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财政学税收基本原理学习目标2023/1/192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理解税收的含义、性质、分类及税制的构成要素,熟悉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认识税收效应与税收原则,掌握最优税制理论。学习目标
第1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一、税收的概念马克思把税收定义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我国学者一般认为,税收是与国家的存在直接联系的,是政府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政府保证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同时,税收也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分配关系,使得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具体来说,税收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2023/1/193第2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一、税收的概念(一)税收的主体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其政治权力进行的特定的政府分配行为。在征税过程中,征收者是国家和政府,缴纳者是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政府征税是为了履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享用了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得到满足,因此,有义务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在征纳双方的关系中,政府处于主动地位,纳税人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2023/1/194第3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一、税收的概念(二)征税的依据政府既是政权组织,又是社会管理者,它可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立法程序来规范征纳双方应履行的权利与义务,并以此取得税收收入。通常,政府同时还具有另外一种身份,即代表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来取得相应的收益。但严格来说,政府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益与凭借政治权力所取得的税收收入,其性质是不同的。2023/1/195第4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一、税收的概念(三)税收的目的一般来说,税收是为了满足政府履行其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而征收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表现为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而向需求者(即社会公众及组织)开出的“价格”。在市场失灵的条件下,政府为弥补市场缺陷,必须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税收则是政府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收入保证。2023/1/196第5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一、税收的概念(四)税收体现了一定的分配关系由于税收将原本属于纳税人的一部分国民收入转归政府所有和支配,因而它体现了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关系。同时,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也会有意识地利用税收来调整国民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状况。2023/1/197第6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二、税收的性质(一)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征税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从根本上说,税收的强制性是由税收的依据即国家政治权力所决定的。2023/1/198第7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二、税收的性质(一)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二是税收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2023/1/199第8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二、税收的性质(二)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征税以后,税收即为政府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无偿性是针对具体的纳税人而言的,就是说政府征税不是与纳税人之间进行等量财产的交换,而是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向政府的无偿让渡,政府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返还已纳税收,也不需要直接对纳税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或给予相应的权利,它只是所有权的单向转移。2023/1/1910第9页/共55页第一节税收的含义及性质二、税收的性质(三)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政府征税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征收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纳。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一般来说,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收入,发生了应该纳税的行为,拥有应税的财产,就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不得违反。同样,征收机关也只能按预定标准征税,不得随意变更标准。2023/1/1911第10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税制要素指的是构成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它一般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税基、税率等。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是三个基本要素。2023/1/1912第11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一)纳税人纳税人亦称为纳税主体,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023/1/1913第12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二)课税对象课税对象亦称税收客体,指税法规定的征税标的物,是征税的根据。2023/1/1914第13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三)税率税率是税额相对于税基的比率,税基与税率的乘积就是税额。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和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既是决定国家税收收入多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纳税人税收负担轻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反映了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从税法角度,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种类型。2023/1/1915第14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四)课税环节课税环节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的环节,它规定了征纳行为在什么阶段发生。2023/1/1916第15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五)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各种税都明确规定了税款的交纳期限。2023/1/1917第16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六)税收减免税收减免是指根据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要求,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某些特殊情况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对应征税款依法减少征收为减税;对应征税款全部免除纳税义务为免税。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给予部分减少或全部免除是税收优惠的重要形式之一。2023/1/1918第17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税制要素(七)其他要素1.课税标准2.税基3.起征点与免征额192023/1/19第18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二、税收的分类(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税收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202023/1/19第19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二、税收的分类(二)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凡税负不能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的税种为直接税;凡税负能够转嫁,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税种为间接税。一般认为,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212023/1/19第20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二、税收的分类(三)按课税标准分类按照课税标准分类,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国家征税时,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对课税对象的数量加以计量,即确定税基。有两种方法:一是以实物量为课税标准确定税基;二是以货币量,即以价格为课税标准确定税基。采用前一种方法的税种称为从量税,采用后一种方法的税种称为从价税。222023/1/19第21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二、税收的分类(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在从价税中,按照税收与计税价格的关系可将税收划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税金如果是计税价格的组成部分,称为价内税;税金独立于计税价格之外的,称为价外税。232023/1/19第22页/共55页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二、税收的分类其他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全部税种可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与中央地方共享税;以课税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税种分为实物税与货币税等。242023/1/19第23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一、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含义税收负担,是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自然人或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款,简称“税负”。从绝对额考察,它是指纳税人缴纳的税款额,即税收负担额;从相对额考察,它是指纳税人缴纳的税额占计税依据价值的比重,即税收负担率。252023/1/19第24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一、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含义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一是经济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生产规模、增长速度、经济效益与人均国民收入等;国家与企业的分配体制;国家的财政政策和收支状况等。二是税制因素。包括税率的高低、计税依据的确定、减税与免税、加成与加倍征收等规定。三是其他因素。包括征收管理水平、纳税人的守法程度等。总之,税收负担最终取决于国家需要的财政资金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承受能力。262023/1/19第25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一、税收负担(二)衡量税收负担的指标衡量税收负担的经济指标有两类:一类是反映国家税收总负担的指标,及宏观税负率;另一类是反映企业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即微观税负率。272023/1/19第26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一、税收负担(三)确定税收负担应遵循的原则1.取之有度原则2.公平税负原则3.量能负担原则282023/1/19第27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等办法把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纳税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主动行为。税负转嫁的本质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主体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导致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发生分离,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使纳税人不一定是最终的负税人。292023/1/19第28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负归宿:是与税负转嫁密切联系的一个税收范畴。所谓税负归宿,一般是指处于税负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税负转嫁可能是一次性,也可能是多次性的,转移的结果,使税收负担落在负税人身上,这便是税负的归宿。税负的转嫁与归宿是税收负担转移的过程及其结果,它包括了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使之负担税收义务的全部过程。可见,税负转嫁是税收归宿的前提,税收归宿是税负转嫁的结果。税负转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税负归宿则是一个静态的概念。302023/1/19第29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前转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方式,是税负转嫁的最基本的形式。2.后转:后转是指在纳税人难以进行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商品销售者或生产者的方式。312023/1/19第30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的方式3.混合转:前转和后转是税负转嫁的两种基本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两者往往是同时出现的,即一种商品的税负,纳税人可通过提高价格转移一部分,又通过压低迸价转移一部分。也有的学者把这种形式称之为“混转”或“散转”。322023/1/19第31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的方式4.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又称为资本还原,即税负转化为资本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指在特定的商品交易中,买主将购入商品在以后年度必须缴纳的税款,在购入商品的价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通过降低商品的成交价格从而由卖方承担的一种税负转嫁方式。税收资本化实际上是税负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一是转移的对象主要是土地、房屋、股票等耐用资本消费品;二是在转移中把预期历次累计税款一次性转移。332023/1/19第32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的方式消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税负转嫁理论中还有“消转”之说。所谓消转,是指纳税人在无法前转和后转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使新增利润抵补由于纳税而造成的损失的情况,即自我消化税款。从税负转嫁的本意来分析,消转难以成为一种税负转嫁的重要形式。342023/1/19第33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的方式消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税负转嫁理论中还有“消转”之说。所谓消转,是指纳税人在无法前转和后转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使新增利润抵补由于纳税而造成的损失的情况,即自我消化税款。从税负转嫁的本意来分析,消转难以成为一种税负转嫁的重要形式。352023/1/19第34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1.商品或要素的供求弹性:一般来说,商品或要素需求弹性越大,表明需求者当价格变化时调整需求量的可能性越大,进而通过调整需求量制约价格的可能性也越大。反之,商品或要素需求弹性越大制约价格的可能性也越大。362023/1/19第35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2.课税范围:一般来说,课税范围越宽广,越有利于实现税负转嫁;反之,课税范围越狭窄,越不利于实现税负转嫁。372023/1/19第36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3.反应期间:就需求方面说,课税后的短期内,由于消费者(买方)难以变更消费习惯,寻找到代用品和改变支出预算,从而对课税品的需求弹性较低,只好承担大部分或全部税负;而在课税后的长时间内,以上状况都可能改变,从而消费者只承担少部分税负或很难实现税负转嫁。就供给方面说,时间因素的影响更大。课税产品的转产,会要求机器设备与生产程序的改变,短期难以做到,所以生产者(卖方)的税负,有时不能在短期内转嫁,但长期内情况会发生变化并导致税负转嫁。382023/1/19第37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4.税种属性:在实践中,由于税种的属性不同,作为其课税对象的商品或要素的供求弹性不同,而在税负转嫁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有直接联系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是比较容易转嫁的。而对要素收入课征的所得税,则常常是不易转嫁的。392023/1/19第38页/共55页第三节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二、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税负转嫁的制约因素5.市场结构: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是有差别的,由此决定了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税负转嫁的情况是不同的,市场结构成为制约税负转嫁的重要因素。402023/1/19第39页/共55页第四节税收效应与税收原则一、税收效应(一)税收效应的含义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税收效应在理论上常分为正效应与负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等。在实际分析中,根据需要,税收的效应还可进一步分为储蓄效应、投资效应、产出效应、社会效应、心理效应等等。412023/1/19第40页/共55页第四节税收效应与税收原则一、税收效应(二)税收效应的理论分析1.正效应与负效应2.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3.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4.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422023/1/19第41页/共55页第四节税收效应与税收原则二、税收的原则(一)对税收原则认识的发展亚当·斯密19世纪下半叶1929年432023/1/19第42页/共55页第四节税收效应与税收原则二、税收的原则(二)效率原则1.税收的经济效率2.税收的行政效率442023/1/19第43页/共55页第四节税收效应与税收原则二、税收的原则(三)公平原则1.受益原则2.支付能力原则3.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452023/1/19第44页/共55页第四节税收效应与税收原则二、税收的原则(四)稳定原则税收的稳定原则指的是税收应当积极调节和干预经济运行,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462023/1/19第45页/共55页第四节税收效应与税收原则二、税收的原则(五)财政原则税收是国家存在和正常运转的财力基础,取得财政收入从来都是税收的主要目的之一。税收的财政原则强调税收制度的建立必须有利于取得财政收入,以保证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从国家的财政需要出发,税收既要充裕又要富有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迁移学习入门手册
- 《预算会计》理论课件
- 个人汽车租凭合同20243篇
- 《土木工程设计概算》课件
- 《初级阶段》课件
- 海康摄像机型号全参数
- 2024年度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合同2篇
- 2024年度企业品牌策划推广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文化传媒与内容创作合同2篇
- 2024年度离婚后房产过户合同4篇
- 电池中英文报价单模版
- 延长石油油气勘探公司钻井定向施工总结(模板)3.28
- 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延期换证申请登记表
- Linux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培训教材(共29页).ppt
- 跨越架搭拆专项施工方案(共22页)
- API-685-中文_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 2014年光电子技术思考题答案
- 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防弹片的生产工艺设计
- 温度传感器单片机实训
- 锅炉安装表格(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