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第1章半导体器件..典型习题一、已知各极电位,判定工作状态第1页/共53页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主要内容: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2.常用半导体器件
(1)二极管(2)三极管(3)场效应管第2页/共53页§1.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1.1.1本征半导体一、半导体A光敏和热敏特性B掺杂特性二、本征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性质:第3页/共53页现代电子学中,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和锗,它们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都是四个。Si硅原子Ge锗原子第4页/共53页1、本征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4+4+4+4除去价电子后的正离子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称为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弱。第5页/共53页2、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1)载流子载流子:可以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绝对0度(T=0K)和没有外界激发时,价电子完全被共价键束缚着,本征半导体中没有载流子,它的导电能力为0,相当于绝缘体。本征激发:在常温下,由于热激发,使一些价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这种现象称为本征激发。第6页/共53页+4+4+4+4
空穴失去带负电的电子,相当于带等量的正电荷;空穴吸引附近的束缚电子来填补,这样的结果相当于空穴的迁移。因此空穴相当于可以运动的正电荷,故可视为载流子。第7页/共53页+4+4+4+4自由电子束缚电子
本征半导体中存在数量相等的两种载流子,即自由电子和空穴,故称电子空穴对。第8页/共53页1.1.2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的杂质,就会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按照掺入的杂元素不同,杂质半导体可分为: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第9页/共53页N型半导体多余电子+
符号SiPSiSi硅或锗+少量磷N型半导体第10页/共53页空穴P型半导体
符号SiSiSiB硅或锗+少量硼P型半导体第11页/共53页杂质半导体的示意表示法------------------------P型半导体空穴:多子自由电子:少子++++++++++++++++++++++++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子空穴:少子第12页/共53页一、PN结的形成在同一片半导体基片上,分别制造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经过载流子的扩散,在它们的交界面处就形成了PN结。1.1.3PN结载流子的两种运动方式:漂移:载流子在电场内所做的定向运动。扩散:载流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运动。第13页/共53页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扩散运动内电场E漂移运动空间电荷区PN结处载流子的运动第14页/共53页扩散的结果是使空间电荷区逐渐加宽,空间电荷区越宽。漂移运动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扩散运动内电场EPN结处载流子的运动内电场越强,就使漂移运动越强,而漂移使空间电荷区变薄。第15页/共53页漂移运动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扩散运动内电场EPN结处载流子的运动所以扩散和漂移这一对相反的运动最终达到平衡,相当于两个区之间没有电荷运动,空间电荷区的厚度固定不变。第16页/共53页二、PN结的单向导电性PN结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P区加正、N区加负电压(P区电位高于N区电位)。PN结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P区加负、N区加正电压(P区电位低于N区电位)。第17页/共53页PN结正向偏置----++++内电场减弱,使扩散加强,扩散飘移,正向电流大空间电荷区变薄PN+_正向电流第18页/共53页PN结反向偏置----++++
空间电荷区变厚NP+_++++----内电场加强,使扩散停止,有少量飘移,反向电流很小反向饱和电流很小,A级第19页/共53页三、PN结的伏安特性PN结的电流方程其中:UT——温度的电压当量uD——外加电压IS——反向饱和电流PN结的伏安特性当外加正向电压,uD>>UT时,,PN结为正向导通状态。当外加反向电压,uD>>UT时,,PN结为反向截止状态。第20页/共53页PN结的反向击穿
当PN结的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突然快速增加,此现象称为PN结的反向击穿。
雪崩击穿
齐纳击穿
电击穿——可逆热击穿——不可逆第21页/共53页雪崩击穿在材料掺杂浓度较低的PN结中,当PN结反向电压增加时,空间电荷区中的电场随着增强。这样,通过空间电荷区的电子和空穴,就会在电场作用下获得的能量增大,在晶体中运动的电子和空六将不断地与晶体原子又发生碰撞,当电子和空穴的能量足够大时,通过这样的碰撞的可使共价键中的电子激发形成自由电子–空穴对。新产生的电子和空穴也向相反的方向运动,重新获得能量,又可通过碰撞,再产生电子–空穴对,这就是载流子的倍增效应。当反向电压增大到某一数值后,载流子的倍增情况就像在陡峻的积雪山坡上发生雪崩一样,载流子增加得多而快,这样,反向电流剧增,PN结就发生雪崩击穿。
利用该特点可制作高反压二极管。
PN结的雪崩击穿示意图齐纳击穿在材料掺杂浓度较高的PN结中,在加有一定的反向电压下,PN结空间电荷区中存一个强电场,它能够破坏共价键,将束缚电子分离出来造成电子–空穴对,形成较大的反向电流,发生齐纳击穿。利用该特点可制作稳压二极管。第22页/共53页四、PN结的电容效应P+-N势垒电容:耗尽层是积累空间电荷的区域,当外加反向电压时,就会引起耗尽层的空间电荷的变化,相当于电容的充放电,称为势垒电容扩散电容:当外加正向电压时,注入P区的少子(电子)在P区有浓度差,越靠近PN结浓度越大,即在P区有电子的积累。同理,在N区有空穴的积累。正向电流越大,积累的电荷就越多。这样所产生的电容效应称扩散电容电容效应会影响PN结的单向导电性第23页/共53页1.2.1结构与符号PN结加上管壳和引线,就成为半导体二极管。PNPN符号阳极阴极§1.2半导体二极管第24页/共53页1.2.2伏安特性UI导通压降UD:硅管0.6~0.7V,锗管0.2~0.3V。反向击穿电压U(BR)开启电压(死区电压)Uon:硅管0.5V,锗管0.2V。UIE+-反向漏电流(很小,A级)第25页/共53页(3)静态电阻Rd,动态电阻rDUQIQUS+-R静态工作点Q(UQ,IQ)第26页/共53页(3)静态电阻Rd,动态电阻rD静态电阻:Rd=UQ/IQ
(非线性)动态电阻:rD=UQ/
IQ在工作点Q附近,动态电阻近似为线性,故动态电阻又称为微变等效电阻iuIQUQQIQUQ第27页/共53页1.2.3主要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IF:2.反向击穿电压URJ:3.反向电流IR:二极管长期运行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
4.最高工作频率fM:不影响单向导电性的上限截止频率。第28页/共53页例1:二极管:死区电压=0.5V,正向压降=0.7V(硅管)
理想二极管:死区电压=0,正向压降=0
RLuiuOuiuott二极管半波整流第29页/共53页例2:二极管的应用(设RC时间常数很小)RRLuiuRuotttuiCuRuo第30页/共53页1.2.4稳压二极管IZmax稳压二极管符号UIUZIZ稳压二极管特性曲线IZmin当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下,当工作电流IZ在Izmax和
Izmin之间时,其两端电压近似为常数正向同二极管稳定电流稳定电压第31页/共53页例:稳压二极管的应用RLuiuORDZiiziLUZ
稳压二极管技术数据为:稳压值UZW=10V,Izmax=12mA,Izmin=2mA,负载电阻RL=2k,输入电压ui=12V,限流电阻R=200。若负载电阻变化范围为1.5k~4k,是否还能稳压?第32页/共53页RLuiuORDZiiziLUZUZW=10Vui=12VR=200Izmax=12mAIzmin=2mARL=2k(1.5k~4k)
iL=uo/RL=UZ/RL=10/2=5(mA)i=(ui-UZ)/R=(12-10)/0.2=10(mA)iZ=i-iL=10-5=5(mA)RL=1.5k,iL=10/1.5=6.7(mA),iZ=10-6.7=3.3(mA)RL=4k,iL=10/4=2.5(mA),iZ=10-2.5=7.5(mA)负载变化,但iZ仍在12mA和2mA之间,所以稳压管仍能起稳压作用第33页/共53页§1.3半导体三极管1.3.1基本结构BECNNP基极发射极集电极NPN型PNP集电极基极发射极BCEPNP型第34页/共53页BECNPN型三极管BECPNP型三极管符号:NPNCBEPNPCBE第35页/共53页BECNNP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发射区:掺杂浓度最高第36页/共53页发射结集电结BECNNP基极发射极集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7页/共53页1.3.2电流放大原理BECNNPEBRBEc发射结正偏,发射区电子不断向基区扩散,形成发射极电流IE。IE1进入P区的电子少部分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电流IB,多数扩散到集电结。IB+++-+---++++----第38页/共53页BECNNPEBRBEcIE从基区扩散来的电子漂移进入集电结而被收集,形成IC。IC2ICIB+++-+---++++----要使三极管能放大电流,必须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第39页/共53页共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静态)电流放大倍数=IC/
IBIC=IB共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动态)IB:IB+IBIC:IC+IC=IC/
IBIC=
IB一般认为:
=,=20~100第40页/共53页1.3.3特性曲线ICmAAVVUCEUBERBIBUSCUSB
实验线路(共发射极接法)CBERC第41页/共53页IB
与UBE的关系曲线(同二极管)(1)输入特性:UCE1VIB(A)UBE(V)204060800.40.8第42页/共53页(2)输出特性(IC与UCE的关系曲线)IC(mA)1234UCE(V)3691240A60AQQ’=IC/
IB=2mA/40A=50=IC/
IB
=(3-2)mA/(60-40)A=50=IC/
IB=3mA/60A=50第43页/共53页输出特性IC(mA)1234UCE(V)36912IB=020A40A60A80A100A放大区当UCE大于一定的数值时,IC只与IB有关,IC=IB,且
IC=
IB饱和区UCEUBE,集电结正偏IB>ICUCE0.3V截止区IB=0,IC=ICEO,UBE<死区电压第44页/共53页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1)放大区
IC=IB,且
IC=
IB
,BE结正偏,BC结反偏(2)饱和区
IC达饱和,IC与IB不是倍的关系,IB>IC
。BE结正偏,BC结正偏,即UCEUBE
(UCE0.3V
,UBE0.7V)
(3)截止区
UBE<死区电压,IB=0,IC=ICEO0(ICEO穿透电流,很小,A级)
第45页/共53页1.3.3主要参数1.电流放大系数
1)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
β≈IC/IB≈△iC/△iB≈β
实际电路使用时一般采用β=30-80的BJT作为放大管。
2)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
α≈IC/IE≈△iC/△iE≈α第46页/共53页2.极间反向电流1)C-B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E极开路,C、B极间的反向饱和电流硅管小于锗管,而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应用时选用ICBO较小的BJT。2)C-E极反向饱和电流ICEO
B极开路时,C-E极间的穿透电流 有ICEO=(1+β)ICBO3.特征频率fT
由于结电容的作用,信号频率增大会使β下降并产生相移。使β下降为1时的信号频率称为特征频率fT
。应尽量选用fT较高的BJT。第47页/共53页4.极限参数:a)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b)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PCMc)极间反向击穿电压
UCBO:大小可从几十至上千伏。
UCEO:与ICEO相关,
UCEO<<UCBO。
UEBO:大小从1/10~10VICUCE安全工作区ICUCE=PCMU(BR)CEO第48页/共53页1.2.4.温度对特性的影响1.温度对ICBO的影响温度每升高10℃时,ICBO约增加一倍。2.温度对输入特性的影响温度升高,输入特性曲线将左移。2.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室消毒灭菌》课件
- 《病媒生物控制》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人事管理篇
- 《仓库管理的认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人事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汇编【人事管理】十篇
- 做情绪的主人 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
- 2024年农业年终工作总结
- 2024年协辅警个人总结
- 《山东胶州秧歌》课件
- 有害生物防制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HIV阳性孕产妇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小小志愿军
- 附件2:慢病管理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ISO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 - 要求》之4:“4组织环境-确定创新管理体系的范围”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4)
- 2024-2030年中国散热产业运营效益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和父亲断绝联系协议书范本
-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100题)
- 2024地理知识竞赛试题
- 【新教材】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件129张
- 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