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_第1页
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_第2页
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_第3页
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_第4页
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摘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6—2010年我国小麦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再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途径做了简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黑龙江、江苏、湖北、宁夏、新疆等地区的技术效率常年处于有效或高效状态。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等省份的技术效率常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人均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小麦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而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灾害的发生对于小麦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也较为显著。关键词:小麦生产;生产效率;数据包络线分析一、引言目前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小麦单产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消费国,小麦进口较多,出口很少。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对小麦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因此,研究小麦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增长源泉,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对于提高农用土地利用效率和小麦单产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Tobit模型对小麦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较少,本文将采用这一模型对我国小麦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二、基于Tobit模型的小麦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估计方法的选择在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对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Tobit模型是经济学家Tobin于1958年在研究耐用消费品需求时提出的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基本结构如下:yi*=0xi+£iyi=yi*yi*>0yi=0yi*WO式中:yi*为潜在的被解释变量;yi为被解释变量;xi为解释变量;0为回归参数向量;£i服从于N(0,o2),i=1,2,…,n。该模型的特征是:解释变量xi为实际观测值,而被解释变量yi只能以受限的方式观测到。当yi*>0时,yi=yi*,yi为无限制观测值;当yi*W0时,yi=0,称yi为受限观测值。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与假设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上文得出的陕西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值作为因变量,以小麦生产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为了研究方便,本文首先作出如下假设:(1)农村劳动力的投入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以及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都可能对小麦生产效率的高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劳动力平均播种面积这一指标来考察劳动力资源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假设在一定面积的小麦生产范围并且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播种面积越大将越有利于提高小麦生产效率。(2)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小麦生产效率除了可能受到劳动力资源投入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其它一些变量的影响,例如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总动力等。这些条件均是小麦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的小麦播种范围并且考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情况下,假设生产条件越好,即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越多、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动力投入越多,对小麦生产效率的提高越有帮助。(3)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小麦生产效率有正向的影响经济发展和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源配置也会有所不同。同时,经济较发达地区往往更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对小麦生产效率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代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则其用于改善生产经营条件的资金就越多,越能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三、实证分析根据以上假设,构建了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TEit=00+0lCSRit+02BZMJit+03HFSYLit+04NYJXit+£it被解释变量TE为上一节计算的中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值。解释变量中CSR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BZMJ代表人均播种面积,HFSYL代表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NYJX代笔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i=l,2,・・・,15分别代表15个样本省份,t设置2006年为l,2007年为2,…,2010年为5。00、01、02、03为模型待估系数,£为随机扰动项。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计算结果如下表5回归结果解释变量系数标准差T值显著性常数项0.6968500.0753509.2481820.0000***农民人均纯收入-2.94E-081.00E-05-0.0029360.9977人均播种面积0.4748130.1479453.2093940.0020*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1.0271260.2370764.3324710.0000*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0.0474940.012727-3.7316630.0004*注:*代表在1%水平下显著在一定范围内,人均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小麦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这与张忠明(2010)对农户粮地生产效率的微观研究结论基本吻合,即小规模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化肥投入会对小麦的总产出起到促进作用。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前文的假设相背离。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动力投入越多,生产效率越低。从单位面积产出的实际情况看,无论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多高,小麦产出的决定性因素是播种面积总量,小麦的播种面积不会因机械化程度提高而增加。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1、主要结论(1)黑龙江、江苏、湖北、宁夏、新疆等地区的技术效率常年处于有效或高效状态,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基本维持在1左右。说明这些省份的要素配置较为合理,小麦的生产效率很高。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等省份的技术效率常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省份的纯技术效率较低,表明了在这些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技术小林诚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另外,这些省份的规模效率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规模有效。(2)在一定范围内,人均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小麦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而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3)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化肥投入会对小麦的总产出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是在非DEA有效的地区,化肥投入均存在过量的情况。劳动要素的过量投入也是造成这些地区技术效率过低的原因之一。此外,灾害的发生对于小麦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也较为显著。2、政策建议(1)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促进小麦产出的持续增长。我国应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的研究力度,提高科技支撑度。应该通过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针对不同地区气候差异、不同灾害类型和灾害发生的程度系统地对我国农业灾害发生的规律进行全面研究,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另外,要加强农业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气象预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应该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为最主要的核心,通过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灾害天气预警和信息的及时发布,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统筹规划,以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等措施减少灾害的影响。(2)合理配置小麦生产要素。控制化肥施用量。化肥的使用量对于粮食产量增加无疑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过度使用化肥会削弱庄稼生产能力。氮肥过多使用可减弱庄稼抗病虫能力而增加消灭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了食品的安全性,导致和加剧环境污染。过多施用化肥,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