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演进及其21世纪发展趋势,城市社会学论文内容摘要:最近几年,城市研究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尤其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愈加推动了城市研究的繁荣。然而,尽管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但多集中在实际问题的技术分析,对基本理论问题关注较少,比方,何谓城市性、怎样理解城市空间以及什么是城市发展规律等。这就会造成:缺乏对基本理论认识的前提下所开出解决城市问题的政策良药往往很难奏效,有时甚至起到负作用,比方治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以及财富获得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等。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城市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与比拟,为经历体验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指导。由于学科背景不同,聚焦的是最早提出城市研究并且影响深远的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芝加哥学派人类生态学与主义城市政治经济学。同时,还瞻望了21世纪的城市研究新趋势,尤其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推动下,城市研究走向愈加开放多元,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城市理论,如弗里德曼地球是平的、萨森全球城市、fo罗里达创意阶层以及克拉克场景理论等,进而也揭开了城市研究的现代(后工业时代)。本文关键词语:城市研究;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21世纪;研究趋势;TheDevelopmentofTheoryParadigmofUrbanSociologyandtheTrendinthe21stCenturyAbstract:UrbanResearchhasattractedmanyattentionsfromacademiccirclesinrecentyears,especiallyafterthenewurbanizationstrategyofChina.Althoughmoreandmorepeopleareengagedinthisaspect,butmorefocusedonthetechnicalanalysisofhepracticalproblems,lessattentiontothebasictheoryproblem,forexample,Whatisacity,howtounderstandtheurbanspace,whatisurbanproblems,etc.Withthepremiseofthelackofunderstandingofthebasictheoryoftheissues,thegoodmedicinetosolvethepracticalproblemdoesntwork,sometimescanbringnegativeeffects,forexample,theurbanpolicyabouttrafficcongestionandhousingproblems.Itsarguedthatitisnecessarytopresentthebasictheory,analyzingandcomparing,thenprovidingempiricalresearchwithreferences.Thisarticleproposedthetwobasictheoryparadigmsofurbansociology:humanisticecologyofChicagoschoolandMarxismpoliticaleconomicsofCities.Inaddition,wepointoutthatwiththeglobalizationandinformationafterenteringthe21stcentury,urbanstudiesaretowardsmoreopenandpluralisticandmanyscholarshavebeingcreatingalotofnewtheoriesorperspectives,suchasFriedmannsTheearthisflat,SassensGlobalCities,FloridasCreativeClassandTerryClarksthetheoryofScenes.Thesehavebeenstartingupaneweraofurbanstudies.Keyword:UrbanResearch;UrbanSociology;TheoryParadigms;21stcentury;Researchtrends;固然城市很早就产生了,但城市研究却发展延迟缓慢,长期处于学科边缘状态。工业革命之前,城市发展较为缓慢,专门讨论城市研究的文献较少。但从19世纪起,随着工业革命爆发,真正城市化进程开场,大城市的快速崛起,引发了人们开场对城市问题的普遍关注。在已有文献中,社会科学关于古典城市研究有两个基本传统:其一是以与恩格斯、韦伯和涂尔干为代表的构造导向,其二是以齐美尔为代表的行动导向。(KatarinaNylund,2001)马恩从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韦伯从市场与非正当性支配、涂尔干从社会分工与团结类型等讨论城市的产生、功能、类型、性质、影响及发展趋势,代表着城市研究的客观视角。与此相反,齐美尔则从个体心理的角度来揭示18世纪-19世纪不断崛起且别具一格的大城市精神与生活,代表着城市研究的主体视角。这两大传统是当代城市研究思想来源,也基本奠定了后来研究者们的理论基础。但可惜的是,纵观19世纪社会科学历史,城市研究并没有构成独立的城市学科。直到20世纪初期,城市社会学的诞生才打破了这种局面。1.城市社会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城市理论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移民开场涌入城市,传统城市空间构造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极大变化,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研究的发展。尤其在20世纪初期美国,芝加哥大学罗伯特帕克(RobertPart)、欧内斯特伯吉斯(ErnestBurgess)、路易斯沃思(LouisWirth)和奥蒂斯邓肯(OtisDuncan)等学者率先展开了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与互动、城市空间与经过演变以及生活方式研究,创立芝加哥学派,文章(能否存在一种城市社会学〕(1968)和(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意识形态〕(1969)。在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城市社会学呢?他以为,传统城市社会学标签下的有关城市研究,没有自个的理论对象(theoreticalobject)和真实对象(realobject),传统城市社会学家并没有认真考虑对城市和城市生活真正有现实意义的东西是什么。卡斯特还指出,任何真正的科学研究要么具有特定理论(或科学)对象,要么有特定真实对象,否则就不能作为一种科学存在,而是一种意识形态。基于此,他以为,传统城市社会学并没有特定的理论对象,由于它的研究主题,如人文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及经过、城市空间演变、移民群体的文化适应等,不具备理论差异性的特点。传统城市社会学也没有特定真实对象,它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太广泛,缺乏任何明确界线。根据卡斯特的逻辑,必须在一个系统中抽象出一个核心对象作为理论分析的对象。城市科学应当有本身的理论对象,而不应当仅仅研究一些真实对象(客观现实中的对象)。(高鉴国,2007)2.1.2对城市性认识的批判遵循帕克和伯吉斯的研究,沃斯进一步建构了城市理论体系,他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1938)一文中探寻求索了城市性。他提出,通过城市的三个主要人口特征:规模、密度和异质性,来解释城市生活方式,尤其是解释城市中的社会异化、无序现象。该理论观点是:城市地区的人口特征(规模、密度和异质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特征城市性(被定义为次属关系、角色分化、匿名性、隔绝、工具化利用关系、缺乏直接社会交往、家庭纽带减弱和个人竞争等)。与之相反,卡斯特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城市。他以为,沃斯所描绘叙述的城市性并不是城市文化的表现,而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城市中具体表现出;同时,城市性的真正决定因素不是城市人口的空间形态,而是城市所处的生产方式;城市性的最终根本源头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空间形态。更准确讲,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空间上的组合是城市性的最终决定因素。(Pickvance,1976)注:C是沃斯的观点,城市空间人口特征的三个变量决定了城市性;A与B为卡斯特观点,生产方式决定了城市人口空间特征和城市性。2.1.3针对城市空间与经过的批判与芝加哥学派强调的一系列环带区来描绘叙述城市扩展经过以及将其解释为生态进程的理论相反,卡斯特以为,城市空间是一种建成环境,一种由构造性系统(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既定框架所构成的更大社会系统)所产生的亚系统;城市是劳动力再生产所集中的地方;城市构成一种体系构造,使每个人通过私人(自我提供的)和集体(国家调节的)消费实现本身劳动力的再生产。城市机构对劳动力再生产经过的作用似乎就像公司对生产经过的作用一样。(Castells,1977)2.2主义城市理论的主要观点新城市社会学,即主义城市理论,在对传统城市研究的批判中,比拟系统地用主义方式方法来分析城市与城市问题,突出生产系统与城市(化)互相联络的必要性,指出城市(化)发生于生产方式之中。这对那些将城市看作自发或独立存在而与它们所处的社会没有关系的研究来讲,是一种有益纠正。(高鉴国,2007)这种理论范式还强调,控制政治经济资源的权利不平等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城市的中心特征,而并不是像主流生态学者所以为的那样是社会组织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该理论范式中影响比拟大的学者有列菲fo尔的空间生产与对城市的权利理论、卡斯特的集体消费与城市社会运动,以及哈维的资本三级环程理论。2.2.1列菲fo尔的主要观点第一,空间生产列菲fo尔是城市空间研究的开拓者,是第一个将空间作为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他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奉献是将对生产方式的关注转变为对空间生产的关注。他第一次提出要从关心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的生产,进而将一个背景性概念变成一个实体范畴,并且服从社会产生的一般规律,使空间分析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研究范畴(夏建中,2020)。他强调,空间是政治的,排除政治和意识形态后,空间就不会是科学的对象;尽管空间看起来是纯客观或自然的现象,但它是社会的产物。城市不仅仅仅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建筑环境,也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载体。城市作为一种空间形式,既是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者。城市社会学和地理学中的空间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种,前者是指建造环境和组合,这种建造于组合往往具体表现出了社会关系的构造,如市区与郊区的关系、中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等。后者是指空间中社会组织的结合形式,如邻里、社区、城市、民族国家等。根据空间对不同人群的功能,列菲fo尔把空间分为两种类型:抽象的空间和社会空间。他以为,资本的投资者、商人和是根据空间的规模、范围、区域、地点和利润等这些抽象性质来看空间,所以称为抽象空间;而个人是将其环境的空间用作生活的空间,所以称为社会空间或日常生活空间。第二,对城市的权利城市应当被作为一个综合有机体,而不是一般的产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不是社会动物,而是具有立体生活、感觉丰富的城市人。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更像是一种商品,城市人更像是社会动物。少数资产阶级贵族与广大普通平民过着完全相反的两种生活,前者出入于豪华酒店和摩天大楼,在游艇上遥控指挥国家与企业。而普通人,包括学生、知识分子、、白领等,他们都将自个的人生埋没于城市中。天天从家里奔向车站,奔向办公室或工厂,晚上再原路返回;在家休息一夜,第二天再继续重复前一天的生活。因而,必须努力开拓城市社会的新人文主义,新的行为方式只要具有革命意识的团体、社会阶级和阶层才能担此重任,成就大业,解决城市难题;只要这些社会和政治气力才能把城市重建为一个综合的有机体。(汪民安等,2008)2.2.2卡斯特的主要观点第一,集体消费集体消费是卡斯特提出的一个城市研究命题。其含义是:工人要能够天天不断地提供劳动力,就必须供给给他们食品、住房、交通工具、医疗卫生和教育培训等;由于人口愈加集中,所有这些消费项目日益在城市环境中提供,教育、交通、住房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供应越来越成为国家事务,由于私人资本以为无利可图;这种由国家提供的集体形式消费,正在成为政治关心和行动的对象;然而国家很难知足集体消费的宏大付出,因而存在一个消费供给的危机趋势,并导致城市社会运动。(高鉴国,2007)城市作为集体消费的单位,能够在其集体消费经过中看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冲突、发展和演变。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组织集体消费与生产,不仅对城市社会冲突发展产生影响,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也会产生重要作用。城市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资本主义借以组织集体消费的空间单位。由于人口围绕服务设施中心的集中,减少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城市便成为集体消费的最有效和方便的组织形式。在卡斯特看来,怎样实现集体消费是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动因之一。尽管集体消费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但在当今却是非常重要和显著功能。(高鉴国,2007)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成为集体消费场所,而不是作为生产场所。第二,城市社会运动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最终必然保卫私人资本的利益,与解释的资本家将工人的工资维持在低水平上的道理一样,对集体消费水平也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在现代资本主义的城市里,社会冲突不再只是围绕生产者阶级而展开,还围绕着消费利益群体展开,这种社会冲突并不必然引发和加剧阶级斗争,运动的目的多数是为了社区生活的掌控以及对集体消费需的要求,因而被称为城市社会运动。(卡斯泰尔,2005)由于人们的消费利益往往是与他们所在的社区严密相联的,因而,同一社区的居民有可能超越阶级局限组织成利益政治团体,为保卫社区的共同利益进行斗争。假如不能向社区提供足够的集体消费品,这些社区团体便会通过社会运动、社区运动或市民运动的形式表示不满并进行对抗。这些社区居民的社会运动对于的决策经过和城市发展经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卷入集体消费问题的并不是哪一个阶级,如环境污染问题几乎牵涉所有人,因而,集体消费问题提供了一个多阶级联合起来的基础,城市社会运动因而成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对抗形式和社会动力之一。(夏建中,2020)2.2.3哈维的主要观点资本三级环程。与列斐伏尔和卡斯特比拟起来,哈维更为彻底的贯彻了主义的观点。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的城市研究领域中,哈维奉献了资本三级环程理论。根据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周期性的原理,哈维用资本三级环程流动来解释资本运动的矛盾和平衡关系。所谓资本三级环程,其一是资本的初级环程,即资本向产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的投入以及向消费资料的利润性生产投入;其二是资本的次级环程,资本向建造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三是资本向劳动力再生产设施(科技、教育、医疗等)的投入。首先,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高涨阶段,资本大量流动于初级环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基本矛盾,决定了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状态之间的尖锐冲突。当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经济危机或者经济不景气,在初级环程中运动的资本再也不能继续谋取利润,因此出现积累经过的现象。其次,资本在初级环程中的积累经过是资本主义生产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为了摆脱窘境,资本势必需求新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从初级环程中分离出剩余资本投入次级环程。哈维以为,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经过,都需要有一个物质构造作为基础。生产的物质构造是构成厂房、办公室及其用地的那一部分固定资本,这部分固定资本的价值不由于一个生产周期的完成而全部耗尽,哈维称之为生产方面的建造环境。消费方面的物质构造是指非生产性的房屋(主要是住宅)、道路、基础设施等,哈维称之为消费方面的建造环境。所以,对次级环程的投资本质上是对生产和消费的建造环境的投资,而投资是城市发展与变迁的主要决定因素。(Harvey,1985)最后,资本进入第三级环程,是指对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疗事业和公共福利事业的投资。初级环程和次级环程中的过剩资本在寻找投资时机时,也会考虑这些领域;但从其本性上讲,私人资本并不情愿向不直接产生利润的第三级环程投资。由于国家从整个社会出发制定的各项政策进行干涉与参与,以及主要为了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保证劳动力能更多地创造剩余价值,通常,私人资本会与国家携手进行投资活动。私人资本在三级环程内投资与生产的不断运动和国家干涉作用,使资本积累周期性的矛盾得以暂时缓解。但是,哈维指出,城市空间利用的竞争已成为阶级斗争的主要部分。对于资产阶级来讲,城市土地的利用代表了租金、股息、利润、资本的获得;而广大工人阶级才是城市空间的基本消费者。在工厂里,资产阶级力图使其利润处于竞争和经营中的最大化,而工人阶级从所有者那里得到的收入则意味着资本利润的减少。在城市空间中也是如此。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必然努力组织社会和城市空间,以便加强利润的最大化,而工人阶级的利益在组织的社会和城市空间中,只被压缩至最低限度的人道标准上。(Flanagan,1993)这也是为什么还不错的住宅和办公大厦,一旦能够通过重建获取更大的利润,就立即推倒,所有者绝不会考虑由于重建势必提高租金或价格给穷人造成窘境。3.后城市社会学时代:城市研究走向开放与多元从20世纪初期芝加哥学派讨论的大批移民涌入城市后面临的社会整合与文化融合议题,到60年代80年代主义城市理论聚焦的社会冲突与控制,城市社会学从研究社会整合变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研究。因而,能够看出,不同历史阶段城市问题演变直接影响着城市理论研究的切换。回首过去是为了瞻望将来。21世纪的城市研究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与挑战呢?卡斯特在2002年发表了(21世纪的社会学〕,明确指出:过去有城市社会学,后来没有了,不过进入21世纪后将会复活。他以为,新世纪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一个新的城市世界,其主要特点包括:(1)21世纪中叶,将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人口将寓居在城市,将对城市空间、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性等产生重要影响;(2)全球城市化是不平衡的,中心仅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北京等。(3)互联网将遍布世界各地,互联网与传统的结合将对城市发展形态产生新的变化,如智慧城市等。(4)社会关系同时被个体性和社区共同性所影响,虚拟社区与本质社区严密互动越来越强。(5)国家和城市都面临多族群和多文化的移民移入。(6)城市地域空间的隔离日趋严重,有钱人门禁森严。(7)全球性的犯罪深深根植城市中。(8)公共空间越来越多变成商业性的主题公园。(9)新城市社会运动沿着两条线索:保护地方社区和环境运动。同时,21世纪城市社会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将再一次面临社会整合问题。但是与当年芝加哥学派不同,芝加哥学派当时解决的主要是将各种亚文化同化为一个城市文化;而如今要处理的是不同的文化与认同怎样共处。由于在全球化时代,已经没有一个支配性的文化,所以各种文化怎样互相适应、整合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领域包括:(1)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性;(2)虚拟社区社会学的研究,如虚拟社区与实体社区的关系;(3)人们在全球性空间移动中的体验;(4)城市社会运动出现新的内容:保护地方社区与环境保卫等,新的运动形式如网络成为社会发动的工具。(5)时空将进一步压缩,正如弗里德曼所讨论的地球是平的的观点;(6)一些传统的研究,如还是那样存在的城市贫困、社会排挤等问题。无独有偶。著名城市研究专家萨森在(新千年社会学面临的挑战〕(2002)一文中也指出了将来城市研究与发展的三大新趋势:(1)全球化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2)跨国家、跨地方联络的加强,如资本与移民劳动力流动;(3)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如多种职业的文化,包括公司十分是跨国公司文化(在城市中占统治地位,空间表现就是CBD)、移民社区空间的产生以及文化表现、非正式经济。这三种趋势都在城市聚集,以特殊的、复杂的方式活动和发展,并且相互互相作用。城市社会学还没有对这些趋势的特征和后果进行充分研究,当前的经历体验材料也缺乏以在城市的层次上研究以上问题。需要运用当年芝加哥学派的田野调查工作捉住城市的新特点和新侧面,并进行仔细和深切进入的分析。(夏建中,2020)根据卡斯特和萨森的判定,结合新世纪的前15年城市发展新特点与城市研究特点,本文以为,21世纪的城市研究将会愈加开放与多元,无论是研究方式方法还是理论视角,在讨论城市与城市问题时将会基于不同学科、不同背景下沟通与合作,更多具体表现出跨界的思维方式与视野重新审视不断变化却又别具一格的21世纪城市议题。这些议题多集中在下面几个领域:第一,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理论,包括普雷维什的中心边缘和依附理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格迪斯(PatrickGeddes)与霍尔(PeterHall)的世界城市,萨森的全球城市,斯科特(AllenScott)的全球城市区域研究。第二,信息化与城市理论,包括卡斯特的信息时代的城市,弗里德曼的地球是平的观点以及智慧城市(SmartCities)等。第三,创新城市理论,弗罗里达的创意阶层理论、格莱泽的消费城市概念、克拉克的娱乐机器与文化场景理论,以及创意城市、文化复兴与城市转型、创新创业等。以下为参考文献[1]高鉴国.新主义城市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牛俊伟.城市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城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3](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宋俊岭,郑也夫,译[M].北京:商务印刷馆,2020.[4](美)萨森.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5]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6](美)列菲fo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汪民安等.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许纪霖等编.帝国都市与当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9]D.Harvey,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物流中心建造师聘用合同
- 水利工程安全质量保证合同
- 轮胎内胎供货合同
- 隧道施工挖机租赁合同协议
- 影视制作顾问服务协议
- 建筑暖通价格变动合同应用
- 茶叶行业贵阳茶楼租赁合同
- 专题11:勇担社会责任(背诵清单+跟踪训练)(教师版)
-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关系与礼仪》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爱国主义抒情演讲稿10篇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第七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探索心理学的奥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含氮有机化合物-胺、酰胺、尿素、丙二酰脲、胍、磺胺、吡咯、吡啶和嘧啶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熟悉
- PN结特性和玻尔兹曼常数测定
- 工厂电气试卷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金融本科《成本管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JJF 1175-2021 试验筛校准规范_(高清-最新版)
- 人工鼻应用及护理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悦读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