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2.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A.增长型B.稳定型C.下降型D.不规则型

3.欧洲的穴兔被引入澳大利亚西南部,由于环境适合和没有天敌,每年以112.6千米速度向北扩展,经过16年后澳洲东岸发现有穴兔,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属于()A.种群爆发B.生态入侵C.不规则波动D.周期性波动

4.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俄罗斯C.中国D.美国

6.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A.银杏B.大象C.丹顶鹤D.蝗虫

7.在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_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8.“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A.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B.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C.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D.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9.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0.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中有()。A.一种生活型B.两种生活型C.三种生活型D.四种生活型

1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12.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进入了过多

A.氮、磷B.有机物C.泥沙D.微生物()

13.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

A.相对密度等于40%B.频度等于40%C.盖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14.北半球亚热带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A.针叶林B.针阔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15.温室效应的加剧不会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C.大气中CO2浓度降低D.冰川融化

16.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17.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气相型的是()

A.磷B.钙C.氮D.铁

18.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活型为()。A.地上芽植物B.地面芽植物C.高位芽植物D.隐芽植物

19.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生物圈

20.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推行的间作套种实际上是利用群落的()

A.垂直分层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B.共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C.寄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D.他感现象来充分利用资源

21.防风效果最好的是()。

A.紧密林带B.疏透林带C.通风林带D.混合林

22.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B.油菜C.菠菜D.晚稻

23.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

24.生物物种存在、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基因B.个体C.种群D.群落

25.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A.林德曼B.海克尔C.奥德姆D.坦斯利

26.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A.湿生植物B.水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

27.在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A.栖息地B.生境C.现实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

28.下面的动物既是三级肉食动物,又是第三级消费者的是()。

A.狼B.鹰C.蛇D.鼠

29.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混合型

30.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31.生态学是研究()A.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科学

B.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科学

C.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D.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2.相同的群落类型()

A.可童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33.当用网将留种用的草地罩上后,却发现草的叶子被害虫吃了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食物链被破坏C.缺少光照D.植被破坏

34.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

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35.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36.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A.互利共生B.寄生C.偏利共生D.竞争

37.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

38.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39.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40.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41.下列关于优势种和稀有种的论述正确的是()

A.稀有种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群落的稳定

B.稀有种由于其数量少,在群落中不重要

C.群落中优势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

D.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物种数少,个体也少

42.生态学的研究(从研究对象上分)经历了四个阶段,下列哪个顺序是正确的

A.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B.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

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

43.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A.r对策B.K对策C.S对策D.J对策

44.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食物链

45.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将演替划分为()。

A.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B.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世纪演替和长期演替D.内因性演替和外因性演替

4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47.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48.在空间变化中,纬度每增加1度,年平均温度大约降低()度。

A.0.5B.1C.1.5D.2

49.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假如水鸟全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增加体重1千克,浮游植物的重量为

A.10千克B.50千克C.100千克D.1000千克()

50.下列关于生态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内容和涉及领域广泛、研究方法多样

B.是有系统、分层次、综合性的整体

C.每一个高层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所不具有的某些叠加整体特性

D.研究方法是针对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段

二、填空题(20题)51.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分为冷害、______和冻害三种。

52.东北虎比华南虎个体大,寿命长,这符合法则。

53.植物之间为竞争环境条件和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都会导致______分布的不均匀,形成镶嵌性。

54.草甸是一类生长在______条件下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类型。

55.地球上净初级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56.K对策生物与r对策生物有许多不同点,______对策生物通常繁殖率低、寿命长。

57.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

58.生态金字塔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数量金字塔、______、能量金字塔。

59.一般来说,充分有效辐射只占地面所接受的总辐射的______。

60.某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多度、相对频度及相对优势度之和即为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______。

61.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入侵、定居、______和反应等阶段。

62.______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削减宇宙射线初始的巨大能量。

63.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是______。

64.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群落的______。

65.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____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

66.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

67.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68.土壤质地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69.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______。

70.种群的调节功能是通过种群的增长潜势和______共同作用的。

三、判断题(10题)71.紫外光可以诱杀害虫、消毒灭菌,但大剂量紫外光也会使生物发生病变甚至致死。[]

A.正确B.错误

72.哺乳动物大多属于r对策生物。()

73.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越不可能有相同的生活型。()

74.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A.否B.是

75.现代生态学以人为研究中心,更加注重实践研究。()

76.寄生生物对寄主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77.()

78.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79.可以通过“对流”运动进行的循环是气相型循环。()

A.正确B.错误

80.小型啮齿类动物是革蜱的主要宿主,当小型啮齿动物种群的密度增大,就会出现革蜱的数量高峰和革蜱中脑炎病原体感染率的高峰,使得小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82.简述判断种群分布型的方法。

83.什么是物种多样性?包括哪几个层次?

8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5.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87.试论述生物的生态对策。

六、单选题(0题)88.下列各项中属于正反馈的是()

A.湖泊污染→鱼死→再污染B.动物增加→植物减少→动物减少C.兔子多→草少→兔子少D.田鼠增加→粮食减少→虫子增多

参考答案

1.B

2.C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3.B

4.D

5.C

6.D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竞争力弱,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如蝗虫。

7.D

8.B“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年龄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

9.D

10.B

11.A

12.A

13.B

14.D

15.C

16.B

17.C

18.B

19.D

20.A

21.C解析:通风林带的特点是可以把风流分为三部分,有效地减弱风力、降低风速,是效果最好的防风林,故选C。

22.D

23.A

24.C

25.D

26.D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物种比较贫乏,其结构特征类似于旱生植物。

27.D

28.B

29.B

30.B

31.D

32.B

33.B

34.A

35.A

36.A

37.B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F1(频率)=ni(某物种出现的样本数)/N(样本总数)×100%。

38.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39.C

40.A

41.A

42.C

43.B

44.D

45.D

46.A

47.B

48.A

49.D

50.C

51.霜害

52.基本功能单元基本功能单元

53.群落内部物种群落内部物种

54.中度湿润

55.热带雨林

56.K

57.环境容量环境容量

58.生物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59.50%

60.重要值重要值

61.竞争竞争

62.臭氧层臭氧层

63.生产者

64.水平结构水平结构

65.定居

66.富营养化富营养化

67.太阳的辐射

68.砂土;壤土;粘土

69.平衡或稳态

70.环境阻力环境阻力

71.A

72.N

73.N

74.Y

75.Y

76.N

77.N

78.Y

79.A

80.B

81.(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分布的总格局。

82.检验空间分布的方法有分散度法和空间分布指数法。(1)分散度法:假设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为m则可根据分散度S2值判断种群的分布类型若S2=0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稳定接近于平均数时种群的分布为均匀分布;若S2=m即每一个体在任何空间的分布概率是相等的其分散度S2等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随机分布;若S2>m即分散度大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集群型分布。(2)空间分布指数:空间分布指数是由方差和均数的关系决定的即:I=V/m式中:I为空间分布指数V方检验空间分布的方法有分散度法和空间分布指数法。(1)分散度法:假设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为m,则可根据分散度S2值判断种群的分布类型若S2=0,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稳定接近于平均数时,种群的分布为均匀分布;若S2=m,即每一个体在任何空间的分布概率是相等的,其分散度S2等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随机分布;若S2>m,即分散度大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集群型分布。(2)空间分布指数:空间分布指数是由方差和均数的关系决定的,即:I=V/m式中:I为空间分布指数,V方

83.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

84.①种类组成。②结构特征。③动态特征。

85.(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86.(1)过程:①磷循环起源于岩石风化,终止于水中的沉积。②贮存于岩石中的磷通过人工开采和自然风化后,被植物吸收,沿着食物链传递,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