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教材初步阅读教学设计的整体建构-以《猎人海力布》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例_第1页
基于统编教材初步阅读教学设计的整体建构-以《猎人海力布》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例_第2页
基于统编教材初步阅读教学设计的整体建构-以《猎人海力布》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统编教材初步阅读教学设计的整体建构——以《猎人海力布》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为例摘要:统编教材安排不同人文主题、不同指向的课文,阅读教学要充分挖掘其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总要求。每篇课文的教学,总是先进行初步阅读,主要解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问题。在《猎人海力布》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初步阅读教学中,优化整体设计,建构初步阅读经纬,使得课堂充满读书气息和文学气息,实现初步阅读的教学价值。关键词:初步阅读优化设计整体建构阅读教学要按照整体性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初步阅读、细读或精读,完成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知过程。从阅读教学的全程来看,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作用;从阅读教学的过程来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精读课文侧重学习表达方法,略读课文侧重运用表达方法。初步阅读整体教学,可视作师生“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起点,无论是学习表达方法,还是运用表达方法,都是为了促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猎人海力布》是精读课文,需要指导学生习得方法。在这个指导过程里,要突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一、构建初步阅读整体教学思路(-)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初步阅读不和谐,多是因为长久以来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顺序造成的。课文教学大体就是先组织初步阅读,让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意思,扫清阅读障碍,再次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一至六年级,每一篇课文都经历初步阅读,相同或相似的建构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满意度不高。有效的初步阅读并不求标新立异,重在教师通过建构新的教学思路,逐步提高初步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二)设计和谐的教学流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就像自行车链条一样,缺一不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一种大声的阅读方式。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听说读写,核心是读。唯有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才能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学得透彻。”崔峦老师则指出,阅读教学的问题是很少读书、思考、练习,只靠感悟,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读书的声音太小太少,在初步阅读的环节里,教师要积极建构朗读、诵读、默读“三位一体”的课堂,设计安排读诗词,读语文要素,读书评,读课堂板书……把这些读的元素贯穿在初步阅读的各个环节,让初步阅读有声有色。二、 建构初步阅读整体教学目标整体建构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用整体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怎样让学生明确初步阅读的学习重点,怎样优化策略来解决问题等。课前笔者认真研读相关资料,思考问题的设计,据此调整初步阅读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课文《猎人海力布》是一则民间故事。笔者结合教师教学用书,制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与本课一般的初步教学目标不同,笔者增补了两点:一方面是在预习和朗读课文的时候,注意体会“珍宝、崩塌、催促、发誓、迟延”等词语的意思;另一方面是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关注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和缩写故事。为什么增加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内容?词语本身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方面有着强有力的表达作用。注意体会词语的意思,能够很好地认识主人公海力布;而民间故事特有的内在结构与体裁特点及言说方式,都是教读这一类文本应该注意的。三、 建构初步阅读整体教学框架框架1:变换导入的方式和内容一般情况下,起始环节的“互动交流,激发情趣”,教师通常喜欢用各种游戏、谜语、表演、故事、绕口令等方式导入,学生却已司空见惯。笔者这样导入:从事学习活动,我们要做好心理上、情感上的全面准备。心理上不怕苦畏难,态度上虚心端正,方法上正确科学,情感上喜闻乐见。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洗耳恭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框架2: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文主题,理解读写要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过,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学生在课堂上做什么事,怎么做事,教师要设计好,组织好。这是设计的硬核,是初步阅读的支架。这篇课文的教学,在初步阅读时需要围绕人文主题和读写要素两个要点展开。教材清楚呈现了单元人文主题,学生应能领会: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此外教师还需关注课文的读写要素,读写要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另一方面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在揭示相关内容后,教师组织学生诵读,意在让学生牢牢记住初步阅读和细读课文时的指向,做好心理和情感上的全面准备。温儒敏教授指出,统编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立德树人”。只要按照教材来实施教学,有这方面的自觉,“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有了基本的依托。[u人民群众崇尚英雄、崇尚美德,所以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教师可以通过课后思考题展开教学,组织学生“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说一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写一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这实际上是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总要求的强有力抓手。组织阅读教学,并不是要学生当即成为热心助人的道德楷模,成为舍己救人的英雄,而是重在“说说故事、创造性复述搬家的故事、缩写故事”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各个教学环节都弥漫着人文性,都发挥着熏陶感染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着民间故事的传奇,通过具体事例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了解和崇敬,海力布的热心助人、乐善好施,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彰显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才能让学生受益终身,才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美好人生的好课堂。框架3:引导学生围绕读写要素,明确学习重点民间故事意义深远,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巩固对这一例、这一类文本读写要素的掌握。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怎么提问,在初读课文后,教师应组织学生一起读课后指向读写要素的三方面问题。这一过程里,学生自己体会到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明确了课堂学习重点。笔者这样引导:“刚才,你们很好地提出了问题。在诵读课后问题的时候,学习目标形成,学习重点产生。在这些问题里,哪一个是我们今天课堂重点解决的问题?”框架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阅读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策略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策略:紧扣读故事、创造性复述故事、缩写故事展开教学。我同意并接受,你们同意吗?如果同意,请鼓掌通过。”读故事时,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在课文里画出来。思考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学生读书思考,并在阅读时圈画批注,以此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框架5: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课标》把师生关系调整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做,才能充分体现这种关系呢?张天若先生认为,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⑶钱正权先生说:“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冏课文第一自然段最为简短,谁读?这一自然段中的“—些地区”指哪里?出示并读一读资料: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在我国北方一带,特别是内蒙古一带广为流传。课文选自民俗学家贾芝、孙剑冰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选》,其中给民间故事很高的评价:“在我们祖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故事传说是何等地丰富多彩!……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斗争和理想,在民间传说故事里面有着生动的反映。……只有在人民当权的今天,中国各族劳动人民自己的优秀作品才能够集合在一起和广大读者见面。”第二自然段,谁读?你觉得怎么评价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第三自然段写了一件事情,谁读?板书:救下白蛇。海力布得到什么呢?读第四、五自然段。板书:得到宝石。既然是宝石,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读六至九自然段。板书:说出实情,变成石头。通过分段阅读,学生更能体会民间故事讲述的脉络和特点。经过这样看似传统的阅读设计,学生不仅很快弄清楚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情,而且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了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充满想象力的特点。如小白蛇会报恩等情节,充满了浪漫的奇幻色彩,体现了劳动人民质朴美好的愿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阅读方法和情感愉悦的双重收获,完成了读写的正能量迁移。按照课后问题的引导,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情节,再根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4]总之,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