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课件12章_第1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课件12章_第2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课件12章_第3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课件12章_第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课件1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行政复议与行政信访

第一节行政复议第二节行政信访第十二章行政复议与行政信访重点问题:1、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2、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3、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与管辖4、行政复议的程序5、行政信访的适用范围6、行政信访的法律责任第一节行政复议一、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三、行政复议的范围四、行政复议的管辖五、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机构六、行政复议参加人七、行政复议的程序一、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其他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复议的特征1、行政复议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行政复议以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为主要审查对象,同时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进行附带审查。3、行政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全面审查。4、行政复议以书面审理为主要审查方式,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听证审理的方式。5、行政复议是一种法定的程序性活动。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三、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范围:也称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争议案件的主管权限,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由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并解决行政争议的权限范围。《行政复议法》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和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作了规定。三、行政复议的范围(一)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二)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根据《行政复议法》第8条的规定,以下两类事项排除在行政复议的范围之外。1、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2、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决定四、行政复议的管辖行政复议的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即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后,应当由哪个行政复议机关行使行政复议权。明确行政复议案件的管辖,能够预防和减少管辖方面的争议,避免行政复议机关在管辖问题上的相互推诿和拖延复议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行政复议的效率;同时,也能够防止复议申请人投诉无门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保护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一)行政复议的一般管辖行政复议的一般管辖,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服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通常是根据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和层级确定行政复议案件的管辖机关。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2条、第13条、第14条对行政复议一般管辖作了明确规定。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管辖2、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管辖3、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管辖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管辖5、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管辖(二)行政复议的特殊管辖行政复议的特殊管辖是指行政复议管辖上的特殊情况,即不能按照一般管辖的原则来确定的复议管辖。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并结合行政复议的实践,行政复议的特殊管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服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2、不服派出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3、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4、不服共同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5、不服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其被撤销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五、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机构(一)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法》第3条规定:“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据此,行政复议机关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其含义包括:1、行政复议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行政复议机关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3、行政复议机关是享有行政复议职权并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二)行政复议机构(1)行政复议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2)行政复议机构的职责就是通过行政复议解决行政纠纷,它具体行使着一种“准司法性权力”。(3)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构由政府或政府工作部门内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充当。六、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在行政复议活动中,与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或与当事人法律地位相类似的人。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以及复议代理人等。六、行政复议参加人(一)行政复议申请人行政复议申请人:是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行政复议机关提起申请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复议申请人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复议申请人必须是行政相对人。(2)行政复议申请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的人。(3)行政复议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政相对人。(4)行政复议申请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六、行政复议参加人(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三)行政复议第三人(四)行政复议代理人七、行政复议的程序行政复议的程序是指自申请人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至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步骤、方式、顺序及时限等构成的行政复议过程。按照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程序分为申请、受理、审理、决定以及决定的执行等几个阶段。七、行政复议的程序(一)申请1.申请复议的条件2.申请复议的期限3.申请行政复议的方式(二)受理1.对复议申请的审查2.对复议申请的处理七、行政复议的程序(三)审理1.审理前准备2.审理的范围3.审理的方式4.审理的期限(四)决定1.决定的种类与适用条件2.决定的形式(五)执行(六)行政复议的调解与和解第二节行政信访一、行政信访的概念和特征二、行政信访关系主体及其法律地位三、行政信访程序四、法律责任一、行政信访的概念和特征行政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行政信访作为一种行政行为,与行政复议等行为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1、受案范围的广泛性。2、信访形式的多样性。3、信访处理的协调性。二、行政信访关系主体及其法律地位(一)行政信访关系主体的概念和种类

行政信访关系主体:是指在行政信访活动中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个人。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行政信访关系主体包括:1、行政机关。指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2、信访机构。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3、信访人。二、行政信访关系主体及其法律地位(二)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行政机关在信访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具体体现为其法定职权与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畅通信访渠道2.设置信访机构3.为信访人保密4.受理信访事项5.及时处理信访事项6.采纳建议与接受监督7.实施行政奖励与制裁8.实行回避二、行政信访关系主体及其法律地位(三)信访机构的法律地位(四)信访人的法律地位1.信访人的权利2.信访人的义务三、行政信访程序(一)信访事项的提出1、行政信访事项的受理范围2、行政信访事项提出的形式(二)信访事项的受理1、信访机构受理的信访事项2、行政机关受理的信访事项3、紧急信访事项的受理(三)信访事项的办理1、查明事实2、分类处理3、听证4、复查5、复核(四)信访事项的督办(五)办理时限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四、法律责任(一)行政机关和信访机构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和信访机构在行政信访活动中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应承担改正责任。改正责任是指行政机关、信访机构在行政信访活动中违反《信访条例》的规定,并且该行为已经造成违法的后果,行政机关、信访机构负有使其恢复合法状态的职责。(二)行政机关及信访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信访条例》的规定,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2、行政机关、信访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受理、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违反《信访条例》的规定,不依法及时履行职责的;或者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作风粗暴,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3、行政机关、信访机构工作人员在信访中承担行政处分和刑事责任的情形。4、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三)信访人的法律责任

信访人的法律责任是指,信访人在行政信访活动中因违反《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等法律规范的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具体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1、信访人违反《信访条例》的规定,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应用1、行政复议以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为主要审查对象,同时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进行附带审查。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全面审查。2、申请人对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的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选择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省、自治区、直辖市另有规定的,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办理。法律应用3、被申请人对其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被申请人未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向申请人、第三人和其他单位或个人调查取证。且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提出书面答复或者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法律应用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达成和解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准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主持调解,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法律应用5、行政信访在整个救济体系内居于补充地位,因此,对依法应当通过仲裁、复议、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6、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请求原办理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案(事)例案情简介:杨某受某厂指派在本县范围内收购茶叶2万斤,厂方提供了介绍信、营业执照副本。杨某收购后未向税务机关纳税。县税务局知悉后即作出决定,杨某需缴纳增值税五千余元。杨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接受某厂的指派,与该厂是委托关系,其税款应当由厂方缴纳,县税务局未采纳杨某的意见,坚持要求杨某缴纳。(律师资格考试真题)问题:(1)在此情况下,杨某应当如何处理?A、杨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杨某可以先提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C、杨某必须先经过复议,不经复议不得起诉D、杨某可在复议与诉讼之间任意选择案(事)例(2)如果杨某提起复议申请,应以何者为复议机关?A、县税务局B、县税务局所属的县政府C、市税务局D、县政府法制局(3)如果复议审查认定杨某与厂方关系为委托代理关系,对此复议机关应作何处理?A、撤销县税务局要求杨某纳税的决定B、撤销并责令县税务局重新作出处理决定C、直接变更县税务局行政处理决定D、确认县税务局纳税决定违法的复议决定案(事)例答题思路:(1)本问考查行政复议前置的问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缴纳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就是说,因征纳税问题引起的争议,实行复议前置。故C项正确。(2)本问考查适格的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法》第12条第2款规定:“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