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17讲_第1页
国际贸易第17讲_第2页
国际贸易第17讲_第3页
国际贸易第17讲_第4页
国际贸易第17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地区经济一体化本讲内容:一、定义及组织形式二、理论分析三、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一、定义及组织形式地区经济集团是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达成协议,组建超国家的组织机构。形式:优惠性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政治同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层次

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同盟共同市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

截至2013年4月11日,世贸组织备案的地区经济集团达363个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地区经济一体化

—————————————————二、理论分析

(一)关税同盟理论代表人物:维纳和李普西理论内容:包括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和动态效果,这里主要探讨静态效果:1、贸易创造效应2、贸易转移效应3、减少行政支出

减少走私

增强集体谈判力量1、贸易创造效应

德国对于进口小麦征收100%的关税法国德国每一公斤小麦的成本1.0美元2.0美元征收的关税1.0美元/每一公斤小麦在德国的价格2.0美元2.0美元

法国和德国结成关税同盟法国德国每一公斤小麦的成本1.0美元2.0美元征收的关税//每一公斤小麦在德国的价格1.0美元2.0美元贸易创造效应:缔结关税同盟之后,同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导致成员国一部分原先在关税保护下由国内供应的商品被来自同盟内其他成员国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商品所替代,于是同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扩大,带来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和福利水平的提高2、贸易转移效应德国对于小麦进口征收300%的关税美国法国德国每一公斤小麦的成本0.5美元1.0美元2.0美元征收的关税1.5美元3.0美元/每一公斤小麦在德国的价格2.0美元4.0美元2.0美元

法国和德国结成关税同盟美国法国德国每一公斤小麦的成本0.5美元1.0美元2.0美元征收的关税(只对美国征收300%)1.5美元//每一公斤小麦在德国的价格2.0美元1.0美元2.0美元贸易转移效应:缔结关税同盟后,成员国间相互取消关税,导致贸易流向发生变化,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供给从低成本非成员国转移至成本较高的成员国,从而恶化世界资源配置,造成福利损失。

PQOSDPbPWPWtQ3Q1Q2Q4abcdetPW:国际市场价格Pwt:税后国内价格从国际市场进口,贸易量Q1Q2;从B国进口,贸易量Q3Q4,消费者剩余增加a+b+c+d,生产者剩余损失a,政府收入损失c+e该国净福利为b+d-e,其中贸易创造效应为b+d,(创造部分Q3Q1+Q2Q4)贸易转移效应为-e,(转移部分Q1Q2从国际市场转由从B国进口)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其贸易伙伴国总结:两种效应的影响因素关税同盟建立以前关税水平越高,建立后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关税同盟本国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大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差异越小,贸易转移的损失越小成员国的生产效率越高,贸易创造效应越大,建立同盟后社会福利水平越可能提高3、其他效应抑制走私减少海关行政开支提高谈判实力(二)大市场理论是分析共同市场成立与效益的理论。是超越静态关税同盟理论的动态分析共同市场与关税同盟有所不同,它比关税同盟又进了一步。其目的就是把那些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统一起来,结成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等方面的利益。提出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纽和西陶斯基。

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

共同市场导致市场扩大,促进成员企业竞争,达到资源合理配置,获得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德纽:最后,市场规模迅速增大,促进和刺激经济扩张。大市场化大量生产、专业化、新技术的应用、竞争成本及销售价格下降购买力和消费增加实际生活水平提高投资增加取消关税西陶斯基:西欧原先出于一种“高利润率、高价格、市场狭窄、低资本周转率”的恶性循环中。能够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办法是共同市场或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激烈竞争。结果:产生大市场向大量生产规模转换生产成本下降大众消费增加竞争进一步激化,出现“积极扩张”的良性循环。大市场理论的缺陷大市场理论所强调的扩大市场后出现的累积的动态过程,不一定要通过共同市场的形态才能完成。只要企业家的经营方式,从保守的消极状态转变为积极进取的态度,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同样可以实现。即使不组成共同市场,只要有世界性的自由贸易,也可取得规模经济的利益。而且就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言,世界性的自由贸易,远远大于区域性的共同市场。(三)协议性国际分工从成本长期递减的角度来寻找国际分工的动因小岛清沿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式来说明这个问题依靠两国的合作而不是竞争实现规模经济。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是实现其规模经济的关键。一国根据两国签订的协议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同样也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及两国达成互相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协议性分工不可能通过价格机制来自动地实现,而必须通过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为了互相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是非常有利的。达成协议的条件主要有:

1.签订协议的国家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劳动禀赋比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协议性分工的对象产品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能生产。

2.作为协议性分工的商品,应该是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商品,一般是重工业、化学工业的商品。3.每个国家或地区生产X、Y商品的利益差别不大。

(一)欧洲

欧盟建立背景遏止美国、抵制苏联,追求欧洲永久和平,共同经济发展的需要。1958年,法、德、意、荷、比、卢,签署《罗马条约》组建欧共体,主要内容为煤钢联营和共同的农业政策。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欧共体改为欧盟。三、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英国1960年发起英国、瑞士、瑞典、丹麦、奥地利、葡萄牙、挪威1960年签订《斯德哥尔摩条约》成员有挪威、冰岛、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后来也都加入欧盟)欧盟欧盟是目前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集团。欧盟的原有15个成员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4个成员共同组成欧洲同一大市场。目前有28个成员国。它的成功是以发展互补性经济为标志的。最成功之处是诞生了欧元欧元1991年《马约》提出目标,1999年开始发行,1欧元=1.1$,三个阶段:1999.1.1-2002.1.1欧元实体货币未出现2002.1.1-2002.3.1欧元与12国货币共同运转2002.3.1剩下一种货币即欧元欧洲中央银行,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第一任行长为荷兰人贝赫,2003年开始是法国人特里谢,现任行长为德拉吉。当时15个欧盟国家中有12个国家参加欧元,欧盟的国家中有英国、瑞典、丹麦不愿意参加。目前欧元区共有18个成员国参与欧元区共有五个趋同标准条件之一是国内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条件之二是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条件之三是欧元区国家的利率不能超过其中3个利率最低国家的平均数的2%,条件之四是通货膨胀率不超过3个通货膨胀率最低成员国的平均数的1.5%,条件之五是强调必须参加联合浮动。希腊由于1999年债务比例太高,经过努力,2001年才被批准参加了单一货币。欧盟扩大欧盟扩大的主要障碍:1.贫穷2.俄罗斯反对3.民族问题2000年法国《尼斯条约》被通过,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立陶宛、拉脱维亚、斯洛伐克、马耳他于2004年5月1日入盟。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2007年加入,克罗地亚于2013年7月1日正式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土耳其没有入盟时间表。欧盟的前途欧盟的人口达到5亿,GDP14.5万亿美元。大欧洲计划: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埃及等北非的国家、以色列等中东国家。欧盟计划通过《欧盟宪法条约》,向政治同盟转化。(二)美洲

北美自由贸易区面对欧盟的压力,美国迫切需要联盟,1989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1994年,正式签署《迈阿密协议》,美、加、墨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当时目标是在10年内建立除古巴以外的34个美洲国家参加的泛美洲的共同体。目前美国只与智利达成协议。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地区经济集团。拉丁美洲中美洲共同市场: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墨西哥。安第斯集团: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南锥体:1991年签署《亚松森协定》,1995年正式启动,主要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区域内实现零关税,对外85%实现0~20%的统一关税。(三)大洋洲

澳新密切贸易关系协定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着眼于巴新的重要战略位置。对稳定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起到作用。(四)非洲2001年,37届非洲统一组织(非统)大会上改名为非洲联盟,是继欧盟之后成立的第二个重要的地区国家联盟。目前53个成员国西非经济共同体:以尼日利亚为首,15个成员,仿效欧元拟于2020年开始实行单一货币。东南非共同市场:以埃及为首,20个成员。旨在通过加强成员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实现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建立起货币联盟,发行共同货币,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不断多元化,实现经济合作。(五)亚洲没有诞生类似欧盟的组织,主要原因是:历史原因造成互不信任政治制度不同地区内部经济差距较大亚洲与美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密切东盟内部意见不一致。东盟1967年诞生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文莱、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由政治联盟转变为经济联盟计划于2015年内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领袖国原来是印尼,现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领导作用较强。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宗旨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APEC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秘书处常设在新加坡。会议强调会议的宽松、休闲气氛,一般参加APEC组织会议的各国元首都穿主办国的民族服装。APEC的创始国共有12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菲律宾等。2001年起发展到21个经济体,包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是一国三席。在《茂物宣言》中提出:2010年实现发达国家贸易自由化,2020年实现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优先开放9个行业:环保、渔业、林业、医疗设备、通信、能源、玩具、珠宝、化工。实现障碍: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不同;“自愿而非强制性”的议事准则。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2005年5月,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四国协议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签订并生效的经贸协议。美国、澳大利亚、秘鲁、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加拿大陆续加入TPP将突破传统的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TPP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亦即APEC和东盟重叠的主要成员国,将发展成为涵盖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美国主导,将通过TPP全面介入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开创并主导21世纪贸易协议的新标准高要求中国未被邀请进入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2001年11月,中国提出在10年内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于2010实现了。这个贸易区在地理、政治、经济的互补性强。共20亿人口,全球30%人口,40%外汇储备,GDP达2万多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量。是全球第三大经济规模的贸易区早在2005年中国已对东盟老六国的蔬菜和水果给予免除关税待遇。视频资料《亚太贸易协定》(曼谷协定)曼谷协定:签订于1975年,中国于2001年5月23日参与。成员包括印度、韩国、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老挝和中国。2002年起成员国就755个税号实行关税优惠。中国对来自斯里兰卡的20个税号的产品给于特惠税。这是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区域性多边贸易组织。作为经济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的特惠关税区,其特点是区内成员之间相互给予的关税特别优惠待遇,区外的任何第三国、地区或组织都不能享受此待遇。2005年11月《曼谷协定》正式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南亚区域合作协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15日成立,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合作范围包括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环保、能源等,每年的夏天召开最高首脑会议。中俄石油协议:2003年5月28日,中俄签署协议。中方为中石油,俄方为尤科斯石油公司和俄管道运输公司。5年内-2000万吨/年,20年内-3000万吨/年25年内通过管道共7亿吨,通过铁路运输600万吨。俄罗斯的石油政策是: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亚欧会议1994年在新加坡的倡议下成立共有48个成员:欧洲28+亚洲16+大洋洲2+欧盟委员会+东盟秘书处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第一届-泰国第二届-英国第三届-韩国第四届-丹麦第五届-越南CEPA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包括澳门)内容:1.降低关税,2004年1月1日起,降低253种原产香港商品关税,2005年起将关税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