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及效果图_第1页
方案及效果图_第2页
方案及效果图_第3页
方案及效果图_第4页
方案及效果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设计说明书1.1设计依据1.2用地现状1.3设计要求1.4设计原则和构思1.5建筑技术经济指标1.6总平面设计1.7xx馆1.8商业楼和商住楼1.9结构设计1.10给排水设计1.11电气设计1.12消防设计1.13需规划单位认定的问题2.模型照片及表现图3.总平面图4.xx馆方案图5.商业楼方案图6.商住楼(或住宅楼)方案图设计说明书1.1设计依据:建设单位设计委托及设计任务书;建川博物馆聚落控制性详细规划;建川博物馆聚落设计守则;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1.2用地现状:根据建川博物馆聚落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相关地形资料,xx馆及附带商业、商住建筑位于规划用地西南角,毗邻斜江河北岸,为规划中的甲1、甲2、甲3、甲4地块,甲4地块原为鱼塘。用地红线南北向宽17.0米,东西向长228.0米,用地北面为聚落规划道场,南面为斜江河大堤,堤高3.5米,用地与堤坝间有一条防洪通道。总用地面积3876平方米。用地所属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候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089.2毫米,全年气候温暖潮湿,夏无酷暑,冬天严寒,主导风向为东北风。1.3设计要求:在规划用地上布置抗战系列xx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商业、商住建筑面积2370平方米,配套公共卫生间面积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设计面积允许误差±20%。建筑高度限制为檐口高度≤10.0米,总高≤13.0米。建筑物与红线之间的关系按“聚落设计守则所规定的b1边设计。博物馆不考虑空调设施。1.4设计原则和构思: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大邑安仁古镇近旁,建成后将成为安仁古镇的一部分。博物馆的建筑形式将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尤其是xx博物馆为纪念四川地方武装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表现其地方建筑特点也是xx馆设计中应体现的一个方面。因此,建筑的地域特征与现代形式的结合是xx馆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目标。xx馆和商住建筑借用了安仁古镇庄园建筑和民居宅院进院子的空间形态,采用虚实相间的排列方式,形成用天井所串联的单元重复排列的平面形式,建筑形象引入传统名居的坡顶。建筑空间、材料、结构形式都将尽量表现其真实的形态和相互之间本质上的联系。1.5建筑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3876m2建筑占地面积:2717m2建筑密度:70.1%总建筑面积:4141m2容积率:1.07xx馆建筑面积:1194m2商业楼1建筑面积:1300m2商住楼建筑面积:1300m2商业楼2建筑面积:185m2架空走道建筑面积:162m21.6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总平面设计顺应地形特点,从东到西布置xx博物馆、商业楼1、商住楼、商业楼2。保留甲4地块的鱼塘,以取得与规划总体在地貌上的关联,并与架在水面上的天桥及水池边的xx雕像一起形成xx馆入口空间的环境。商业楼2是xx馆一个结构体系的重复,作为xx馆建筑群的收尾,增加建筑群体的整体感。根据规划要求,xx馆与商业楼1之间用架空走道相连,商业楼1为抗战系列参观路径的端点。1.7xx馆:考虑到控制性体现中所规定的抗战系列参观路径位于二层平面及xx馆用地南面紧靠3.5米高河堤两个因素,xx馆方案采用了底层架空方式,展厅全部布置在二层,使其超过河堤高度。底层形成市民休闲环境,并布置一些砖砌墙段,在墙面上用砖雕表现xx抗战内容。xx馆平面采用了用天井所串联的单元重复排列的形式,与民居宅院多进院子的空间形态相连系。用剪力墙所围合的天井前后悬挑形成结构单元体,单元体之间用楼板连接成平台,平台上放置木结构的坡顶构架,形成现代和传统建筑形象的重叠,并使结构形式与空间形态之间有紧密的关联。xx馆在建筑材料的运用方面尽量真实地表达其建构关系,结构单元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清水作法,填充墙采用当地庄园用得很多的清水空斗墙砌筑,坡顶部分采用纯木结构,瓦屋顶、立面用大量木窗棂,这样的处理不仅在形象上体现了建筑材料的表现力,在内部空间也形成了混凝土盒子空间和木构件坡顶空间的变化。xx馆天井空间设计了三种形式,一种是底层作附属用房,二层可进入天井;第二种是上下空间贯通,二层有连廊从天井穿过,第三种是可从二层通过螺旋梯下到底层空间,顶部加盖顶形成室内空间,可作讲堂使用。xx馆考虑了两种参观路线,在参观路线之外布置了音像(放映)、阅览、讲座等空间。xx馆建筑面积1194平方米。1.8商业楼和商住楼:为使xx馆跟商业、商住楼形成完整的组群效果,商业楼和商住楼的平面形式、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均与xx馆取得一致。商业楼和商住楼采用6米开间,每个开间内有一个小天井,商业楼可以每开间上下层连成一户,也可以上下层分开,每个开间或几个开间合并成一户,每户面积灵活,可以满足“设计守则”中每户建筑面积跟边长的关系。商业楼一层沿街为骑楼形式,二层有一外廊与xx馆相通。商住楼为每开间上下层为一户,一层为商店,二层为住宅,商住楼也可改为二层连排住宅楼。1.9结构设计:设计条件: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值W0=0.3KN/m2,地面粗糙度B类,风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等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选用。不考虑积雪荷载。拟建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本工程属丙类建筑。(3)根据建筑结构破坏的后果严重程度,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拟定为丙级。(4)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本工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9.2结构设计:体结构选型:本工程由xx馆、商业楼、商住楼组成。最高层数为二层,最大高度为11.63米,其中xx馆主体采用短支剪力墙结构,在二层局部采用木结构。商业楼及商住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1.10给水排水设计:1.10.1给水:水源: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从规划的室外给水管上引入给水管,供本工程使用。主要用水定额:观众(参观博物馆):3L/人·次;商店:5L/m2·d;住宅:200L/人·d。系统: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道的压力,由其直接供水。1.10.2排水:各建筑的生活污水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集中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规划的室外污水管道。屋面雨水除坡顶采用外排水外,其余由雨水斗收集,用管道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室外场地及道路雨水,由雨水口收集,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所有雨水均排入规划的室外雨水管道。(3)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成都地区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P=2年。1.10.3消防给水:(1)用水量:按本工程各建筑消防用水最大的一幢(xx馆)计;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量:20L/s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10L/s各建筑均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系统:xx馆、商业楼1及商住楼的商店设室内消火栓消防,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管道和消火栓箱。室内消火栓消防管道从室外给水管网上引入。在室外给水管网上设室外消火栓。灭火器:在xx馆、商业楼1及商住楼的商店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1.11电气设计:1.11.1设计范围: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计有供配电、照明、电话及综合步线、有线电视、安全防范、防雷、接地及安全系统。1.11.2供配电系统:负荷分级:本工程安全防范负荷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供电电源:由市电引来一回220/380V电源。负荷估算:本工程用电负荷有照明和分体空调负荷。本工程总设备容量:180KW,其中xx馆为70KW、商业楼1为50KW、商业楼2为5KW、商住楼为55KW。配电室:在xx馆一层设总配电室。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向各建筑供电。计量:总配电室设总计量,每套商铺或商住房设电度表。1.11.3照明系统:本工程设正常照明、应急照明、景观照明,应急照明采用灯具带蓄电池供电。1.11.4有线电视系统:电视信号由市有线电视网引来,采用550MHZ邻频传输系统,用户输出端电平为64+4dB。网络分配形式为分支一分配方式。1.11.5电话系统:由市话网引来30对电话电缆。1.11.6综合布线系统:由公用数据网引来2芯光缆。数据干线采用光纤传输,分支线采用五类双绞线。1.11.7安全防范系统:在xx馆设一套保安监控系统,监控室设在xx馆一层管理室。1.11.8防雷、接地及安全:(1)按三类防雷要求设防。(2)低压配电系统按地型式采用TN-C-S制式。(3)设置完善的电气安全措施。1.12消防设计:xx馆耐火等级二级,商业、商住楼耐火等级三级。主要木构件均须作防火处理以达到规范要求。xx馆和商业、商住楼的防火分区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