》(EconomyandSociety)以及《经济通史》(GeneralEconomicHistory)。二、马克斯·韦伯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韦伯认为是宗教尤其是禁欲新教,导致了一种新的经济思想(ecomonicmentality),即理性资本主义的产生。需要指出的是,韦伯认为,尽管宗教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出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过程中,制度、文化等都起着作用。禁欲主义宗教仅仅只是这一长久过程中的一种因素而已(Swedberg,1998:7)。二、马克斯·韦伯
(二)对经济行为概念的界定韦伯对经济行为的论述主要反映在其巨著《经济与社会》的第二章“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基本范畴”中。韦伯经济行为的社会学概念在两方面不同于其在经济理论中的概念。其一,在行为影响因素的问题上,韦伯指出,行为总是以人的行动为取向,总是参考其他行动者的行为;其二,在经济行动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上。二、马克斯·韦伯
(三)经济与政治之关系分析韦伯对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分析主要集中在(Swedberg,2005):(1)政治支配与财政社会学;(2)城市的经济与政治;(3)现代国家中的经济与政治;(4)社会主义的经济与政治。韦伯分析了不同的政治支配类型对经济的不同影响。经典的经济学研究是对传统型、个人魅力型和法理型三种合法统治类型的分析。根据韦伯的观点,这三种合法统治都与经济中的一些组织相关,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经济。三、乔治·齐美尔
乔治·齐美尔乔治·齐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生于德国柏林,又译成格奥尔格·西梅尔。1881年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1885年,齐美尔成为柏林大学的一位私人讲师。从宗教信仰来说,他是个基督徒,但在学术生涯中却只获得了一种边缘性的位置。他的大多数任职不是名誉上的职位,就是依赖于“不固定”的捐资而设立的。最终在1914年,他才得以就任时属德国的阿尔萨斯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教授,但那里的学术也是一片凋敝。齐美尔于1918年9月28日因肝癌逝世。三、乔治·齐美尔
在《社会学》(1908)一书中,齐美尔对日常生活中的利益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社会是一种形式,在其中,个体聚集在一起,团结一致,并且他们的利益在其中得以实现。在他们利益的基础上——感觉上或观念上,瞬间的或持久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因果论或目的论的——个体形成这些单位”[(1908)1971:24]。三、乔治·齐美尔
齐美尔认为,货币已取代了宗教象征(如上帝),成为一种新的、世俗的、普遍的可用来表示其他所有物品价值的等价物。其应用的普遍性、灵活性和便携性带来了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但同时又将货币和交换与任何超物质的文化价值分离开来。货币表现的是终极的现实,即经济交换与价值无关。货币允许主观价值以一种普遍化的形式变得客观化,但是,这种普遍的世俗等价物的发展又将个人从仅对细分社会的特殊忠诚中释放出来,投入到一系列瞬时即逝的偶然的交换活动中。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一、经典经济社会学在欧洲二、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低谷阶段三、经济社会学的复兴一、经典经济社会学在欧洲1德国的经济社会学发展德国经济社会学自20世纪初一诞生就具有明显的德国社会学“历史和比较的双重特征”的学术传统,德国的经济社会学家使经济研究具有“文化科学”的味道,运用解释的方法去分析经济问题。德国的社会学家们着重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韦伯、维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和熊彼特等的研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们试图消除源于经济学家在历史和理论之间的方法论上存在的差异。除韦伯外,卡尔·比歇尔(KarlBücher)、奥托·欣策(OttoHintze)、熊彼特、齐美尔和桑巴特都对这一问题做过认真研究(Swedberg,1991)。一、经典经济社会学在欧洲2法国的经济社会学发展法国的安奈(Annee)小组对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Swedberg,1987)。这些研究包括:M哈尔瓦奇(MHalwach)关于工人阶级的等级研究;C玻欧格尔(CBougle)关于法国经济社会学发展的综述;M毛斯(MMauss)关于送礼的研究以及F斯密尔德(FSimiand)关于工资和经济长期波动关系的研究。其中,毛斯的《送礼》和斯密尔德的《工资与经济波动》最为著名。由于这两项研究的方法不同,因而反映了法国在此期间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大致范围。二、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低谷阶段
正如随着社会学的统治地位由欧洲向美国转移一样,经济社会学在欧洲(主要是德国和法国)的研究也每况愈下,不仅仅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一
- 八年级数学下册22.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5矩形和菱形听评课记录沪教版五四制
- 五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合同范本
- 车棚搭建协议书范本
- 签订销售合同范本
- 新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餐饮商铺品牌推广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书净身出户模板:婚姻终结财产分割规范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 低空飞行旅游观光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2024年版:煤矿用压力罐设计与安装合同
- 甲状腺的科普宣教
- 《算法定价垄断属性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 2024年04月浙江义乌农商银行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涉密计算机保密培训
-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考地理联考试卷(3月份)
- 在线心理健康咨询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三至五年行业发展报告
- 电动三轮车购销合同
- 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