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苏教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1.gif)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苏教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2.gif)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苏教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3.gif)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苏教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4.gif)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 登月之旅|苏教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93cbd52a1c49d54e3d9a54e7f175737e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科学史学习更有科学味——谈《登月之旅》一课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月之旅》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首课。本单元主题是《探索宇宙》,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的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殿堂,打开宇宙这本大书进行遨游。月亮是地球的近邻,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了解月球,期望能揭开其神秘面纱。《登月之旅》这一课正是遵循人类探索月球的科学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月球的特点和。这是一节典型的学习了解科学发展史的课,但是我不能把目标仅定位在知识传授上,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科学的特点,是我重点考虑的内容。我的想法有以下几点:渗透科学的积累性。教学内容的组织我分成三部分展开,第一环节:介绍古代对月球的观测方法和发现。第二环节:了解近代借助望远镜的观察及其收获。第三环节:了解现代登月的创举和成果。按照时间顺序,以科学方法和科学认识两条纵线平行前行,一边了解科学方法的变革,一边了解由方法改变而带来的全新认识。同时渗透科学是逐步向前发展的,科学进步是连贯的进步这样的思想。培养理性的怀疑精神。月球表面的众多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作出了火山说和陨石流星撞击说等多种解释,但是这仅是对观察现象的一个假定性的解释,或者说是对所提出问题的推测性回答,并不是科学家真正观察到了现象的发生而作出的结论。所以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对这些解释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这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理性怀疑精神的一个机会。体现科学的实证性。科学需要证据,科学只重证据。因此,在课堂上不能仅是说教,要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材料,提供确凿的事实性素材给学生观看,选择选择可信度比较高的媒体发布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在“亲眼见到”的情况下增强感性认识。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2、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3、通过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培养质疑能力和求证精神。4、会提问,会思考。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月球上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讨论,提出合理的怀疑。教学准备:课件,月球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月夜图片)看,多么美好的夜晚,明月高挂天空,这就是月球,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探月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了解古人对月球的研究成果和方式1、提问:几千年前,古人用什么方法观察月亮呢?(适时板书:古代肉眼观察)2、古人通过观察能发现什么呢?(主要是指发现月相的周期变化、月食等现象,提供相关图片素材,师适时介绍夏历的创造和应用。) 3、(出示月球圆月时阴影部分很清晰的图片)讲述: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竟然也能发现这些规律,但是他们还没有满足,还想了解更多,于是编出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4、你知道古人是根据什么现象编出这些故事的吗?师适时解释:满月时,月亮上的这些阴影,古人觉得这像一棵桂花树、这象一个人……这些阴影是怎么回事呢?月亮上面到底有什么?人们真想知道啊!设计意图:古人对于一些现象没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时候,就会编出一些故事来进行解释给心灵以安慰。这里引入神话只是让学生意识到古人想要进一步了解月球的渴望,虽然神话不是科学,但是这些神话却也是以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为基础的,这便是根据月球上阴影的形状,带领学生观察阴影,不仅能让他们意识到古人观察的细致,也从中看出古人不断探求未知、期待更多发现的心理。关于神话故事的具体内容,我们在课堂上不必过多讲述,不能因为神话中的一些非科学因素混淆了学生的科学概念。三、了解近代借助望远镜的观察及其收获。1、历史发展到近代的1609年,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出现了大的跨跃。伽利略用一架直径不到3厘米的自制望远镜,瞄准了月球。(出示伽利略、望远镜图片)他看到了什么呢?谁能来描述一下。(出示月球表面比较清晰的图片)2、讲述:月球上竟然是凹凸不平的,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啊,因为之前人们都以为月球表面是光滑的,想一想,能够纠正人们错误的认识,都靠什么的帮助?(师适时板书:近代借助望远镜观察)3、伽利略之后,有更多的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得也更清楚,让科学家感兴趣的是众多的环形山,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4、师解释:起初科学家认为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对这个说法,你觉得它合理在哪里呢?(同时出示月球环形山、地球上火山喷发、火山口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对比和思考)5、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呢?小组讨论后交流。4、科学家也在不断探求真相,大约50年前,他们又提出是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环形山的解释。我们先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用沙盘代表月面,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头代表不同的陨石,如何实验呢?需要观察什么?讨论方案。5、小组实验后交流。设计意图:实验活动对教材原来的设计是做了改动的,为了印证陨石撞击说,教材设计了用石子和沙盘的模拟实验,并且还通过对比活动,比较不同高度不同大小石子撞击的情况,然后测量坑的深度。最后还需要在教室遮光的情况下让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学生观察阴影的效果,推导出每个月初七、初八、二十二、二十三观察环形坑效果比较好这样的结论。教材如此处理,一方面是肯定了陨石撞击的假说,似乎变成了一个模拟的验证性实验,这是值得商榷的。另外实验承载的目标也过多,涉及的概念不仅有力及其作用,还有光与影,并涉及月球、地球运动及关系等方面,这是不合适的。我的考虑是,通过实验,学生能发现撞击会形成坑,而坑的大小、形状、深浅都会有一些不同,这便够了,舍去测量、光照等内容,删繁就简,抓住主要问题便可。6、做了模拟实验,你觉得陨石造成环形山的说法合理在哪里呢?7、讲述:其实科学家作出陨石撞击的假说,并不是真正观察到了这个现象的发生,而是因为观察了地球上的大坑,(出示巴林杰陨石坑图片)美国亚利桑那州这个大坑,在50多年前,经过足够的科学研究被确认为是陨石坑,而它的形状和月球上环形山相似,于是才有了科学家的上述解释。当然,陨石撞击说还不一定是事实,好好想一想,对这个假说你有没有要质疑的地方?小组讨论一下。交流。设计意图:科学素养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轻信、不迷信权威、对流行的说法也能保持独立分析能力。科学家的假说,先分析其合理的地方,再思考其不合理的地方,以此来达到训练学生批判性思思维能力的目标,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老师要为学生铺设脚手架,包括提供地球上火山的视频素材,让学生在两者比较中发现联系与区别;给学生提供不同形状与大小的石子让他们亲自做模拟实验,在观察中发现石子不同坑的形状也会不同,而环形山都是圆形;落得高度不同,坑也会有深有浅,而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坑都是比较浅的;沙盘上几乎每个坑形成后,石子都是停留在坑内,而月球上的环形山中都见不到陨石……要求简单的实验,凭借具有结构性的一堆石子,便能适应具有不同经历的孩子并引导多种发现和结果。四、了解现代登月的创举和成果。1、科学发展到现代,迎来了人类探月历程质的飞跃。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登月计划,终于在1969年7月13日,3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以每小时40000千米的速度奔向月球。(观看人类登月视频)2、阿姆斯特朗在跨上月球后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一大步”他为什么这么说?(适时板书:现代登上月球)3、登月的实现,使人们对月球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获得了很多信息,老师这里有一张月球情况的介绍,我们来阅读了解一下。学生阅读资料。4、提问:月球上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宇航员为什么要穿着这么厚重的宇航服?5、美国人在1969年登上了月球,你知道吗?我们中国人也启动了探月计划,名字叫做“嫦娥工程”,你想了解一下吗?(观看嫦娥工程视频资料)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6、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再过几十年我们也要实现有人登月,如果那时候你有幸登月,你最想了解什么?研究什么?7、在最近十年,世界上又掀起了一股新的探月热潮,科学家为什么对月球兴趣如此浓厚呢?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的想法。(观看视频了解科学探测月球的展望)设计意图:科学研究没有尽头,也正是科学家这种永不枯竭的探索欲望,引领科技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类对自身、对世界、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视频资料的呈现,让学生对航天科技的高超水平有感性的认识,并对我们科技探月工程有一定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附录:学生阅读学习资料月球上的大气月球没有空气,没有大气圈,当然也没有氧气。因为没有大气,声波不能传播,人在月球上也就听不到任何声响,真正是万籁俱寂。月球上的温度由于没有大气层保温和传导温度,月面上昼夜温度差别非常大。白天受阳光照射,温度可高达150℃左右,而夜间,温度会下降到-月球的表面有水吗月球一向被认为是一个荒芜沙漠,连美国的登月航天员也坚决否定了月球有任何水分。然而,最近印度环月探测器“月船一号”却发现并首次证实了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reQ1-biotin-生命科学试剂-MCE-4211
- 2-4-6-TMPEA-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2109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酒馆经营权转让协议书
- 2025年度门面转让及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合同
- 2025年度简易混凝土建筑废弃物运输与处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用品连锁店篮球教练聘用合同
- 个人住房贷款合同
- 临时工合作合同示范文本
- 二手房买卖合同:回购权益条款
- 二手房销售合同样本范文
-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 粮食贮藏课件
- 工程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
- 2024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1000道带答案
- GB/T 44311-2024适老环境评估导则
-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的人物形象分析7800字(论文)】
-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试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 QB/T 6019-2023 制浆造纸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