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难忘九一八》(自用)_第1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自用)_第2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自用)_第3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自用)_第4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自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建军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秋收起义)。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4、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6、两次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第13课:1、长征: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红一与陕北红军)-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续、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精神2、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目的: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难忘九一八“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背景

1931年,日本政府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8%,到“九一八”前,已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军队达23万人,举行全国总动员演习,加强全国军需生产。日本在国内制造舆论,大规模扩军备战。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

1、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策划者?2、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什么事件?为什么要制造这个事件?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策划者1931年9月18日沈阳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变爆发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什么事件?为什么要制造这个事件?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柳条湖爆破现场这是“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爆发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策划者结果1931年9月18日沈阳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四个月后东北三省沦陷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思考:

1、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东三省沦陷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

伪满洲国成立日军铁蹄下的东北“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寄希望于国联攘外必先安内让出局部保全局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9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告全国人民书》,定九一八为国耻日。参观者在触摸警世钟结果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抗争的?杨靖宇将军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嫩江大桥之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在国破家亡情况下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组织名目不一,没有统一的领导。原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组织的“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是其中著名的一支。嫩江大桥之战就是在马占山将军指挥下进行的。他的军队被称颂为“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族争光。”我们身边的历史东北人民英勇抗战杨靖宇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的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胃里没有找到一粒粮食,只有未消化的草根与棉絮。烈士英魂永存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抗日名将,把他战斗过的蒙江县改名靖宇县,并修建了靖宇陵园,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业绩犹如这座纪念塔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李兆麟周保中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我们身边的历史东北人民英勇抗战华北危急!!!二、西安事变(1936、12、1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提示:西安事变的背景1.日军: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张、杨个人: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4.蒋介石: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继续围剿红军;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放蒋?杀蒋?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置蒋介石呢?囚蒋?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从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中共:国民政府: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有什么具体行动?活动与探究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会……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派周恩来为中共代表到西安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提示提示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谈一谈快速抢答:1.时间:2.制造者:3.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4.结果:东三省沦陷5.原因: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双十二事变)1.时间:2.人物:3.目的: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4.经过:张、杨扣蒋,实行“兵谏”。西安事变5.结果:和平解决,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策划者结果1931年9月18日沈阳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四个月后东北三省沦陷中国局部抗战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西安事变时间发动者结果意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本课知识要点两次事变局部战和平解决建一线

学完《难忘九一八》这节课,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收获平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胡锦涛老师寄语悲壮的历史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历史不能忘却也不容篡改!

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振兴中华!选一选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_____A、1929年B、1930年C、1931年D、1932年2、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_____A、开展游击战争B、局部抗战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CC第一关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____A、九一八事变爆发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C、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是____A、北平B、上海C、南京D、沈阳DD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A、1930年皇姑屯B、1931年沈阳

C、1933年山海关D、1931年长春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A、抵抗B、不表态C、片面抗战D、不抵抗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A、吉鸿昌B、杨靖宇C、佟麟阁D、赵登禹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

A、抗日义勇军B、抗日救国军

C、八路军D、新四军你掌握了吗?DABB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D、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的《西北文化日报》,它报道的消息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B、百日维新

C、重庆谈判D、西安事变7、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

C、张学良D、杨虎城你掌握了吗?DDB填一填1、_____年_____月____日,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________事件并趁机炮轰_____城。2、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等在东北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