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之一。“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在丰富幼儿园教学资源、创新育人形式、培养幼儿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促进“稚爱非遗”园本课程的实施与推广,幼儿园应当提高教师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探索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在实践应用中进行广泛推广。关键词:集团化办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本课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中提倡教师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遗”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如传统戏剧、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手工艺术、传统医药、民俗等。利用“非遗”资源开展幼儿教学活动,开发“非遗”园本课程,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非遗”的传承。玉林市玉州区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将“非遗”资源融入幼儿活动,探索构建“稚爱非遗”园本课程,丰富了幼儿园教学资源,激发了幼儿对“非遗”的兴趣,在幼儿心中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一、构建“稚爱非遗”园本课程的意义“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是指幼儿喜爱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园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了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它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我园构建“稚爱非遗”园本课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丰富幼儿园教学资源有序、有趣、有效的幼儿园育人工作,离不开丰富的课程资源[2]。“非遗”作为宝贵的历史财富,文化信息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我园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将“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活动设计,开发了“稚爱非遗”园本课程,不但丰富了幼儿园课程资源,而且提高了幼儿学习和传承“非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园将木偶戏、州珮功夫、桂南采茶戏、玉林茶泡、羽毛画等“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活动,开展了多样化的“非遗”实践活动,丰富了幼儿园活动内容,增强了幼儿园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拥有了更多与“非遗”接触的机会。(二)创新育人形式幼儿园育人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丰富、多元、有趣的育人形式[3]。我园开发的“稚爱非遗”园本课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不仅具有本地特色,而且创新了育人方式,充分发挥了幼儿园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促进了园本课程特色化发展。我园教师在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时,经常组织幼儿观看玉林茶泡、玉林牛腩粉制作技艺、石南云吞制作技艺等,带领幼儿学习州珮功夫、剪纸、玉林漆器制作技艺等,让幼儿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耳濡目染中提高文化认知。(三)培养幼儿文化自信培养幼儿文化自信,需要培养幼儿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这是新时代幼儿园教师的使命[4]。我园将“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活动设计,构建“稚爱非遗”园本课程,不但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幼儿园课程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幼儿在参加传统节日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例如,我园依托“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如《“爱”功夫》《有趣的木偶戏》《舌尖上的玉林美食》等,让幼儿接触州珮功夫、木偶戏、玉林牛腩粉、玉林鱼料等“非遗”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认同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二、构建与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的困境我园的“稚爱非遗”园本课程经历了课程的开发、实施与推广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幼儿教师面临着不同的现实困境。(一)园本课程开发的困难课程开发是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5]。我园在开发“稚爱非遗”园本课程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困难。一是“非遗”项目地方特色不够突出,幼儿教师对本地“非遗”项目缺乏全面地认识,把“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活动设计存在困难。二是“非遗”项目虽然种类丰富,但是并非所有的“非遗”项目都与幼儿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相契合,适合融入幼儿园活动设计存在的“非遗”资源短缺。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全面了解“非遗”项目及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精心选择适宜的“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活动设计。三是幼儿教师对“非遗”资源的挖掘能力有限,将其融入幼儿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二)园本课程实施的困惑课程实施效果是影响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因素。我园教师在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以下困惑。第一,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教师是专门开展“非遗”项目教学,还是将“非遗”项目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第二,在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过程中,教师如何把“非遗”资源融入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阅读活动和户外活动等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第三,教师如何创新“稚爱非遗”园本课程的实施形式。这些困惑既是教师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的“绊脚石”,也是突破园本课程实施困境的切入点。(三)园本课程推广的困境“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幼儿不但对本地“非遗”项目有所了解,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而且对“非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园作为集团园总园,需要思考如何把“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向各个分园进行推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促进集团园整体发展。实际上,集团园在向分园推广“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园本课程推广形式单一,通常采取专题讲座、学习培训的形式进行推广;集团分园在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时,“拿来主义”现象比较突出,没有结合本园实际对园本课程进行调整,缺乏园本特色。三、“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有效实施与推广的策略近年来,虽然“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在开发、实施与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是我园教师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探索,逐渐找到了园本课程有效实施的路径,形成了相关的推广策略。(一)提高教师水平,构建幼儿喜爱的园本课程针对“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存在的内容简单、资源短缺、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不断充实“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内容,深入挖掘“非遗”资源,鼓励教师创新园本课程教学形式,构建幼儿喜爱的园本课程。有的教师对“非遗”认识不够,将“非遗”资源融入幼儿活动时,更多的是带领幼儿认识“非遗”之“器(实践工具、技术与实践形式、产品)”,较少渗透“非遗”之“道(实践工具、技术及实践形式、产品背后的精神因素)”。为此,我园开展了“本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探索活动,引领教师将“非遗”的“器”和“道”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我园鼓励教师带领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践操作等形式学习“非遗”知识,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非遗”精神,使幼儿获得丰富的体验。例如,教师利用“非遗”项目玉林木偶戏,组织幼儿开展生动有趣的表演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活动体验中感受玉林木偶戏的独特魅力,了解玉林木偶戏蕴含的爱国、诚信、友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利用本地“非遗”项目玉林牛腩粉、玉林福绵鸡等,组织幼儿开展“做美食”“尝美食”“话美食”等活动。在“做美食”活动中,幼儿掌握了玉林福绵鸡的烹饪方法,知道玉林牛腩粉的制作流程;在“尝美食”活动中,幼儿不但品尝了玉林牛腩粉、玉林福绵鸡等美食,而且知道用什么样的食材制作这些美食;在“话美食”活动中,幼儿从教师的讲解中了解本地饮食文化。教师利用本地“非遗”项目,创编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绘本故事,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对“非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可见,幼儿教师开发“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必须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全面了解本地“非遗”项目,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善于将“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活动设计,以幼儿喜爱的方式开展活动,激发幼儿对“非遗”的兴趣。(二)遵循融合、渗透的原则,探索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有效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提高园本课程实施效果,幼儿教师必须找到课程实施的路径。我园遵循融合、渗透的原则,选择典型且贴近幼儿生活的“非遗”资源如典型建筑、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等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稚爱非遗”园本课程的实施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融合与渗透,也就是将“非遗”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利用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阅读活动、户外活动等创设情境,让幼儿在“非遗”活动情境中亲身体验、实践操作,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区域活动中,我园投放了许多“非遗”材料,支持幼儿的实践与探索。在表演区,教师投放富有童趣的、通俗易懂的玉林木偶戏剧本,鼓励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表演,学习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團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在“娃娃家”,教师投放牛巴、肉蛋、城隍酸料等食材,指导幼儿根据食谱制作“非遗”美食。在生活活动中,教师融入饮食、保健、养生、行为礼仪等“非遗”资源,拉近了幼儿与“非遗”的距离,让幼儿感受到“非遗”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编“非遗”绘本,在绘本故事中融入“非遗”元素,呈现“非遗”项目,让幼儿了解跨越古今的“非遗”文化,感受“非遗”的博大精深,同时利用阅读绘本的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户外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舞龙舞狮、民间体育游戏、皮影戏等文化体验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教师遵循融合、渗透的原则,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不但丰富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内容,而且拓宽了幼儿传承“非遗”的途径,提高了园本课程实施效果。(三)以应用实践为目标,多种途径推广园本课程为进一步建设集团园“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提高幼儿教师开发构建园本课程的能力,提升办园品质,我园通过多种途径,向集团分园推广“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在实施园本课程中引领幼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法如下。第一,示范和引领,助推集团分园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我园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辐射引领作用,组织教师到集团分园、加盟园、乡镇园开展现场观摩、互动研讨、专题报告等活动,加强与分园的沟通交流,聚焦问题,共同交流讨论,实现区域内幼儿园优势互补,助推“稚爱非遗”园本课程在集团分园、加盟园、乡镇园的实施。为帮助集团分园顺利实施“稚爱非遗”园本课程,提高园本课程实施效果,我园组织教师每年开展为期一周的“‘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二,教师培训离不开教研,在推广“稚爱非遗”园本课程过程中,我园以教学活动为主阵地,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幼儿园教师侵权赔偿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商家销售返利合同
- 2025年度餐饮店面租赁合同附设备购置条款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代收款项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消防系统维保与消防安全责任书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小店铺通讯器材店员劳动合同(技术维护)
- 二零二五年度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合作合同双方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科技个人投资入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劳保用品安全防护技术与产品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大连市租赁公寓物业管理合同
- 《绿色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 光伏电站小EPC规定合同范本
- 2024年01月江苏2024年昆山鹿城村镇银行第三期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直播销售》课件-项目一 认识直播与直播销售
- 建筑工程安全与管理
- 2025年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05月齐鲁银行总行2024年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绍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英语试题(无答案)
- 幼儿园开学教师安全知识培训
- 《会展经济与策划》课件
- 工厂厂区道路拆除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