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理论中取象比类_第1页
中华医学理论中取象比类_第2页
中华医学理论中取象比类_第3页
中华医学理论中取象比类_第4页
中华医学理论中取象比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医药中医学理中的《取象比类》(一) 取象比类的内涵所谓取象比类,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比类,即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导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取象的范围不是局限于具体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在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无限地类推、类比。中华民族的意象思维在古代得到特别的发展而早熟,《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象”字有三重涵义: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现象,包括肉眼可以看见的物象和虽肉眼无法看见但可以感知的物象;二指摹拟的象征性符号,如卦象、爻象;三指取象、象征,为动词意。“意”是“象”所象征的事物蕴涵的特性和规律。《易传•系辞传》说:“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庄子•天道》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所谓“意象”就是经过人为抽象、体悟而提炼出来的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或意义符号。就'象”与“意”的关系而言,意为象之本,象为意之用;象从意,意主象。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一方面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带有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联系。传统哲学的意象思维渗透到《内经》中,成为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二) 取象比类的特征取象比类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注重整体、类比《内经》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的思维指导下,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各事物融为一体。对人体各部分不作个体的、深入的分析,对人与外界事物为什么“合一”、怎样“合一”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只重视在“象”的模型范式上的归类“合一”。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体现这一特点。注重动态、功能《内经》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内经》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实体结构。《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已从“日月”的实体意义抽象为动态范畴,是泛指,指事物的共性,而不是指具体事物的形体。《内经》“脏象”注重脏腑之“象”,不是指生理解剖意义上的实体结构,而是指功能相同、时空节律形态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组动态结构。注重直觉、体悟《内经》取象比类体现了直觉体悟的认知方法。由取象比类所建立的脏象、经络学说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说明不是由实证方法得出的。经络主要是体悟循经感传之“象”的产物。《内经》在诊断、辨证上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之“象”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取象比类方法的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内经》中有广泛的运用。1、 运用取象比类法建构藏象理论藏象学说是《内经》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藏象理论的形成,《素问•五脏生成论》提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的原则,王冰注释:“象,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张介宾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藏象类》)根据五行之象,《素问•金匮真言论》从直观经验入手,按照功能行为的相同或相似归为同类的原则,将自然界和人体分为五类,然后发掘出蕴涵于“象”中的深层的藏象理论。首先,以五行之象类推五脏的功能作用。如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其次,以五行之象类推五脏外合体窍、通于天气的理论。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如心脏,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脉,宇宙万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热、南方、苦味等均可归属于心。2、 运用取象比类法认识疾病的状态和表现中医重“证”不重“病”。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如眩晕欲扑、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善动的风相同,故可归为'风证”。又如,中医从体表五色和不同器官组织的改变所归属的五行,以诊断五脏的疾病。如“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3、 运用取数比类法说明生理病理现象《内经》所取之“数”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取数比类是以易数表示“象”的意义,并通过易数推演事物变化规律的方法。易数主要有卦爻数、干支数、五行生成数(即后世所谓的“河图数”)和九宫数(即后世所谓的“洛书数”)。《素问•金匮真言论》用依五行生成数图中的成数五、六、七、八、九配五脏的肝、心、脾、肺、肾,肝木成数为八,心火成数为七,脾土成数为五(十),肺金成数为九,肾水成数为六,说明“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的整体联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及数的生克胜复之理阐释五运六气的常变规律。《素问》运气七篇用的是干支之数,通过取数比类推测六十年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人体疾病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人体发育与生殖基数的女七男八,即阴阳进退之数。此外,《内经》中“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等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取象比类作为人类把握对象世界的一种方式,历来就具有很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通过类比,可以启迪人的思维,帮助人们打开想象的翅膀,由此推彼,触类旁通,去认识和发现新的事物。医家们在医学实践中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发明了不少新的诊疗方法。但是,取象比类这一思维方法的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过于注重事物或现象的共性、共同点和相似点,忽视了不同事物的特性和不同点。如果所推导出的属性恰好是它们的不同点,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必然是错误的。从取象比类的取象比类谈中医理论的本真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是中医的思维方式。《内经》成书前已存在的《从容》是专讲比类的,《素问•示从容论》以为学医受术,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临床可以十全。比类即取象比类,如《易・乾・文言》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用药中,它通俗化、生活化,易为百姓接受。北齐徐之才将药物按功用归类,“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认为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镇怯、涩可固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燥。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用泥鳅治疗赘疣的记录,先民认为外物附著人体而生赘疣,故可用涎滑难以把握的泥鳅治疗,即滑可去著。《灵枢•邪客》认为“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不瞑”,失眠的原因是阴阳不通,而“饮一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志,,,半夏汤“其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冶半夏五合”,半夏汤全方体现了滑、通之象:水流千里,扬万遍不滞,苇中空性通,半夏涎滑,熟秫米亦滑,故可通阴阳。这一用药理论一直指导临床,如徐之才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张从正认为大便燥结,宜麻仁、郁李之类,小便淋沥宜葵子、滑石之类,此前后不通,两阴俱闭也,取油、滑而通之意。出自《局方》用治小便淋沥的八正散,也取滑通之象,滑石之滑,山栀仁滑,车前子煮后如秫米之滑,木通性通,甘草之梢尖而通,瞿麦中空自通,灯芯草通导。李时珍曰:“着者,有形之邪,留着于经络脏腑之间也,便尿浊带、痰涎、胞胎,痈肿之类是也,皆宜滑药引去其留着之物。”刘完素认为:“色则气着,必滑剂以利之,滑能养窍,故润剂也。”也取涎滑之象。相对于滑、涩或源于手感或源自品尝,一枚海螺蛸,一节木贼,一块灰炭、枯骨,均涩涩碍手;一枚春柿,让人舌涩难伸;一枚青李,酸涩难忍;“故凡酸,味同乎涩,收敛之意也”。花香芬芳四溢,轻轻上扬,故诸花皆升。怯则气浮,惊则气上,故重可去怯,慈石、铁粉之属是也。时珍曰:“朱砂、水银、沉香、黄丹、寒水石之伦,皆体重也,大抵重剂压浮火而坠痰涎,不独治怯也,故诸风掉眩及惊痫痰喘之病,吐逆不止及反胃之病,皆浮火虚痰为害,俱宜重剂以坠之,,。取象比类“乃太古先师设绳墨而取曲直,叔世方土乃出规矩以为方圆。,,先贤以取象比类的方法试药用药,日积月累,取效者著之竹帛,才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从眼看、手触的直观,到百味的口舌品尝,十剂之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易得,药性之寒热,多在服用后才体验到,“有形为味,无形为气”,有形易得而无形难得,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二毒而有本草,非独神农,在中医教育工场化之前,不知有多少先贤亲自采药,以身试药。今天我们唾手得来前人几千年的积累,却失掉了对自然的身心体验,独立于风景之外,无法透过厚厚的书本,直视生动鲜活的百草园,药匣里的药尚认不全,更别说药的原生态了,又如何理解“形色自然,皆有法象”呢?正如蒋力生先生所言,诸如系统论、模糊论、辩证唯物主义之类的帽子,层层加在中医身上,中医理论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不仅百姓不懂,连从事中医的人自己也难以理解,只有拂去层层迷雾,还中医理论本真,才会让“此事难知”变成“医学实在易”。前人用取象比类思想指导临床用药,帮助认识药物的功效,主要从药物形态与色泽、生存环境、生理特性方面出发进行研究,分述于下。形态药物的固有形态与其功效存在相关性。如藤本植物青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等,通过“象”我们就会类比到人身的经络,进而联想到疏通经络的作用,验之于临床,着实有效。其他如橘核仁、荔枝核形似男性睾丸且具有温阳理气的功效而用于疝气肿痛;马兜铃、浮海石等体轻中空似肺叶而清肺止咳,芦根、蒲公英管茎中空而有通利孔窍的功能。桑枝、藕节、松节形似关节,因“枝者通达四肢”,而有治疗痹症的功效;核桃似脑而能补肾益脑;地龙形似血管而软治疗血管硬化之属与风证。一些虫类药,由于它们钻爬穿透的习性,联系到通经活络的药用功效,经过实践,屡试不爽,也因此中医学还专门将这一类药物称为“虫蚁搜剔之品”。色泽也属于药物的固有特性,历代不少医家以色泽而论述药物功效。如干姜本为生姜之干品,干姜色偏白,偏于入肺,温肺化饮;生姜色偏黄,偏于入胃,暖胃有功。檀香也因色泽分为两种,李时珍在《纲目》亦云: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生存环境药物的生长环境时常决定了药物的性味,药物在生长过程当中需要克服环境中的某种偏性,进而具有某种特殊功效。比如生长在水湿沼泽之地的药物,如莲(荷叶、荷梗、莲房、莲子、莲藕、藕节)、菖蒲、泽泻等,具有利湿化湿的功效,水生动物泥鳅、鲫鱼亦是去湿上品,再如龟板、熟地黄都能滋阴补血,但龟板较熟地黄善潜而又不生湿。雪莲种子在0°C发芽,3〜5。。生长,所以性温。药物的不同生长季节会影响药物功效,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要“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意对应四气之升降浮沉,如桑叶、泡桐叶常要经霜打之后采收,即取其秋寒肃杀之气。生理特性动植物的生理特性,往往是人们最初试探其药用功效的出发点。比如鸡内金,人们最初通过观察,发现鸡赖啄食沙石瓦砾以助消化,故认为鸡内金有消食及化石等功能。经方大黄口虫丸中使用了四种虫类药物,这四味虫药之习性各不相同,其中口虫(即土鳖虫)身体断开后尚可自连一体,故有续筋接骨之功;虻虫善飞,狠咬猛吸,苦泄辛开;水蛭善潜,迟缓善入,咸软苦破;蛴螬善钻,虽具为虫蚁搜剔之品,却因习性而功效各有偏胜。中药天麻,其苗又称定风草,为独苗,不随风动摇,由此也是其作为息风药的宏观依据。时至今日,上海中医医院王翘楚名老中医通过观察发现花生叶具有“昼开夜合”现象,进而提出花生叶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同步,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物质基础的设想,从而研制花生叶制剂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可见,“取象比类”对现在中药学研究仍有重要价值。切忌盲目取象比类古今之中医药学家利用取象比类的思想,开拓思路,仔细钻研,取得不少成就,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但是,必须意识到,在'取”和“比”的过程当中,其实践主体是从事该活动的人。在整个活动当中,是以人的尺度来研究问题,因此,在没有标准和原则的情况下,怎样取类、如何比象则显现出主观性,因而容易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如某位大夫分析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的配伍关系,关于方中升麻的用意就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