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_第1页
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_第2页
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_第3页
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_第4页
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药理学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第1页/共50页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drugaction)(pharmacologicaleffect)肾上腺素血压上升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

(效应)

第2页/共50页药物作用(drugaction)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影响,是动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effect)指药物作用的结果。两者意义接近,习惯用法并不区分。但严格地说,二者是有区别的。第3页/共50页药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一)药物作用的特异性(specificity)专一性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作用的特性。第4页/共50页口干唾液分泌

解痉内脏平滑肌松弛扩瞳抑制瞳孔括约肌心率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阿托品(Atropine)M受体阻断药第5页/共50页二治疗效果1.对因治疗(治本etiological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素。2.对症治疗(治标symptomatic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用阿司匹林和用抗菌药有什么区别?第6页/共50页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therapeuticaction)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产生对患者不利的作用。药物对机体能产生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也会出现不良反应,称为药物作用的两重性。第7页/共50页口干唾液分泌

解痉内脏平滑肌松弛扩瞳抑制瞳孔括约肌心率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阿托品(Atropine)M受体阻断药第8页/共50页(一)副作用(sidereaction)选择性低,治疗剂量,固有作用,可预料,随用药目的而改变(二)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

用量大,用药时间过长,可预知,应避免

急性毒性CVS、CNS、消化系统慢性毒性肝、肾、骨髓、内分泌第9页/共50页特殊毒性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第10页/共50页(三)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

血浓阈浓度以下,残存药理效应短期;长期(四)停药反应(五)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特点:致敏物:药物代谢产物杂质

免疫反应半抗原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第11页/共50页(六)特异质大多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而致。特点:非免疫反应高敏体质与剂量有关症状与药物固有作用有关第12页/共50页第二节药物剂量和效应关系

Dose-effectrelationship

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

第13页/共50页什么是量效关系?如何反映量效关系?从量效曲线上应掌握的药理学基本概念。第14页/共50页一、量效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也与药物效应成正比,这种关系称为剂量-效应关系。(一)药物剂量一般是指每天的用量,可根据需要分次使用。第15页/共50页第16页/共50页(二)量效曲线●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即为量-效曲线(dose-effectcurve)。●药理效应按性质可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第17页/共50页●量反应(gradedresponse)是指药物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变化,并可用具体数量表示。第18页/共50页1.量反应量效曲线

量效曲线包含如下四个特征性的变量:第19页/共50页(1)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药物产生等效反应的剂量或浓度。其数值越小则强度越大。(2)最大效应强度(efficacy):是指药物可产生的最大效应(maximaleffect),也称效能。药物已达最大效应量时,若再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加。第20页/共50页强度和效能的概念有明显区别,如图2-2所示,利尿剂

两者不一定一致。强度高的用量小,而效能高的效应强,各有特点。一般说来,效能高的药物会比效能低的药物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第21页/共50页(3)半数效应浓度或剂量(medianeffectiveconcentrationordose,ED50):由于对数量-效曲线为一条“S”型曲线,在50%效应处斜率最大,故常用半数效应浓度或剂量反映药物的作用强度,其结果比较精确。(4)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第22页/共50页第23页/共50页2.质反应量效曲线●质反应(quantalresponse)也称全或无反应(allornoneresponse)是指药物效应不呈量的连续变化,而只能用阳性或阴性数目表示者。第24页/共50页第25页/共50页۞量效曲线上,药物的50%效应可以是治疗作用、毒性反应或致死反应,其相应的剂量称作半数有效量(medianeffectivedose,ED50)、半数中毒量(mediantoxicdose,TD50)和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TI=LD50/ED50,此数值越大,表示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间距离越大,越安全。第26页/共50页۞但是,仅用治疗指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缺陷。۞结合安全指数(safetyindex,SI)和安全界限safetymargin)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更好。安全指数=LD5/ED95;安全界限=(LD1-ED99)/ED99×100%。第27页/共50页第28页/共50页第三节药物与受体第29页/共50页药物的作用机制(mechanismofaction),或称作用原理(principleofaction),指药物在何处起作用及如何起作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可分为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和非受体机制。第30页/共50页

一受体研究的由来1878年Langley首先提出受体的假设1909年Ehrlich提出用锁与钥匙的假设来解释药物作用。第31页/共50页●占领学说(occupationtheory)●速率学说(ratetheory)●二态模型(twomodeltheory)第32页/共50页二受体的概念和特性1.受体(receptor)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特点:极高的识别能力第33页/共50页3.配体(ligand)是指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之。也称第一信使。如内源性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或结构特异的药物。第34页/共50页第35页/共50页受体特性:1.灵敏性(Sensitivity)

2.特异性(Specificity)3.饱和性(Saturable4.可逆性(Reversible)5.多样性(multiple-variation)内源性配体信息放大系统生理、药理学反应

Receptor

药物bindingsite(1)

离子键(ionicbonds

)(2)

氢键(hydrogenbonds)(3)

范德瓦尔斯力(VanderWaalsforces)(4)

共价键(covalentbonds

)第36页/共50页三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经典的受体学说—占领学说当两药亲和力相等时,其效应强度取决于内在活性强弱,当内在活性相等时,则取决于亲和力大小。第37页/共50页四、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按修正后的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要引起生理效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1.亲和力(affinity)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相比较,亲和力大者作用强。2.内在活性(intrinsicactivity,效应力,efficacy)是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能力。第38页/共50页根据其结合后产生的反应,可分成三种类型:(1)激动药(agonist,兴奋药):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2)拮抗药(antagonist,阻滞药,blocker):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第39页/共50页按作用性质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①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antagonist):可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特点:激动药Emax不变;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②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antagonist):能不可逆地作用于某些部位而妨碍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并拮抗激动药的作用。特点:Emax下降;曲线右移(3)部分激动药(partialagonist):这类药物的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弱,具有激动药和拮抗药双重特性的药物。

第40页/共50页第41页/共50页AgonistaloneAgonist

+antagonistIncreasedagonist+antagonist第42页/共50页五受体的类型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号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可以把受体的跨膜信息传递机制分为下列六类1.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ligand-gatedionchannelreceptor)2.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3.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kinasereceptor)4.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Receptor)5.细胞因子受体6.其他酶类受体第43页/共50页1.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ligand-gatedionchannelreceptor)

第44页/共50页2.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第45页/共50页3.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kinasereceptor)第46页/共50页六细胞内信号转导可能存在多种细胞外信号物质共用一种或几种细胞内信使物质和效应体系发挥作用的现象(图2-9)。多数信息转导需要第一信使、第二信使及第三信使的转导。第47页/共50页七受体的调节受体的调节方式有增敏和脱敏两种类型。1.受体脱敏(receptordesensitization)指长期使用激动药,或受体周围的某种生物活性物质浓度高,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称之为受体的下调(down-regulation)2.受体增敏(receptorhypersensitization)指长期使用拮抗药,或受体周围的生物活性物质浓度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升高的现象。称之为受体的上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