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建筑、园林史_第1页
第03章 建筑、园林史_第2页
第03章 建筑、园林史_第3页
第03章 建筑、园林史_第4页
第03章 建筑、园林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中国建筑、园林史内容提示: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建筑、园林艺术的发展概况极其特点,通过典型代表作品向大家介绍其设计理念及建造工艺等。能力要求:熟练掌握中国建筑、园林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的历史遗迹。3.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人类从新时期时起,出现了最初的房子以来,就从来没离开过建筑。我们到达任何一个城市,第一印象就是那里独具特色的建筑,可以说世界上一大半的旅游景点都是建筑。所有建筑不仅仅是我们实际使用的东西,同时也是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它可能不像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或聆听一首乐曲那样,有意识的进入一种艺术的审美境界,但实际上,建筑以它动人的艺术形象和造成的氛围,向我们传达着一种强大的信息,从而感染着我们。3.1.1中国建筑艺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世界的古代建筑有过许多不同的独立体系。北魏佛寺以洛阳的永宁寺为最大,是我国最早的佛塔。北魏开凿的著名石窟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图3.1),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龙山石窟等。如唐乾陵的布局(图3.2),以二者之间依势而向上坡的地段为神道,利用地形,以两山峰为门阙,以梁山为坟,神道两侧列石柱、石兽、石人等,用以衬托主体建筑。元代在建筑方面作出大都城规划,是继唐长安城规划后的又一宏伟规划;南京明孝陵〔图3.3〕和北京十三陵〔图3.4〕,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3.1.2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特点1、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1〕、叠梁式〔图3.5〕〔2〕、穿斗式〔图3.6〕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例如华表(图3.7)、牌坊、照壁、铜狮等〔图3.8〕。3、封建宗法礼制的设计太和殿周围,在明代原来是廊庑环绕的形式,殿的两侧也有斜廊,这种利用平矮而连续的回廊以衬托高大的主体建筑,造成相当开阔而又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是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手法。(图3.9)4、空间设计的高潮天安门至午门(图3.10),有肃杀压抑的气氛,获得了很好的对比效果,构成第二个高潮。而太和殿前的庭院广场〔图3.11〕,平面方形,面积2.5公顷,是宫城内最大的广场,有力地衬托太和殿是整个宫殿的主脑。5、中轴线的对称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6、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以北京的四合院〔图3.12〕为代表。以三进院的四合院布局为例,因受“风水”说的影响,大门不开在轴线上,而开在八卦的“巽”位或“乾”位上。7、富有装饰性的屋顶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图3.13〕,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8、装饰、色彩及外观设计封建社会里,色彩、彩画有严格等级规定。色彩以黄为最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民舍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彩画题材以龙凤为最贵,其次是锦缎几何纹样;花卉、风景,只可用于次要的庭园建筑。彩画的等级,还以用金的多少来区分;清代的等级次序是:和玺(合细)(图3.14)、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墨线小点金、鸦伍墨等。〔图3.15〕9、工程做法中国建筑的室内间隔可以用各种扇、门〔图3.16〕、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使室内空间既能够满足屋主自己的生活习惯,又能够在特殊情况下迅速改变空间划分。3.1.3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著名作品

1.天坛的设计艺术天坛〔图3.17〕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与先农坛隔街相对。2、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设计艺术在拉萨市西约2.5公里的布达拉(普陀)山上,是达赖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也是一组最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筑群。此宫依山而建,上部中央的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也是达赖喇嘛接受参拜及其行政机构所在。布达拉宫高二百余米,外观十三层,实际只有九层。由于它起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合为一体,气势十分雄伟。它采取了在体量上和位置上强调红宫鲜明对比等手法,因此,仍然达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效果。

3.1.4中国古代桥梁设计1、汉朝时的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出现的桥梁,古时称作平桥。2、种类繁多的拱桥我国很早就有了拱桥,汉朝已兴造。这种桥是在当时拱式结构建造技术的启发下,从伸臂木石梁桥和撑架桥逐步演变和发展起来的。3、著名的桥梁设计万安桥,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型石梁桥,这座桥建于宋代。3.1.5明代万里长城的设计长城的主体是城墙,城墙的位置,多选择蜿蜒曲折的山脉,其构造按地区特点有条石墙、块石墙、夯土墙、砖墙等数种;特殊地带利用山崖建雉堞或劈崖作墙。城墙的高度,视地形起伏而定,往往利用陡坡构成城墙的一部分。城墙上每隔30-100米建有敌台(哨楼)。敌台有实心、空心两种,平面有方有圆。烽堠是报警的墩台建筑,都建在山岭最高外,相距约1.5公里。一般烽堠用夯土筑成,重要的在外包砖,实心的墩台用绳梯上下,也有在夯土台中留孔道上下的。3.1.6中国住宅设计实例1、北京四合院住宅北京四合院(图3.18)可以说是华北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垂花门〔图3.19〕,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联珠等富丽木雕。2、闽南土楼住宅〔图3.20,图3.21〕3、河南窑洞住宅〔图3.22,图3.23〕4.四川山地住宅〔图3.24〕5.云南一颗印住宅〔图3.25〕6.蒙古包〔图3.26〕7.维吾尔族住宅〔图3.27〕8.藏族住房(图3.28,图3.29)3.1.7中国古塔设计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和健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几种。单层塔有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图3.30〕和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金刚宝座塔有北京西直门外大正觉寺塔〔图3.31〕。3.1.8中国陵墓建筑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古代等级社会里,不是所有的坟墓都叫“陵墓”,只有高大的坟堆,比如君王的坟堆,才称为“陵”或“陵墓”,“陵”本意就是高大的山的意思。在春秋战国以前,墓上一般是没有土堆的,所以孔子说:“古也墓而不坟”。一直到战国,墓上仍有不起坟的做法。但是战国更多大墓已有封上,所以“陵墓”这一词是到战国开始出现的。3.2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元代由于战事频繁,经济停滞,民族矛盾深重,这个时期的园林建筑活动很少。明代由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园林与园林建筑又得到的重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园林大都继承了唐、宋的传统基础,也有不少创新。清代的文化建筑和园林基本上也沿袭了明代的传统,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清代将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创作推向了封建社会中的最后一个高潮。这一时期园林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完成了故宫御花园、圆明园〔图3.32〕、北海〔图3.33〕,清漪园(今颐和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以及承得避暑山庄等著名宫苑。3.2.1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

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图3.34)。也是表现我国古代园林风格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号笠翁,他兼工造园,在《闲情偶寄》一书的居室部和器玩部中,对园林借景、装修、家具、山石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明末清初苏州古典园林设计最为著名的是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图3.35〕,此外还有(怡园、耦园、艺圃、环秀山庄、拥翠山庄、鹤园)。苏州留园(图3.36)的特点是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3.2.2颐和园的设计特色颐和园〔图3.37〕规模很大,全园总面积四千余亩,水面占四分之三。例如颐和园在利用周围环境创造开阔的空间方面,以龙王庙岛和西堤将水面分隔成若断若续的几部分,造成了层叠感,使湖面显得更加深远。由于园林面积的限制,水面的分隔都不用堤,尤以桥、岛、廊的分隔为妙。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排云殿是全园的主体建筑〔图3.38〕,是举行典礼之所,是园中最堂皇的殿宇。3.2.3古民居建筑与环境—西递西递村在建筑学、建筑工艺、环境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代表了中国唐宋以来住宅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最高水平。整个村落的建设表现出建筑者的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和谐,有着鲜明的中国地域文化特色,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图3.39〕3.2.4三雕装饰

1.砖雕西递民居正门都砌有门楼或门罩。门楼、门罩上面都镌刻着优美的图案,这其中就有著名的“三雕”艺术之一的砖雕。2.石雕石雕作为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3.木雕木雕艺术主要反映在民居内部结构的装饰上,如梁、枋、斗拱、雀替、隔窗、槛窗等差不多都精雕细刻着人物、灵兽、百鸟、蝙蝠、回文符,其布局严谨、造型优美。3.2.5室内格局西递村民居多作内向方形的布局,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内用木构架承重二三层楼阁,梁枋纵横,并用木板、木屏门、木隔扇进行分隔或装饰,使得内部空间完整,气势堂皇。明间厅堂高于卧室和侧厅,给人以宽敞高大之印象;侧厅和卧室低于厅堂,给人以舒适宜人之感受。本章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