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教案_第1页
《怀疑与学问》教案_第2页
《怀疑与学问》教案_第3页
《怀疑与学问》教案_第4页
《怀疑与学问》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疑与学问》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论点和分论点,理清论证层次。2.学习论证方法,品味严谨、准确的语言。3.培养“怀疑精神”,领会其实质。教学重难点重点:1.把握文章的论点和分论点,理清论证层次。2.学习论证方法,品味严谨、准确的语言。难点:培养“怀疑精神”,领会其实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精品课件】展示小故事,引发思考,导入新课。曾经,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下面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法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是,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显而易见,这些学生的回答是对的。上海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有80%的同学认真地做出了答案,86-34=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做出正确回答的同学竟然只有10%!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他通过对上海这80%小学生的调查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他们坚信不移地认为:“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不做的话,就连一分也得不到。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请说说你的看法。(学生积极发言)参考:应当教育孩子敬重老师,但更要教育孩子敬重真理。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没完没了的怀疑才是缺点。只有敢于怀疑,才能减少盲从。有怀疑的地方才有真理,真理是怀疑的影子。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怀疑与学问》,进一步进行探究。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作者作品顾颉刚(1893—)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2.播放【音频课文】,听读跟读,把握重点字词。懒惰(duò)大儒(rú)塾师(shú)停滞(zhì)视察:察看,审察。腐草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可看开头两句名言)参考:治学必须有怀疑的精神。(2)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什么?(提示:可看文章第6段,承上启下句子)参考:分论点一,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步骤;分论点二,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三、重点探究【精品课件】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回答。1.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归纳各部分大意。参考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3-5):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第二层(5):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第三部分: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明确: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3.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参考①事实论据: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c.听说“腐草为萤”。d.戴震善问的例子。②道理论据:a.“学者先要会疑”。(程颐)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c.“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四、课堂总结播放【课文朗读】,深入体会,总结所学。1.学生回顾本课重要字词和引用名言。2.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参考: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然后,一方面从消极方面以事例来论证,它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另一方面是从积极方面论证,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因怀疑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作者还选用了一些具体事例证明了它是一切“创新”的基本条件。五、布置作业1.完成【试题中心】“课内阅读”。2.摘抄、书籍课文所引用的名言,并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六、板书设计怀疑与学问顾颉刚第一部分(1-2)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中心论点)第二部分(3-5)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一)第三部分(6)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分论点二)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导入新课。二、重点探究【精品课件】播放【音频课文】,小组合作,探究研习课文。(一)重点研习课文1.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2.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3.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是否可以去掉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4.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5.第6段课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论述了什么分论点?答案预设1.(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第一层(开头到“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3.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4.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道理论证(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5.课文承上启下,归结了第3、4、5段课文分论点后,提出第6段课文的分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二)学习论证方法文章中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参考(1)举例论证。第4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国难危急时刻有各种传说的例子,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第5段用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和引用孟子的名言,论证了“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3)对比论证。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①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②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③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④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一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三)品味文章语言“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切”能否删去?四个“怀疑”“辩论”“评判”“修正”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参考:(1)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2)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个词的顺序是人们对过去学说进行怀疑的全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合。三、课堂总结议论文在提出论点后,往往用道理和事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论证,这样才有说服力。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