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平和学校2022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民办平和学校2022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民办平和学校2022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民办平和学校2022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民办平和学校2022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民办平和学校2022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内的平均速度小3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m/s2

B.2m/s2

C.3m/s2

D.4m/s2参考答案:C2.(多选)如图所示,a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最低点,环半径为R。将一个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沿ab方向抛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A.当小球的初速度时,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B.当小球的初速度时,将撞击到环上的圆弧ac段C.当取适当值,小球可以垂直撞击圆环D.无论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圆环参考答案:ABD3.—个质量为0.6kg的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产生了15m/s2的加速度,下列各组值不可能是这两个力的是A.3N和4N

B.10N和15NC.1000N和1000N

D.1000N和1500N参考答案:AD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F=ma=0.6×15=9N;故两力的合力只要能等于9N即可;A.

3N和4N合力的最大值为7N,最小值为1N,不能合成为9N,故A正确;B.

10N和15N合力的最大值为25N,最小值为5N,则可以合成为9N,故B错误;C.

1000N和1000N合力的最大值为2000N,最小值为0N,则可以合成为9N,故C错误;D.

1000N和1500N合力的最大值为2500N,最小值为500N,不能合成为9N,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AD.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c叠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a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m=3kg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在固定的光滑半球形器皿中,在半球形器皿中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且半球形器皿边沿与物体a间的轻绳水平.水平向右的力F=30N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受到物体a施加的一个大小为30N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为0C.物体c受到物体b施加的大小为30N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撤去力F的瞬间,三个物体一定会获得向左的加速度参考答案:B【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整个系统保持静止,先根据三力关系求出绳的拉力T,进而判断桌面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由b静止,可知水平面上受力平衡,且c对b的静摩擦力为0,则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隔离法分析c,可得出受静摩擦力为0.撤去F后,对a分析,看绳的拉力和未撤去F前的桌面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若拉力小于静摩擦力则整个系统静止,若拉力大于摩擦力,再隔离分析b对a的静摩擦力,进而分析整个系统是否有向左的加速度.【解答】解:A、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与半球的球心的连线、拉小球的细线以及水平半径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对小球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可知:2Tsin60°=mg,解得:T=30N,因为绳子拉力为:T=30N=F=30N,因此对abc三个物体的整体分析可知,桌面对a的静摩擦力为零;对b与c整体分析,由于bc整体处于平衡状态,由于水平拉力F=30N,因此b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也为30N,故A错误;B、以abc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30N的拉力和向左的3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的合力对,所以c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B正确;C、物体c处于平衡状态,不受拉力,则也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D、撤去力F的瞬间,由于绳子拉力与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关系不确定,因此三个物体是否运动不确定,故D错误.故选: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关于原子核内部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性现象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C.目前核电站中主要利用的是轻核聚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D.在核反应堆中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E.在铀核的裂变中,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参考答案:ADE【考点】重核的裂变;天然放射现象.【分析】天射放射性现象使人类开始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掌握核电站的原理,明确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的就用.【解答】解:A、人类最早发现原子核内部信息是因为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故A正确;B、结合能不能反应核子间的能量;只有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B错误;C、目前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易控制的重核裂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故C错误;D、在核反应堆中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故D正确;E、只有中子数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引发核反应;故在铀核的裂变中,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故E正确;故选:ADE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V-T图象.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是1.5×105Pa.试分析: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气体在图中A点时温度TA=

K,及C点时压强pC=

Pa;②由状态A变为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对

(选填“内”或“外”)做功;由状态B变为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由状态A变为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7.一个质量为m、直径为d、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在范围很大的磁场中沿竖直方向下落,磁场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磁感应强度竖直方向的分量By的大小只随高度变化,其随高度y变化关系为(此处k为比例常数,且),其中沿圆环轴线的磁场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下落过程中金属圆环所在的平面始终保持水平,速度越来越大,最终稳定为某一数值,称为收尾速度.俯视观察,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圆环收尾速度的大小为.参考答案:顺时针

;8.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的界面和后,不慎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而实验中的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不变9.如图所示,在河岸上利用定滑轮拉绳使小船靠岸,拉绳速度为v,当船头绳长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

参考答案:10.如图所示为热水系统的恒温器电路,R1是可变电阻,R2是热敏电阻,当温度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很大,温度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很小。只有当热水器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由水位计控制)且水的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发热器才会开启并加热,反之,便会关掉发热器。图中虚线框中应接入的是_______门逻辑电路;为将发热器开启的水温调高一些,应使可变电阻的阻值_______。参考答案:

答案:与、

减小1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已测得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0V,点处的电势为6V,点处的电势为3V,那么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V/m,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参考答案:200V/m

120012.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2-v1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Δ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ΔE3=________,W3=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次数M/kg|v2-v12|/(m/s)2ΔE/JF/NW/J10.5000.7600.1900.4000.20020.5001.650.4130.8400.42030.5002.40ΔE31.220W341.0002.401.202.4201.2151.0002.841.422.8601.43(3)根据上表,我们在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ΔE-W图线如图所示,它说明了________参考答案:(1)改变钩码数量

(2)0.6000.610(3)拉力(合力)所做的功近似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13.(8分)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则安培表A1的读数

安培表A2的读数;安培表A1的偏转角

安培表A2的偏转角;伏特表V1的读数

伏特表V2的读数;伏特表V1的偏转角

伏特表V2的偏转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参考答案:大于,等于,大于,等于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G/N1.502.002.503.003.504.00F/N0.590.830.991.221.371.60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图丙).(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保留2位有效数字).(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参考答案: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所测数据描点即可,注意所连的线必须是平滑的,偏离太远的点舍弃;(2)由实验图甲可知F=μG,即F﹣G图象上的直线的斜率代表动摩擦因数μ;(3)当重物P停止运动时,滑块达到最大速度,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动摩擦因数μ在(2)中已知,根据运动规律公式v2﹣v02=2as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根据描点法在F﹣G图象上描出各点,再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由图甲可知F=μG,则F﹣G图象上的直线的斜率代表μ值的大小.由F﹣G图象可知μ==0.40;(3)当重物P刚好下落到地面时,滑块的速度v最大,此时滑块的位移为h,此后滑块做加速度为μg的匀减速运动,由公式v2﹣v02=2as知:滑块的最大速度vmax满足:vmax2=2μg(S﹣h),则vmax=.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0.40;(3).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实验创新能力、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又考查了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规律.求滑块的最大速度时,需注意重物刚落地时,滑块速度最大.另一解法:WF﹣μmgh=mv2﹣0滑块从C点运动到D点,由动能定理得WF﹣μmgs=0﹣0由以上两式得v=.15.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1)打下E点时纸带的速度vE=

(用给定字母表示);(2)若测得d6=65.00cm,d3=19.00cm,物体的加速度a=

m/s2;(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但当时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测得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参考答案:解:(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E==,(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a==3.0m/s2;(3)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51Hz,f>50Hz,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真实的加速度值就会偏大,所以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故答案为:(1);

(2)3.0;

(3)偏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三个宽度均为d的相邻区域I、II、III,I区内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外;III区内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II区内的平行板电容器垂直磁场边界,板长、板间距均为d且上极板电势高,oo'为电场的中心线.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以速度v0沿与00'成30°方向射入I区,恰好垂直边界AC进入电场.(1)

求I区的磁感强度B1的大小;(2)

为使粒子进入III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