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_第1页
初中化学教案_第2页
初中化学教案_第3页
初中化学教案_第4页
初中化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18-初中化学教案

人教版九班级化学下册教案-目前最好的下册教案

课题1金属材料

一,教学任务

1、学问任务:

使同学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本事任务:

利用情景设置,使同学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可以发觉和提出有探索价值的化知识题。利用同学动手试验,培养同学的试验本事和分析问题的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务:

指导同学用试验的办法熟悉事物的性质,培养同学科学的认知办法。

二,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同学运用探索办法得出相关结论的本事

四,教学办法

采纳试验探索法:根据问题—试验—观看—分析—结论的程序采取探索式研究教学。五,试验预备

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

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六,课时支配

1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2,【新授课】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学问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其次位—铝

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普通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阅读P3相关内容,研究】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打算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打算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方便、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

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试验8-1】

【研究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

★:普通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

容性”,因此可用来创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合金的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3,【课堂小结,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金属的个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性质打算用途

二、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3、合金的优点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任务

1、学问任务:

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熟悉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平时生活有关的化知识题。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挨次对有关的置换反应举行容易地推断,并能通过金属活动性挨次解释一些与平时生活有关的化知识题。

2、本事任务: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看、试验等办法猎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务:

①利用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看,激活同学的奇怪   心和求知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二,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挨次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挨次的初步探索及通过金属活动性挨次对置换反应的推断。

四,教学预备

药品: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

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

仪器:砂纸、火柴、试管(若干)、坩埚钳、。

五,教学办法

问题情景→试验探索→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六,课时支配

2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

2,【新授课】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

①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时,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挡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制品不宜用钢刷来清洗)。

2Mg+O2==2MgO2Al+3O2=2Al2O3

②铁铜在常温下很难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2Cu+O22CuOFe+2O2Fe3O4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③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

【演示试验Mg、Zn、Fe、Cu和稀HCl混合】

2、金属+酸→盐+H2↑

Mg+H2SO4=MgSO4+H2↑反应最强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Zn+H2SO4=ZnSO4+H2↑反应强烈,但比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要慢

Fe+2HCl=FeCl2+H2↑反应较慢

★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2价的铁,不生成+3价的铁。Cu不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强烈程度,能够反映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及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演示试验活动与探索P11】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2Al+3FeSO4=Al2(SO4)3+3Fe

教学建议篇二

本节重点讨论的是有关学问。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同学很难信任,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学问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讨论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同学比较认识,在同学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同学能凭生活阅历确信氧气真切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逝,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同学举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由于花或酒中有香气的(或粒子)蔓延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水的蔓延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蔓延到水的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同学感知的真切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同学试验(氨蔓延试验、品红蔓延试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试验)融入在教学中,利用同学试验让同学进一步感知的真切存在,同时也便于同学学习性质时,树立起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大小不同和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同学越发确信的真切存在,除向同学出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外,还可让同学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另外的照片。

对于概念的建立,是本节学问的一个重点。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同学出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同学用初步掌控的学问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本身是否发生转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举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一个比较精确     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同学树立既有可分性又有不行分性的辨证观点?"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是不行分的整体粒子,由于再分就不是本来物质的,也不能保持本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能够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利用对的可分性与不行分性的熟悉,逐步培养同学辨证地思量问题。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由于通常研究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聚拢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所能表现的,如:色彩、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学问不仅应让同学了解的概念初中数学,也应让同学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同学对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熟悉到十分极小,都在不停地运动,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同学出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能够诱发同学举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很多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强化对学问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学问变为详细,增加同学学习这部分学问的爱好。物理生已学习了运动论的有关学问(是运动的,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同学指明有关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化一步研究的问题。同学假如对运动状态、间力和物质三态互相转化的本质有所熟悉,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益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学问,建议教学中还是从试验入手,让同学由感性熟悉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同学熟悉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同学辨证的思量问题的。

初中化学教案篇三

一、教学任务

1.学问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举行容易的计算。

(2)熟悉定量讨论对于化学科学进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办法

(1)利用多练习的办法,调动同学的乐观性。

(2)利用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升解题技巧,培养思维本事,加深对化学学问的熟悉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同学根据化学特征举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本事。

(2)利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同学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熟悉到定量和定性讨论物质及变化逻辑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同学根据化学特征去思维的科学办法。

四、课时支配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按照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能够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讨论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利用这些计算,能够强化生产的方案性。并有利于合理地通过资源,而这些计算的举行都需要按照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容易计算

[老师]前面我们学过按照化学式的容易计算,今日我们长进学习按照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举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办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出示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能够获得多少克氧气?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能够获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15832,

x==0.6g。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能够获得0.6g氧气。

[思量]按照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老师总结并板书]

1.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学生们总结出了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办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举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重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全都的,一定要举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需全都才干计算。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举行呢?请学生们先试着做一做。

(同学练习,老师巡察,发觉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准时订正)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重配平,而且要注重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重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重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能够横列也能够纵列。例题1中采纳的是纵列,即;

还能够采纳横列,即2×158:32=6g:x。普通状况下采纳纵列比较好,由于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容易。如用158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能够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纳纵列法得计算十分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举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普通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老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详细格式能够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假如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56

x10t

x==18t。

答:需要碳酸钙18t。

[老师]按照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能够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如果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行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行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

[投影]出示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

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同学分析、研究]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H2+Cl22HCl

27173

100gxy。

答:需要氯气3550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g。

[讲解](1)由于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

(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按照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能够按照已知量求出,也能够按照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能够这样求出:=

代入x=3550g,

=,

解得y=3650g。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能够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能够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利用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同学思量]

[老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精确     。

三个关键:①精确     书写化学式;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精确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老师]按照前面的例题和理论学问,请学生们举行练习。

[投影]出示下列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获得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3.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同学练习]

[注重事项]

①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碰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