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课方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课方案1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生活中的浮力;2、认识怎样用弹簧测力计丈量浮力;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由;4、初步研究决定浮力大小的要素。(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理解浮力产生的原由;2、经过实验,初步研究决定浮力大小的要素。(三)感情、态度、价值观1、激励学生勇敢猜想,踊跃参加研究活动;2、经过实验研究,培育学生尊敬科学,脚扎实地的科学态度。要点:经过实验研究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要素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由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学生: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盐水圆柱体(标有等距离空格)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万吨巨轮能在海面历尽艰险,平稳航行;节日的气球能够升到空中,金鱼能够在水中轻快地上下游动。发问:这些现象都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学生:浮力师: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浮力的产生及影响浮力大小的要素。(设计企图:以学生生活中常有的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推动新课一、浮力1、什么叫浮力?浮力方向怎样?施力物体是谁?(教师提示:阅读课本,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平衡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解析飘扬在水面物体的受力状况)学生活动:(议论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碰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2、在水中下沉的物领悟受浮力吗?浮力该怎样丈量?演示实验:(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块,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铝块所受重力。把铝块吞没在水中,看看示数有什么变化。请同学解析实验现象互相交流,回答:下沉的物体可否碰到浮力?同时得出丈量浮力的一种方法。学生活动:(比较、解析、议论得出)(1)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浮力的一种丈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3、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演示实验:(1)如图甲,将乒乓球放入倒置的无底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加水,乒乓球其实不浮上来。如图乙,用手堵住饮料瓶口,乒乓球浮上来。乙学生活动:比较两次乒乓球碰到水的压力状况,结合课本上的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碰到液体的压力状况,得出浮力产生的原由: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碰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教师提示:依据液体内部压强知识,解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碰到的压力状况)(设计企图: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想能力较弱,对于浮力产生的原由,需要借助实验,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二、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要素有关?1、你以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要素有关?阅读课本P51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你的猜想和依据。学生活动:议论、说出猜想教师活动:指引学生对提出猜想进行解析,剔除不合理猜想猜想总结:①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③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④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有关2、要考据上述猜想,应采纳什么研究方法?学生:控制变量法3、分组实验,每小组同学研究此中一个猜想学生活动:①各小组针对本组要研究的猜想,设计实验步骤及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尔后进行研究实验②依据实验数据解析论证,得出结论③各组派代表报告实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教师活动:①巡回指导实验操作②对学生的合作研究过程给出评论③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没关,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设计企图:激励学生勇敢猜想,并对猜想进行研究实验,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三)课堂小结:1、浮力的定义及产生原由2、影响浮力大小的要素: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四)当堂检测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12N,将其一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该物体碰到的浮力为N.2、将一实心铝球分别吞没在水、盐水、酒精中,碰到的浮力的是( )A、水B、酒精C、盐水D、没法确立板书:10.1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碰到向上托的力2、方向:竖直向上3、丈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4、产生原由:物体上下表面碰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二、决定浮力大小的要素:1、液体的密度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教课反响:1、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对知识的牢固和练习不够,留待课后完成,2、学生在研究实验中提升了着手能力、解析能力,学会了称重法测浮力,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基础。八年级物理上册教课方案2【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明确做功的两个必需要素,能依据做功的两个必需要素初步判断物体可否做功;(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并会进行有关计算;(3)知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经过的距离垂直时,该力不做功;知道功率的观点,会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经过举例,理解功及功的必需要素,培育从生活现象中解析物理实质的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使劲未做功的实例,引起学生适合忧虑,激起其学习功的知识内容的好奇心,使之踊跃参加判断可否做功的议论。【实践活动】课外小实验: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时间。要求:测出:体重G;楼层高h;(3)上楼所用的时间,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时间t1,快速跑上去所需时间t2。2.计算:上楼所做的功;两次登楼过程的功率。【板书】第一节功功的定义:若是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搬动了必然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2.功的计算:功=力×距离公式:W=Fs单位:焦耳符号:J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用P表示。公式:P=W/t单位:W1W=1J/s八年级物理上册教课方案3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知道参照物的观点●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宽泛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心主义世界观教课重难点要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由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状况是能够不同的。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相同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认识体育,还能够深入认识自然。(二)解说新课机械运动让学生议论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邻近似的运动。让学生议论平时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针对学生的议论,提出以下问题: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执行有什么不同?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依据什么?指引学生从议论和回答中得出:机械运动:物体地址的改变。(板书)提出问题:①图中的那些物体可否在做机械运动?②我们四周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议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宽泛的运动。参照物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课VCD。使学生回忆近似的场景,尔后发问:“为何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议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今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议论回答:①采用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仍是静止?②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仍是静止?③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仍是静止?得出参照物的观点: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仍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状况:采用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采用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进而得出:在议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状况便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况物体的运动状况。(三)课堂小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照物?为何要选参照物?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四)作业与思虑课本第22页的“着手动脑学物理”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五)教课后记:八年级物理上册教课方案4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课重、难点解析要点:速度的计算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敬羡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比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敬佩地说:小马跑得真快!指引学生从案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解说新课速度组织学生议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案例中议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行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得出:“经过相等的行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发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议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行程多的运动得快”发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启示学生回答:能够计算出相同行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也许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行程长也是运动快的。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行程v=s/t单位:m/s也许是km/h例题:书籍23页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练习:20m/s=54km/h=例题:书籍24页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匀速直线运动指导学生察看图1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进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转动时等等)平均速度:v=s/t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行程的平均速度(三)课堂小结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速度是怎样计算的?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四)作业书籍26页第一、四题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五)教课后记八年级物理上册教课方案5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丈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过程与方法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术。.领悟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解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③.渐渐培育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仔细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脚扎实地记录丈量数据的谨慎作风。教课过程;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仍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相同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行程除以时间,行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详尽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进而来考据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仍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丈量。实验器械可从实验台上采用。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采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取出实验报告,分组议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取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现。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怎样丈量呢?生答。总结:能够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怎样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边就开始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始: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现出来。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占有什么问题没有?很好,长度丈量的结果要有正确值和预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预计值。长度丈量写出预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行程测得怎么不相同呢?生答。你们是怎么丈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怎样丈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经过这个实验就考据了,物体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