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诗电影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1.gif)
![第十二章 诗电影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2.gif)
![第十二章 诗电影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3.gif)
![第十二章 诗电影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4.gif)
![第十二章 诗电影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f21b0026226b4ac569261c9665cdf2e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诗电影第一节什么是诗电影?
诗电影是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一种创作主张和艺术样式。1925年起,法国“先锋派”理论家A.伯克莱提出“影片应该成为诗”。L.慕西纳克认为“电影的最完善的体现,是电影诗”。J.爱浦斯坦认为“电影是最强有力的、诗的工具”。他们把电影看作表现“主观幻觉”的手段,认为超现实的“幻梦的境界是最崇高的电影领域”,主张“主观幻想的绝对自由”,热衷于探索电影隐喻,反对电影情节。早期“先锋派”电影创作者被称为“银幕上的诗人”。与此同时,苏联电影艺术家对电影中诗的语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作出《战舰波将金号》、《土地》、《母亲》等以富于隐喻性的电影语言,运用比拟、象征等艺术手段,将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对社会历史进行高度概括的作品。苏联电影界以爱森斯坦和杜甫仁科为代表,也对电影中的诗的语言特别是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虽没有像法国先锋派那样陷入极端,即宣称“梦幻、迷醉与精神错乱是电影诗的真正内容”,但在一段时期内也倾向于否定情节。爱森斯坦就发表过题名《打倒情节和故事》的文章(1924),而“结构诗学”学派的首领史克洛夫斯基则宣称“没有情节的电影,就是诗的电影”,并讥笑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半人半马怪物”。然而苏联电影家们探索诗的语言及富于诗意的隐喻是为了更有感染力地反映客观现实。《战舰波将金号》(1925)的出现,奠定了苏联电影“诗派”的地位,也说明他们走着与先锋派的“诗电影”截然不同的道路。由于他们强调蒙太奇的隐喻性及影响作用,这一派的作品也被称为“蒙太奇诗电影”。苏联20世纪50年代主张“诗的电影”的导演有卡拉托佐夫、塔尔科夫斯基、卡立克、帕拉让诺夫等。70年代以来,按照“诗的电影”理论进行创作的导演有约谢里阿尼、阿布拉泽、曼苏洛夫、纳尔里耶夫、伊里因科等,他们的作品《落叶》、《愿望树》、《带黑斑的白鸟》、《牧歌》等都具有较强烈的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色调鲜明。此外,苏联“诗的电影”理论认为,电影创作应从本民族民间文艺中汲取营养。具有深厚传统的民间文艺(童话故事、民间传说、民歌、民族舞蹈)应成为“诗的电影”创作的源泉。“诗的电影”在艺术手法上也应借鉴民间文艺中的表现手段。电影从默片阶段进入有声电影时期之后,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艺术散文语言的运用逐渐成为主导趋势,很少再有人对“诗的语言”进行孤立的探索了。但包括先锋派在内的早期电影艺术家们对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的探索成果,构成了现代电影表现手段的有机部分。现代的诗电影一般都能注意到隐喻因素和叙述因素的较好结合.
第二节电影与诗歌的关系
电影和诗歌密切相关。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诗词中的物境皆以文字为媒介,通过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感知,隔以文字,有如镜花水月;而有意境的电影通过可视画面,直接将绿水青山、自然悠哉展现在观众面前,于是观众翩然入景,融入电影营造的物境之中,画面的运动感、深度感、立体感以及音乐音响更增加了空间的真实性。对于情境,且不谈电影中人物的画外音抒发人物情感,即使是电影空间的色彩、音乐音响、拍摄角度、剪辑速度等都可以形成内在的情感张力。一定程度上,诗电影就是营造意境的艺术,是由一个个的意境段落连接构筑而成。诗歌对电影产生的影响有主要有四个方面:1、诗的象征隐喻、2、诗的优美意境、3、诗的节奏感、4、诗的简练。第三节诗电影与电影的诗化手段诗电影将电影本性等同于诗,主张用“诗的语言”拍电影,注重联想、隐喻、象征、节奏等诗的创作方法在电影中的运用。追求纯光影、线条、画面的技巧处理,展示紊乱的下意识活动,力图探索电影的所谓纯诗性。诗的特征贯穿和统领全片。一、诗电影的特征:
诗情画意----优美的“画境”和意境抒情性(情绪性)----抒情功能----思想的和情绪的氛围性----意境单纯性----电影应当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达至心灵的自由寓意性----隐喻性表意功能净化功能二、电影的诗化手段在影视作用中呈现局部和段落使用特征:象征、比喻、隐喻、喑喻光影、线条、画面第三节诗电影的流派苏联:第一阶段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
、杜甫仁科
《土地》》(1930年)
、普多夫金
《母亲》(1926年)
。
杜甫仁科是是与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并称的苏联电影学派奠基人之一。第二阶段卡拉托佐夫《雁南飞》(1958年)塔尔科夫斯基《安德烈·鲁勃廖夫》(1966年)
《镜子
》(1974年),在意大利完成《乡愁》(1983年)
第三阶段谢尔盖·帕拉杰诺夫《苏拉姆城堡的传说》(1986年)
、《游吟诗人》(1988年)----戈达尔:“曾有一座电影的神庙,那里有光,有影像和现实,这座神庙的主人就是帕拉杰诺夫。”把俄罗斯传统的抒情诗融入影像里,成就影像诗或诗的影像。乐于采用非习惯性的叙事。他的电影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苏联电影的常规与教条,把电影分割成很多个主题,从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诗意美学的叙事。导演通过精美绝伦的画面展示了亚美尼亚民族的诗歌和艺术,他的成功在于诗意的镜头作为他表达的方式,他放弃了一般的戏剧叙述逻辑,而是利用镜头之间大量的象征、隐喻,迷一般的哑剧,制造出他独特的诗歌叙述方式。法国:艾尔伯特·拉摩里斯《白鬃野马》(1952)、《红气球》(1956)日本:新藤兼人自编自导《裸岛》(1960)一部对拓荒农民的无声礼赞。1976年,为表彰新藤兼人坚持独立制片的功绩,有关部门授予他1975年度朝日奖。至今为止,他执导了影片50部,编写了电影剧本240多部,电视剧本60多部,撰写了许多有关剧作的著作,他出版的小说、随笔屈指难数。为表彰多年来对日本电影的贡献,在1997年和2002年授予了他文化功臣的称号和文化勋章。
第四节观摩艾尔伯特.拉摩里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研发成果知识产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医疗设备改造与售后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出租车公司车辆租赁合同修订版
- 2025抖音主播品牌代言合作框架协议书
- 2025年C301-I型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咖啡厅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创客中心项目发展计划
- 科研部研究项目进展与未来规划计划
- 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计划
- 度假村行业保安工作总结计划
- 运动康复机构跌倒风险管理措施
- 残疾人的就业创业与自我发展
- 全套课件-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 2025版茅台酒出口业务代理及销售合同模板4篇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技术规程》(T-SDEPI 030-2022)
- 2025年统编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三年中考试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