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课件_第1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课件_第2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课件_第3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课件_第4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

主讲教师:张学文2010.10

整理课件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

主1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概述整理课件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概述整理课件2一、定义住宅建筑应能提供不同的套型居住空间供各种不同户型的住户使用。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套型: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这既取决于住户家庭人口的构成和家庭生活模式,又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空间组合关系、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整理课件一、定义住宅建筑应能提供不同的套型居住空间供各种不同户型的住3本图共三个套型:三个不同的三室两厅一个户型:即只有三室两厅整理课件本图共三个套型:三个不同的三室两厅整理课件4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1、家庭人口构成住户家庭人口构成通常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归纳分类:

1.户人口规模:户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如一人户、二人户乃至八人以上户。通常为3.22人/户

2.户代际数:指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代际数。如一代户、二代户乃至三代及以上户。通常为两代户

3.家庭人口结构:指住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可分:核心户:未婚子女与父母同住。(最常见)主干户: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同住。联合户:与多对已婚子女同住。户型要多样化、或具有可变性。老年,青年公寓,俩代居考虑代际分而不离。整理课件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1、家庭人口构成整理课件5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2、生活模式家务型:以家务为生活行为特征。套型中需有方便的家务活动空间:如厨房宜大,设服务阳台。休养型:老年人为主。套型中需要居室与卫生间联系方便,厨房通风良好与居室隔离,设方便的室内外交往空间。交际型:社交活动多。套型需较大起居空间,接近入口,避免交通干扰,设多卫。家庭职业型:家庭工作需要。套型中设置工作间。低层中采用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套型。文化型:家庭工作学习的需要。设置工作室或书房。整理课件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整理课件6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3、生理与心理环境住宅套型作为一户居民家庭的居住空间环境,首先其空间形式必须满足人的生理活动需求。其次,空间的环境质量也必须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1.按照人的生理需要划分空间2.保证良好的套型空间环境质量作为居住空间环境的住宅套型对居住者的心理存在着刺激和影响。同时,居住者的心理需求对居住环境提出了要求。人对居住空间的共同心理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安全感与心理健康2·私密性与开放性3·自主性与灵活性4·意境与趣味5·自然回归性整理课件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3、生理与心理环境整理课件7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4、物质技术条件建筑技术: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课程例:如何达到合适的热环境?采用隔热或保温技术措施:控制体型系数,屋顶处理,墙体处理,门窗处理,绿化的处理等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建筑的发展,又可能限制建筑的创造。5、其他(1)物理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2)室内外建筑环境: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3)城乡环境:建筑群,城市设计,城市规划(4)自然环境:环境保护,利用和创造(5)人文环境:民族性,地域性,建筑文化整理课件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整理课件8三、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套型空间的组合:就是将户内不同功能的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不同住户使用的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一)户内功能分析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会客、家人团聚、娱乐、休息、就餐、炊事、学习、睡眠、洗盥、便溺、晾晒、贮藏等。(二)户内功能分区户内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性质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性质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互相干扰。整理课件三、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套型空间的组合:就是将户内不同功能的9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1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2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31.公私分区——按照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来划分的,也可称为内外分区。住宅内的私密性:不仅要求在视线、声音等方面有所分隔,同时在住宅内部空间的组织上也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应根据室密性的要求对空间进行分层次的序列布置,把最私密的空间安排在最后整理课件1.公私分区——按照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来划分的,也可称142.动静分区——也可叫昼夜分区。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室、厨房和家务室,使用时间一般在白天或部分夜晚。静区:卧室,主要在夜晚使用学习和工作空间,时间随职业不同而异整理课件2.动静分区——也可叫昼夜分区。整理课件153.洁污分区——也称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集中布置整理课件3.洁污分区——也称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集中布置整理课件16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7(三)合理分室将不同功能的空间分别独立出来,避免空间功能的合用与重叠。空间合理分室反映了住宅套型的规模,也反映了住宅的居住标准和居住的文明程度。功能空间的逐步分离过程,也就是功能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包括以下两种方面:1.生理分室:也称就寝分室。孩子6~8岁应与父母分室,不同性别的孩子到一定年龄(12~15岁)也应分室,同性别的孩子到一定年龄(15~18岁)也应分室。2.功能分室:把不同的功能空间分离出来。食寝分离起居、用餐与睡眠分离工作、学习分离整理课件(三)合理分室整理课件18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9(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用水房间属于不洁区域。从洁污分区的角度来说,应尽量靠近。而从公私分区的角度来说,又应当适当分离。1、相邻布置:便于干湿分区和管线集中,但卫生间的位置不一定很合理,有时距卧室较远整理课件(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整理课件20(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2、分离布置:卫生间布置较灵活,利于功能分区和公私分区,但管线不集中整理课件(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整理课件21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套内各房间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与该套住宅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也与套内房间的组合方式有关。一套住宅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几种情况:整理课件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套内各房间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与该套住宅22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一)每套只有一个朝向位于房屋的一侧。应避免最不利的朝向。单朝向通风很难组织,但可用于北方等对通风要求不高的地区整理课件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一)每套只有一个朝向整理课件23(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位于房屋中的中间一段或位于房屋的一角1、主要房间及厨房分别占据两个朝向的外墙整理课件(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整理课件24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2、两个朝向都布置主要房间。厨房、卫生间的朝向不拘。整理课件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整理课25(三)利用平面的凹凸及内部设天井来组织朝向及通风。1、利用平面的凹凸,可以争取一部分房间获得较好的采光或有利于组织局部对角通风。组织对角通风时,两边开窗的距离宜大些,这样通风效果好,也可减少死角2、利用天井组织采光及通风。优点:可以起到增加房屋进深的作用,从而可以节约用地整理课件(三)利用平面的凹凸及内部设天井来组织朝向及通风。整理课件26五、套型的空间基础组织方式影响套型空间组织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住标准、户型类别、功能分区、朝向通风和生活习惯等(一)餐室厨房型(DK型)DK型:就是把就餐和炊事合用一空间。用于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家庭人口少的住宅。应注意油烟的排除以及采光通风等问题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相互紧邻。就餐空间可作为第二起居空间。但厨房带有服务阳台时,可将阳台作为炊事,而将原厨房改为餐室整理课件五、套型的空间基础组织方式影响套型空间组织的因素:社会经济发27整理课件整理课件28整理课件整理课件29(二)小方厅型(B。D型)将就餐空间于睡眠空间分开,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用于家庭人口多、卧室不足、生活标准较低的住宅整理课件(二)小方厅型(B。D型)整理课件30(三)起居型(LBD型):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1、L.BD型:仅用于起居与睡眠分离。整理课件(三)起居型(LBD型):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31(三)起居型(LBD型):2、L.B.D型:将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开来。相互干扰最小。但要求建筑面积较大整理课件(三)起居型(LBD型):整理课件32(三)起居型(LBD型):3、B.LD型:将睡眠独立,起居、用餐合一。可将起居室设计成L型,用餐位于L型起居室的一端,相互之间既分又合,节省面积。整理课件(三)起居型(LBD型):整理课件33整理课件整理课件34(四)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将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在同一空间内,并以此空间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缺点:由于习惯不同,烹饪时油烟很大,易对起居室产生污染,多用于国外。整理课件(四)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将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35六、住宅分类按层数分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

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相关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学科住宅建筑设计涉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住宅社会学,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人文学科,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环境生态学,研究住宅的经济涉及社会经济学等等。整理课件六、住宅分类按层数分整理课件36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37一、低层住宅设计的类型和特点类型(1—3层)城市郊区,小城镇1.城市集合型低层住宅2.别墅优点1.居住行为方面:室外院子,顶部生活性露台,有利于住户交往2.居住心理方面:前院后庭3.整体环境协调上4.自重较轻缺点1.不利于节约用地2.低顶面积多,增加了地基与屋顶的处理量,影响住宅建设经济性3.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其它设施的使用效益整理课件一、低层住宅设计的类型和特点类型(1—3层)整理课件38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设计内容归纳为:1.按各住宅户型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2.组织平面交通,垂直交通3.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内外空间环境等一、功能关系功能条件:指轴向通风,采光等功能的空间形态:指房间的大小,形状等功能的关系:指不同空间之间相互关系,联系方式等1.解决功能分区设计2层以上时,以分层方式解决分区设计1层是,避免向客厅外开门2.解决户内交通,水平交通或垂直交通,在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更加独立和完整整理课件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设计内容归纳为:整理课件39二、房间组合:组合原则:1.房内房间组合与套型所占层数有关2.考虑节约用地因素加大住宅平面进深,减小面宽;采用纵向组合,纵横向组合。不宜采用“一”字型横向组合组合案例:1.平房式低层住宅避免入户主要路线穿过家务院和K,W,C等辅助部分2.户空间占2-3层的低层住宅安排楼梯户内位置上层卫生间处理别墅房间数多时,内容复杂,注意功能合理分区3.户空间占一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整理课件二、房间组合: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整理课件40三、垂直交通楼梯23°—45°局部爬梯45°—-90°少数坡道10°以下公用楼梯,户内楼梯处理方式: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无顶盖)梯间处理:封闭式(梯间式)楼梯:梯段独立,以实体隔开开敞式楼梯:一边或两边无实墙,梯段与其它空间(一般是客厅)相通布置方式:横向,竖向,斜放横中:好处是,前后部分使用楼梯均较为方便,功能分区清晰缺点是,起步位置距离入口较远,一般需穿越起居室,不利通风横前:楼梯使用方便,平面面宽较大;一般在用地较宽或每层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采用竖前,竖后:对加大进深作用不大竖中:前后错层处理,在加大进深方面效果明显整理课件三、垂直交通楼梯23°—45°局部爬梯45°41三、垂直交通1.户内直跑式:处理成开放式有利于梯下面空间利用,与客厅结合时,处理成开敞式。缺点:楼梯入口与出口相距较远,交通线较长,占用面积大;安全和视觉效果均不如梯段中间休息平台2.平行双跑三跑式处理成梯间式特点:梯段独立,使用方便。3.弧形楼梯圆形楼梯螺旋楼梯:内窄外宽,要求梯级内侧250处宽不小于220;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否则使用不安全。4.公用梯:有时处理成室外楼梯。单跑双跑三跑。整理课件三、垂直交通1.户内直跑式:处理成开放式整理课件42四、空间的充分利用面积相同时进一步提高空间上可利用程度,增加居住容量改善住户居住条件。1.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阁楼或分段处理2.利用楼梯上下部的空间整理课件四、空间的充分利用面积相同时进一步提高空间上可利用程度,增加43五、院落空间(一)住宅院落分类1.按使用分:私有独院,半私有独院2.按空间关系分:宅院,庭院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一户住宅,建筑在内院子在外,“回”字形——开放庭院: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室外环境,建筑在“外”,院落在“内”——封闭3.宅院按位置分:前院后院侧院(二)作用作为室内生活空间延续和扩展四合院,三合院,两合院室外的客厅,“向心”作用,“小气候”作用(三)其他:拥有室外院落的低层住宅的重要特点整理课件五、院落空间(一)住宅院落分类整理课件44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

(一)水平组合1.独立式住宅a.什么是独立式住宅b.特点:功能组合/同边条件,通风采光,朝向好/安静,私密/用地多c.适用d.层数及占地2.并联式住宅(也称关联式)a.什么是关联式住宅:每户有三面向外,共一面外墙

b与独立式比较节约用地,减少室外网管长度,普遍整理课件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

(一)水平组合整理课件45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3.联排式住宅a.什么是联排式住宅?

多户住宅拼联形成一栋建筑b.形式:横向联排,纵向联排,斜向联排,综合联排c.特点:与前两种比较d.标准:低于独立式,并联式e.层数长度要求:1-3层30米长为宜4.聚合式住宅(也称簇集式住宅)a.什么是聚合式住宅?多户住宅呈组团式向心式组合,形成一栋建筑,形成一个有独立特征的建筑群体b.特点(优缺点)易创造出亲切居住气氛,有利促进邻居交往整理课件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3.联排式住宅整理课件46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二)垂直组合低层住宅各户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组合1.叠加式:各层平面内容相同或相似,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重复性叠加全重叠式叠加部分叠加方式:退阶式叠加,悬挑式叠加2.互补式表示不同户在垂直方向上交叉组合,共同形成一个住宅单元体3.垂直式特点灵活处理可丰富住宅造型,形成平台花园,改善上层住户居住条件整理课件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二)垂直组合整理课件47七、节约用地缩小面宽与加大进深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1、利用天井2、在进深方向错位叠加3、利用房屋在剖面上的高低错落4、利用房屋逐层退台及坡顶整理课件七、节约用地缩小面宽与加大进深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整理课件48八、低层住宅居住环境居住空间划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影响居住空间环境因数:1、室内个体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如:家具,饰面材料,局部装饰2、室外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如:院落,露台,屋顶平台等3、不同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空间的相互渗透,因借和转换一室内个体空间空间感受:空间比例,空间形状,封闭程度举例:二室外空间三平台空间组合如:前院-门厅-客厅-餐厅-后院手法:相互渗透,因借,转换,穿插整理课件八、低层住宅居住环境居住空间划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整理课件49案例:万科第五园整理课件案例:万科第五园整理课件50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51一、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一)单元划分与组合1、什么是单元,如何划分为适应住宅建筑大规模建设,简化大规模,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统一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间,这种标准间叫单元。①梯间单元划分②户或相邻开间划分,再配以楼梯间单元③单元咬接,以楼梯间为划分2、单元设计法: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形多样的组合体的方法称为单元设计法3、单元组合规划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整理课件一、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一)单元划分与组合整理课件52二、多层住宅设计要求1.套型恰当2.使用方便3.交通便捷4.经济合理5.造型美观6.通用性能7.环境优美整理课件二、多层住宅设计要求1.套型恰当整理课件53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走廊,过道,楼梯间)一、按交通组织分类1、梯间式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无廊式,梯间式1.一梯二户(简介、特点、适用)2.一梯三户3.一梯四户(经济房,少采用)2、廊式外廊式:长外廊,短外廊内廊式:长内廊,短内廊3、跃廊式梯廊间层组织各户入口整理课件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走廊,过道,楼梯间)整理课件54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二、按梯间布局分类㈠外实楼梯㈡内楼梯㈢单跑横楼梯㈣直上式整理课件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二、按梯间布局分类整理课件55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三、单元拼联式分类1.单向拼联结合地形与道路例:锯齿型组合体2.双向(两向)拼联例:L型特点:常将阳角退进以利采光通风3.三向拼联例:Y型特点:朝向,采光,通风都很好4.多向拼联例:工型,X型,蛙型等5.异型拼联例:蝶型:院落型,折线型楔型:弧型,分型整理课件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三、单元拼联式分类整理课件56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四、按独立单元分类方形T形风车形Y形凸字形蝶形工形五、按天井的形式分类内天井式开口天井式院落式六、按剖面组合的形式分类台阶花园式跃层式复式变层高式整理课件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四、按独立单元分类整理课件57案例整理课件案例整理课件58整理课件整理课件59第四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第四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60一、概述(一)定义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的为高层(二)高层住宅的设计的特点

1)垂直交通主要由电梯替代楼梯2)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大大增加,结构体系变化.3)消防疏散要求增加4)形成高密度居住,设计概念的变化5)经济性考虑6)新结构与材料,施工方式影响设计方法整理课件一、概述(一)定义整理课件61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一)耐火等级和建筑分类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分为两类。居住建筑:一类:19层及以上二类:10-18层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一)耐火等级和建筑分类整理课件62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二)防火间距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高层裙房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13991114裙房96679一二级96679三级1177810四级14991012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二)防火间距整理课件63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三)消防车道

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2)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80m。3)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至少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三)消防车道整理课件64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四)安全疏散

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2、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3、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4、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位与两个楼梯间之间的安全疏散距离为40米,位于袋形为20米.5、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安装有门禁系统的住宅,应保证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在任何时候能从内部徒手开启。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四)安全疏散整理课件65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2.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3.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4.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应为防烟楼梯间,应分别设置前室。

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66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五)疏散楼梯间和楼梯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2.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3.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2)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3)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4.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5.高层居住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1.1米.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五)疏散楼梯间和楼梯整理课件67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六)消防电梯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和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必须设置.2.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2)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3)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六)消防电梯整理课件68三、结构体系常用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设计1.特点:相对经济,抗震较差,适宜高度不大变化:框架_剪力墙2.剪力墙当裙房需要做商业大空间,上层为住宅空间时,一般形成结构转化层整理课件三、结构体系常用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设计整理课件69四、设备体系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设有淋浴器和洗衣机的部位应设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排水管道连接时,在排水口以下应设存水弯,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地下室、半地下室中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应与上部排水管连接。

8层及8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35层及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整理课件四、设备体系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70五、组合类型一、板楼1.定义简单的说,从板楼的建筑特征来看,板楼就是东西长,南北短的建筑其实更应该关注板楼的户型,是南向面宽大,而进深短,南北通透的格局。在南北开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通风形成对流整理课件五、组合类型一、板楼整理课件71

五、组合类型一、板楼2、板楼优点a.南北通透,便于采光通风:b.板楼均好性强c.管理成本不高d.面积使用率很高3、板楼的缺点a.建筑密度低,房价高b.户型格局不宜改造整理课件五、组合类型一、板楼整理课件72五、组合类型二、塔楼1、塔楼的优势a.节约土地资源,房价较低b.空间结构灵活,宜于改造c.结构强度高,抗震性好d.居高望远,视野开阔2、塔楼的缺点a.均好性差,居住密度高(一梯多户)b.面积使用率不高整理课件五、组合类型二、塔楼整理课件73整理课件整理课件74户型创新设计整理课件户型创新设计整理课件75一、套型的空间创新组织方式(一)三维空间组合型指套内的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置,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立体布置,并通过套内的专用楼梯进行联系。1、变层高住宅:进行套内功能分区后,将一些次要空间布置在层高较低的空间内,而将家庭成员活动量大的空间布置在层高较高的空间内。优点:空间的高效利用,缺点:室内有高差,不方便,且结构、构造较复杂。整理课件一、套型的空间创新组织方式(一)三维空间组合型整理课件762、复式住宅:复式住宅在概念上是一层,并不具备完整的两层空间,但层高较普通住宅(通常层高2.8米)高,可在局部做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用楼梯联系上下,其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提高住宅的空间利用率。整理课件2、复式住宅:整理课件773、跃层住宅:指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联系。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空间。整理课件3、跃层住宅:整理课件784、错层:主要指的是一套房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即房内的厅、卧、卫、厨、阳台处于几个高度不同的平面上。复式的一、二层楼面往往垂直投影,上下面积一致;而错层式两个(或三个)引楼面并非垂直相叠,而是互相以不等高形式错开。整理课件4、错层:整理课件79房产户型\现代经典花园三错层户型.jpg整理课件房产户型\现代经典花园三错层户型.jpg整理课件80整理课件整理课件81二、内部空间与户外空间的组合衡量居住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和绿色。与户外空间的交流,可以通过门、窗、阳台、庭院等媒介进行。1、底层的住户:可通过庭院联系。整理课件二、内部空间与户外空间的组合整理课件822、楼层的住户:可利用阳台、露台、屋顶退台等交错阳台设计整理课件2、楼层的住户:可利用阳台、露台、屋顶退台等整理课件83整理课件整理课件84入户花园设计整理课件入户花园设计整理课件85整理课件整理课件86整理课件整理课件87整理课件整理课件88四、空间的灵活分隔三、大开间住宅采用大开间结构,可以是大开间横墙承重结构,也可以是框架结构。一般是将楼梯、厨房、卫生间固定,形成住宅的不变部位,其余功能用房均包含在大小不等的大开间内,建造时大开间内不作分隔,而是由住户选择设计好的分隔菜单。整理课件四、空间的灵活分隔三、大开间住宅整理课件89小结居住理想——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自我家庭——家+庭独立式住宅的居住梦想现实条件——用地紧张、设施运转、居住成本设计取向——在高密度居住环境中,通过精细化设计,营造宜居空间整理课件小结居住理想——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自我整理课90房地产开发的思维模式整理课件房地产开发的思维模式整理课件91整理课件整理课件92整理课件整理课件93整理课件整理课件94整理课件整理课件95整理课件整理课件96整理课件整理课件97整理课件整理课件98整理课件整理课件99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0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1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2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3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4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5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6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7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08住宅造型设计整理课件住宅造型设计整理课件109一、住宅的整体形象1、体量2、尺度3、风格整理课件一、住宅的整体形象1、体量整理课件110二、立面构图的规律1、水平构图2、垂直构图3、成组构图4、网格式构图5、散点式构图6、特殊的住宅外形7、住宅外形处理中的构图规律的运用整理课件二、立面构图的规律1、水平构图整理课件111三、住宅的细部处理及材料、质地和色彩设计1、低层2、多层3、高层整理课件三、住宅的细部处理及材料、质地和色彩设计1、低层整理课件112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13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14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15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16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17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18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19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20课程设计任务书整理课件课程设计任务书整理课件121单元式住宅设计一、设计题目单元式多层住宅建筑设计二、设计条件承重方向的开间或进深应符合模数,承重墙、外墙、内墙和隔墙厚度结合杭州地区确定,满足相当于240mm砖墙的热工条件。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的水、暖、电均由城市集中供应。整理课件单元式住宅设计一、设计题目整理课件122

三、设计内容1、户型组合:A二室二厅:90平方米B三室二厅:120平方米C四室二厅:150平方米必须包括以上三种户型,并设2个梯间组合。2、居室面积:大居室15~20㎡、中居室11~15㎡,小居室8~11㎡。每套住宅必须有一间大居室,主要居室应能同时两个方向放床,并要求每套住宅居室大小搭配恰当。3、辅助房间:厨房和卫生间均为每户单独使用,设置必要的储藏设施,卫生间设置大便器、浴缸或淋浴、洗面盆。4、其它设施:每户可设置生活阳台、服务阳台。5、层数及层高:建筑层数按五层或六层设计,顶层做跃层,层高由各地区自定,一般可选用2.8m或2.9m、3m。整理课件三、设计内容整理课件123四、设计总则认真处理好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环境,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解决好空间组合与空间形态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建筑造型,解决好一般的工程技术问题。在设计中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创造一个既不脱离地方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人居活动环境。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24五、图纸深度及内容——建筑方案阶段1、标准层平面图与跃层平面图(1+2个,1:100)1)确定房间的形状、尺寸、位置及其组合。房间内应布置家俱及设备,并且标注居室净面积。2)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标尺寸)及门的开启方式和方向。3)楼梯应画出踏步、平台及上下行方向线。4)标注总尺寸、轴线尺寸两道尺寸线。5)标出房间名称、剖切线、图名及比例及户型建筑面积。跃层可只做一个户型(如C跃)2、主要立面图(2个,1:100)1)外轮廓线画中粗实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均为细实线。2)能画配景和阴影者,画出配景和阴影(选作)。3)立面图标注主要尺寸与标高。4)标注图名及比例(以单元入口为正立面图)。整理课件五、图纸深度及内容——建筑方案阶段整理课件1253、剖面图(1~2个,1:100)1)表达住宅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度,如总高、层高、屋面、室内与室外的关系等。2)标出各层标高、屋面标高和室外地坪标高。3)楼梯画踏步。4)标注图名及比例。整理课件3、剖面图(1~2个,1:100)整理课件126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

主讲教师:张学文2010.10

整理课件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

主127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概述整理课件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概述整理课件128一、定义住宅建筑应能提供不同的套型居住空间供各种不同户型的住户使用。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套型: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为不同户型的住户提供适宜的住宅套型空间。这既取决于住户家庭人口的构成和家庭生活模式,又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空间组合关系、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整理课件一、定义住宅建筑应能提供不同的套型居住空间供各种不同户型的住129本图共三个套型:三个不同的三室两厅一个户型:即只有三室两厅整理课件本图共三个套型:三个不同的三室两厅整理课件130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1、家庭人口构成住户家庭人口构成通常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归纳分类:

1.户人口规模:户人口规模指住户家庭人口的数量。如一人户、二人户乃至八人以上户。通常为3.22人/户

2.户代际数:指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代际数。如一代户、二代户乃至三代及以上户。通常为两代户

3.家庭人口结构:指住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可分:核心户:未婚子女与父母同住。(最常见)主干户: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同住。联合户:与多对已婚子女同住。户型要多样化、或具有可变性。老年,青年公寓,俩代居考虑代际分而不离。整理课件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1、家庭人口构成整理课件131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2、生活模式家务型:以家务为生活行为特征。套型中需有方便的家务活动空间:如厨房宜大,设服务阳台。休养型:老年人为主。套型中需要居室与卫生间联系方便,厨房通风良好与居室隔离,设方便的室内外交往空间。交际型:社交活动多。套型需较大起居空间,接近入口,避免交通干扰,设多卫。家庭职业型:家庭工作需要。套型中设置工作间。低层中采用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套型。文化型:家庭工作学习的需要。设置工作室或书房。整理课件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整理课件132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3、生理与心理环境住宅套型作为一户居民家庭的居住空间环境,首先其空间形式必须满足人的生理活动需求。其次,空间的环境质量也必须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要。1.按照人的生理需要划分空间2.保证良好的套型空间环境质量作为居住空间环境的住宅套型对居住者的心理存在着刺激和影响。同时,居住者的心理需求对居住环境提出了要求。人对居住空间的共同心理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安全感与心理健康2·私密性与开放性3·自主性与灵活性4·意境与趣味5·自然回归性整理课件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3、生理与心理环境整理课件133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4、物质技术条件建筑技术: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课程例:如何达到合适的热环境?采用隔热或保温技术措施:控制体型系数,屋顶处理,墙体处理,门窗处理,绿化的处理等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建筑的发展,又可能限制建筑的创造。5、其他(1)物理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2)室内外建筑环境: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3)城乡环境:建筑群,城市设计,城市规划(4)自然环境:环境保护,利用和创造(5)人文环境:民族性,地域性,建筑文化整理课件二、影响套型设计的几个因素整理课件134三、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套型空间的组合:就是将户内不同功能的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不同住户使用的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一)户内功能分析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会客、家人团聚、娱乐、休息、就餐、炊事、学习、睡眠、洗盥、便溺、晾晒、贮藏等。(二)户内功能分区户内功能分区: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性质及使用时间等进行合理地组织,使性质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互相干扰。整理课件三、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套型空间的组合:就是将户内不同功能的135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36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37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38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391.公私分区——按照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来划分的,也可称为内外分区。住宅内的私密性:不仅要求在视线、声音等方面有所分隔,同时在住宅内部空间的组织上也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应根据室密性的要求对空间进行分层次的序列布置,把最私密的空间安排在最后整理课件1.公私分区——按照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来划分的,也可称1402.动静分区——也可叫昼夜分区。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室、厨房和家务室,使用时间一般在白天或部分夜晚。静区:卧室,主要在夜晚使用学习和工作空间,时间随职业不同而异整理课件2.动静分区——也可叫昼夜分区。整理课件1413.洁污分区——也称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集中布置整理课件3.洁污分区——也称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集中布置整理课件142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43(三)合理分室将不同功能的空间分别独立出来,避免空间功能的合用与重叠。空间合理分室反映了住宅套型的规模,也反映了住宅的居住标准和居住的文明程度。功能空间的逐步分离过程,也就是功能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包括以下两种方面:1.生理分室:也称就寝分室。孩子6~8岁应与父母分室,不同性别的孩子到一定年龄(12~15岁)也应分室,同性别的孩子到一定年龄(15~18岁)也应分室。2.功能分室:把不同的功能空间分离出来。食寝分离起居、用餐与睡眠分离工作、学习分离整理课件(三)合理分室整理课件144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45(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用水房间属于不洁区域。从洁污分区的角度来说,应尽量靠近。而从公私分区的角度来说,又应当适当分离。1、相邻布置:便于干湿分区和管线集中,但卫生间的位置不一定很合理,有时距卧室较远整理课件(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整理课件146(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2、分离布置:卫生间布置较灵活,利于功能分区和公私分区,但管线不集中整理课件(四)厨房和卫生间布局:整理课件147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套内各房间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与该套住宅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也与套内房间的组合方式有关。一套住宅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几种情况:整理课件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套内各房间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与该套住宅148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一)每套只有一个朝向位于房屋的一侧。应避免最不利的朝向。单朝向通风很难组织,但可用于北方等对通风要求不高的地区整理课件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一)每套只有一个朝向整理课件149(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位于房屋中的中间一段或位于房屋的一角1、主要房间及厨房分别占据两个朝向的外墙整理课件(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整理课件150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2、两个朝向都布置主要房间。厨房、卫生间的朝向不拘。整理课件四、套型的朝向及通风组织(二)每套有相对或相邻两个朝向整理课151(三)利用平面的凹凸及内部设天井来组织朝向及通风。1、利用平面的凹凸,可以争取一部分房间获得较好的采光或有利于组织局部对角通风。组织对角通风时,两边开窗的距离宜大些,这样通风效果好,也可减少死角2、利用天井组织采光及通风。优点:可以起到增加房屋进深的作用,从而可以节约用地整理课件(三)利用平面的凹凸及内部设天井来组织朝向及通风。整理课件152五、套型的空间基础组织方式影响套型空间组织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住标准、户型类别、功能分区、朝向通风和生活习惯等(一)餐室厨房型(DK型)DK型:就是把就餐和炊事合用一空间。用于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家庭人口少的住宅。应注意油烟的排除以及采光通风等问题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并相互紧邻。就餐空间可作为第二起居空间。但厨房带有服务阳台时,可将阳台作为炊事,而将原厨房改为餐室整理课件五、套型的空间基础组织方式影响套型空间组织的因素:社会经济发153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54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55(二)小方厅型(B。D型)将就餐空间于睡眠空间分开,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用于家庭人口多、卧室不足、生活标准较低的住宅整理课件(二)小方厅型(B。D型)整理课件156(三)起居型(LBD型):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1、L.BD型:仅用于起居与睡眠分离。整理课件(三)起居型(LBD型):将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157(三)起居型(LBD型):2、L.B.D型:将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开来。相互干扰最小。但要求建筑面积较大整理课件(三)起居型(LBD型):整理课件158(三)起居型(LBD型):3、B.LD型:将睡眠独立,起居、用餐合一。可将起居室设计成L型,用餐位于L型起居室的一端,相互之间既分又合,节省面积。整理课件(三)起居型(LBD型):整理课件159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60(四)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将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在同一空间内,并以此空间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缺点:由于习惯不同,烹饪时油烟很大,易对起居室产生污染,多用于国外。整理课件(四)起居餐厨合一型(LDK型):将起居、用餐、炊事等活动设161六、住宅分类按层数分1~3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

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相关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学科住宅建筑设计涉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住宅社会学,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人文学科,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环境生态学,研究住宅的经济涉及社会经济学等等。整理课件六、住宅分类按层数分整理课件162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第二章低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163一、低层住宅设计的类型和特点类型(1—3层)城市郊区,小城镇1.城市集合型低层住宅2.别墅优点1.居住行为方面:室外院子,顶部生活性露台,有利于住户交往2.居住心理方面:前院后庭3.整体环境协调上4.自重较轻缺点1.不利于节约用地2.低顶面积多,增加了地基与屋顶的处理量,影响住宅建设经济性3.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其它设施的使用效益整理课件一、低层住宅设计的类型和特点类型(1—3层)整理课件164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设计内容归纳为:1.按各住宅户型功能要求进行房间的组合2.组织平面交通,垂直交通3.充分利用空间,协调室内外空间环境等一、功能关系功能条件:指轴向通风,采光等功能的空间形态:指房间的大小,形状等功能的关系:指不同空间之间相互关系,联系方式等1.解决功能分区设计2层以上时,以分层方式解决分区设计1层是,避免向客厅外开门2.解决户内交通,水平交通或垂直交通,在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更加独立和完整整理课件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设计内容归纳为:整理课件165二、房间组合:组合原则:1.房内房间组合与套型所占层数有关2.考虑节约用地因素加大住宅平面进深,减小面宽;采用纵向组合,纵横向组合。不宜采用“一”字型横向组合组合案例:1.平房式低层住宅避免入户主要路线穿过家务院和K,W,C等辅助部分2.户空间占2-3层的低层住宅安排楼梯户内位置上层卫生间处理别墅房间数多时,内容复杂,注意功能合理分区3.户空间占一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整理课件二、房间组合:二、低层住宅套型设计整理课件166三、垂直交通楼梯23°—45°局部爬梯45°—-90°少数坡道10°以下公用楼梯,户内楼梯处理方式: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无顶盖)梯间处理:封闭式(梯间式)楼梯:梯段独立,以实体隔开开敞式楼梯:一边或两边无实墙,梯段与其它空间(一般是客厅)相通布置方式:横向,竖向,斜放横中:好处是,前后部分使用楼梯均较为方便,功能分区清晰缺点是,起步位置距离入口较远,一般需穿越起居室,不利通风横前:楼梯使用方便,平面面宽较大;一般在用地较宽或每层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采用竖前,竖后:对加大进深作用不大竖中:前后错层处理,在加大进深方面效果明显整理课件三、垂直交通楼梯23°—45°局部爬梯45°167三、垂直交通1.户内直跑式:处理成开放式有利于梯下面空间利用,与客厅结合时,处理成开敞式。缺点:楼梯入口与出口相距较远,交通线较长,占用面积大;安全和视觉效果均不如梯段中间休息平台2.平行双跑三跑式处理成梯间式特点:梯段独立,使用方便。3.弧形楼梯圆形楼梯螺旋楼梯:内窄外宽,要求梯级内侧250处宽不小于220;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否则使用不安全。4.公用梯:有时处理成室外楼梯。单跑双跑三跑。整理课件三、垂直交通1.户内直跑式:处理成开放式整理课件168四、空间的充分利用面积相同时进一步提高空间上可利用程度,增加居住容量改善住户居住条件。1.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阁楼或分段处理2.利用楼梯上下部的空间整理课件四、空间的充分利用面积相同时进一步提高空间上可利用程度,增加169五、院落空间(一)住宅院落分类1.按使用分:私有独院,半私有独院2.按空间关系分:宅院,庭院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一户住宅,建筑在内院子在外,“回”字形——开放庭院: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室外环境,建筑在“外”,院落在“内”——封闭3.宅院按位置分:前院后院侧院(二)作用作为室内生活空间延续和扩展四合院,三合院,两合院室外的客厅,“向心”作用,“小气候”作用(三)其他:拥有室外院落的低层住宅的重要特点整理课件五、院落空间(一)住宅院落分类整理课件170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

(一)水平组合1.独立式住宅a.什么是独立式住宅b.特点:功能组合/同边条件,通风采光,朝向好/安静,私密/用地多c.适用d.层数及占地2.并联式住宅(也称关联式)a.什么是关联式住宅:每户有三面向外,共一面外墙

b与独立式比较节约用地,减少室外网管长度,普遍整理课件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

(一)水平组合整理课件171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3.联排式住宅a.什么是联排式住宅?

多户住宅拼联形成一栋建筑b.形式:横向联排,纵向联排,斜向联排,综合联排c.特点:与前两种比较d.标准:低于独立式,并联式e.层数长度要求:1-3层30米长为宜4.聚合式住宅(也称簇集式住宅)a.什么是聚合式住宅?多户住宅呈组团式向心式组合,形成一栋建筑,形成一个有独立特征的建筑群体b.特点(优缺点)易创造出亲切居住气氛,有利促进邻居交往整理课件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3.联排式住宅整理课件172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二)垂直组合低层住宅各户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组合1.叠加式:各层平面内容相同或相似,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重复性叠加全重叠式叠加部分叠加方式:退阶式叠加,悬挑式叠加2.互补式表示不同户在垂直方向上交叉组合,共同形成一个住宅单元体3.垂直式特点灵活处理可丰富住宅造型,形成平台花园,改善上层住户居住条件整理课件六、低层住宅组合方式(二)垂直组合整理课件173七、节约用地缩小面宽与加大进深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1、利用天井2、在进深方向错位叠加3、利用房屋在剖面上的高低错落4、利用房屋逐层退台及坡顶整理课件七、节约用地缩小面宽与加大进深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整理课件174八、低层住宅居住环境居住空间划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影响居住空间环境因数:1、室内个体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如:家具,饰面材料,局部装饰2、室外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如:院落,露台,屋顶平台等3、不同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空间的相互渗透,因借和转换一室内个体空间空间感受:空间比例,空间形状,封闭程度举例:二室外空间三平台空间组合如:前院-门厅-客厅-餐厅-后院手法:相互渗透,因借,转换,穿插整理课件八、低层住宅居住环境居住空间划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整理课件175案例:万科第五园整理课件案例:万科第五园整理课件176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第三章多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177一、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一)单元划分与组合1、什么是单元,如何划分为适应住宅建筑大规模建设,简化大规模,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统一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间,这种标准间叫单元。①梯间单元划分②户或相邻开间划分,再配以楼梯间单元③单元咬接,以楼梯间为划分2、单元设计法: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形多样的组合体的方法称为单元设计法3、单元组合规划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整理课件一、设计要求及平面组合分析(一)单元划分与组合整理课件178二、多层住宅设计要求1.套型恰当2.使用方便3.交通便捷4.经济合理5.造型美观6.通用性能7.环境优美整理课件二、多层住宅设计要求1.套型恰当整理课件179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走廊,过道,楼梯间)一、按交通组织分类1、梯间式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口→无廊式,梯间式1.一梯二户(简介、特点、适用)2.一梯三户3.一梯四户(经济房,少采用)2、廊式外廊式:长外廊,短外廊内廊式:长内廊,短内廊3、跃廊式梯廊间层组织各户入口整理课件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走廊,过道,楼梯间)整理课件180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二、按梯间布局分类㈠外实楼梯㈡内楼梯㈢单跑横楼梯㈣直上式整理课件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二、按梯间布局分类整理课件181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三、单元拼联式分类1.单向拼联结合地形与道路例:锯齿型组合体2.双向(两向)拼联例:L型特点:常将阳角退进以利采光通风3.三向拼联例:Y型特点:朝向,采光,通风都很好4.多向拼联例:工型,X型,蛙型等5.异型拼联例:蝶型:院落型,折线型楔型:弧型,分型整理课件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三、单元拼联式分类整理课件182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四、按独立单元分类方形T形风车形Y形凸字形蝶形工形五、按天井的形式分类内天井式开口天井式院落式六、按剖面组合的形式分类台阶花园式跃层式复式变层高式整理课件三、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四、按独立单元分类整理课件183案例整理课件案例整理课件184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85第四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第四章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整理课件186一、概述(一)定义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的为高层(二)高层住宅的设计的特点

1)垂直交通主要由电梯替代楼梯2)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大大增加,结构体系变化.3)消防疏散要求增加4)形成高密度居住,设计概念的变化5)经济性考虑6)新结构与材料,施工方式影响设计方法整理课件一、概述(一)定义整理课件187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一)耐火等级和建筑分类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分为两类。居住建筑:一类:19层及以上二类:10-18层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一)耐火等级和建筑分类整理课件188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二)防火间距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高层裙房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13991114裙房96679一二级96679三级1177810四级14991012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二)防火间距整理课件189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三)消防车道

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2)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80m。3)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至少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三)消防车道整理课件190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四)安全疏散

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2、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3、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4、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位与两个楼梯间之间的安全疏散距离为40米,位于袋形为20米.5、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安装有门禁系统的住宅,应保证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在任何时候能从内部徒手开启。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四)安全疏散整理课件191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2.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3.超过十八层,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十八层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屋顶可以不连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4.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应为防烟楼梯间,应分别设置前室。

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192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五)疏散楼梯间和楼梯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2.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3.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2)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3)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4.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5.高层居住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1.1米.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五)疏散楼梯间和楼梯整理课件193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六)消防电梯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和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必须设置.2.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2)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3)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整理课件二、高层住宅几个核心问题(六)消防电梯整理课件194三、结构体系常用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设计1.特点:相对经济,抗震较差,适宜高度不大变化:框架_剪力墙2.剪力墙当裙房需要做商业大空间,上层为住宅空间时,一般形成结构转化层整理课件三、结构体系常用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设计整理课件195四、设备体系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设有淋浴器和洗衣机的部位应设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排水管道连接时,在排水口以下应设存水弯,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地下室、半地下室中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应与上部排水管连接。

8层及8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35层及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整理课件四、设备体系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196五、组合类型一、板楼1.定义简单的说,从板楼的建筑特征来看,板楼就是东西长,南北短的建筑其实更应该关注板楼的户型,是南向面宽大,而进深短,南北通透的格局。在南北开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然通风形成对流整理课件五、组合类型一、板楼整理课件197

五、组合类型一、板楼2、板楼优点a.南北通透,便于采光通风:b.板楼均好性强c.管理成本不高d.面积使用率很高3、板楼的缺点a.建筑密度低,房价高b.户型格局不宜改造整理课件五、组合类型一、板楼整理课件198五、组合类型二、塔楼1、塔楼的优势a.节约土地资源,房价较低b.空间结构灵活,宜于改造c.结构强度高,抗震性好d.居高望远,视野开阔2、塔楼的缺点a.均好性差,居住密度高(一梯多户)b.面积使用率不高整理课件五、组合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