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铸成锅 B.瓷碗破碎 C.粮食酿醋 D.石蜡熔化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是四个同学的是要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 B.稀释浓硫酸C.过滤液体 D.给液体加热3.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A.Fe B.CO2 C.Fe2O3 D.Na2CO3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B.矿石粉碎C.滴水成冰D.汽油挥发5.在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锈生铁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下图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的是:A. B. C. D.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室内起火,开窗通风B.油锅着火,盖上锅盖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检查7.有关碳和碳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D.用煤火取暖是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8.在反应4NH3+5O2=4X+6H2O中X的化学式()A.NO B.NO2 C.N2O3 D.N2O59.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B.农家肥腐熟 C.食物腐败变质 D.干冰升华10.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 B.耕田C.生火 D.灌溉11.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解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12.“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酸的性质,做了以下A、B、C、D、E五组实验。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组试管中都有氢气产生,结合图2分析,该微粒转化过程是Mg原子失去电子变成Mg2+,H+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H2;(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写出其中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能证明C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4)E组试管中都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5)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一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14.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a处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15.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收集少量的氧气用于氧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加热时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的反应方程式:______。(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时,将气体通入F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16.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2)通过_____现象,能够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使水中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补钙药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g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35302520a(1)求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a:C:O=___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2)a的数值为_______,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8.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1)要配制100g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化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吃元宵、燃放孔明灯的风俗。(1)小明发现,妈妈煮元宵的天然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固体。小明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2)小明想自制孔明灯,为了使其能飞得更高、更安全,选择作为灯罩的材料应质轻且____________。一些地方已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一旦其飘落到加油站、油库等地,便可能接触到____________而引发火灾。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铁铸成锅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粮食酿醋过程是粮食发酵产生新物质醋酸,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B【详解】A、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D、给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B【分析】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盐能和酸反应。【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A正确;B、二氧化碳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B不正确;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C正确;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B。【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以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4、A【解析】A、木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矿石粉碎只是改变了矿石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只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汽油挥发只是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详解】A、在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锈生铁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铁锈中的氧化铁先与盐酸反应,铁再与盐酸反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出现气体,故A错误;B、在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锈生铁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氧化铁与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铁片存在不溶于稀盐酸的物质(如碳等)固体质量最后不为零,故B正确;C、在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锈生铁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盐酸是足量的,反应最后HCl质量不为零,故C错误;D、在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锈生铁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铁片中铁完全反应后,氯化亚铁的质量不再增大,不是一直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6、B【详解】A、室内起火,开窗通风会增加空气对流,提供充足氧气,使燃烧更充分,不符合安全要求,故不符合题意;B、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符合安全要求,故符合题意;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会导致触电,不符合安全要求,故不符合题意;D、煤气泄漏,煤气具有可燃性,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不符合安全要求,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详解】A、古代书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没有强调常温,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是因为他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C、CO2的排放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正确;D、煤不完全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所以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毒性、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A【详解】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比反应后多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X的化学计量数为4,则X的化学式:NO;故选:A。9、D【解析】A、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农家肥腐熟,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变质,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干冰吸热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10、C【详解】A、织布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耕田只是土壤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生火是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灌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1、D【解析】A.由题中信息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时,将2g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在98g水中2g高锰酸钾不能完全溶解,配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C.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60℃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g÷(73g+100g)×100%<7.3%;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因溶解度减小,会有结晶现象;选D12、C【解析】A、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少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正确;B、利用和开发新能源,能够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所以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错误;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得到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中都含CO32-D【详解】(1)A组试管中都有氢气产生,原理是活泼金属和酸中的氢发生置换,结合图2分析,该微粒转化过程是Mg原子失去电子变成Mg2+,H+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H2;(2)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都是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3)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能证明C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4)E组试管中都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原因是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中都含CO32-,与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5)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一组是D,常见酸中只有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是硫酸的特性。14、3CO+Fe2O32Fe+CO2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检验反应生成的CO2【详解】(1)一氧化碳在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CO2;(2)a处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反应生成的CO2。15、长颈漏斗E或者C【解析】根据制取气体反应原理,选择正确制取装置,解答问题。【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是加热固体制气装置,且管口没有棉花,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少量的氧气用于氧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应选用E或者C收集装置;加热时酒精灯内的液体是酒精,燃烧的反应方程式:。(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时,将气体通入F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向水中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或将热水倒掉,露出白磷)【详解】(1)铜片上白磷、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达到着火点,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水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通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现象,能够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使水中白磷燃烧,只要使白磷与氧气接触,可进行的操作是向水中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或将热水倒掉,露出白磷)。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10:3:12;(2)20;50%;(3)18.3%【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由第1次和第2次数据可知20g稀盐酸可消耗5g碳酸钙,则第2次加入20g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为30g,第三次加入30g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为25g,第四次加入20g稀盐酸后,剩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 简易方程第2课时教案设计
- 一级建造师重点试题带答案2024
- 2025年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有答案
- 医疗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 汉式婚礼仪式流程
- 二级注册建筑师练习题有参考答案2024
- Module 8 Time off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眼观察家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课题管柱工程定额的应用管柱下沉定额未含射水吸泥管路的数量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 工程挂靠协议书格式
- DL∕T 1502-2016 厂用电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及翻译
-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研究
- 锂电池起火应急演练
- 2022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数学试卷
- 【年产20万吨丙烯酸工艺设计13000字(论文)】
- 分布式光伏经济评价规范
- 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 乾坤未定吾皆黑马+高考冲刺百日誓师主题班会
-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数学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