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炮制学刘强
第一章
绪论
1.掌握中药炮制的概念、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基本任务2.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概况3.了解中药炮制的管理法规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节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第一节概述一、几个概念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材原植物、矿物、动物经过产地加工去除非药用部位且符合药用标准的物质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特有的制药术语。炮制:[processingdrugs]∶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中草药。目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加强疗效,便于制剂和贮藏,使药物纯净。炮=炰(páo)用烂泥等裹物而烧烤2.毛炙肉也。字亦作炰。以铁匕贯肉,加于火炙之。—说文3.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陆游《离家示妻子诗》4.通“庖”。厨师[cooker]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修事:清张仲岩《修事指南》多称:炮制炮: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制: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二、中药炮制学的特点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独特的制药技术与中医临床各学科密切相关与现代多学科知识密切相关中药炮制学研究将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三、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整理、研究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同时加强对中药制剂中饮片炮制的研究及炮制机械的研制保证医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并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1.起源于用药实践追溯到原始社会对药物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打碎、用牙齿咬成碎粒等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净制、切制)
《韩非子·五蠹篇》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蓏(音luo,瓜类)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礼纬·含文嘉》:“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的发现和利用,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说文》载,炮,“毛炙肉也”。段注:“毛炙肉,谓不去毛炙之也”。《礼记·内则》:“涂之以谨(墐)涂,炮之”。郑玄注:“炮者,以涂烧之为名也”
孙希旦集解:“裹物而烧之谓之炮。”《说文》:“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中药炮制古称“炮炙”,系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3.酒、醋的影响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用药经验酒作为辅料被应用于炮制药物,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制)。醋(形声。从酉(yǒu),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调料)4.陶器的影响仰韶文化时期,砂锅、陶罐,二、中药炮制的发展四个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公元1280至1644年)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清代(公元1645至1911年)是炮制品种和技术应用的扩大时期;现代(公元1911年以后)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五十二病方》包括了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内容(最早记载炮制的书)取庆(蜣)良(螂)一斗,去其甲足;服零(茯苓)以舂chōng;取商牢渍醯(xi)(醋)中;止出血者燔fán发;(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黄帝内经》:《灵枢经·邪客》篇:“秫米半夏汤”治疗“邪气客人”
“秫米汤”中的“治半夏”即为修治过的半夏。《素问·缪刺论》:“角发”、“燔(fán])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神农本草经
“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药有……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露蜂房……熬”
“桑螵蛸……蒸”,“贝子……烧”“丹砂能化汞,矾石炼饵服之,曾青能化金铜”汉:确立了炮制的目的及原则,出现了大量的炮制品(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张仲景:《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中:药物“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凡‘口父’咀药,欲如豆大,粗则药力不尽”,阐明了药物粒度与药效的关系“别捣食如膏,乃稍纳药末中,更下粗多”被视为现行药典“稀释法”制巴豆霜之始(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伤寒杂病论》1抵当汤:水蛭30个(熬);虻虫13个(去翅足,熬);
桃仁20枚去皮尖;大黄3两酒浸。附子要求“炮”,“炮去皮,破八片”。“烧、炼、熬”(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药毒救解方生姜解半夏大豆汁解附子常山、牛膝酒渍服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刘宋时代,雷斅撰成《雷公炮炙论》(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方法:拣、去甲土、去粗皮、去节并沫、揩、拭、刷、刮、削、剥等净制操作;切、锉、擘(bò)、捶、舂(hōng)、捣、研、杵、磨、水飞等;
拭干、阴干、风干、晒干、焙(bèi)干、炙干、蒸干等;浸、煮、煎、炼、炒、熬、炙、焙、炮、煅等水火制法;苦酒浸、蜜涂炙、同糯米炒、酥炒、麻油煮、糯泔浸、药汁制等法,广泛地应用辅料炮制药物。……半夏上有隟xì延,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大黄蒸法缓和其泻下作用莨菪、吴茱萸醋制挥发性成分药物“勿令见火”含鞣质药物:勿犯铁器,如白芍、知母、没食子在炮制原则系统化方面:梁代《本草经集注》:“凡汤中用完物皆擘bò破”,“渚zhǔ虫先微炙”
“诸石皆细捣”等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凡用甘草、厚朴、枳实、石楠、茵芋、藜芦、皂荚之类皆炙之”
“凡用麦蘖、曲米、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微炒,干漆炒令烟断”。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在新炮制方法方面
唐代《千金翼方》:反复蒸曝制熟地黄
《食疗本草》:开始用童便处理药材
《外台秘要》:开始用麸炒法。宋代《太平圣惠方》:乳制法
《博济方》:巴豆霜
《小儿药证直诀》制胆南星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唐代《新修本草》在炮制方面收载了很多炮制方法作蘖、作曲、作豉、作大豆黄卷芒硝提净等对玉石、玉屑、丹砂、云母、石钟乳、矾石、硝石等矿物药的炮制方法均有记载辅料用指出“唯米酒、米醋入药”(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宋:方法改进、炮制目的多样化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官方颁布的炮制规范特设“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专章讨论炮制技术185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要求注意到药物经炮制后性味功效的改变,如蒲黄“破血消肿即生使,补血止血即炒用”
(二)金元、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金元以来,对中药炮制的作用,逐步有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
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引李东垣“用药心法”有“黄芩、黄连、黄蘖、知母,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黄须煨,恐寒则损胃气。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并说:“去湿以生姜”,“去膈上痰以蜜”。张元素在《珍珠囊》,白芍“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木香行肝气,火煨用,可实大肠”。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首先提出药炭止血的理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著名的“十灰散”就是该书的方剂之一。(二)金元、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徐彦纯《本草发挥》“神曲火炒以补天五之气,入足阳明胃经”“用附子、乌头以童便浸之,以杀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盐尤捷也”“心虚则盐炒之”“以盐炒补心肺”(二)金元、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着重说明中药炮制前后的归经去向,使炮制理论进一步完善。在炮制方法分类上,提出三类分类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非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五倍子”项下所载“百药煎”的制法,即没食子酸的制法,比瑞典化学家舍勒制备没食子酸早200多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药记有“修治”专目在“修治”专目中,综述了前代炮制经验全书记载炮制方法近20类,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曲等
(二)金元、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雷公炮炙论》之后另一部有价值的炮制专著:缪希雍《炮炙大法》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叙述各药出处,采集时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爁làn
、煿bó
、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sà、煦xù、曝、露十七种方法
(二)金元、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三)清代
炮制品种和技术应用的扩大时期清代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有所增加,是炮制品种扩大和技术迸一步应用的时期。第三本炮制专著:张仲岩著《修事指南》收录药物232种,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证无验也”“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肝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秋石制抑阳而养阴,枸杞汤制抑阴而养阳~~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三)清代
炮制品种和技术应用的扩大时期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和唐容川的《血证论》特别记载了相当数量的炭药,并在张仲景“烧灰存性”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炒炭存性”的要求“今药肆所售仙半夏,惟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入口淡而微甘,全失本性,名曰仙半夏,并非照方制法,医家亦视虚人有痰者用之,以为性平和而不伤于燥烈,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四)现代
——炮制振兴、发展时期制订出版了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国家药典中也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相继出版了一些炮制专著《历代中药炮制法汇编》《樟树中药炮制全书》教学方面,全国各中医院校的中药专业都设有中药炮制课科研方面,“七五”期间对何首乌等20种饮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八五”期间又有草乌等20种饮片被列为国家研究课题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生产方面,不同规模的饮片炮制厂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中药炮制所必须遵守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第四节中药炮制的研究一、主要内容(一)中药炮制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二)中药炮制理论研究炮制原理: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
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作出一定的科学评价。内容:中药炮制减毒、增效、缓和药性及产生新药效的原理研究(三)中药炮制方法和工艺研究鲜药切制(四)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传统标准客观化、数据化色泽气味增补新的质量标准杂质限度、浸出物含量、有效成分含量、毒性成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探索更能突出饮片特色的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市房屋买卖合同书(简易范本)
- 产品销售代理合同
- 购销校服合同范本
- 仓储服务定金合同模板
- 2025合同模板化妆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公开交易方式)新
- 2024年能源采购合作协议
- 租赁合同工厂车间租赁合同范本
- 合同参考范本
- 圆通快递员合同范本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1 -unit7重点短语句型清单
- 排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 护理服务在产科中的应用课件
- 2024年小升初语文入学分班测试卷四(统编版)
-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方-2023年度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数据分析报告-2024年3月
- 设计质量管理和保证措施及设计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篇(含答案)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
-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标准语段写作课件32张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英语统一考试模拟演练八省联考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