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试题库_第1页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试题库_第2页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试题库_第3页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试题库_第4页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试题库一、选择题1.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C.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从题干材料和表格两方面吸取有效信息。根据时间和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可以判断A、B、D三项都是正确的。材料无法表明俄国是否实现了现代化。答案:C年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①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②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的发展③使俄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强国④平息了俄国国内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解析:1861年改革虽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俄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仍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改革后,俄国旧的矛盾没有彻底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又不断出现。因此,③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答案:C3.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解析:就题干材料来看,俄国的司法改革注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明显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C、D三项的叙述在题干材料中无法印证。答案:A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顶着各方面的压力进行改革,并且最后还因改革而被暗杀身亡。他坚决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巩固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政权C.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是沙皇,是俄国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代表,其农奴制改革是在农奴制度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国内矛盾激化情况下进行的,是为维护其统治的不得已的举措。A项为内容,D项为作用和影响,C项与亚历山大二世的目的不符,B项才是其根本目的。答案:B5.“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反映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状况的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这些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请回答:(1)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4)综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你对俄国19世纪中期的改革有何认识。参考答案:(1)废除农奴制,农民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农民可以赎买一块土地,赎金由地主与农民协商确定,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2)废除旧的等级法院,所有人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3)地方自治改革。(4)“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根据这个伟大的法令,从西方的意义上说农民获得了合法的自由;从今以后,他们成了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人们希望他们会被一种新的人类尊严感所鼓励。绅士们失掉了他们在村子里的准庄园司法权,他们再不能强制履行无偿的强迫劳动,或是获得由奴役产生的收益了。——[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材料二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伟大的法令”对俄国农民的影响。(2)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3)俄罗斯改革的特殊性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参考答案:(1)影响:农民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摆脱了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农奴解放时遭到沉重的掠夺,解放后的农民未能摆脱对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2)经济基础: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上层建筑:进行了部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但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3)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行列;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军事性,使之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选择题1.根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俄国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四分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奴制废除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B.农奴制的废除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C.市场不断扩大的推动D.地主和富农驱使农民在土地上劳动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中心是俄国农业在1861年后的迅速发展情况。结合题干限制“1861年后的30年间”,说明这种情况主要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形成的。答案:A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D.分布不平衡解析:本题所有选项都是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但B、C、D三项是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局限性,而A项为最基本特点。答案:A3.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导致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农奴制度的废除B.借鉴了西欧的技术经验C.沙皇专制的终结D.上层建筑的近代化变革解析:1861年改革是由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后俄国仍然保留了专制体制。答案:C4.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①③ B.②③C.①② D.①④解析: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其改革的措施是基于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是真正的解放者。纵观历史发展的进程,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排除②③,故选D项。答案:D5.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下对列宁的观点说法不成立的表述是()年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B.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C.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壮大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905年革命的性质即资产阶级革命,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故体现了俄国1861年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造沙皇专制统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农奴主阶级的利益。答案:A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决不会那样消亡……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阴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材料二当时,人们对改革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在主要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需要自由劳动力,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在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农奴的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减少了……所有条款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金……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的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不足以糊口。”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诗文反映了什么信息?根源是什么?(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俄国的改革方案有哪几种?他们的目的各是什么?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比较接近哪一方案?(3)材料三中认为“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你同意这一观点吗?答案:(1)农奴燃起反抗烈焰,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呼声传遍俄国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根源:农奴制的存在。(2)主要农业区: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工商业发达地区: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草原地区: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是需要农民服劳役。目的:主要农业区维护自己农业经济的利益;工商业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和资本;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比较接近工商业发达地区提出的改革方案。(3)同意。因为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后农民的生活状况依然恶劣,引发新的频繁的起义;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是对农民的剥削。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更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适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请回答(1)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俄国与欧洲“相似”的表现,并阐释这种“相似”说明了什么问题。(2)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解析:第(1)问改革后的俄国与欧洲的“相似”主要表现在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包括其他的改革也促进了与欧洲的“相似性”;这种“相似”说明俄国是传导型现代化国家,是通过向西欧学习进行现代化建设。第(2)问俄国改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根源。答案:(1)相似: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司法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法治化进程;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促进了民主化进程。阐释:俄国是传导型现代化国家(或俄国通过学习西欧进行现代化建设)。(2)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俄国现代化进程;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1.“……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D.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成为法律上自由的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俄国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没有解决农奴的贫困问题,改革后俄国社会矛盾仍然尖锐。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2.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861年改革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A项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表述错误,只能是对旧司法制度的改革,建立了近代的司法制度。C项表述错误,沙皇专制制度仍然存在。D项不属于1861年的范畴。答案:B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进,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审理案件时有陪审和律师B.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缩短了服役年限C.禁止引进西方书籍D.个人创办的学校增多答案:C4.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解析: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B、D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仅仅是从经济这一角度来说的。答案:C5.(2014·东城区模拟)“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①扩大了国内市场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⑤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解析:抓住关键词“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说明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扩大了国内市场,故①正确;农民获得了自由,也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故②正确;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也就意味着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③正确;改革并未结束沙皇君主专制,故④错误;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在改革之前既已存在,也体现了废奴改革的不彻底性,故⑤错误,据此正确答案选A项。答案:A6.历史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民连绵不断的起义迫使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但改革后,这些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农民)绝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的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在以后数十年中,随着农民人口的迅速增加,他们对土地的渴望也相应增长,并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农民不但要为他们在1861年时得到的土地缴纳赎地费,而且还要缴纳各种地方税。此外,他们还要担负俄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费用,因为很高的保护关税使他们购买的制成品费用上升。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时间(年)186518901898数量(人)3810001620000300000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重工业中煤、铁的产量增加非常迅速。……20世纪初,俄国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1860-1900年间,俄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农村中依然保留了“治安官”,他们是从贵族中推选出来的,按照习惯方式断案。如果他们判决错了,农民也没有地方上诉。刑法虽然废除了极为残酷的肉刑,但拷打农民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1905年,沙皇政府认为,最严重的危机……是遍及全国的农民暴动。……他们的口号是:“给我们土地,土地应该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土地的耕种者。”(1)材料一表明俄国的农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2)据材料二概括俄国改革后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3)根据三则材料分析,为什么俄国经济长足进步,到1905年却又出现农民暴动遍及全国的局面?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农民要“缴纳赎地费”“缴纳各种地方税”“还要担负俄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费用”及表格数字的比较等说明俄国农民在资金、劳动力和市场方面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条件。第(2)题通过材料“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煤、铁的产量增加非常迅速”“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等信息归纳即可。第(3)题通过比较材料,主要从农民角度分析概括。答案:(1)提供了资本(土地和资金)、劳动力以及商品市场。(2)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且跟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工业总产量增长迅速。(3)原因:司法改革在农村进展缓慢,农民依然遭受贵族欺压;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阶级矛盾尖锐。启示: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工业化进程中要关注农民利益。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请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克里米亚战争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目的——对外争霸,对内维护统治;结果:战败;影响:激化矛盾,导致国际地位下降。第(2)问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第一小问:举措是推行农奴制改革;第二小问可以从经济、生产关系等方面考虑;第三小问可以从措施内容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方面考虑。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A.农村贫富分化加剧B.新生产工具的推广C.一些富农、地主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解析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农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程度。A、B两项能体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不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C、D两项均能体现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比较而言,D项更有说服力。答案D2.19世纪70年代俄国上层建筑改革的影响是()①使俄国的专制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②消除了俄国的社会矛盾③开始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④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随着新的生产关系逐步确立,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施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而使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改革是在保护农奴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所以从改革开始之日起,农民就又掀起了新一轮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斗争。因此②的说法不正确。答案C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农民有诉讼案件,将()A.实行公开审判 B.可以请律师C.按等级进行审理 D.可由陪审团陪审解析根据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规定,广大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即按等级进行审理。答案C4.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解析改革后俄国仍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D项矛盾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A、B两项中的矛盾都是C项的具体表现。答案C5.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①③ B.②③C.①② D.①④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故②不符合史实;③不符合改革的规律。答案D6.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其表现有()①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②国内销售市场不断扩大③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④外国资本逐渐被排挤出俄国市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19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国资本占俄国资本总额的三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之势。因此,凡是带④的选项都应排除。答案A7.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解析废除“等级法院”,各种案犯的审理都遵循“同一”原则,这实际体现了近代西方的平等原则,A项正确。答案A8.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A.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B.曾经一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C.改革后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D.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1861年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其浓厚的封建残余从长远来看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终于爆发了1905年革命。答案D9.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但也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①总体水平落后于西欧国家和美国②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③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④主要工业部门手工劳动占统治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农奴制改革后,在俄国的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逐渐排挤手工劳动而占统治地位,④表述错误。答案A10.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下面展示的是其中一张调查表,下列相关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该调查表调查的对象是俄国在位沙皇B.当时的俄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C.废除农奴制后沙皇仍代表地主的利益D.1861年改革保留了封建的残余解析从调查表中等级一栏,可判定A项正确;从调查表中的职业一栏,可判定C项正确;从调查表中的副业一栏,可判定D项正确。答案B11.阅读下列材料: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他们是否还长久地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又是谁让他们骑在我们穷人的头上,挥舞着鞭子?请回答:(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解析回答第(1)问,从诗歌中的“俄罗斯”“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等信息中很容易归纳出答案。回答第(2)问,作者在诗歌中的反问明显表明了他的态度。回答第(3)问,要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进行思考。答案(1)农奴制。(2)批判。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民为纪念亚历山大二世而修建的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材料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与亚历山大二世同时代的西方人对他的评价特别高,最为热情洋溢的评价来自美国。在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很快刊登出的一篇文章中,亚历山大二世被称为“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护秩序的君主,把4000万农奴变成4000万人的真正的基督徒”。然而,这位软弱、善良和高尚的“解放者”却命运多舛,屡遭暗算:他差点未能逃脱1866年对他的那次暗杀;1873年,有人向他开了五枪;1879年又有人要炸他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