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铜陵市市辖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安徽省铜陵市市辖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安徽省铜陵市市辖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铜陵市市辖区某高职大学语文单招模拟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A.A.《雅舍谈吃》B.《槐园梦忆》C.《雅舍小品》D.《实秋杂文》

2.《谏逐客书》中“却宾客以业诸侯”一句中的“业”,从语法角度看是()

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

3.下列诗篇属于田园诗的是()

A.《陌上桑》B.《饮酒》(其五)C.《短歌行》(其一)D.《从军行》(其四)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

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5.《寒夜》的作者是()

A.茅盾B.巴金C.老舍D.鲁迅

6.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A.A.韩愈B.杜甫C.白居易D.李贺

7.“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两句的作者是()。

A.艾青B.郭沫若C.戴望舒D.雪莱

8.《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

A.追溯法B.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

9.《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

A.周树人B.茅盾C.周作人D.郁达夫

10.冯谖为盂尝君“焚券市义”的行为中蕴涵着

A.道家思想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D.民本思想

二、阅读理解(4题)11.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3.

文章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情感。

14.

第⑤段括号内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默写题(10题)15.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16._____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7.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8.王睿楼船下益州,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9.悠然心会,_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0.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21.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同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2.青丝为笼系,_____________。(《陌上桑》)

23.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2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四、写作题(2题)25.请以“尊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6.请以“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

2.B

3.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诗歌的体例。【应试指导】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其代表作《饮酒》(其五)就是一首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田园诗。《阳上桑》是一首乐府诗;《短歌行》(其一)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从军行》(其四)是一首边塞诗。

4.C

5.B

6.C白居易是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即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此本题应选择C项。

7.A识记类试题,属对课文内容熟悉程度的考查。这两句诗来自艾青《光的赞歌》,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一。

8.C

9.C

10.D

11.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12.A

13.文章记亭述鹤借酒发感叙议结合亦文亦歌抒发了个人清闲放旷、超脱尘俗的隐居之乐。苏轼以大家手笔轻描淡写点化议论为我们构筑了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文章记亭述鹤,借酒发感,叙议结合,亦文亦歌,抒发了个人清闲放旷、超脱尘俗的隐居之乐。苏轼以大家手笔,轻描淡写,点化议论,为我们构筑了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

14.比喻论证。使得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好地论证了“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观点。比喻论证。使得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好地论证了“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观点。

15.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飞雌从绕林间

16.金风玉露一相逢金风玉露一相逢

17.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18.金陵王气黯然收金陵王气黯然收

19.妙处难与君说妙处难与君说

20.泣孤舟之嫠妇泣孤舟之嫠妇

21.丛菊两开他日泪丛菊两开他日泪

22.桂枝为笼钩桂枝为笼钩

23.梧桐更兼细雨梧桐更兼细雨

24.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

25.尊重给人自尊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拿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从卖笔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末了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感谢纽约商,"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崇高道德的一种表现。故事很感人,那位纽约商人是的确令人敬佩的,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尊重别人,不仅可使自己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更可使他人拥有自尊与自信。铅笔推销员事业的成功的起点,仅仅是纽约商人简短的几句话,但正是这买笔的尊重让推销员从乞丐的自卑中解脱出来,自信地踏上崭新的经商之路。可见,尊重他人是重要的,它可以让失望的人们看到光明,自卑的人们找到自信,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英国著名女作家舒拉·布鲁姆的成功得益于教师对她的尊重。她曾回忆老师给她的鼓舞:"永远不要后悔你所做过的任何事,它们全是经验。甚至让你出过丑,那也是宝贵的经验,你因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而更加富有。"尊重他人犹如明灯,为陷入自卑的黑暗中的人们照亮前行的路,犹如蜡烛,点燃失意人的希望之火。相反,不尊重别人,轻则伤害他人的自尊,重则埋没有用之材。油画家凡高不就是生前作品得不到尊重与肯定,郁郁寡欢而死的吗?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应互相尊重。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拥有自己的主权与尊严,强国与弱国应友好相处,平等相待。各国在维护本国国格的同时,也应尊重别国。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不少人拜倒于金钱,忘记了自尊。为了钱,为了蝇头小利,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这种人理所当然难以得到他人尊重。同时,一些人因为有几个钱,便目中无人,自认为"有钱便是爷",他们同不自尊的人一样,无法体会到受人尊重的快乐。因为他们不明白: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总之,对自己,对他人,人与人,国与国,都应学会尊重,正如普希金的一句话:"尊重别人吧,你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我们一齐来努力,让世界充满尊重!

26.说“勤”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惧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