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55页,共=sectionpages55页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时作业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2.《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 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 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3.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败、瓜分狂潮、八国联军入侵等民族创痛成为中华民族走出被动状态、实现初步群体觉醒的重要导火线。而中华民族具有群体觉醒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是两大群体,即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并相继创立和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标志性概念。上述材料说明A.中国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B.新社会力量的崛起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主要原因C.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D.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最终趋向政体统一性4.1900年6月20日,清政府向各省督抚发布一道密旨(如下图)。此道密旨A.加速汉族地主势力迅速崛起 B.赋予地方督抚一定的自主权C.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 D.巩固了清政府政治统治根基5.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议约互保,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保护”,而自处于战局以外,是为“东南互保”。这一做法A.说明地方割据政权出现 B.直接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严重动摇清政府的统治 D.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6.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7.1900年,美国国务卿要求驻柏林、巴黎、伦敦、罗马、圣彼得堡、维也纳、东京等地外交代表通知所在国外交部长:“我们认为北京的情况事实上已成为无政府状况……(美国)总统的目的和过去一样,将与其他列强共同行动。”这次“共同行动”A.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导致西方侵略势力深入长江沿岸C.刺激士大夫阶层提出政治改良 D.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8.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9.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来之风”往往会成为推动历史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均是开始于中国的南方地区。这是因为当时A.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B.南方地区率先受到列强冲击C.南方地区社会矛盾突出 D.清政府放松了对南方的控制10.下图是1901年西方杂志发表的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西方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中国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C.漫画内容脱离实际且缺乏可信度D.列强团结一致应对中国人民反抗1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12.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13.晚清时期,郑观应指出,要振兴商务,应“仿西法”在各省设立商务局,“公举殷商及巧工设为董事”,“各省商务局绅董,秉呈军机转奏,庶下情上达,不至为一人壅蔽也”。这说明当时A.民主化改革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破产C.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D.传统经济政策受到质疑14.“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1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二、论述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本书的遭遇材料一
1895年秋,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群情激愤,痛心疾首,广州民间书局印行了曾任中国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如图)。此时此刻,此书甫一出版自然洛阳纸贵,风行天下。人们惊讶地发现,这部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居然在八年前的1887年就已成书,然而一直未能出版。曾有人指责黄:“如果此书早就出版,国人了解日本,主战派大臣就不会轻易言战,于是战争赔款“偿银二万万可省矣”。——摘编自雷颐《帝国的覆没——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困局》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材料二
近代对日本明治维新了解程度之深且影响之著者,可数近代著名爱国外交官黄遵宪。他敏锐地看到明治维新的成效,又指明日本在追求富强的同时已有称霸野心,中国首当其冲可能遭受其害。《日本国志》于1887年夏完成。1887-1889年间,黄遵宪通过北洋大臣李鸿章、两广总督张之洞向总理街门推荐,但被“久束高阁”。黄遵宪转而寻求民间出版,但仍遭冷遇,说明民间认为有关日本之书不值得出。这本书迟至1895年底甲午战败后才正式刊行。对此,时人痛惜万分,称“虽风行一世,而时已晚矣”。——摘编自戴东阳《论黄遵宪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以“一本书的遭遇”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答案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55页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55页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庚子闹拳”指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故题干中“联军”“鬼子”指八国联军,C项正确;英国军队主要出现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英法联军主要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日本军队主要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2.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不欲为亡国之民”,出现了“振兴之自上”的“自强之举”即戊戌变法,爆发了“奋起自下”反对“外族之凭陵”的义和团运动等,说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D项正确;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只是一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与材料主题思想不符,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只是材料部分内容,不是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C项错误。3.B【详解】根据“中华民族群体觉醒的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是两大群体”登上历史舞台,可知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是这一标志的主要原因,而此前、此后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均未达到民族意识觉醒的高度,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所列侵华事件,可知中华民族初步群体觉醒的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材料信息“两大群体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可知并非“社会各阶层”,故排除A项;现代民族国家在文化上是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满的思想主张说明并未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排除C项;维新派与革命派在政治虽有一致性,但在政体形式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矛盾,故D项错误。4.B【详解】根据“应就各省形势……”可得出面对八国联军的侵华,清政府赋予了地方各省较大的自主权,要求他们积极备战应对,B项正确;AC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排除AC项;此道密旨并不会巩固清政府政治统治根基,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南互保将东南各省与中央政府进行了分割,实质上是加强了地方自治,否认了中央权威,严重动摇清政府的统治,C项正确;东南互保导致清廷中央集权的削弱,但地方割据政权没有出现,排除A项;材料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排除B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C项。6.B【详解】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信息: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中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八国联军侵华7.D【详解】根据材料“1900年,美国国务卿要求驻柏林、巴黎、伦敦、罗马、圣彼得堡、维也纳、东京等地外交代表通知所在国外交部长:‘我们认为北京的情况事实上已成为无政府状况……(美国)总统的目的和过去一样,将与其他列强共同行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这场战争之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D项正确;A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排除A;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这导致西方侵略势力深入长江沿岸,故排除B项;甲午战争的战败使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刺激士大夫阶层提出政治改良——戊戌变法,故排除C项。8.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正确。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故选A。【点睛】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本题的解题关键之一是时间“1903年”,学生解题时可结合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得出正确答案。9.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南方地区率先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南方地区率先受到列强的侵略战争,更早的受到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南方更早的成为进步力量出现的地区,主要是西方侵略造成的,不是经济重心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材料强调的是南方更早的成为进步力量出现的地区,主要是西方侵略造成的,不是南方地区社会矛盾问题,排除C项;清政府放松了对南方的控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0.B【详解】根据“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开会,头上悬着一把刀,象征着在西方侵略之下中国人民的觉醒,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B项正确;A项是在甲午战后,排除A项;漫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列强的团结,排除D项。故选B项。11.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与题干后面的信息“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不符,故A项错误;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从题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逐渐自强,故C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废除治外法权12.C【详解】19世纪后期,赖尔关于自然力量逐渐推动地质进化的理论,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欢迎是因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支持和宣传维新思想,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C项正确;科学阐释了“自然演进规律”,不是强烈要求变革中国社会,实现救亡图存理想的进步思想家关注赖尔理论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19世纪后期,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进步思想家欢迎赖尔理论不是为了传播自然科学知识,B项错误;19世纪后期地质进化理论传入中国,没能动摇恪守古训的陈旧观念,D项错误。13.D【详解】本题考查清末早期维新派的经济思想,郑观应是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材料中的“仿西法”的经济主张反映了他对传统经济政策的质疑,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经济思想没有涉及民主化改革,也不是政府抑商政策,也没有反映近代化进程,故ABC选项错误;14.B【详解】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15.B【详解】据题意可知,这些变化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入,这种深入主要是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故选B;“西学东渐”的深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推动都是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排除ACD。16.一本书的遭遇《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的研究日本的著作。在中国经历了“久束高阁”到“洛阳纸贵”“风行一时”的遭遇变化。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对日本有传统的天朝上国心理优势,把日本视为倭寇、蛮夷;中国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整体实力增强;轻视日本,统治者思想相对封闭、保守,对外部形势变化了解较少。《日本国志》虽已成书,然而一直未能出版。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创巨痛深,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了解日本的发展成为部分有志之士破解中国困境的重要手段;《日本国志》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有很强的洞察力,因此,在甲午战后正式刊行,会风行一时。由此可见,这本书的遭遇与时代的变化紧密相关,是近代中国封闭导致落后,落后挨打后奋起救亡图存的缩影。【详解】论述:首先,阅读两则材料及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步骤,确定短文题目为既定的内容,即“一本书的遭遇”;然后分析材料层次,综合材料中“(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1887-1889年间(《日本国志》)被‘久束高阁’”“(1895年秋)此书甫一出版自然洛阳纸贵,风行天下”等信息,定位文中描述的书籍,了解该书在中国近代史上“遭遇”进程,指出《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的研究日本的著作,在中国经历了“久束高阁”到“洛阳纸贵”“风行一时”的遭遇;接下来结合材料中“(黄遵宪)敏锐地看到明治维新的成效,又指明日本在追求富强的同时已有称霸野心,中国首当其冲可能遭受其害”等信息,整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历史到现实,从经济到思想,包括国际形势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分甲午战争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具体分析《日本国志》在中国从遭受冷落到倍受重视的原因,即中国传统天朝上国心理优势,洋务运动推动中国整体实力增强,满汉统治阶层思想相对封闭保守,对外部形势变化了解较少等原因,导致《日本国志》虽已成书,然而在甲午战争之前,一直未能出版;至于甲午战败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创巨痛深,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了解日本的发展成为部分有志之士破解中国困境的重要手段,并且《日本国志》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洞察力很强等诸多原因,使得其在甲午战后正式刊行,风行一时;在分析完《日本国志》在中国的具体遭遇后,整合材料,梳理材料主旨,升华认识,说明这本书的遭遇与时代的变化紧密相关,是近代中国封闭导致落后,落后挨打后奋起救亡图存的缩影;解题过程中,注意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7.若“赞成”,可从历次列强侵略后,中国人学西方的层次性(器物-制度-思想)着手回答。若“反对”则可从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者的阶级属性,经济基础变化出发,突出强调中国社会变化的内在动力。若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既不准确也不全面,则可从外因角度予以肯定,从内因角度予以否定。示例:“冲击——反映”模式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是无法产生进入近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的“冲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吉利 沃尔沃
- 学练优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3.2青
-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内蒙古包头六中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北京海淀外国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禺山中学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五校2025届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八年级政治回眸传统课件
- DB43-T 2955-2024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规范
- 湖南省矢量地图课件模板(各市、区县地图-可编辑、配色)
- 二手房买卖中介服务合同
- 2024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及答案(500题)
- 施工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制度(含流程图)
- 人教部编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 《食品营销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公安警察工作汇报模板下载
- 确认亲子关系起诉状范本合集
- 网络新闻评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南交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