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调查研析_第1页
2022年行业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调查研析_第2页
2022年行业分析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调查研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情况调查研析谈及2022年的中国金融业,“互联网金融”肯定是最闪亮的关键词。

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和技术为主、擅长创新和颠覆的互联网思想正在转变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新型金融业态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形态。而从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或将重构既有金融格局。

而三方竞逐互联网金融已然绽开。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乐观谋变以巩固既有优势;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开头在金融领域大肆跑马圈地;而新兴的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则在不断创新与探究力求占据一席之地。

传统金融业谋变

互联网去中心化、“草根”、创新的思想正在转变银行、券商、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和营销渠道。

目前来看,在互联网金融进展的大趋势下,基金业“触网”最为乐观。今年以来,不少基金公司已经开头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在产品、渠道和股权等层面绽开了深度合作。

在这之中,天弘基金无疑是最为胜利的案例。得益于阿里巴巴在客户、资金、平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截至2022年9月末,对接余额宝的货币基金“天弘增利宝”规模已经达到556.53亿元,成为目前中国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只货币基金。

如今,除了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外,各大电商如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当当网,以及门户网站新浪、网易等都成为基金公司争相合作的对象。

此外,商业银行亦乐观转型,并利用互联网革新自身业务。例如,2022年下半年,招行、工行、交行、中信、光大等多家银行开通了微信银行服务平台。除了供应包括自助查询、转账汇款、预约办理等银行服务外,不少银行还试图结合微信的特点推出特色服务,例如二维码支付、“摇一摇”付款等。

除了优化既有业务外,不少银行也在乐观探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业务。日前,一款名为“e+稳健融资项目”在招行官网的“小企业e家”板块悄然上线,供应投融资撮合服务。短短数日内,通过该模式已经完成5个融资项目,筹资约1.2亿元。该业务亦被解读为银行试水P2P业务的首个案例。

此外,证券行业方面,券商“拥抱”互联网金融的转型也在推动中。2022年7月,中信、华创、平安、长城以及国泰君安五家券商便领先向证监会提交了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申请,以及详细实施方案。

互联网企业入局

在这场互联网金融“大战”中,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寻引擎等信息科技,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巨头开头在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地盘上“攻城略地”。

如今的互联网公司不再只是金融机构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工具,它们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深度开发撬动了更多的金融业务,并渐渐搭建出一套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

仅仅在2022年,阿里巴巴就“被”银行了多次。尽管阿里巴巴已经否认申请银行牌照,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阿里金融的众多业务已基本具备了银行的“内核”。余额宝、阿里小贷、支付宝间接实现了银行三大核心业务“存、贷、汇”的功能。

与此同时,2022年10月,阿里巴巴出资11.8亿元入股天弘基金,成为其控股股东。而阿里巴巴参股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众安在线11月初在上海成立。至此,阿里巴巴的金融版图已经日渐清楚。

而另外两大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当然也不甘落后。

拥有浩大用户群体的腾讯成为银行、基金、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争相合作的对象。以基金为例,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与华夏、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四家基金公司合作的类似理财产品或将在年内推出。此外,腾讯也开头涉足支付、保险、小贷,甚至民营银行方面的创新。

百度方面,除了与金融业机构合作,百度自身的平台上已经设立了百度钱包、百度金融中心、百度理财等面对个人用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百度也在规划开展面对中小企业的“百度小贷”、面对金融客户的“金融知心”等。

传统金融以机构为中心,互联网金融以用户为中心;传统金融依托牌照和资金,而互联网金融以技术和数据为主。相比传统金融业机构,互联网企业在这一轮角逐中无疑更具先发优势。

新金融业态丛生

在竞逐互联网金融的三股势力中,以P2P、众筹等为代表的新型金融业态最“年轻”、规模最小,但其进展势头却丝毫不容小觑。

以P2P借贷平台为例,依据第一财经新金融讨论中心的《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截至2022年末,中国P2P贷款服务平台超过200家,可统计的P2P线上业务借款余额超过100亿元,年交易量超过200亿元,投资人超过5万人。

尽管与传统金融业相比,P2P借贷行业的基数规模并不大,但其年增长速度却超过了300%。依据行业数据分析机构海树网的推想,P2P交易规模在2022年或将超过千亿元。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极速升温,除了早期的P2P贷款服务平台外,垂直搜寻、智能理财、众筹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形态纷纷涌现。第一财经新金融讨论中心首席讨论员李钧认为,互联网金融大致可以分为交易方式、交易结构和权利契约三个层次。依据这三个层次,互联网金融又可以划分为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