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冲刺6_第1页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冲刺6_第2页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冲刺6_第3页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冲刺6_第4页
2022年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冲刺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分)在人体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氢 B.氧 C.钙 D.铁2.(分)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3.(分)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塑料 B.棉花 C.涤纶 D.不锈钢4.(分)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A.铁 B.银 C.铜 D.铝5.(分)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6.(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相对原子质量为7.(分)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8.(分)碳酸钠的俗称是()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小苏打9.(分)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10.(分)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11.(分)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B.用甲醛水溶液做食品保鲜剂C.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D.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13.(分)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14.(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u2+、H+、SO42﹣、Cl﹣ B.Ba2+、Na+、Cl﹣、NO3﹣C.K+、Ca2+、OH﹣、CO32﹣ D.Na+、H+、HCO3﹣、NO3﹣15.(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 B.b=6% C.c=17% D.d=8%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6.(分)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1)写出图中A、B、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2)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3)在纯净物中,根据,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4)氮气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5)完成鉴别硫酸钾和硫酸铵两种固体化肥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7.(分)201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臭氧B.一氧化碳C.D.PM10(2)化石燃料是(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气C.二氧化氮D.一氧化碳(4)小明同学收集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图所示,则所降雨水(填“是”或“不是”)酸雨。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18.(分)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KNO3110(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绘图)(2)根据绘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大约在℃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3)20℃时,在50g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允分搅拌后得到(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这句话的含义是。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9.(分)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的结构。(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5)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20.(分)图中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S、Cl、K、Fe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B、C、E、F、M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化为7:3.固态E叫做“干冰”;A、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l)写出化学式:G,B。(2)写小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21.(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回顾】(l)铝与稀盐酸反应。①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查阅资料】物质钠与水铝与水汞与水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能反应不反应【交流与讨论】(I)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如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举一例)。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铝片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实验探究】(1)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到蒸馏水中(如图2),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填“下沉”或“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实验结论】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反思】(1)图2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2)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201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分)在人体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氢 B.氧 C.钙 D.铁【分析】根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考虑。【解答】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8:1,所以在人体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氧元素。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2.(分)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已有的图标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表示的是禁止烟火;B.表示的是禁止携带火种;C.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D.表示的是禁止吸烟。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化学图标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分)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塑料 B.棉花 C.涤纶 D.不锈钢【分析】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材料;可根据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分类依据、产品名称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正确。C、涤纶属于合成纤维中的一种,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D、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特点与区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分)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A.铁 B.银 C.铜 D.铝【分析】根据金属的颜色解答。【解答】解:铁为黑色金属;银、铝为银白色金属;铜为紫红色的金属。故选:C。【点评】掌握金属的颜色是解题关键。5.(分)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判断,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解答】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B、生活中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和方法即可分析判断。6.(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相对原子质量为【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5,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5,表示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分)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1,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分)碳酸钠的俗称是()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小苏打【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及其化学式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B.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选:C。【点评】熟记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是解题的关键。9.(分)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0.(分)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分析】分别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A、根据大理石的用途解答;B、根据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容性进行解答;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解答;D、根据酸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解答。【解答】解:A、大理石坚硬,用作建筑材料,正确;B、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容性,所以钛合金制造人造骨,正确;C、虽然氢氧化钠可于盐酸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D、熟石灰呈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进一步加深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理解。11.(分)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分析】A、根据将粗盐研磨细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转移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应用研钵和杵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C、称量精盐前,可用玻璃棒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B.用甲醛水溶液做食品保鲜剂C.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D.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分析】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考虑;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做食品保鲜剂;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氯化钠反应;D、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考虑。【解答】解:A、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或蒸馏,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软化,故A错;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做食品保鲜剂,故B错;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氯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故C错;D、汽油能溶解油污,所以用汽油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硬水软化的方法,知道甲醛有毒,汽油能溶解油污。13.(分)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显酸性溶液和显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解答】解: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u2+、H+、SO42﹣、Cl﹣ B.Ba2+、Na+、Cl﹣、NO3﹣C.K+、Ca2+、OH﹣、CO32﹣ D.Na+、H+、HCO3﹣、NO3﹣【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15.(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 B.b=6% C.c=17% D.d=8%【分析】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故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故选项说法错误。C、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故选项说法错误。D、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d=1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6.(分)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1)写出图中A、B、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N2O、HNO3、NH3•H2O。(2)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NaNO3。(3)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4)氮气是由分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5)完成鉴别硫酸钾和硫酸铵两种固体化肥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分别放入研钵内,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一只研钵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另一只研钵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硫酸铵;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硫酸钾。【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答;(2)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解答;(4)根据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解答;(5)根据硫酸钾和硫酸铵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A点对应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B点对应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酸的化学式为:HNO3;C点对应碱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碱的化学式为:NH3•H2O;(2)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NaNO3;(3)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4)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分别放入研钵内,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一只研钵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另一只研钵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硫酸铵;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硫酸钾。答案:(1)N2O、HNO3、NH3•H2O;(2)NaNO3;(3)组成元素的异同;(4)分子;(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分别放入研钵内,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一只研钵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另一只研钵中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硫酸铵;无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原样品是硫酸钾。【点评】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从而帮助自己学好化学。17.(分)201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BCD。A.臭氧B.一氧化碳C.D.PM10(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AC。A.二氧化硫B.氮气C.二氧化氮D.一氧化碳(4)小明同学收集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图所示,则所降雨水是(填“是”或“不是”)酸雨。【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判断;(2)根据化石燃料的形成特性分析判断;(3)根据常见形成酸雨气体的种类分析判断;(4)根据酸雨的pH分析判断。【解答】解:(1)臭氧、一氧化碳、、PM10,以上都属于空气污染物;(2)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的生物遗骸经过一系类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4)由雨水的pH可知,与水的pH小于是酸雨。故答为:(1)ABCD;(2)不可再生能源;(3)AC;(4)是。【点评】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很大,了解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形成酸雨气体的种类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18.(分)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KNO3110(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绘图)(2)根据绘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大约在24℃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3)20℃时,在50g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允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这句话的含义是在6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依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依据绘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大约在24℃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所以在50g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允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4)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这句话的含义是:在6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故答案为:(1)(2)24;(3)不饱和,20%;(4)在6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9.(分)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O2;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大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5)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分析】(1)根据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答;(2)根据给出的物质的用途分析对应的性质;(3)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性质;(4)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确定用途;(5)根据氧化铜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的质量。【解答】解:(1)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因为需要长期保存,说明碳的性质稳定,具体描述为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O2;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大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5)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2CuOCO2↑+2C。设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x。C+2CuOCO2↑+2C12160x80g=x=6g故答案为:(1)吸附;疏松多孔;(2)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C+O2CO2;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解性的大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5)6g。【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0.(分)图中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S、Cl、K、Fe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B、C、E、F、M均由两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化为7:3.固态E叫做“干冰”;A、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l)写出化学式:GNaHCO3,BFe2O3。(2)写小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H2SO4═K2SO4+H2O+CO2↑。【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化为7:3,故B是氧化铁,固态E叫做“干冰”,故E是二氧化碳;H由三种元素组成,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故H是氯酸钾;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故G是碳酸氢钠;氧化铁能与由三种元素组成的A反应,故A是硫酸,能与由两种元素组成的F反应,F还能生成二氧化碳,与碳酸氢钠反应,故F是盐酸,氯酸钾能生成C,生成的I能生成二氧化碳,故I是氧气,氧气和碳酸氢钠都能生成M,故M是水;C是氯化钾,D能生成氯化钾,故D是碳酸钾,据此解答。【解答】解:B中两种元素质量之化为7:3,故B是氧化铁,固态E叫做“干冰”,故E是二氧化碳;H由三种元素组成,H在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故H是氯酸钾;G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故G是碳酸氢钠;氧化铁能与由三种元素组成的A反应,故A是硫酸,能与由两种元素组成的F反应,F还能生成二氧化碳,与碳酸氢钠反应,故F是盐酸,氯酸钾能生成C,生成的I能生成二氧化碳,故I是氧气,氧气和碳酸氢钠都能生成M,故M是水;C是氯化钾,D能生成氯化钾,故D是碳酸钾,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G是碳酸氢钠,B是氧化铁,故填:NaHCO3;Fe2O3;(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填:2KClO32KCl+3O2↑;(3)A是硫酸,D是碳酸钾,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故填:K2CO3+H2SO4═K2SO4+H2O+CO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21.(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回顾】(l)铝与稀盐酸反应。①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氢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金属是否位于氢前面,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钾、钙、钠除外)。【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查阅资料】物质钠与水铝与水汞与水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能反应不反应【交流与讨论】(I)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如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