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大赛总结_第1页
优质课大赛总结_第2页
优质课大赛总结_第3页
优质课大赛总结_第4页
优质课大赛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总结——激发学生兴趣打造有效课堂金秋10月,硕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区举行了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也是一次教学上的采撷、付出、收获。本次大赛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领导高度重视、学校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动各学校初赛后选出14位教师参加了预赛,预赛分四个片区,通过听课评课选出了六位优秀教师参加了决赛。决赛听课人数达到了60多人,是近几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老师们的热情也正说明了他们的需要,有这样一个能促进教师成长的机会,大家趋之若鹫,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决赛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要求把课件传到QQ群里,并希望以后再多多举行。现在将本次活动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以期将来能从中汲取经验,不断创新。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此时的心情,不胜惶恐!预赛总共听了14节物理课,决赛听了6节课,有幸能听到到这么多优秀教师的课,从中感受颇多,也收获颇多。每个老师在舞台上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每节课都有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刘家台中学臧老师的幽默风趣,神星中学苟老师有趣的小游戏,燕南中学张老师巧妙的图像教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深挖教材,积极创新,学生活动设计不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分组实验不是乱哄哄一起上,而是在教师引导下有序有效的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的更加明显,整个课堂师生互动越来越多。真心的感觉这次大赛是一次高水平的大赛,是我们物理教师优秀代表的集中展示,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又一次提升。这次决赛,共六个老师三个课题,也属于同课异构。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授课对象不同导致课堂结构,师生活动空间,授课方式及效果等方面都出现了差异。也说明了教无定法。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理解课标,发现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些问题我们自己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很快就可以明确,如果这些课能引发大家一些思考,也就是举办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了。《磁现象》的难点是构建磁感线概念,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两位教师处理的不一样,赵静老师在磁感线方向上处理的很好,由小磁针一箭头一磁感线。而张娜老师设计的实验让大家都眼前一亮,形象的演示了磁场形状。尤其是后来让学生展开空间的想象使学生认识到磁场充斥磁体周围。《质量》这节课两个老师设计的教学课时不同,侧重点也就发生了变化,马老师把质量属性探究改成了分组,而李老师是演示。李老师把重点放在天平的认识和使用上,分组中自己选择喜欢的物体测量,别出心裁,增大了课堂容量。《电能》这节课课本上实验少,但我们的老师充分利用了小组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各种电器电费单据依然把这节课上的有声有色,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也展现了教师的素质。总的来说,几位老师都设计了很多探究,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对比演示,图片视频等各种方法给我们奉献了一顿大餐。相信老师们也收获了很多,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能让课堂丰富多彩。以上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几点感受。其实教研室举办这次活动,也是希望能通过“优质课”这一形式,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让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莫言说人生有九个阶段,0岁出场,10岁成长,20岁彷徨,30岁定向,40岁图强,50岁到哪哪香,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我想我们大多数也就介于30到50之间,也正是已经定向经由图强再到到哪哪香的路上。真到我们告老还乡也就是退休的时候能让我们的学生说一句这个老师课上的挺好人也不赖,甚至还能回忆起你说的一些话我想应该是我们很欣慰的事情了。所以如果这次大赛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能让我们的课堂添一些新的东西进来,让我们的课让学生更爱听一些,更有效一些,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了。那怎样做一个让人难忘的老师,我感觉首先:一、课堂导入要有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导入运用得好,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要敢于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直观材料导入。我们可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幻灯片或听一段录音、看一段录像,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例如:神星中学苟老师再讲光的折射的时候就先播放了一段电影《海市蜃楼》节选,学生马上就被吸引了,我们适时提问影片中的美女是真有其人还是幻象,这是什么现象。自然的就引出了课题。在有一次去市里听课一个老师讲平面镜成像,她把自己刚刚会爬的孩子第一次看到镜子情景的录像让学生看,孩子爬到镜子后边找另一个小孩。马上把学生逗乐了。教学也就在轻快的节奏中进行下去了。决赛时李如老师就播放了天宫二号对接的情景来引入质量,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通过小实验或者设计成魔术导入。初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理,爱观察一些鲜明、生动的实验,在观察中他们会急于想了解实验中出现的多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例如:大册营中学孙老师在预赛讲电路的连接的时候,设计的引入就是如何让桌子上的两个灯泡都亮起来,马上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小组一起动手,充分给了学生自主性,又不会乱哄哄。石头村中学闫老师在讲光的反射时的导入时这样处理的,投影仪出示一张射击靶心的图片,先让学生用激光笔直接照射,很快各小组都做到了,然后让学生用平面镜把光反射到靶心,这时候学生必然会思考怎么找角度,课堂也就顺利进行到下一步。这次全员培训有一个老师讲相互作用力让学生鼓掌然后感受两只手的疼痛来导入就获得了极大成功。决赛中镇中张娜老师设计就是笔芯悬浮的小魔术,课堂中前后呼应增强了教学效果。一些有明确目的性的小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特别强,这点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多尝试尝试,换英语说就是多踹踹try。.联系实际生活导入。物理知识源自生活,最后又回到生活。引入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导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石井中学何老师在预赛讲《汽化》时,先让学生课前用湿抹布把黑板擦干净,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观察擦过的黑板,也就引出了水哪里去了的问题。新华中学马老师在讲物态变化第一节的时候恰逢外边下雨,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号那天,马上改变引入方法,让学生观察外边的景象,引入到物态课题。当然引入方法还有很多,复习导入,提问导入,故事导入,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导入,类比推理的方法导入等等,老师们如果每次上课都有一个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导入,那您的课堂肯定缺少不了活力。我想要说的第二点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抽象概括,物理术语严密生涩,而14,5岁的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形成,掌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造成两级分化,很大一部分学生掉队。这一点我想大家从中考成绩中能非常明显的看出来。那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引入一些幽默的语言,来消除疲劳,激发兴趣。有时候一个幽默风趣的比喻会使学生在捧腹大笑之后铭记于心,比如在讲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记忆,有一个老师就把它变成“大不了又挨踢”,学生肯定感觉物理公式也就不那么不好记了吧。讲白气不是水蒸气的时候,好多同学讲后还是消除不了固有认知,老师就说你们再认为“白气”是水蒸气,那我就会被你们白白的气死。物态变化哪些吸热哪些放热的时候,取物态变化的名称首字母把它们归纳成叶宁宁放热气荣升。讲流速和压强的关系的时候,两只纸条越吹越紧,老师就说你看这就是伯努利原理,也就是白努力,怎么吹都吹不开。短路的处理,有的老师就打比方,你有两条路可以到回家,一条又宽有好走,一条又窄又经常有抢劫的,你走哪一条。然后引到电流也是如此,用电器对它来说就是抢劫的。所以它只走导线。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决赛中韩村中学的李茹老师就把天平横梁两端的螺母比作跷跷板的小人,让学生结合生活就很轻松了理解了。我在预赛听一个地方的课,同样一个班的学生,一个老师上课表情严肃,语调单一,恐怕学生捣乱,结果课堂越来越沉闷。而另一个老师说话抑扬顿挫,幽默风趣,循循善诱,并且不断地联系生活,还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学生越听越爱听,回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配合,还时不时的哈哈大笑。如果换位思考下,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喜欢哪种老师,而现在我们在学生面前扮演的又是哪个角色。(顿一下)语言上的幽默风趣,往往比苦口婆心三令五申的强调更易唤醒学生的记忆。课堂中还可以引入一些顺口溜,来激发兴趣,方便记忆。例如调节天平平衡方法:“底水平,码归零;左物右码要记清,要知待测物体质量值,两码相加算完成。”滑轮组绕线法:“奇连动,偶连定,滑轮绕线要记清。”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讲浮力的的时候“向上向下压力差,浮力大小就是它,浮大重力向上爬,重大浮力深处下,两力相等悬漂啦。要问浮力有多大?PgV排计算它。”惯性可以这样总结“物体有惯性,惯性是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这些顺口溜已经传到QQ群(246841770)也希望老师们把上课的课件放到群里供大家参考。有问题也可以互相交流。微信群可以从qq群里边的二维码照片扫描加入。激发学生兴趣的小技巧还有很多,比如讲一些小故事或者物理学家的事迹啊,适度有效的激励表扬啊等等,但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思维上来说最好的就是课堂中有效的提问和有效的探究了三以有效的提问提升学生思维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问题是物理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我们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就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仅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用来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载体。针对一节课内容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跨度的,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问题,采用课堂连问,引发头脑风暴,一环套一环,通过对多个问题的观察、探索、实践,掌握知识的真正含义,并能利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预赛决赛和在日常教学中,感觉我们的课堂提问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甚至有的就简单的对不对是不是,学生不用思考就回答出来。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5、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6、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我们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提问。那如何去做好课堂提问呢。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问题设计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提问一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估计学生的答案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否则乱问一通,看起来好像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没什么作用,还有可能问的学生晕头转向,给教学设下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对教材的研究,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得透彻掌握,融会贯通,这样所提问题才会有目的性。我们所提问题的切入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处和容易产生疑难的地方。提问中应避免所提问题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尽可能不使用“对不对”、“是不是”进行提问。例如:学习了欧姆定律后,学生对公式R二U/I常常产生错误认识,有老师可以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1)某导体两端加8V电压时,测得电流强度是0.5A,导体的电阻是多少(2)若在导体两端加16V电压,测得的电流强度是多少?导体的电阻是否为原来的两倍?(3)根据公式R二U/I,我们可以说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吗?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理解电阻是一个与电压、电流无关的物理量,其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短、横截面积和导体的温度有关,R=U/I只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是电阻大小的计算式。通过这类紧扣教材的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其次、我们应立足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和兼顾性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问题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要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学习态度都会不同,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做到面对个别学生,恰当的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使班级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对物理学习较好的学生应提出信息量较大、颇有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思维活动量;而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应多问一些稍有难度,信息量较小,清晰度高的问题,以鼓励其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不仅应备好课,而且还要“备”学生,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应了如指掌。只有这样,课堂提问才会有针对性,效果才会好。比如这次决赛中申龙老师和孙老师设计的电能表转数的问题,根据规格3000R/KWh来提问如果是6000R是多少,300呢,n转呢,一步步增加难度,难点也就得到了突破。再有我们要提炼问题,使问题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学生如果对某门功课,或者某个知识点产生了兴趣,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思路才会更宽广,学习的效率就会更高。因此,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在紧扣主题的情况下,尽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物理问题的设计还应当具有启发性,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矛盾,引起思索,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例如,学习“浮力”时,可先提这样一个问题:“乒乓球在水中都是漂浮的吗?”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回答:是。然后演示将一个无底无盖的饮料瓶瓶口朝下放置,在瓶内放一个乒乓球,当向瓶内注水时,乒乓球并没有浮起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他们猜想的结果和实验的现象不一致时,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有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的有思想的教学参与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学生和教材质疑。我们要有意的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猜测性的“质疑”,例如在讲“磁现象”时,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自己去做实验,并告知他们要针对实验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小磁针为什么能总能指向南北?磁体为什么能吸引铁钉而不能吸引铜?为什么磁极间有时是相互吸引而有时是相互排斥?为什么铁钉也能变成磁体?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即便是错误的也要首先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而应调动全班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我们作引导、评介。在预赛的时候就出现过学生实验做出来的和书上的不同,学生汇报了这一现象,但是老师并没有处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见到的物理现象多问一问产生的原因。例如:在学习力的测量时,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通过现象进行质疑。为什么“0”刻度线在顶端?为什么会有测量范围限制?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是不是只能测量竖起方向的力?像这样引导学生坚持不懈的寻根问底,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断质疑、不断解疑的过程,改变了学生过去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由乐学变为善学,也就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有效激发深层次兴趣的第二项法宝也就是有效的实验探究了。四.让实验贯穿整个物理教学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依据这一记忆规律我们可以把更多的“说”变为“做”初中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操作兴趣,而物理实验充具的趣味性、刺激性是其他课所不能比拟的,也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我们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个积极性,要善于挖掘素材,捕捉学生的心迹,精心设计实验,塑造生动别致的直观形象,增强实验的趣味性,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让学生更多的参加实验活动,激发他们潜在的探究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常规的演示实验探究我就不多说了,相信每个老师都在进行,我们还可以随时利用身边物品进行实验,把生活中很多学生看到但是没有注意、思考的现象或问题拿到物理课堂上来,例如我们常用一只铅笔来做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也可以是一个矿泉水瓶扎两个高低不同的孔来做液体深度与压强的关系,将大气压的时候用瓶子扎一个小孔,盖子拧上就不流水,打开就流水。(可以讲讲光的折射用眼镜来演示)我在二中的时候杜坤老师用乒乓球堵住那种尖叫的饮料瓶来代替覆杯实验效果就特别好。李立新老师在讲压力压强的时候做过一个钉板,然后把气球放在上面,结果放了一摞书在气球上气球都没有被扎破,预赛的时候大册营中学的孙老师把孩子的小汽车改造了一下拿进我们让学生分辨两个转向灯是串联还是并联,这就是一种创新,这些器材几乎不需要怎么准备,同时在我们做过演示实验后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进行。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当然这些自制实验,随堂学生小实验,课堂演示实验,由于目的性强,操作简单,不论我们还是学生都能够比较轻松的完成,而一些在实验室上的实验,比如凸透镜成像,天平测物体质量,伏安法测电阻等等是大多数老师都比较发憷的,学生上一节实验课对我们来说比上一节普通的课任务量要大得多,课前需要准备实验仪器,在课上要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给予学生帮助并指出学生实验中的错误,有时还需要同一学科的其他老师同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并且一节完成后学生的反应并不理想,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或是中考中易出现的问题在实验中没有体现出来,没有在班级进行讲授达到的效果好,所以我们往往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的就变“做”为“讲”了。那这样的实验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以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脚手架”理论是近代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特别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以旧探新的需要,使大部分学生较好地开展探究活动。搭建脚手架就是我们为学生的有效探实验设计一个操作方案,为学生适度地指明学习方法与策略,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大的探究空间。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出示给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和任务,其余的不要延伸过长,混淆学生的视线。比如预赛时就有老师大撒手,结果造成好多学生无所适从,各种状况频繁出现,一节课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方顺桥三中的赵老师在讲天平使用时明确了注意事项,目的清晰,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成功有效的测量了物体质量。(讲到这里看看时间,时间不多的话下边的可以不讲直接跳到结尾)在进行探究实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电教手段,比如利用投影技术,增强实验的效果。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器将演示现象放大,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我们在讲“磁场”或“电流的磁场”这节课时,磁场的概念比较抽象,条形磁铁、U形磁铁、同名磁极之间和异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分布以及直线电溢的磁场的磁感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形状各不相同。将课本上所讲的几种演示情况投影到银慕上,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各种情况的磁感线分布。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磁场”的认识,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2.利用实验录像,提高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大多数物理实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该实验所用的仪器。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学生对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甚少。靠我们的演示讲解,许多学生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等到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时候,仍有无从下手或不得要领的感觉。因此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观看一段所做实验的操作录像,在看实验操作录像的同时,我们利用慢放、暂停、回看等方法,向学生讲清楚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经过形象直观的开导,能够给学生做实验指出一条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必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正确地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例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这个实验,这是学生第一次实际操作天平。由于实验报告中所列的“注意事项”较多,调节天平的步骤较多,学生往往对天平无从下手或者干脆就不敢动它。上这节实验课时,放一遍《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同时适时提示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在读数时,把标尺的特写镜头定格,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数,我们提示每个格代表多少克,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祛码总质量加标尺读数,做完实验之后如何收拾天平等问题。学生用几分钟时间看完录像之后再去动手操作,就感到做起来得心应手。3.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物理现象和过程。物理实验的教学,有时靠我们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看书或想象实验的过程、结果和规律,学生很难见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在遇到轮船从长江行驶到大海,轮船吃水深度的变化,轮船如何通过船闸等现象时,利用课件,可以让学生完整地观看一些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这种既具直观形象,又具系统概括的电教手段,通过渗透、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回忆老师讲过的概念和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我们可以利用快放的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过程删去,利用慢放、暂停和回看的方法去复习重点、难点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对重点、难点的问题加深理解,使错误之处得以纠正,正确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使之更深刻、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是传统的方法所不能及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通过:创设情景f提出假设f实验探究一归纳总结f学以致用,这一过程,注重实验过程,尊重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拿一个老师《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这节课的课堂实录做个例子,第一步,课前布置回家作业,“请同学们回去调查家用电路中电线所用的材料。”话音刚落,班中几个成绩中等、比较活泼的男生脱口而出“铜”,“你怎么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