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1页
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2页
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3页
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及防治措施汽轮机油系统是用来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润滑油和向调节系统提供压力油的,在机组盘车时向盘车装置和顶轴装置供油。因此,汽轮机油质是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油质乳化会造成油系统腐蚀,机组部件发生锈蚀。同时,汽轮机油也将失去润滑、散热和调速的作用,严重地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1

汽轮机油质要求

汽轮机油系统要求使用的汽轮机油必须是高质量、均质的精炼矿物油,并且必须添加防腐蚀和防氧化成分。此外,油中不得含有任何影响性能的有害杂质。

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汽轮机油系统采用的是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成的32L-TSA汽轮机油。按国家标准GB11120-89该油应符合下列要求:运动粘度(40℃):(28.8~35.2)mm2/s

闪点(开口):不低于180℃

机械杂质:无

破乳化值(40-37-3)mL:不大于15min(54℃时)

起泡性试验24℃:不大于450mL/0mL93℃:不大于100mL/0mL后24℃:不大于450mL/0mL

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时:不小于3000h

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无锈铜片试验(100℃、3h):不大于1级山东莱芜东方力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32号汽轮机油的标准

L-TSA防锈汽轮机油是由深度精制的基础油加入抗氧剂、抗泡剂、防锈剂等优质添加剂调制而成。

产品性能:

透明液体,具有优良的抗乳化性,防锈性,防腐性,氧化安定性和抗泡性,在循环使用中易于分水。可防止因系统进水而引起的腐蚀和锈蚀。特点:抗氧化安定性好,使用中不容易生成酸性物质和沉淀;抗乳化性好,易与水分离,漏入润滑系统内的冷凝水,在油箱中能迅速分离排除;抗泡性良好,运行中能及时将吸入的空气释放出去,生成的泡沫消失快;防锈性好,保护润滑系统不发生锈蚀,产品质量水平,优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质量标准:

GB11120-89

项目

L-TSA防锈汽轮机油

试验方法

ISO粘度等级

32

46

68

GB/T265

运动粘度(40℃),m㎡/s

28.8-35.2

41.4-50.6

61.2-74.8

GB/T1995

粘度指数

不小于

90

90

90

GB/T3535

倾点℃

不高于

-7

-7

-7

GB/T3536

闪点(开口),℃

不低于

180

180

195

GB/T7305

抗乳化试验(54℃,40/37/ml)min

不大于

15

15

30

泡沫性(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ml/ml

24℃

不大于

93.5℃

不大于

后24℃

不大于

450/0

100/0

450/0

450/0

100/0

450/0

450/0

100/0

450/0

GB/T12579

液相锈蚀(合成海水)

无锈

无锈

无锈

GB/T11143

空气释放值(50℃)min

不大于

5

6

8

SH/T0308

铜片试验(100℃,3h)

不大于

1

1

1

GB/T5096

氧化后酸值达2.0mg

KOH/g的时间,h

不大于

2000

2000

2000

GB/T12581

水分%

GB/T260

机械杂质%

不大于

0.005

0.005

0.005

GB/T511

酸值,mgKOH/g不大于

0.3

0.3

0.3

GB/T264

用途:

L-TSA防锈汽轮机油用于电冶金行业炉、焦炉、烧结的专用风机及其他种类型风机,适用于制氧压缩机和电站发电机、电动机机组及大电机的润滑,也适用于各类透平机,汽轮机组等动力机械设备的润滑。2

汽轮机油乳化原因

汽轮机油乳化一般有3个原因:水份、乳化剂和高速搅拌。其中水份是引起油品乳化的主要原因。

汽轮机组运行中,由于机组的轴封不严、汽封漏汽、润滑油质量差、轴承箱及油箱真空度达不到等诸多因素,是导致汽轮机油系统中进水的主要原因。同时,机组的安装、运行等环节没有达到设备清洁度要求,存在污物、杂质等也将影响汽轮机油的质量。

汽轮机油和水的乳化与油品中添加剂性能也有关。汽轮机油中添加的抗氧剂和防锈剂大都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中,一端具有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另一端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亲水性能极性基团。虽然它们都溶解于油而不溶解于水,但在一定转速下极性基团对水具有一定的亲合能力。

当汽轮机高速旋转时,油和水充分搅拌呈乳浊液时,这些亲水的极性基团有了与水充分亲合的机会。当亲合力很大时,就会与水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又由于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能溶于油中,从而通过这种物质的作用使水和油结合起来。因此,这时水就不能与油分离,即产生乳化现象。如果亲合力很弱,水与油就能分离。因而要求汽轮机油所加入的添加剂要保证并提高其质量,提高其抗乳化性能,降低或除去添加剂中亲水性能较强的成分,达到或高于汽轮机油标准规定的抗乳化性能指标。3

汽轮机油乳化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3.1汽轮机油乳化的危害

汽轮机油乳化给机组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轮机油乳化能使调节系统中滑阀及套筒等部件严重锈蚀,造成滑阀卡涩,降低了调节系统灵敏度,以至引起机组运行中甩负荷。同时,还可能破坏轴承处的油膜,容易造成轴承和轴颈的磨损。

2.乳化液沉积于油循环系统中,妨碍油的循环,造成供油不足,影响散热,容易引起轴承烧瓦,有可能发生严重事故。

3.汽轮机油乳化能够加速汽轮机油的氧化,使酸值升高,产生较多的氧化沉积物,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时间。

3.2处理措施

汽轮机油的乳化给机组运行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保证汽轮机组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以及汽轮机油品质量,对防备和消除汽轮机油系统进水,防止汽轮机油乳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要确保产品设计、制造质量。设计不合理、产品制造不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导致汽轮机油系统进水。

2.在机组运行时要投入油净化装置,及时对汽轮发电机组油系统中调节和润滑用油进行油水分离和杂质过滤。同时,油系统部件在制造、安装及运行时要确保设备部件清洁、密封,符合制造厂规定的各种清洁度标准。

3.购进的汽轮机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1120-89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尤其是抗乳化性能及酸值指标,必须得到保证。同时,汽轮机油在使用中要按照《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0636-1996》规定,定期取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对乳化后的汽轮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