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知识清单_第1页
《女娲造人》知识清单_第2页
《女娲造人》知识清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娲造人》知识清单一、作品梗概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的主要特点是把自然加以形象化,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神话创作的基础是现实生活,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变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二、作者简介袁珂(kē)(1916—2022),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三、字音词义荒(huāng)凉:人烟少,冷清。寂寞(jì

mò):孤单冷清。蓬(péng)勃:繁荣,旺盛。澄澈(chè):清澈透明。掺和(chān

huo):掺杂混合在一起。气魄(pò):气势;魅力。气概(gài):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灵敏(mǐn):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泥潭(tán):泥坑。绵延(yán):延续不断。莽莽(mǎng)榛榛(zhēn):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神通广大: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灵机一动: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力不暇(xiá)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从事这项工作。四、主题概述课文以大胆新奇的想象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古人民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思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同时赞颂了女娲这位伟大的人类母亲的勤劳与智慧。五、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4):叙述女娲造人的起因:女娲行走在原野上,感到孤独,看见池水中自己的倒影而决定造人。第二部分(5—16):具体描写女娲造人的方法和过程:女娲揉团黄泥造小人儿,然后加快速度,用枯藤挥洒泥浆造人。第三部分(17、18):写女娲解决了人类延续的问题:把人分为男女,让人类自己创造后代。六、鉴赏品读1.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本段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写天地开辟后,没有人类的世间显得荒凉寂寞,为下文女娲造人做铺垫。2.第②段的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情有什么关系?原野广阔,草木丛生,眼前空旷的景象增加了女娲的孤独感。3.第④段对女娲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突出了女娲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突出了女娲是一个活泼可爱、富有思想、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女神,为后文写女娲以自己为模型用黄泥捏泥娃娃做铺垫。4.人类落地后,第一句话是喊“妈妈”,有什么丰富意蕴?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这种喜悦感,体现出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说明妈妈孕育生命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妈妈”的呼唤,使死寂的天地瞬间获得了生机,更使世间充满了温情。5.“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一句中“疲倦不堪”有什么表达效果?“疲倦不堪”形象地写出了女娲造人的劳累,也为下文写女娲想出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做铺垫。6.女娲用枯藤挥洒泥浆造人时,一系列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女娲造人的又一方法的具体过程,体现了女娲作为“神”的聪明智慧和非凡能力。7.“后来她终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