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_第1页
2022年行业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_第2页
2022年行业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20年困难进展

信息化由弱到强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信息社会的高度进展要求教育必需改革以满意培育面对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据悉,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月伴随着信息高速大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大路”的方案,其核心是进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殊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对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1989年,中国正式颁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从1993年着手建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0开头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22年开头教育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重点建设教育政务“三网一库”。

经过20年的进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动身展速度快、使用效率比较低、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分散和信息化人才队伍与优质资源比较短缺的特点。

信息化基本完成

仍不能满意需求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展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硬件环境大投入应用效果的低产生是当代教育信息化进展进程中的主要冲突。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演示工具而存在,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统计显示,2022年中国教育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硬件投资占68%,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掩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座城市,联网的高校、教学机构和科研单位超过1800个,用户超过2000万人,各校进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共享。

虽然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以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已初步形成。但由于目前网络传输速度太慢,宽带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不高等缘由,仍不能满意人们的需求。

有鉴于此,在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进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2年,基本建成掩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有用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及应用,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面临重大进展机遇

将来的进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学问、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学问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程,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动一步。”

业界专家分析认为,将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将朝着教学信息资源整合、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统一、社会学习者的住处素养和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提高、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进展。

进入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其总体效益。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及网络地区中心的建设,大力兴建各省教育科研网的主干网,并实现高带宽、高速率、高稳定性、高牢靠性和平安性,提高网络水平,并延长到同学宿舍满意同学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需要。

统一管理标准和规划信息资源,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尽快建立以国家紧缺人才培训课程资源为重点,涵盖各类院校及培训机构,为广阔农村学校、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实现全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提高全社会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效率,同时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伋处于探究阶段,但基本认可“微机化加外文化”的基础评价标准。信任,将来20年,国内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和讨论工作将会较大的进展,评价体系指标也将日趋完善。

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在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上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各种教学软件、网站质量不高,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