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逐客书》
李斯学习目标1.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逻辑严密的论证思路,提升辩证思维能力。3.关注思辨性说理,学习古人劝谏艺术,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李斯:一只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粮仓鼠作者简介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1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2秦统一天下后,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3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
4
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现存《谏逐客书》、《泰山刻石文》、《瑯玡台刻石文》等,以前者最为著名。《泰山刻石》的作者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
《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符号化,字体大小一致,笔画间隔圆润。直到今天,印章还在使用这种字体秦王嬴政统治37年,帝业16年,秦王朝几乎没什么文学可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知人论世李斯的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三句话来概括:“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知人论世
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知人论世
李斯辞去了小史官职,于荀子学帝王之术。当李斯学业有成,与荀子辞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很多青年昂扬斗志的话,就是“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于是他下定決心要“西说秦王矣”。入秦,得到吕不韦的赏识,从此为吕不韦舍人。通过吕不韦的引见,加上李斯的冒死觐见,得到嬴政赏识。
不久嬴政然下逐客令,非秦者去,李斯也列入了逐去的行列,为了保存自己,李斯写了千古第一奇文《谏逐客书》,使得嬴政收回逐客令,李斯也受到嬴政青睐,从此青云直上。最后做了秦国宰相。李斯终于从厕鼠变成了仓鼠。知人论世牵犬东门,岂可得乎?
嬴政在出游途中驾崩了,只留下了一纸诏书。诏书分明写着让扶苏继位,可是李斯听从了赵高的谗言,篡改诏书,最终招来腰斩于市的祸害。在送往刑场时,李斯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将他对死的不甘和命运的不公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斯的一生是从叹鼠到叹黄太犬的过程。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四次叹息”:一叹:见厕鼠、仓鼠;二叹:贵为丞相;三叹:篡改始皇遗诏;四叹:身具五刑。历史评价“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可乘之机),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墨、劓、剕、宫、大辟)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司马迁《史记》译文:李斯以一个里巷平民的身份,游历诸侯,入关奉事秦国,抓住机会,辅佐秦始皇,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李斯位居三公之职,可以称得上是很受重用了。李斯知道儒家《六经》的要旨,却不致力于政治清明,用以弥补皇帝的过失,而是凭仗他显贵的地位,阿谀奉承,随意附合,推行酷刑峻法,听信赵高的邪说,废掉嫡子扶苏而立庶子胡亥。等到各地已经群起反叛,李斯这才想直言劝谏,这不是太愚蠢了吗!人们都认为李斯忠心耿耿,反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细考察事情的真相,就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否则的话,李斯的功绩真的要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论了。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解题谏逐客书谏: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客”: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书:指奏章,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逐”:驱逐“谏逐客书”:李斯就逐客一事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
复习回顾
疏:通称奏疏,是“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奏议类文章是古代官员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的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以用“疏”。著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论积贮疏》(贾谊)等。“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章表》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讥——微言讽刺指责别人过失(“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video/BV1Eb4y17724/?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字音缪公戎宛蹇丕殷盛鄢陵郢都成皋膏腴散合从功施到今范雎穰侯蚕食陛下太阿纤离灵鼍数犀牛駃騠马厩mùróngyuānjiǎnpīyīnyānyǐnggāoyúsànzòngyìjūrǎngcánbìēxiāntuóshùxījuétíjiù锡宛珠发簪傅玑珥阿缟窈窕击瓮叩缶弹筝搏髀昭曲直粟庶人黔首藉寇兵赍赏xīēgǎozhāoqiánshùjījièqūyǎotiǎowèngfùjī
zānyuānkòufǒusùzhēngbóbìěr初读释义第1段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窃:谦辞,私自,私下。过:错误。缪:通“穆”。西:名→状,在西面。戎: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东:名→状,在东面。来:使动,使……来,招致。产:出生。
并:兼并,吞并。霸:名→动,称霸。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移、易:改变。以:连词,因此。殷盛:殷实,富裕。
乐:意动,以……乐,乐于。用:被任用。亲服:亲附,归服。师:军队。举:攻克,占领。治强:安定强盛。治,社会安定。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拔:攻取。包:吞并,囊括。夷:少数民族所居之地。险:要隘。膏腴:肥沃。散:拆散。从:通“纵”,即合纵,指六国联合抗秦。西面:面西,向西。事:名→动,侍奉。施:延续。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合称,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亦泛指外族、外国。称呼分布范围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农耕和渔猎民族,善于射箭,主要分布在今中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是农耕和牧猎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等地。是游牧民族,善于骑马,主要分布在今中国西部的陕西、甘肃等地。是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今中国北部的河北、山西、陕西的北部以及这些地方更北的地区。四夷
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合纵:战国时苏秦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秦国和齐国兼并弱国。连横:战国时张仪说诸侯共事秦,“事一强以攻众弱”,指随从强国进攻其他弱国。就是秦国或齐国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其他的一些弱国。六国之从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强:使动,使……强大。
公室:王室。杜:抑制。
私门:贵族豪门。
蚕食:逐步侵占。蚕:名→状,像蚕一样。成:成就。以:依靠,凭借。负:辜负,对不起。向使:假如。却:使……退却。内:通“纳”,接纳。精读文本
梳理本段的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表格,并思考: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人物对人才的态度采取措施结果穆公求五子孝公变法治国惠王打破合纵,诸侯臣服昭王得范雎小结得出结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广纳人才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用商鞅民盛国强,诸侯亲附用张仪四面扩张打击豪门强化集权,成就帝业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精读文本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①正面举例论证。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②反面假设论证。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③正反对比论证正面论证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反面假设四代秦君驱逐客卿的后果第2段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致:使动,使……来,获得。垂:挂下,悬挂。服:佩带。“陛”本义指可以借以登高的台阶,又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成为对帝王的敬辞。昆仑山的美玉,后比喻杰出的人才。建:树立。树:名→动,立起。
说:“悦”,喜欢。
陛下:昆山之玉:
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随(隋)侯之珠:传说为随侯所得的宝珠,泛指珍贵之物。随珠弹雀:比喻做事不知衡量轻重,得不偿失。“春秋二宝”:随侯珠、和氏璧随珠和璧(随珠荆玉):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xī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
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则:那么。是:指示代词,这。玩好:供玩赏的宝物。为:被。①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青,青雘huò,可以制成青黑色颜料。可以指颜色、颜料、绘画、画家。②丹青色艳而不易泯灭,故以比喻始终不渝。③指史籍,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丹青:所以:用来……的(东西)。
下陈:古代殿堂下放置礼品、站列婢妾的地方。娱:使动,使……娱乐。说:同“悦”,使……愉悦。
傅:同“附”,附着、加上。玑:珠子。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yuè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yuān珠之簪zān、傅fù玑jī之珥ěr、阿ē缟gǎo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yǎo窕tiǎo赵女不立于侧也。珥:耳环。缟:白色的细绢。缟素:白色的衣服,旧指丧服。也比喻俭朴。随俗雅化:娴雅变化而能随俗。佳冶:娇美妖冶。夫击瓮wèng叩kòu缶fǒu,弹筝搏bó髀bì,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zhāo
》《虞yú》《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搏髀:拍击大腿。搏,击打、拍打。髀,大腿。髀肉复生: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的生活无所作为。快:使……愉快。
就:凑近,靠近。快意:使心情爽快舒适。快意当前:贪图享受眼前一时的快活。适观:适于观听。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qū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然:这样。曲直:是非善恶。去:使……离开。逐:被驱逐。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乎:相当于介词“于”。人民:百姓。所以:用来……的。术:方法。写作背景
在秦王政元年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韩国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来修长达三百余里的灌溉渠,企图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不东伐韩,被秦发觉,要杀掉他。郑国说:“臣为朝廷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终于让他完成这件工程,然而那些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国贵族,就利用这件事情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客卿入秦都是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到秦王政十年,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课文内容概括层意论证方法语言特色
第二段历来被认为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分析其论述层次并指明论证方法。直击“逐客”之过对比论证
运用大量排比铺陈和鲜明对比,使文章富于文采,增强文章感染力的同时,又有了一种不容辩驳的力量。第2层:揭示“非秦则斥”的荒谬。第4层:直指重物轻人,危害统一。第3层:指出“快意当前”的标准。举例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第1层:喜取异国宝物,提出疑问。
铺陈,即展开陈述,就是浓墨重彩地对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展开陈述,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
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第3段
臣闻地广者粟sù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shì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shù,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众庶:众民,百姓。明:使……彰明。充:丰裕,繁盛。所以:……的原因。是以:因此。太:同“泰”。让:推辞,拒绝。择:同“释”,舍弃。却:推辞,拒绝。译文:
我听说,地域广的,粮食必多;国家大的,人民必众;武器锋利的,兵士一定勇敢。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所以,地不分东西,民不论国籍,一年四季都富裕丰足,鬼神也会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啊!臣闻地广者粟sù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shì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shù,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五帝:黄帝、颛zhuān顼xū
、帝喾kù、唐尧、虞舜三王:三皇:夏禹﹑商汤﹑周武王燧人、伏羲、神农三王、三皇、五帝今乃弃黔qián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jiè寇兵而赍jī盗粮”者也。乃:却、反而、竟然。黔首:平民、老百姓。黔,黑。以:连词,来,表目的。资:资助,供给。却:使……退却。业:使……成就霸业。藉:同“借”。寇:强盗或外来侵略者(敌人)。兵:武器。赍:送给、付与。译文: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把脚裹住而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人们说的“借给强盗兵器,送给小偷粮食”的做法。
今乃弃黔qián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jiè寇兵而赍jī盗粮”者也。请同学们分析本段在论证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文本简要说明。①比喻、类比论证
通过“粟多”“人众”“士勇”之常理,以泰山、河海两个比喻,启发秦王认识到“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进一步表明“纳客”的重要性,进而使秦王反思“逐客”之过。②正反对比论证正面: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正是“不却众庶”,正面论证了“纳客”为上策。反面:今秦国“逐客资敌”是“藉寇兵而赍盗粮”,指出“逐客”造成的危害是“资敌国”“业诸侯”“裹足不入秦”,与“纳客之利”对比。综上,本段为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第4段
夫物不产于①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②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于①:介词,从。宝:意动,作为宝物。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资:资助。损:减损。益:增益,增多。内:名→状,在国内。外:名→状,在国外。树:名→动,树立,建立。于②:介词,和。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译文:许多东西并不产于秦,然而可当作宝物的却很多;许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愿意对秦尽忠心的却不少。现在驱逐客卿而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实力,结果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又和各国诸侯结怨,像这样做而想使国家不陷于危境,这是办不到的啊!本段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试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2段对物的取舍标准(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2段对人的取舍标准(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照应第3段逐客的危害,指出逐客必然造成秦国的危亡。“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最后两句与开头论点“窃以为过矣”相呼应,首尾相连,前后贯通。(1)结论: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危亡。(2)作用:总结深化,呼应前文。整体感知谏逐客书1.表明观点——开门见山2.史实论证3.类比论证4.归纳论证——求国无危,不可得也(逐客为过)(客卿有功)(重物轻人、逐客利害)(逐客亡国)昔缪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雌——打击豪门——强化集权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在李斯的叙述语境中,秦王还没有颁布逐客令,而只是自己听说大臣们有这样的建议,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而已。这种说服的高妙之处在于:第一,把批评的矛头从秦王身上移开,集中于大臣身上,这样避免了和秦王的直接对立。第二,使自己避开了抗命不遵的雷区,另一方面也为秦王收回成命铺好了台阶。2.李斯的说服策略,既表白了自己的忠心和大局观念,同时也达到了劝谏自救的目的。结合文本分析李斯劝谏的入题辩驳和措辞艺术。避重就轻、缓和对立情绪。运用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来论证逐客之害和纳客之利。首先,他回顾历史,列举了秦国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重用客卿而民富国强的史实,以此说明客卿对秦国的巨大贡献。其次,着眼现实,列举了秦国今天所拥有的珍宝,秦王所喜爱的各色奇珍异宝,无一出自秦国,都来自诸侯六国,从侧面说明逐客令的荒唐无理。谈古论今、用事实说话。运用了许多谦卑和溢美之词,如开头一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用一个“窃”字,摆出一种谦卑的姿态,去迎合秦王的强势心理。第2段,列举了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代国君任用外籍人才所取得的成就,虽然这些都是历史事实,但李斯在行文中,特意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营造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彰显了秦的强大。第3段,更是用铺张扬厉的笔法极力铺陈各种奇珍异宝,这些宝物都是秦王征服诸侯雄霸天下的见证和标志,所以,列举得越多,就越能体现秦的强大与富饶。这实际上是一种委婉的歌颂,迎合了秦王好大喜功的本性。以美为辞、满足虚荣心。这篇奏章从“跨海内,制诸侯”的高度,历数秦国过去因任用客卿而逐渐富强的史实,深刻分析了“逐客”的错误和危害,提出了广纳贤才的主张,说明不分地域不分国别,以宽广的胸襟去招揽人才,才能成就帝业的道理,体现了作者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和用人策略。课堂小结艺术特色论点明确,论证有力文章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干净利落,毫不隐讳。在论证过程中,文章论据充足,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道理论据等。通过这些丰富、有力的论据,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本文论证方法多样,有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假设论证等,周详而透辟的论证,触动了秦王的心,使他认识到必须撤除逐客令。文章善于运用比喻,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比如,文章以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泰王对取人应该抱有的态度。又如,文章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贵盗粮”为喻来批判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善于运用比喻,议论形象有力。气势奔放,文采斐然。作者多用铺陈、夸张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华美的辞藻使文章气势奔放,文采斐然。如文章开头采用铺陈手法,讲述了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历史事实,排比句、对偶句的使用使得文势流畅,具有音节之美。其中,文章写秦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与外交上取得了成功时,就用了“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足见辞藻之丰富。又如文章写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桌礼仪课程设计
- 铁钉技术装和课程设计
- 铣床类课程设计
- 革命传统类课程设计
- 生化检验课程设计
- 轧制课程课程设计方案
- 送水泵站课程设计泵站图
- 跆拳道海报特色课程设计
- 计算机网络系统课程设计
- 闪烁的led课程设计
- 外呼合作协议
-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进退位加减法800道题
- 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语文试题
- 《立式辊磨机用陶瓷金属复合磨辊辊套及磨盘衬板》编制说明
- 保险公司2025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
- 育肥牛购销合同范例
-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财务办招考财务工作人员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51-T 2944-2022 四川省社会组织建设治理规范
- 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英语汇编:材料作文
- 2023年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试题及答案
- 礼仪服务合同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