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天津市南开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天津市南开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天津市南开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天津市南开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南开名校2022-2023(上)高一年级第二次作业反馈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І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本卷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一、(3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1-2题。中国画里蕴藏着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__________。如果背离了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仅仅关注画的题材与技法,便是__________,对画意的理解终归枉然。在画中,山间蓊蓊郁郁的林木,蓬勃着生命的气息;园中矮墙罅隙中的老藤,则伸展着另一种倔强。皓然的月光一旦入画,便是一首镌永的诗。脉脉的流水,会哼着它的调子,悄然地与观者__________。感知到自然中的生命力量,即便遭遇迁谪的文人也可以在一幅画作里安放自己的灵魂。那份隐于画中的幽深而旺健的生命体验,会将一颗张皇的心熨帖得宽快悦适。于是,在这沧茫天地间,纵使人渺小如蜉蝣,却仍可画出最遒劲的线条。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蓊蓊郁郁(wěng)罅(xià)隙倔(juè)强B.镌(juàn)永脉(mò)脉悄(qiǎo)然C.迁谪(zhé)张皇(huáng)熨(yù)帖D.沧(cāng)茫老藤(téng)遒劲(jìn)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咏叹缘木求鱼不期而遇 B.喟叹按图索骥相见恨晚C.咏叹按图索骥不期而遇 D.喟叹缘木求鱼相见恨晚3.下列有关作家的表述,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汉末文学家——建安风骨——以乐府写时事B.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讽喻诗——平易通俗C.闻一多——诗人、民主战士——创造社——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D.铁凝——女性是我永远的主题——诗化小说——不重情节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流行于宋代,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词牌是词的内容的名称,在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上都有规定。B.新诗是“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新体诗歌,它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用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内容,形式上打破了旧体格律诗的束缚。第一本新诗集是胡适创作的《尝试集》。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起初称为《诗》,西汉时期正式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D.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水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大约100千克左右。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C.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D.我市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广受欢迎,几十个社区文艺爱好者热情地围着演员们说个不停。6.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多种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B.《沁园春·长沙》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D.《红烛》在诗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多次发问,形成层层推进的抒情层次,酣畅淋漓地歌颂了红烛为实现理想而勇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7.对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枫叶获花秋瑟瑟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B.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C.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损:极D.封狼居胥封:封赏8.下列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人生几何②暮去朝来颜色故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⑥开荒南野际⑦因为长句,歌以赠之A.①②⑦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③⑥⑦9.下列各项关于诗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D.《声声慢》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不增添词人的愁绪。下阕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10.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A.毁灭彷徨莽原呐喊 B.毁灭呐喊莽原彷徨C.莽原彷徨毁灭呐喊 D.莽原呐喊毁灭彷徨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节选自韩愈《师说》)(二)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C.仆道不笃笃:忠诚D.居长安,炊不暇熟暇:空闲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其皆出于此乎?环顾其中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位卑则足羞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幸见取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B.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C.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D.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是晚唐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师道不传的原因,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B.《师说》选文第一段连用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C.柳宗元在文中,说自身条件很差,够不上资格当老师。他那些自谦之词,是对韦中立的“欲相师”婉言谢绝。D.柳文用谐谑之语,举韩愈之例,批评当世不事师现象,内里隐含无比的悲凄和沉痛,也隐含着对韩愈的同情理解以及对浮薄世风的愤懑。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第Ⅱ卷本卷共9题,共108分。三、(21分)16.阅读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夏夜乘凉怀念友人的诗,作者怀念的这位朋友姓辛,在兄弟中排行老大。B.开头两句写夜晚降临,“忽”“渐”二字将日与月交替,黑夜与白天的承接,一慢一快,写得十分传神。C.“散发”“卧闲敞”写尽隐者闲适、潇洒甚至颓放之态,“闲敞”的描写尤其新奇。D.夏夜的景色幽静,清风明月,良辰美景,正应弹琴助兴,权可借以慰藉,但却无人可陪诗人欣赏。(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历来是诗人们反复吟咏的对象,也是激发诗人不同情感的媒介:橘子洲头充满生机的深秋景色,激发的是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的青春激情;长江边上的明月,激发的是曹操对人才的渴求,“__________,心念旧恩”,他盼望四海贤才齐聚门下,欢饮畅谈;梦游神奇瑰丽的天姥山,令李白发出“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的自由呐喊;面对“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的夔州秋景,杜甫不禁悲从中来;长江赤壁矶“乱石穿空、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雄奇景象,引发苏轼深沉的人生感慨。(2)_______,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四、(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蒲公英张亚宁蒲公英是黄土高原上的一位俊女子。它的全部属于黄土高原。这位能歌善舞的俊女子,头顶毛茸茸的花环,总能把黄土高原点亮,她苗条的身材晶莹剔透,与千姿百态的花草依偎,细长繁多的根系紧紧与大地拥抱,相处融洽。走近它们,谁都能轻而易举地感到热情、友好。蒲公英三季迎着烈日怒放,点缀数种草木,染绿黄土高原。数片青绿色的叶子覆盖在大地,几根红褐色的枝干伸向天空,毛茸茸的头饰像棉花球,这时的蒲公英最漂亮。一场或大或小的风,轻而易举地唤醒黄土高原,蒲公英也有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梦想。别看它的腰肢细长,中间空虚,它坚强地挺立在黄土高原,活泼可爱一个春天,婀娜多姿一个夏天,直到瑟瑟秋风刮起,它雪白的线球在蔚蓝的天空飘得自然而亲切,漫向远……一场春雨,一场暖风。春日的土壤无私地放开囚禁的笼子,蒲公英兴高采烈地走出土壤,在广阔的田地成长。用不了多长时间,满地的蒲公英幸福了酥软的土地,捧红了身边的其它草木。在某一个早晨或者黄昏,昂然矗立在你的面前,嫩嫩的,绿绿的,嫩嫩的芽儿喜笑颜开地奔跳,在高原上硕大的篱笆园里嬉笑,可爱至极。多形状的叶子慢慢铺开,与大地相依,没几日,一根喜气盈盈的枝干慢慢张开,渐渐向上伸直,遥望悠悠白云,聆听风儿歌唱。凉风丝丝的清晨,微风将晶莹剔透的露珠吹落,草木精气神十足。蒲公英像一个活泼的孩子,将整个高原当作最美的乐园,一个劲儿地欢跳。瞧,一株株优雅而干净的蒲公英在高原上任性,把最美的舞姿献给黄土高原。虚空的枝干由青绿变成灰褐色渐渐地打起花蕾慢慢放开,由含蓄到试探,由碎小到欣欣向荣。这时很多人忽略了蒲公英枝干和满地的叶子,专注它头顶的美貌,黄色的花尤为耀眼,自然而然激起无数生长在同一片土地花草的羡慕,它们与蒲公英起奔跑在山山洼洼,沟沟峁峁……沉寂的大地容光焕发。野花中我最崇拜蒲公英。年少的我们行走在草丛中,杂花丛草抹在脚面,一直在悄悄寻找,只为万草丛中的一株蒲公英。蒲公英真是一个大家族,草木繁盛的地方少不了它,草木稀疏的地方依然有:在耕熟了的土地上能生存,在贫瘠的土地上照样活着;在荒凉的山丘默默无闻地成长,小河边定有它们的身影。淘气的孩子结伴提上竹篮子,拿着小袋子,扛起小镢头,或砍,或摘,或拔。然而次年春天,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仍然盛情地成长,似乎少不了一棵,总是那么自信而自然地生活在人们的身边,为对它好和坏的人绽放着从未改变的笑脸。蒲公英是美丽的花儿,实用的野菜,可贵的药材,似乎这是蒲公英来到美丽的大自然秉承的使命。青春的蒲公英成为人们的美食,生吃和凉拌都是美味佳肴;深深藏在土壤中的根是非常珍贵的药材,人们会挖出来带到集市变卖,填补家用。偶尔有人用蒲公英的叶子和枝干及绒球泡茶喝,小孩子从不敢尝试,吃的最多的就是枝干。成熟的蒲公英被风吹走外,还有年少的我们,刻意吹乱吹跑毛茸茸的“降落伞”,望着飘飞的蒲公英种子,似乎陶醉在蒲公英的另外一个世界,暗暗地猜想:哦,下个春天来临,又会长出多少株蒲公英呢?想到这里,兴奋地跳了起来。啊!至美的蒲公英。蒲公英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生活在乡下的孩子从没离开过蒲公英。每次看到蒲公英,就有了向上的动力。谁都不刻意去给蒲公英浇水、施肥、拉枝、修剪,它们自始至终悄无声息地发芽成长。在长满蒲公英的山丘,细心打量脚下的野花野草,似乎寻找不到别的让自己心动的花儿,总感觉蒲公英是最美的,真心想把所有汗水留给自己奋斗的田地,就像蒲公英拥有梦想一样,一直朝前行走。你瞧,阳光洒满山野,遍地的蒲公英争奇斗艳地成长,闪耀着炽烈的光芒。疯狂的风从天边蜂拥而至,在黄土高原上肆意撒野,蒲公英弱小的身躯被风搅乱,观望者的心也跟着蒲公英在风中摇摆。秋风把蒲公英的花儿送走,带着它们在黄土高原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谁都会坚信,蒲公英只是做了一次休整而已,明年春天它还会来到黄土高原,在人们的身边尽情地开放。也许它根本没有远行,只是幽默地变了一次隐身术,藏在另一片草丛中,与辽阔的大地一同呼吸。(选自《散文百家》2019年6期,有删减)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在作者的眼中蒲公英时而是俊俏的女子,能歌善舞、热情友好;时而又像一个活泼的孩子,任性地欢跳、奔跑。B.蒲公英一年四季绽放,生活在乡下的孩子从没离开过它,它可以把黄土高原点亮,让沉寂的大地容光焕发。C.在描写蒲公英时,作者使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蒲公英鲜活的形象。D.蒲公英浑身是宝,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这是作者喜爱、崇拜它的原因。E.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明快质朴的文风令读者倍感亲切。1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20.在作者的笔下蒲公英有哪些性格特点?21.在文中两次写到蒲公英拥有至高无上的梦想,这个梦想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深意?五、(7分)22.根据语境完成下列小题。韩墩墩同学在学校举办的《乡土中国》读书征文评比活动中名落孙山,他想请王老师看看自己的文章问题所在,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文章来到办公室。(1)以下话语中最得体的一项是()A.王老师,我有许多问题,可能会让您吃不上午饭,不好意思啊。B.王老师,这是我的大作,请您不吝赐教。C.王老师,还请您对我多加指导,这对您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吧。D.王老师,我修改了自己的文章,敬请斧正。王老师发现韩墩墩的文章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罗列了不少概念,但却疏于推敲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于是她说:“你回忆一下咱们刚刚讲过的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你文章的主要问题就是这篇课文中提到的‘_______’这一条。”(2)王老师帮助韩墩墩指出的问题是()A.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B.装腔作势,借以吓人C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D.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其次,有的地方没有读懂。王老师说:“你阅读《乡土中国》时要先粗后精,深入思考,你看,‘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最核心的概念,而你这里概括的‘差序格局’并不准确,说明你没有理解。”韩墩墩又仔细阅读了“差序格局”这一章,将“差序格局”的特征准确地概括出来,并得到了王老师的肯定。(3)那么,韩墩墩最终是怎样概括“差序格局”的特征的呢?六、(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明亮的世界,使用镜子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林清玄阅读了以上材料,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天津市南开名校2022-2023(上)高一年级第二次作业反馈语文答案1.C2.A3.C4.A5.B6.C7.D8.B9.B10.D11.C12.D13.C14.A15.(1)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2)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参考译文:(一)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二)二十一日,柳宗元启: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